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病人該不該吃肉?

jsy809371305


高血壓患者也應當吃肉,營養均衡才是真正調養亞健康的飲食方式,只是對量的把握更需仔細一點。能不能吃肉我們還要多瞭解高血壓的背景一些。

高血壓是很複雜的毛病,一般來說,有高血壓的患者可能都伴有高血糖、高血脂的問題,或者因為年齡,血管老化、硬化較多,內部粥樣硬化斑塊多(這些都是正常情況,只要沒有阻塞大動脈,主道血流暢通,不要過於計較血管老化的問題),導致血流受阻,表現出了高血壓的症狀。

也有一些朋友長期飲食重口味,鈉離子攝入過量導致血管外滲透壓升高,壓迫血管,也會誘發高血壓的情況。從以上內容總結來看,我們應當控制血常規、保護血管、延緩血管老化,從多方面干預才能調理高血壓的問題,而並不僅僅是需要控制控糖。

特別是更年長一些的朋友們,一定要定期檢測自己的血常規:血糖、血脂和血壓。血糖和血脂濃度偏高,很容易損傷血管,誘發高血壓。如果血液中游離的葡萄糖、甘油三酯較多,在隨著血液流動時可能會劃傷血管內壁,被劃傷後的血管更容易累積脂蛋白和一些雜質,長時間下去誘發粥樣硬化,增大斑塊,最後可能會形成血栓或者導致血管硬化,血液流經時阻塞路徑,如此血壓就升高了。

所以,下面就是我們要說的答案了,高血壓的朋友需要控制血糖、血脂,因此飲食應當清淡,控制高脂高糖高膽固醇(膽固醇也是血脂的元素之一)食物的攝入量,但這不代表我們一定要戒掉它們!只要血液中游離葡萄糖和甘油三酯合適,對血管也不會有太大損傷。

比如甜食,很多三高患者不敢碰,其實少量吃一些也無妨,只是一定要告誡自己不要過食(當然糖尿病患者例外,特別是一型。嚴重的患者除了低血糖情況吃點甜食最好不吃甜食,因為是危險因素)。

肉類相對於植物性食物來說的確脂肪含量相對高一些,不過肉類能提供豐富的優質蛋白,鐵、鋅、鈣、脂溶性維生素等成分,只要適當食用,攝入油脂適宜,其實不會對血脂血壓造成影響。膳食指南推薦每日攝入肉類45~70g(大概是一個手掌,不算手指的量),魚蝦類200~225g(一條小魚),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可以適當減少一些肉類:50~60g,可以增加魚蝦類,多用禽肉代替畜肉,可減少一些脂肪攝入量。這並不代表不吃肉才好。特別對於肝臟來說,是最需求蛋白質的器官,缺乏肉類攝入可能會導致肝臟機能下降,反而會影響內分泌,特別是膽固醇、嘌呤分泌,反而會誘發一些慢性疾病。

為了讓血脂、血糖進一步得到穩定控制,日常還可以增加蔬菜、全穀物類食物的攝入量,增加膳食纖維攝入,能夠抑制糖分、脂肪、膽固醇的吸收,平穩血糖血脂。多吃一些深海魚類、適當吃堅果,它們能夠提供不飽和脂肪酸,對血脂有很好的調理效果,還富含抗氧化成分,能夠保持血管彈性。最後還是要提到運動,運動能提升各器官機能,提高體質,消耗多餘熱量,有很好地降糖、降脂功效,順水推舟,血壓也能得到更好地控制。


只有營養師知道


(動物)肉是人體動物蛋白的來源之一,裡面含有人體不能合成、必須由外界獲得的氨基酸(必需氨基酸),以供人體合成自身需要的蛋白質。人體缺乏蛋白質也不好,也會加重動脈硬化,適當的補充奶、魚、肉(瘦肉)、蛋、大豆製品不可或缺。而且好像沒有哪本教科書和高血壓防治指南說過高血壓患者不能吃肉,只是讓患者均衡飲食,控制油脂、膽固醇攝入。因此,高血壓患者不要誤解,高血壓患者是可以吃肉的。

