花解語,玉生香,襲人黛玉妻妾同堂的預演,誰為妻

熱鬧繁華的省親儀式落下了帷幕,賈府恢復了往日的平靜,寶玉迎來了他人生中最幸福的生活,也是很多人所向往的生活。這種生活,堪比“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愜意,作者用了兩個充滿著慵懶意味的句子來形容:“

情切切良宵花解語,意綿綿靜日玉生香。

情切切”與“意綿綿”,柔情蜜意盡在其中,晚上是“良宵”,白天是“靜日”,既有“花解語”,又有“玉生香”,人生如此,夫復何求?

只是,給寶玉帶來這種美好生活的,不是一個人,而是兩個,分別是襲人和黛玉。

這一個章回,也很容易被讀者略過,因為並沒有發生什麼特別的事情,只是一片歲月靜好的平淡,但它卻體現著襲人和黛玉在作者心中的重要位置,以及寶玉的生活夢想:妻妾同堂、和美靜好。

我們先來看襲人與寶玉的相處。

這一天,襲人回了孃家,寶玉百無聊賴,追了過去。回來的這個晚上,他們有了一次對談。在這次對談中,襲人利用寶玉捨不得她離開作為條件,對寶玉進行了規勸,提出了三個條件。

作者把這樣的一個夜晚稱之為“良宵”。

《紅樓夢》 |  花解語,玉生香,襲人黛玉妻妾同堂的預演,誰為妻

女人對男人提條件,通常都是為自己爭取權益。但襲人提出的這三個條件,都與自己無關,件件只為寶玉著想。

第一件:寶玉說“只求你們同看著我,守著我,等我有一日化成了飛灰,——飛灰還不好,灰還有形有跡,還有知識.——等我化成一股輕煙,風一吹便散了的時候,你們也管不得我,我也顧不得你們了.那時憑我去,我也憑你們愛那裡去就去了。”“襲人道:這是頭一件要改的。

這件為什麼要改?不曾上過學的襲人,並不能懂得寶玉這話裡的意思,但這話太像瘋話了,不是正常人該說的話。一個人如果經常說些別人聽不懂的瘋話,就容易被當成瘋傻之人,那還怎麼正常生活正常上學正常社交?

語言的基本功能,是用來交流,如果說出來的話讓人聽不懂,那就失去了交流的意義。襲人之忠,一心希望寶玉求上進有未來,那麼寶玉瘋言瘋語的毛病就一定要改。

第二件,你真喜讀書也罷,假喜也罷,只是在老爺跟前或在別人跟前,你別隻管批駁誚謗,只作出個喜讀書的樣子來,也教老爺少生些氣,在人前也好說嘴.他心裡想著, 我家代代讀書,只從有了你,不承望你不喜讀書,已經他心裡又氣又愧了.而且背前背後亂說那些混話,凡讀書上進的人,你就起個名字叫作`祿蠹',又說只除`明明德'外無書,都是前人自己不能解聖人之書,便另出己意,混編纂出來的.這些話,怎麼怨得老爺不氣, 不時時打你.叫別人怎麼想你?

這第二件,足見襲人平日的焦灼。賈家世代讀書,賈政尤重讀書,偏偏生下個兒子不但不愛讀書,還經常出言諷刺讀書,這不是找打嗎?

襲人當然不希望寶玉捱打,但又毫無辦法,她總不能去找賈政說情吧?何況這事本來就是寶玉做得不對,哪能這樣直接和父親對抗呢?

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希望寶玉避開鋒芒,哪怕是裝作讀書呢,做做樣子也行啊。

襲人的話,像慈母之於孩子,呵護疼愛之情溢於言表。

再不可毀僧謗道,調脂弄粉.還有更要緊的一件,再不許吃人嘴上擦的胭脂了,與那愛紅的毛病兒。

這是第三件,“毀僧謗道”,寶玉大概平時和諷刺讀書一樣,經常用言語毀謗僧道佛法。須知賈母和王夫人都信佛,賈家先祖建有鐵檻寺和饅頭庵。寶玉的祖父還請了替身出家,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寶玉居然“毀僧謗道”,這不是和整個家族作對嗎?這樣下去有什麼好下場?另外,“

