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過的最早的方便麵是什麼牌子?

賈維v


家是皖北地區的,90後,依稀記得那時候物資匱乏,吃零食種類很少,那時流行的零食有老包肉,瓜子,火腿腸。一片一片的辣片。冰袋,還有一角一個的冰棍。最後說到方便麵,種類也是不多,貌似當時就吃過兩種,一種是小保姆方便麵,一種是冠生園方便麵。當時我依然記得我還是比較喜歡吃冠生園,因為冠生園調料辣一點,感覺有味,但是面比較硬一點適合泡著吃。小保姆的面比較脆,但是調料不是很辣,幹吃還是不錯的。記憶中,第一次買方便麵是八角一包,在那時八角錢,感覺已經很值錢了,但是不知為何過了一段時間降價了,降到五角,那時火腿腸也是當時很貴後來也降價五角,但是也很少吃因為沒錢啊!。那時感覺吃火腿腸真是香,好吃。現在反而不喜歡這種味了。在回到方便麵,那時方便麵就一包調料。很少帶醬包調料,依稀記得媽媽從格爾木回來帶了一包,反正也忘記叫什麼名字的方便麵了,大概和現在的康師傅差不多。那面袋子包裝大克數多,而且裡面居然有三包調料包。那感覺。泡起來吃到現在都感覺記憶猶新啊!真是美味極了。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吃的種類也多了。但是反而找不回童年的那種感覺了,那時手裡有一角錢都高興的不得了。記得有一次上小學手裡拿著五元錢。心裡高興壞了。在自己心目中都是巨資了。


深邃之夜


竟然沒有人提幸運方便麵!!!

這可是我的童年味道呀!不過好像只有安徽、江蘇一帶會有。

這款幸運面,可以幹吃,也可以泡著吃。我從小都是把它當作乾脆面來吃的。而且一定會把麵餅和調味包分開吃,吃完了整塊麵餅之後還不忘了拆開調料包,一點一點倒在手心裡用舌頭蘸著吃,周圍有小夥伴們的時候,關係好的話也會分給她一點,倒在手心裡,大家一起埋著頭專心地對著手心舔啊舔,現在想起來還真是好玩。

漸漸地長大了,“幸運方便麵”似乎也隨著時間,逐漸消失了。

直到有一天,我發現了很多超市裡同時上架了一款,幸運蟹黃面。包裝上比記憶裡的幸運面華麗很多,卻怎麼也吃不出童年的味道了。

後來我又遇到了雞蛋麵。

一塊錢一包,每次晚自習下課之後都會飛速的跑到學校的小賣鋪裡,買上一包再迅速的跑回來。

每一款面都有自己的吃法,雞蛋麵也不例外。它最經典的吃法是先把麵餅捏碎,然後再把調料包倒進去,抓緊包裝袋開口那一處,拼命的搖。直到搖勻了,打開包裝吃到的才是最美味的雞蛋麵。

那時候經常會在晚自習的時候蹲在地上吃搖勻後的雞蛋麵,同桌幫我望風,一旦老師來了立馬用腳踢我示意我趕快起來,因為同桌的盡心盡責,每次我都會吃的心滿意足的從桌底爬起來,舔舔手指繼續寫作業。而作為回報,每次我也會留一半雞蛋麵給她,現在回想,真的是太無聊了兩個人。

還有三鮮伊麵,不過這款面多是泡著吃。

仍然還記得小時候有一次喊同學來我家玩,兩個人手忙腳亂的把三鮮伊麵拆開往鍋裡煮,還特意放了兩個雞蛋進去……

也不知道是口味變了還是小時候面吃太多了,總之我現在是很少吃方便麵了。偶爾也會下樓買一包,卻總覺得,沒小時候那麼好吃了。

其實,最好吃的東西, 都在回不去的記憶裡。


淺淺悠


方便麵?農村小時候能吃上方便麵的,一般都是小康家庭,我小時候基本沒吃過品牌的方便麵(雖然我們家與華龍集團是鄰縣),吃的最多的是那種大的透明塑料袋散裝的方便麵,一袋子裡面有四五十塊方便麵,是拿小麥換的。