前面說過,高血壓患者常伴有血糖、血脂的異常,而高脂、高膽固醇飲食會加重這種異常,所以吃肉也要低脂低膽固醇。可以適當吃些瘦肉,不要吃或少吃肥肉(高脂)、動物內臟(高膽固醇)等。正常成人每天每公斤體重需要1克左右的蛋白質,因此除了奶、魚、蛋,豆製品外,每天可以吃1~2兩瘦肉(不要吃鹹肉、臘肉)。如果有腎功能不全,肉量可能還要限制。需要注意的是,植物油也是油脂,也要限量,人造奶油更不適宜吃。

上面只是原則地說了高血壓患者吃肉的問題。具體到每個患者,應該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確定,不可一概而論。


心血管內科侯曉平


高血壓病人不能吃肉?這種說法怕是太過絕對,但對於高血壓患者,瞭解一些吃肉的注意事項,如何更健康的吃肉,而不影響血壓,倒也是必要的。

對高血壓患者來說,沒有哪種食材是絕對禁止食用的,適量適度,健康烹飪,才是健康飲食的好辦法。

拿肉來說,肉有很多種,豬牛羊等畜肉,雞鴨等禽肉,魚類的魚肉,動物肉又有肥肉、瘦肉之分,肉的加工方法也有很多,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應該怎麼吃呢?

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推薦少吃豬牛羊等紅肉,如果一定要吃,對於肥胖型或伴有高血脂的高血壓患者,一定要少吃肥肉,儘量的吃一點瘦肉即可,推薦每個月吃一到兩次即可。

對於白肉類的雞鴨魚肉,可適量多吃,每週吃個一兩次沒問題,雞鴨肉最好去皮吃為佳。

魚肉,特別是深海魚肉,對於控制血脂,提高血管彈性有好處,如果每週能吃兩次深海魚,也是不錯的選擇。

另外,對於肉類的食用,建議吃新鮮的肉類,自己烹飪。在烹飪時,要少放油,少放鹽,以清淡口味為主,這樣食用肉類更健康。

加工肉製品,特別是醃製的臘肉等,一定要少吃,這些加工肉製品中,含有的鹽分太高,不光是加工時加入的食鹽,還包括防腐劑、抗氧劑等一系列的含Na的隱形鹽,非常不利於血壓的控制。

不管怎麼說,高血壓患者對於肉類是完全可以吃的,但是都一定適量,有所選擇,口味清淡。

除了上述肉類飲食的注意事項外,高血壓患者的生活上還應注意堅持低鹽低脂飲食,多吃水果蔬菜,控制好體重,堅持中等強度的體育鍛煉,戒菸限酒,保持充足睡眠,戒除焦躁心態等,這些都是有利於控制血壓的,好的生活方式。


李藥師談健康


高血壓是臨床上十分常見的慢性病,很多人在確診高血壓病以後一點肉類不敢吃,擔心肉吃多了會使血壓升高,其實這種做法是片面的,控制飲食的出發點是對的,但我們應該學會科學飲食、健康飲食。

高血壓患者可以吃肉,不過要做到有選擇性地吃肉。可以適量吃一些優質肉類,儘量選擇白肉,比如魚類、禽類,少吃紅肉,如牛羊豬肉等。魚類以深海魚為主,這種魚類富含的營養元素豐富。禽類比如雞肉,可以適量食用,但不要吃雞皮這種脂肪含量高的部位。除此之外,一些加工過程複雜的肉類也儘量不吃,常見的有油炸類、燻烤類、醃製類等等,這些食品加工工藝複雜,破壞了食物原有的營養成分,因此食用這些並不健康,反而會使血壓升高。不吃動物內臟,因為內臟含有大量的膽固醇,對我們健康有害。高血壓患者一定要做到低油低脂飲食。

其次,可以適當補充優質蛋白質,比如雞蛋、低脂牛奶、酸奶、豆類等等都可以適量食用。對於每日食鹽的攝入量要做到嚴格的控制,人均每日不能超過6g,另外對於食用油的選擇,可選植物油、橄欖油這些健康的食用油,不食用動物油。

