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臣秀吉为什么把德川家康转封到日本最大的平原地带

有人认为关东地区的发展潜力比东海道大,这句话确实不假,事实证明关东在江户时代的确成为了日本的发达地区,可是,需要好好想想的是,德川家对关东开发了多少年呢?

丰臣秀吉为什么把德川家康转封到日本最大的平原地带

羽柴秀吉

在日本战国时代,关东是远远不如东海道发达的,须知道,今川义元、德川家康、织田信长都是在东海道发家的,并且当时德川家康坐拥甲斐、信浓、三河、远江、骏河五国,实力非常雄厚,东国的大名若想要上洛,就必须要经过将东山道、东海道切断的德川家领地。

接下来说说,为什么丰臣秀吉要将德川家康转封到关东。

在武田家灭亡以后,织田家家臣泷川一益、河尻秀隆、森长可、毛利秀赖等人入驻武田家旧领,这时候织田家对关东、奥羽地区诸大名的总负责人是泷川一益,而占有骏河、远江、三河三国的德川家康的职务就是支援泷川一益处理好关东与奥羽大名之间的外交与国分。然而,很快的,本能寺之变爆发,随后武田家旧领的织田家臣被驱逐,德川家康占领了甲、信二国,成为坐拥五国的大名。

丰臣秀吉为什么把德川家康转封到日本最大的平原地带

小田原合战

五国时代的德川家康曾与羽柴秀吉发生过合战,即“小牧·长久手合战”,在这场合战中,德川家康虽然击败了羽柴军的前锋,但是却被数倍于己的羽柴秀吉包围——长久手合战时,德川军不过万余人,而羽柴军光在尾张就集结了六万人,同时越后的上杉景胜等人也对德川家虎视眈眈,真田昌幸也在这个时候背叛德川家投入了羽柴秀吉麾下。后院起火,让德川家康陷入了关系到存亡的危险中,对此,德川家康不得不对全领进行总动员。

好在羽柴军出阵全面讨伐德川家康前夕,京畿发生了“天正大地震”,羽柴秀吉麾下的京畿地区遭到地震与海啸袭击,特别是羽柴军的前锋山内一丰领地损毁严重,同时羽柴秀吉在大垣城储备的讨伐德川家康用的粮草也尽数烧毁,两家就这样因为一场天灾坐下来和谈。

臣服于羽柴秀吉以后,坐拥五国的德川家康成为羽柴秀吉的“关东、奥羽总无事令”的负责人,负责处理关东、奥羽的事务,成为丰臣家的重要大名之一。在这个期间,发生了“小田原合战”,不服从羽柴秀吉的北条家灭亡,北条家灭亡以后,羽柴秀吉便将德川家康转封至关东,这样一来德川家康便可以更好地协助羽柴政权进行奥羽仕置。

在德川家康转封关东以后,葛西、大崎氏旧领爆发了一揆暴动,得到一揆暴动消息的德川家康与奥羽仕置的奉行浅野长吉在江户城协商对策,随后派遣了榊原康政、结城秀康出阵。可以看出,德川家康是羽柴秀吉安插在关东的,进行奥羽仕置的重要棋子。

丰臣秀吉为什么把德川家康转封到日本最大的平原地带

德川家康

大崎·葛西一揆期间发生的另外一件事便是蒲生氏乡与伊达政宗的不和。伊达政宗费尽心机平定的会津地区被羽柴秀吉没收,封给了蒲生氏乡,因而对蒲生氏乡有怨念,而蒲生氏乡也认为葛西·大崎一揆的背后,有伊达政宗的支持,还将此疑惑报告给了羽柴秀吉。接到蒲生氏乡的报告后,羽柴秀吉下令德川、结城、佐竹以及甲斐、信浓、就会、远江等国的丰臣大名、羽柴秀次出阵奥羽,镇压一揆众与伊达政宗。好在伊达政宗攻灭了一揆众占据的陆奥佐沼城,表了忠心,羽柴秀吉才取消了讨伐命令,不过依旧让德川家康出阵奥羽。

在一揆众被镇压以后,羽柴秀吉下令让伊达政宗上洛,对伊达政宗进行处置。德川家康也在次月三日上洛觐见羽柴秀吉,当时在江户的德川家家臣之间,传闻羽柴秀吉要除封伊达政宗,将德川家康转封至奥羽。不过,后来伊达政宗受的处分就是转封大崎、葛西旧领,德川家便避免了被转封奥羽的命运,在此前德川家康并未对关东进行领国支配,从这时候开始才算真正开始支配关东。

丰臣秀吉为什么把德川家康转封到日本最大的平原地带

转封关东

另外,江户时代经常将德川家康转封关东说成是阴谋,大致就是说有个叫关白的老人,在沿海的小渔村(江户)画了个圈,就要德川家康将此地作为主城发展,而不是让德川家康入驻北条家的坚城小田原城。这实际上是江户时代的一种创作,江户城自太田道灌筑城以来,一直都是关东的水陆要地,非常重要。在天正年后期,成为北条氏政的政治据点,小田原合战时,羽柴秀吉也是下令要尽快夺取江户城着阵,足以说明此地的政治意义非凡,因此羽柴秀吉下令让德川家康进驻江户城,不是想要给德川家统治关东添乱,而是希望能够尽快借此地支配关东。

至于北条家为什么不以江户城作为主城,一方面小田原城是在北条家夺取江户城以前就开始发展的据点,另一方面便是北条家的领地是以小田原城为中心、岩付城、八王子城为支城的支配体系,自然不会轻易更改,德川家康进驻江户,构筑的支城体系自然会以江户城为中心,打破北条氏的支配体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