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血不正,五臟皆病——中醫調氣血5個步驟!

《黃帝內經》中說,“人之所有者,血與氣耳。”氣血才是生命的根本,其他的東西都是圍繞著氣血而運行的。

氣虛血虛是現代人的通病,男女都有。氣血不足進而衍生出很多健康問題,這也是亞健康的根本原因。

氣血不正,五臟皆病——中醫調氣血5個步驟!


那麼,是誰偷走了我們的氣血呢?

一、氣血不足的原因

1、情緒

從中醫的角度來說,對人體氣血消耗最大的首先是情緒。

我們動心起念,謀慮,憂思,生氣等都在消耗氣血。現代人的問題是大腦用過度了,每天操心很多事,煩惱也增多了,情緒波動大。氣血消耗大,如果不及時調理自然就氣血不足。

2、生活節奏快

現代人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身體往往需要超負荷的工作,時間久了,氣血功能跟不上,身體承受不足,氣血受損,體質下降,健康問題頻出。

3、追求刺激

追求刺激也是消耗氣血的。什麼叫刺激?就是瞬間點燃能量,讓自己興奮起來。比如吃麻辣、打遊戲、炒股這些都是日常尋求刺激的行為,極大的透支人體庫存的元氣。

氣血不正,五臟皆病——中醫調氣血5個步驟!


4、熬夜

熬夜是消耗氣血的主因。晚上主陰,白天主陽。血屬陰,晚上是養血的時候,不及時入睡,怎麼可能不氣血虧呢?

5、脾胃虛

脾胃吸收食物的營養物質,將其轉化為血液,“脾胃為後天生化之源”。

現代人喜歡暴飲暴食,導致脾胃受傷,食物的消化,身體營養的吸收都會出現問題,進而導致血虛。

7、女性

婦女因為有特殊的生理結構和生理功能,一生中失血的機會很多,如果不懂滋養,則會導致血虛。

一個人的氣血是否充足是可以從身體表徵上看出來的!

氣血不正,五臟皆病——中醫調氣血5個步驟!


二、如何從身體看血氣

1、看眼睛

眼睛隨時都能睜得大大的,說明氣血充足;反之,眼袋大、眼睛乾澀、眼皮沉重,眼白髮黃有血絲都代表氣血不足。

2、看皮膚

皮膚白裡透著粉紅,有光澤、彈性、無皺紋、無斑代表氣血充足。反之,皮膚粗糙,沒光澤,發暗、發黃、發白、發青、發紅、長斑都代表身體狀況不佳、氣血不足。

3、看頭髮

頭髮烏黑、濃密、柔順代表氣血充足,頭髮乾枯、掉髮、頭髮發黃、發白、開叉都是氣血不足。

氣血不正,五臟皆病——中醫調氣血5個步驟!


4、看耳朵

主要看色澤、有無斑點、有無疼痛。如果呈淡淡的粉紅色、有光澤、無斑點、無皺紋、飽滿則代表氣血充足。而暗淡、無光澤代表氣血已經下降。

5、手的溫度

手一年四季都是溫暖的,代表人氣血充足,如果手心偏熱、出汗或者手冰冷,都是氣血不足。

6、看手指的指腹

指腹扁平、薄弱或指尖細細的,都代表氣血不足,而手指指腹飽滿,肉多有彈性,則說明氣血充足。

氣血不正,五臟皆病——中醫調氣血5個步驟!


7、看青筋

如果在成人的食指上看到青筋,說明小時候消化功能不好,而且這種狀態已一直延續到了成年後。這類人體質弱,氣血兩虧。

8、看指甲上的半月形

大拇指上,半月形應占指甲面積的1/4~1/5,其它手指應不超過1/5。

如果手指上沒有半月形或只有大拇指上有半月形的說明人體內寒氣重、循環功能差、氣血不足,以致血液到不了手指的末梢,如果半月形過多、過大,則易患高血壓等病。

氣血不正,五臟皆病——中醫調氣血5個步驟!


9、看手指甲上的縱紋

只在成人手上出現,小孩不會有的。當成人手指甲上出現縱紋時,說明身體氣血兩虧、出現了透支,是肌體衰老的象徵。

10、看牙齦

牙齦萎縮,齒縫變大代表氣血不足。

養足氣血對人體健康至關重要,大體可通過五個步驟來調理,供大家參考。

氣血不正,五臟皆病——中醫調氣血5個步驟!


三、中醫五步調理氣血不足

第1步:調脾胃

飲食調養可多吃南瓜、山藥、蓮子、扁豆、薏米等健脾益胃的食材。

此外,還可煎服“參芪術茶”,有補脾益氣、昇陽止瀉之效。

第2步:養肝血

肝藏血,主疏洩,調氣機,有助脾胃運化,因此養肝血是調氣血的根本。

養肝切忌生氣、熬夜,過度勞累。

中醫認為“久視傷血”,注意眼睛的休息。

氣血不正,五臟皆病——中醫調氣血5個步驟!


第3步:遠寒邪

中醫認為,“血溫則行,寒則凝”,寒邪會讓氣血生化受阻。所以要注意日常保暖溫水泡腳、勤做按摩、忌食寒。

第4步:多運動

運動是調養氣血必不可少的環節,有助脾胃將營養物質轉化為氣血,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

第5步:食藥膳

補氣可食“四君子湯”,此方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有益氣健脾之效。

補血可用“四物湯”,此方最早出自《仙授理傷續斷秘方》,是中醫養血的經典藥方。

氣血不正,五臟皆病——中醫調氣血5個步驟!


中醫認為,一個人健康的標準就是氣血充足。養好氣血是身體健康最重要的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