高血壓患者的飲食以清淡飲食為主,儘量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做到低鹽低脂飲食,少食多餐,避免每頓飯吃得過飽。另外要改掉日常生活中一些不良的習慣,戒菸戒酒,長期飲酒會導致動脈硬化,會使血壓升高,病情加重,吸菸也是多種慢性病的誘發因素之一,因此戒菸戒酒是高血壓患者必須做到的。

本期答主:代珊,醫學碩士

歡迎關注生命召集令,獲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識。


生命召集令


該吃就吃,喜歡吃什麼都可以,我總是那麼告訴大家,不是不負責任,而是希望你們定量的吃,健康均衡的吃。

現在生活水平逐漸提升,什麼東西都不缺,也不需要糧票換東西,想吃什麼都有,所以一定不要暴飲暴食。

我們不要指望吃什麼食物血壓會低,同樣,也別指望不吃什麼東西,血壓會低。 高血壓沒有完全禁忌的食物,只有限量的食物,其實不只是高血壓,也不只是說非要得什麼病,沒有生病也是,吃什麼都要限量。



具體高血壓不吃肉? 首先因為大家都覺得肉裡面的脂肪比較多,而且裡面有比較多的膽固醇,由於肥胖、血脂濃度高,血液中游離的脂肪堆積在血管壁上,形成了粥樣硬化或者血栓,從而阻塞了血管通路,嚴重的會導致出現腦血栓、腦出血的風險,同時也會加重高血壓,導致血糖過高。 其實這是一類食物的概述,高油脂、高糖的食物都是一樣的,也就是說其實得了高血壓最好低鹽低脂飲食為最佳。

那麼除了飲食,還要注意什麼呢? 首先:戒菸、戒酒. 煙、酒是高血壓病的危險因素,嗜煙、酒有高血壓併發心、腦血管病的可能,酒還能降低病人對抗高血壓藥物的反應性。 其次。飲食有節。 做到一日三餐飲食定時定量,不可過飢過飽,不暴飲暴食。每天食譜可做以下安排:碳水化合物250—350克(相當主食6—8兩),新鮮蔬菜400—500克,水果100克,食油20—25克,牛奶250克(毫升),高蛋白食物3份(每份指:瘦肉50~100克,或雞蛋1個,或豆腐 100克,或雞、鴨100克,或魚蝦100克即可)。

影響高血壓的生活習慣有很多,不要等生病了才開始在意,不要等亡羊補牢,還是希望從我做起,避免暴飲暴食,多運動,調節情緒,注意睡眠。 如果有對於高血壓的疑問,可留言私信。

心血管內科王醫生於2018.7.29日編輯


心血管王醫生


在血壓控制比較好的前提下,患者完全是可以吃肉的,為了營養均衡也是應該吃肉的。只是關於肉的種類和量,要有嚴格的選擇和控制。

比如,肥牛、肥羊、肥豬肉這一類脂肪(尤其是飽和脂肪)含量較高的肉儘量少吃,每天最多吃不能超過50克。此外,動物內臟也要嚴格控制攝入的量。可以選擇魚肉、家禽肉這一類白肉。

高血壓病人忌憚肉,主要是忌憚脂肪,其實生活中還有一類脂肪常常容易被我們所忽視,就是油脂。也就是說,食用油攝入量也不宜過多。

最後給大家介紹2款對控制血壓很有利的食譜,關鍵好吃又營養。

茴香豆乾炒蛋

肉吃少了,蛋白質的攝入量可能不足。豆乾可以提供豆類蛋白,雞蛋可以提供蛋類蛋白。這道菜中還富含鈣、膳食纖維、胡蘿蔔素、維生素A以及多種B族維生素,雖然是偏素的菜,但營養豐富,滋味十足。

蘑菇冬筍雞翅湯

這道菜主打鮮美,同時能為我們提供蛋白質、B族維生素以及可溶性、不溶性膳食纖維。經過燉煮,雞翅中的脂肪會進入湯中,只要撇乾淨,基本可以放心吃。


邱玲芳營養師


關於高血壓患者能不能吃肉,只要把握三個要點,你就可以放心的吃肉!(請注意“我說的是放心的吃,而不是放開吃,此處畫圈,必考。)