調脂弄粉”,“吃人嘴上的胭脂”,已經是有過雲雨的人了,到了男女有別的年齡,不能再像孩子一樣胡鬧的。

記得第二回“冷子興演說榮國府”時,就提到了寶玉“將來色鬼無疑了”。寶玉早已名聲在外,襲人回孃家,多少也會聽到一些風聲,她怎能不為寶玉心焦?貴族子弟被貼上這樣的標籤,那就是紈絝了,前途盡毀。

正處青春期的寶玉,平素應該聽不進這樣的規勸之言,襲人也拿他沒辦法。這次,襲人抓住了一個絕好的機會:“他母、兄要贖他回去”,她自己也不想回去,沒想到寶玉更不想他回去。於是,她就藉助這個機會和寶玉談條件了。

襲人為何要花費這麼大心思來勸寶玉?書中有明確交代。

如今且說襲人自幼見寶玉性格異常,其淘氣憨頑自是出於眾小兒之外,更有幾件千奇百怪口不能言的毛病兒. 近來仗著祖母溺愛,父母亦不能十分嚴緊拘管,更覺放蕩弛縱,任性恣情,最不喜務正.每欲勸時,料不能聽,今日可巧有贖身之論,故先用騙詞,以探其情,以壓其氣,然後好下箴規。

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寶玉能務正業。

襲人的方法果然奏效,寶玉不但一句句聽完了,而且每一件都答應了。

於是,這一晚,成了他們的良宵,彼此都心寬意洽,十分愜意。

《紅樓夢》 |  花解語,玉生香,襲人黛玉妻妾同堂的預演,誰為妻

第二天午後,因襲人感冒臥病,寶玉安置好襲人後去看視黛玉,於是有了“靜日玉生香”。

黛玉飯後午睡,不符合賈府的養生傳統,於是寶玉想逗他解困,並講了一個老鼠偷香玉的故事。

這個故事從何而來?當然是寶玉現編的,但他的故事靈感,來自他突然聞到玉身上散發出來的香味。“只聞得了股幽香,卻是從黛玉袖中發出,聞之令人醉魂酥骨。”注意作者的用詞:醉魂酥骨,於是催發了香玉之想。

《紅樓夢》 |  花解語,玉生香,襲人黛玉妻妾同堂的預演,誰為妻

元春省親之時,刻意把寶玉所題的“紅香綠玉”改成了“怡紅快綠”,“香玉”一詞,是奢侈腐化的象徵,其作用正是“醉魂酥骨”。一個人如果被“醉魂酥骨”,還如何願意奮發上進?

所以,襲人精心設計的“箴規”,就這樣被“香玉”“醉魂酥骨”了。

襲人和黛玉,是寶玉最想相守一輩子的人,這也符合賈府一妻一妾的基本配置。但是,作者在這裡體現出來的用意,卻值得我們深挖的。

歷來男人的妻妾有嚴格的分工:妻的作用是相夫教子,做好男人的賢內助,並像樂羊子妻一樣,懂得適時規勸男人走正途。妾的作用則是替男人解乏,帶給男人風情趣味,即“醉魂酥骨”。

《紅樓夢》 |  花解語,玉生香,襲人黛玉妻妾同堂的預演,誰為妻

按照身份來說,自然應該是黛玉為妻襲人為妾,但奇怪的是,起到正妻作用的卻是襲人,抓住機會“下箴規”,黛玉則是那個“醉魂酥骨”的妾。

而且,寶玉對襲人主動提出:“你在這裡 長遠了,只怕沒八人轎你坐。

”什麼人才能坐八人轎?當然是正妻了。寶玉也是情不自禁,都忘了襲人的身份,足見在他心裡,已經把襲人當妻了。

縱觀全書,寶玉從未表示過要娶黛玉的想法,卻把坐八人轎的機會,給了襲人。

襲為釵副,襲人是低配版寶釵,作者給他的定評是“”,賢妻之賢。什麼是賢妻?即像寶釵一樣擁有“停機德”的女人。作用用“良宵花解語”,著重體現了襲人的賢妻之德,同時用“靜日玉生香”,體現了黛玉對寶玉的“醉魂酥骨”。黛玉是個具風情的女孩,而這種風情,卻容易讓男人慵懶不務正業。

這一個看似無比美好的章回,卻深藏著作者的痛悔:賢妻般的襲人好不容易讓寶玉有了上進之心,卻毀在黛玉香玉般的風情裡。

這也給黛玉和襲人的結局埋下了伏筆:黛玉無緣正妻之位,因為德不配位;襲人之德,不應只成為一名侍妾,她將在正妻的位置上發揮作用。

相關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