那時候父親去城裡打工,我和弟弟跟著母親在地裡幹一晌農活,中午回到家,能吃上幾塊那種散裝的方便麵就感覺挺美的。

品牌的方便麵很少吃,最早的當然是雞汁方便麵,記得那時候電視裡的廣告都是有一隻雞,跳著跳著就跳到方便麵包裝袋上,變成雞汁方便麵的牌子了。那時候小,老以為袋子裡是雞肉做的方便麵呢。

再就是吃的比較多的就是華龍方便麵了。經典廣告詞是“華龍面,天天見”。華龍集團是我們鄰縣的產業,一度做的相當紅火,在河北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現在好像有點沒落了。



再就是年齡稍微大點了,康師傅、統一等等品牌也都吃過,不過再也沒有小時候那種味道了。



七色光華


90年出生,大概幾歲的時候吧,經常吃的方便麵,就是這種。 八毛錢一袋。為了能吃上這一包方便麵,要省幾天早餐錢才買得起i。

那個時候吃方便麵不是用開水泡。經常喜歡把它揉碎。然後把佐料放在裡面。吃乾的。吃到最後面的時候啊,很多調料很鹹的味道很重

。吃完了還不忘再舔一下手指。那味道,爽啊!相比現在的康師傅統一方便麵怎麼吃都沒有那個味道。



菲菲162341773


北京好食方便麵,80後最難忘的記憶。

80年代的我們小時候經濟水平遠沒有現在好,

甚至現在的孩子們無法想象的,我們上學的書包是用碎布頭拼接的,衣服鞋子都是媽媽裁縫的而且只哥哥穿了弟弟妹妹們接著穿。鞋子露腳趾衣服打補丁司空見慣,零食基本上就是切個涼饅頭片灑點鹽肯了吃。

方便麵?那絕對是頂級奢侈品!那時候物質匱乏,唯一能買到的方便麵就是北京的~好食油炸方便麵! 家裡條件好一點的孩子偶爾會搞來(偷拿或哄騙家長)五毛錢買一袋幹嚼著吃,我們一群孩子圍著看,都饞的流口水,趕上人家心情好或者嘴巴甜一點的孩子也能分一小塊嚐嚐,或者是把鹽料包倒一點點出來給我們用手指蘸著吃,那美味至今難忘😋😋

現在雖然什麼也不缺,想吃什麼就有什麼,但再也吃不出那個味道和感覺了。

好食~永遠的美味,可惜再也吃不到了

答題不易,路過留贊,不勝感激🙏



冰棍兒哥321152


88年的龍,我記得我小時候有幾種那會兒所謂的網紅面。

第一種,小虎隊乾脆面。

那會兒我記得特別小的一包就五毛錢對於那會兒一天只有四毛零花的我算是奢侈品,高端零食,偶爾能吃到,而且裡面有酷酷的旋風卡。

第二種,福滿多。

應該算是那會兒能煮的面裡性價比比較高的面了,很多口味可以選擇。

第三種,華龍面。

那會兒五毛一袋,因為麵餅比較大,那會兒比較受歡迎。

第四種,七寶一丁。

我最近一直在頭條安利的一種幹吃和煮都可以得面,不過大多數是用來幹吃,主要是它的調料比較特殊是一種紅色辣椒粉,香香的。

以上當時我接觸的最早的幾種方便麵,不過因為地域不同年齡不同小夥伴們接觸最早的方便麵應該都不一樣。不過有種面基本都吃過,而且大部分不是為了吃麵而吃麵的方便麵,那就是小當家,當時為了108將差點讓我永遠不吃乾脆面,滿滿的回憶!!!