1️⃣少吃肉

肉類是我們膳食中蛋白質最主要的來源,根據種屬的不同,肉類分為:畜肉類、禽肉類、水產類。而控制高血壓,我們不能僅僅盯住舒張壓和收縮壓兩個數據,還要關注血糖和血脂,因為這”哥仨是難兄難弟”經常搭著伴出現。

還好,這三種慢病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控制膳食總熱量和膳食脂肪總量,少吃脂肪含量高、膽固醇含量高、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畜肉,多選擇去皮禽肉、膽固醇含量低的水產品。您可能會告訴我世界衛生組織WHO說了:在飲食中不限制膽固醇攝入。很抱歉,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仍然需要控制膳食中膽固醇的攝入量。

2️⃣吃好肉

什麼是好肉?上一條已經說的很明白了,此處有勞上翻覆習一下。好肉首先不是醃漬的肉類,在新鮮的肉類中脂肪含量少、膽固醇含量少的豬牛羊裡脊或後腿的(每百克中膽固醇含量55毫克左右,在肉類中屬於較低的水平)瘦肉依然是好肉,但每天的攝入量推薦為50克,不宜過多。

此外,動物的血和去皮雞胸肉、雞腿肉或鴨肉都可以選擇;膽固醇含量低的魚肉等肉類可以放心選擇。上述禽類和水產品每天的推薦攝入總量最好不超過100克。在魚肉中,海水魚中鈉含量一般比淡水魚高,在烹製的時候需要記住少放鹽。以下表中黃花魚和武昌魚為例,含鈉的比例大約為3:1,而高鉀低鈉飲食是高血壓患者的膳食原則第一條!

3️⃣會吃肉

會吃肉更重要,即使是好肉,不會吃也可能更糟糕。比如魚肉,首先應該避免煎炸,選擇以水或蒸汽作為烹調傳熱的方式,清蒸、清燉、侉燉、涮、汆都可以,以免膽固醇氧化更進一步損傷心血管,影響血壓、血脂和健康。

最後,還要跟大家贅述一下,只是選擇對了肉、做對了方法也不是皆大歡喜,還需要以膳食營養均衡為前提。根據中國營養學會推薦大家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多選擇粗糧薯類作為主食,有充足的新鮮蔬菜水果、菌藻類食物、豆類食物、蛋奶類食物和適當的運動及飲水、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心理狀態,才能夠更好的控制好自己的血壓。

本文所用圖片皆來自於網絡,在此對圖片作者表示感謝!


營養科於仁文


說這個問題之前,先來看這樣一位患者心臟血管造影檢查結果:

看到圖中白色箭頭指示處極其細小的血管了嗎?這是發生堵塞的血管,狹窄率超過了90%,已經失去了放置血管支架的機會,且隨時可能發生完全堵塞而導致急性心梗的發生,可怕嗎?

這位患者患高血壓近二十年,斷續服用降壓藥,但對飲食控制相當嚴格,肉不吃,油不碰,與奶蛋絕緣,主食也吃的很少,就象人們常說的“象兔子一樣只吃草”,結果心臟血管照樣發生了嚴重的動脈粥樣硬化,還是出現了重度狹窄。

應該說患者控制飲食不可謂不嚴格,可結果還是如此嚴重,為什麼?

首先,對高血壓的治療,把血壓降下來是根本,該服用降壓藥時就服用並長期堅持是必須的。雖然在飲食上要有所控制,但講究的是科學合理,而非不問所以地去節制,比如肉類食物,在高血壓患者的飲食中並非禁物,反而應當適量地吃。

之所以不敢吃肉,是因為高血壓患者往往認為吃肉會升高血脂,其實這是一個很多人走進的誤區。什麼是血脂?主要包括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三種人們常說的“壞膽固醇”,以及被稱為“好膽固醇”的高密度脂蛋白。那麼,這些血脂的成分真的都是從食物中吸收來的嗎?

