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背古詩、跳芭蕾、上奧數,能給孩子一個好的未來嗎?

myw58


背古詩、跳芭蕾、上奧數,如果讓孩子學這些就是強烈的希望給孩子一個好的未來,那很多時候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我帶過的第一屆孩子都大學畢業了,後面幾屆孩子也有來看我的。每一個我都喜歡,但是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小時候那個表現特別棒,成天上舞臺的孩子沒有大家預期的那麼優秀,而班上那個蔫蔫的,不說話的小男孩反倒從好的大學畢業,工作也不錯,自己也很棒。這兩個孩子的媽媽如果在他們小的時候有那麼重的心思,那不會想到今天的結果。當然,在我看來他們都很棒,只是和期待有距離而已。

對於孩子來說,一切要量力而為,我建議如果學一個內容,那就要持之以恆的堅持,不能貪多,要貪學習的質量。這樣學的東西才會有效果,孩子才會認識到堅持和努力才會有成績。

還有,對任何事情的認識不到最後都不要太滿,越是想的圓滿越不容易圓滿,為孩子變得更好而努力,保持好的心態,與所有家長共勉!


幼兒園張老師


每個孩子的情況都不一樣,同樣的教育在不同的孩子身上的效果可能完全不一樣。



舉個我身邊的例子吧,一個男孩幼兒園上了主持人班,學了鋼琴,後來還學了圍棋,上了奧數班,三年級後除了奧數班全停了,因為家裡人認為學習比較重要,孩子也沒什麼感覺,更喜歡玩遊戲。我有次問孩子的媽媽,學這些幹什麼呢?媽媽說,怕孩子長大後沒什麼會的,也算作一個興趣吧,他想繼續就繼續,不想就算了。

另一個女孩子媽媽是古箏老師,從小學古箏,耳濡目染,除了古箏還學鋼琴,每天至少練琴8小時,一開始也是想玩的,但是媽媽有任務要求,完成了才能玩,孩子從一開始的抗拒到主動練習。我問媽媽學這些幹嘛,媽媽說,如果孩子成績不好,以後也能像我一樣當個古箏老師。

我本人小時候啥都沒學過,沒什麼技能,準備當個老師,我高中同桌,男的,從小學鋼琴,圍棋,普通一本學電氣。

說這麼多,只是想說不學這些對人生也沒什麼影響,學了也不一定會有多大改變。人生只有到嚥氣的那一刻才再也不用擔心未來,而我們在生的時候永遠也預測不到未來是怎樣的。如果要學,就把一門東西學精,如果不學,未來也會有多種可能。


菲常可愛鴨


這個問題沒有固定答案,不同家庭,不同家長,不同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古詩,芭蕾,奧數……對於孩子的成長肯定是有好處的,但是孩子最後一定能成為什麼樣的人,是很難預見的。

我孩子兩歲多的時候,也給他買了一些古詩書,每天都試著教他,最多的時候可以背下十幾首古詩,後面不知道怎麼回事,突然就不願意背了,試著讓孩子繼續背,他比較反感,也就沒有強迫他了,畢竟孩子還小。

後來開始讀幼兒園,幼兒園的書籍裡面也會出現一些以前接觸過的古詩,他卻很容易就能讀出來,並能快速的背誦出來。我想,這就是“好處”吧。

說到這裡,其實作為家長一定要注意,讓孩子學什麼,不能一貫的去強迫,有些孩子你強迫他,他能堅持,但是有些孩子你強迫他,就不見得會有好的結果甚至會適得其反。

作為家長,不要總是期盼培養出“完美的孩子”。人無完人,金無足赤。當下有的家長為了成績、為了擇校而剝奪了孩子的自主選擇,不給孩子玩耍的時間,不允許他們有自己的快樂和享受。但是,如果一個孩子被逼著考上了大學,卻一點都不想學習,也不幸福,那家長最終收穫的又是什麼呢?






謝師說


背古詩,跳芭蕾,上奧數,這些只能做為興趣來培養,不能當做孩子的主業,耽誤了終身大事。在中國人力資源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考上個好大學是一般家庭孩子唯一的出路。古詩只能用來陶冶情操,高考涉及的內容不是太多,對語文學習的幫助是有,但不用消耗太多孩子的精力。芭蕾是更是對提高孩子的學習分數無益。致於奧數,近幾年也已經逐步取消了加,不象前幾年那樣對升學有很大作用,而且奧數的難度是一般孩子學起來相當費力的。也許你會鄙視我勢力,但當今就是這麼一個情況。有錢人家的孩子和官二代作為興趣培養當然好,能培養人的高尚氣質,一般家庭的孩子就算了。


衡水名師大講堂


題主,“好的未來”是什麼樣的?

一,如果“好的未來”是指更高些的學習成績,那麼背古詩、學奧數是不錯的選擇。

我們常常聽到提倡素質教育、進行教育改革這樣的詞語,我們也贊成素質教育。只是在這種環境下,學習成績卻越來越重要。

我們要想讓孩子上更好的學校,就要接受學校的選拔方式。更好的學校在選拔學生時,對古詩詞,閱讀的考查力度非常大,對奧數問題也是情有獨鍾。

提前讓孩子接觸、準備對提高孩子成績還是非常不錯的。

二,如果“好的未來”是指優雅的生活方式,高品味的生活質量,那麼跳芭蕾是不錯的選擇。

漂亮的人兒滿街滿眼,而有氣質有品味的人卻鳳毛鱗角。跳芭蕾是提升個人氣質的一個很好的途徑。

其實,父母更需要的是培養適應禮會的孩子。父母陪孩子一起成長,才是最佳的選擇。

如果父母是愛閱讀的父母,每天在固定的時間段閱讀(僅指用紙製品)、學習,何愁孩子啊!在你看不到的時候,孩子也會主動地拿起書本,把讀書活動當做日常生活,背古詩不在話下啊!

希望能幫到你。

木頭寶媽和你共同關注孩子、家庭。


木頭寶媽474


高、大、上是所有人的意願。假若我們14億人都是貴族,這個社會還有貴族嗎?正如有些專家解讀的“素質教育”,要按學生的喜好,去培養孩子。其實,是有些道理的。

我們這個社會不缺應用型人材。開發型人材少之又少,難道不值得去思考?一輩一輩,總是按長輩的意願,去引領下一代根據個人所處時代去拼搏未來的房子、車子丶票子。孩子長大時,還會是你認為時代?

博學是絕對沒錯的。在家長經濟能力允許的情況下,在不耽誤孩子正常作習的情況下,多學習一些知識,對孩子將來的人生是有“充實”的實際意義,但對孩子的未來是否如你所預期的“好的未來”誰也說不準。


雲端清風1


不管你學什麼,學或者不學,所有人的未來都是未知的,不是嗎?學了,對生存而言多一個技能,努力的時候多一個出路,看世界也多一扇窗口;對情趣而言多一種排遣,當不得不面對孤獨,一定不會那麼快感到絕望,打個岔,也許幸運就來了呢。但可以肯定的是,不學,特別是連有用的都不學,又是在學習能力最強的年歲,耽誤了,就是自己的命了。古人云: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什麼有用什麼無用,愛學不學自己看著辦,別人說了不一定對你適合。事實告訴我們,成功需要付出,可付出還未必成功呢,更何況患得患失於付岀什麼,怎樣付岀。如果有人找到怎樣付出就能一摸一個彩的捷徑,那隻要賣方法就能發大財了,再也不需要學什麼!


天竺葵189



山水溪155


不一定,但一定會對孩子有好處


蒼翠欲滴


不是為了好未來,只是為了不比別人差。這就是標配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