小花生蜀黍


90後。吃的最早的方便麵印象中就是冠生園了,那時候賣5毛錢一袋。。5毛錢對小時候的自己感覺是天價了。小時候如果家人給買零食首選這款方便麵。 然後把面捏碎,調料倒進去拌均勻幹吃。。或者調料倒進手心吃著面舔著調料。。當時真是覺得太好吃了。。順便說一下。。當時喝飲料只有健力寶,健力寶算是我8歲以前飲料的代名詞。左手拿著冠生園,右手握著健力寶 感覺人生達到了巔峰。 一轉眼20多年過去了。。這種感覺我認為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動脈味瓜黃


方便麵這個東西現在是讓人又愛又恨,但在很多90後小時候的記憶裡,可能都少不了方便麵的身影。

而我吃過最早的方便麵,好像就是三鮮伊麵。

不同於現在的方便麵那麼多品牌,我們很小的時候好像方便麵的選擇也很有限,而且早期的三鮮伊麵這種方便麵的吃法也很多樣,幹吃、泡麵和水煮都不錯。不像現在有一些是專門的乾脆面、有一些是一定要水煮那麼涇渭分明,在以前三鮮伊麵既是幹嚼的零食,也可以是水煮的一餐,如果有個雞蛋和火腿腸,那就更棒了。

其實“三鮮伊麵”這個名字也是挺有講究的,在現代的方便麵沒有被日本人安藤百福“發明”、普及開來之前,我國其實早就已經有了類似的食品,那就是“伊麵”或者說“伊府麵”。比較被認可的說法是在乾隆年間,由揚州知府伊秉綬的家廚(據說是一位麥姓的開封廚師)創造出來的,所以被稱之為“伊府麵”。所以“三鮮伊麵”這個在我們小時候覺得不好理解的名字,其實還是有一些代表意義的。

除了三鮮伊麵之外,我印象裡比較深的就是小浣熊乾脆面了,由於那個時候年齡已經不是很幼小了,所以相關的記憶好像還更多一些。但是記得最深刻的莫過於得到一張閃閃的水滸卡片的興奮了,反而方便麵的味道倒是記得沒那麼清楚,有的時候還會因為一次拆開了太多包,吃不完而覺得很苦惱。

後來慢慢的方便麵好像越來越多了起來,包括福滿多、白象之類的,不過我記憶中懷念的好像還是三鮮伊麵的味道和乾脆面裡水滸卡片帶來的開心。

那麼你吃過最早的方便是什麼呢?或者你覺得最好吃的方便麵是哪種?

對於美食、健康飲食和美食趣聞軼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個關注和贊支持一下,以後一起分享有趣有用的相關內容!


啞巴美食家


我九零後,吃過最早的有月亮牌,還有熊義武。後來吃過大豐收,裡面有三個麵餅,份量真的好足。還有一種叫巧麵館的桶面,忘記味道了,只記得那個方便麵桶很結實。後來吃過同班同學,好好吃麵什麼的。覺得最好吃的是一種叫做豫竹的幹吃麵,味道很香,口味也很多。

以前把方便麵當做好吃的零食,總想從家裡的小商店取著吃。後來學藝術報了培訓班,家裡給的錢拿來買畫材和圖書那些了,就經常吃方便麵,又是煮又是泡,還是那種便宜的方便麵整箱買。以至於後來很長時間一吃方便麵肚子就不舒服,甚至看到都覺得難受。

方便麵這種食品還是要少吃,不能總覺得只是一種麵食而已,吃多了絕對對身體有害。





講述人生百態


說到方便麵,作為90後還是有滿滿回憶的。

第一次吃方便麵具體時間記不清了,估計那時候也就5.6歲這樣子吧,是我姐姐在外面打工帶回來給家裡小孩吃的,具體什麼名字的方便麵也記不得了,只記得味道鮮,特別好吃,面也很緊緻,特別脆。現在有時候回想起來還特美。

後來再過幾年吧,吃的就是華龍面。

那時候喜歡捏碎了把調料包放進去一起吃,小時候和小夥伴一起分享,吃的是不亦樂乎,想想現在小孩,估計是沒有這種樂趣了。

後來記得這款華龍面出過紅袋子版的,味道也是一個味道,不過好像出的不多,就一陣子就沒有了。

小時候還有一種乾脆面,是透明袋子,裡面裝的就是碎的面,3毛一袋,5毛兩袋,味道也特鮮,哪時候買的特別火,小朋友每天放學基本上都會去買。不知道其他地方有沒有這樣的碎面,是不是我們鹽城農村特有的。

再後來也吃過不少方便麵,但真的都沒小時候哪時候的味道了,哪怕現在那些懷舊的零食出來,但味道真不是哪時候的味道了,這味道和年齡無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