需要告訴大家的是,人體中無論哪種脂肪,從食物中直接吸收的只佔20%,其餘的都是由自身肝臟合成而來,而合成的原料並非全部是食物中的脂肪,比如甘油三酯的合成原料之一就是來自主食中的葡萄糖經分解後的產物,所以只吃主食不吃肉甘油三酯照樣會升高。

此外,人體是一架“精密的機器”,身體中缺少了哪種物質,就會通過各種辦法來彌補,而彌補的過程將以其它物質的損失為代價,久之造成機體的代謝紊亂給身體帶來的危害反而會更大。所以,科學飲食的核心是各種營養素的均衡,各種食物都吃點而不多吃才是真正的精髓。

事實上肉類食物不僅含有脂肪,還含有人體所需要的蛋白質,而且肉類食物脂肪中的飽和脂肪酸也是人體所需要的物質,只是不應過量而已,所以高血壓患者還是要吃肉的,更要做到合理飲食,主要原則是:

  • 鹽要少吃,儘可能做到每天不超過6克

  • 油要少吃,動物油和植物油1:3的比例較合適,且每天不超過25克

  • 肉要吃一點,每天以自己手掌心大小、一指厚的兩塊瘦肉為好

  • 奶蛋不可少,低脂奶半斤,一顆不去黃的雞蛋

  • 主食要限量,一般人以每天4-6兩為宜,注重粗細搭配

  • 果蔬多安排,各種蔬菜不少於500克,水果也要吃200克

此外,在合理飲食的基礎上,每天堅持運動30分鐘,每次運動讓自己出出汗,保持吃動兩平衡才有利於血壓的控制,更用助於預防高血壓引起的各種併發症。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歡迎點擊關注並留言, 一起學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


天天聽健康


高血壓患者當然需要吃肉,肉類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對維持我們機體的營養必不可少。高血壓患者在進食肉類時,要選擇富含優質蛋白的肉類,如瘦肉、禽肉(雞肉、鴨肉等)和魚肉,以新鮮肉類為宜,但需做到進食有度,應避免進食鹹魚、臘肉、燻肉、火腿等含鹽量豐富的肉類。同時應儘量少吃高膽固醇、高脂肪的食物,如肥肉、動物內臟(肝、腎、大腸等)、禽皮、魚子、雞蛋黃(每天不超過1個,每週不超過5個)。


高血壓患者的飲食應講求營養均衡、合理搭配,要注意減少鈉鹽攝入,少吃高膽固醇、高脂肪飲食,增加富含優質蛋白、纖維素、維生素、高鈣、高鉀食物的攝入。大家需要注意的是,良好的飲食習慣對於高血壓患者病情控制必不可少,但嚴格意義上來說,高血壓患者並不存在完全不能吃的東西,只是要注意量、頻率和方式。

高血壓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還應注意嚴格戒菸、限制飲酒、適當運動、控制體重、規律作息和保持良好的心態。同時也應在醫生指導下規律服用降壓藥物,藥物應個體化,優選長效製劑,以長期穩定控制血壓,減少併發症的發生,提高生活質量。


希望大家正確認識高血壓,高血壓並不可怕,是可防可控的,重在正規診治。日常生活中大家也應注意監測血壓變化和定期複查。感謝閱讀,祝大家身體健康。關注作者,獲取更多健康知識。


全科掃地僧


首先說,高血壓患者可以吃肉,但是要注意適量。關於如何吃肉,實際上可以擴展為高血壓患者如何吃蛋白質的問題。今天張大夫就來說一說。

我國高血壓發病率高,很大原因是因為我們日子過得好了,蛋白質類的食物攝入太多了。有研究顯示,蛋白質的某些代謝產物可能產生某些有害物質,過多攝入可能引起血壓波動。但是蛋白質又是生命所必須的營養物質。一般說來,普通人每公斤體重需要1g的蛋白質,至於如何吃蛋白質,咱們把蛋白質分為動物蛋白質、植物蛋白質、牛奶分開來說。

植物蛋白是一種良好的蛋白質補充來源,因為有研究顯示植物蛋白有良好的心血管保護作用。一般建議,植物蛋白補充可以佔總蛋白質量的50%,選擇豆製品比較合適。

動物蛋白中以魚類蛋白為最佳,因為魚類蛋白質富含蛋氨酸和牛磺酸,能夠幫助腎臟排洩鈉,降低食鹽對人體的危害。

至於牛奶也是可以補充蛋白質的,同時因為牛奶富含鈣,所以是高血壓患者的良好食物,不過高血壓患者最好選擇脫脂牛奶可能效果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