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不要死於焦慮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們每個人可能都或多或少地被焦慮所困擾,在西方也流傳著一個和焦慮有關的小故事:

一天清晨,有一個人在路上正好碰到了死神,死神正朝著一座城市走去。這個人就問死神:“你要去做什麼?”死神毫無表情地說:“我要去帶走100個人,我必須這麼做。”這個人嚇壞了,就趕緊跑去提醒這座城市的所有人:“死神馬上就要來啦!”到了這天晚上,他發現這座城市居然死了1000個人!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這時,他正好又碰到了死神,便鼓足勇氣問死神:“你告訴我你要帶走100個人,為什麼死了1000個人?”死神依舊面無表情地說:“我帶走了100個人,其他的人都是焦慮帶走的。”由此可見,過度的焦慮比死神還要可怕。

千萬不要死於焦慮

憂心忡忡的女商人坐在沙發上

那麼,焦慮產生的根源是什麼?習慣性焦慮思維是如何形成的?

眾所周知,早在遠古時期,人類的生存環境非常惡劣,如果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提高警覺,高度戒備,迅速做出“逃跑還是戰鬥”的反應,隨時就有可能小命不保。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祖先就形成了一種本能:關注一切潛在威脅,並找到迅速應對的方法。

到了現代社會,雖然人們不會再隨時受到死亡的威脅,但人們的精神壓力依舊很大,而且,我們的大腦更傾向於過度關注負面的因素,比如恐懼、不確定性和懷疑等,還會過度誇大對我們不利的問題,甚至會樹立一些“假想敵”,在腦海中與那些根本不存在的敵人戰鬥。當我們一直處在高度警戒的狀態時,就會激發我們的原始恐懼,身體就會釋放出一種導致焦慮的化學物質,這種物質還會導致人體衰老,所以經常處於焦慮狀態的人總是比同齡人顯得衰老。

千萬不要死於焦慮

這就是焦慮產生的根源。那習慣性焦慮思維又是怎麼形成的呢?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當危險確實存在時,我們應當具備快速識別並馬上應對的能力。但很多時候,我們所面對的,都是被誇大甚至根本不存在的危險,如果你總是依靠本能的反應去看待問題,隨時進入“逃跑或戰鬥”狀態,你的交感神經就會被激活,變得興奮異常,心跳加快,血壓升高,變得焦慮。時間長了,你的大腦就像緊繃的弦,很難真正放鬆下來,始終對現實或幻想中的事情充滿擔憂,對未來的看法變得消極,並不停地強迫自己查找令人痛苦的因素,焦慮讓你的反應過度,使情況變得更加糟糕,導致你變得更加焦慮,形成惡性循環。在這種狀態下,你的大腦就像編程一樣,將你在生活中經受的各種衝擊都輸入進去,重新形成新的神經通路,形成一套固定化的模式,這種模式就會引發焦慮思維,導致你在下次遇到對自己不利的因素時,再次陷入焦慮之中。

也就是說,我們的大腦是系統性的,就像電腦一樣。大腦會自動記錄你的情緒和行為的模式,並把這些都放到記憶中,然後轉化為特定的精神狀態。因為我們很容易就能記住某些事情帶給我們的某種特別的感受,當這些感受被喚醒的時候,我們當時的精神狀態就會被激發。我們都知道一條諺語:“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就是因為被蛇咬的時候,感受太強烈了,以至於再次見到和蛇的形狀非常相似的井繩時,就會再次陷入痛苦和恐懼之中,你就會趕緊跑得遠遠的。

焦慮也是如此,一旦形成了習慣性焦慮思維,我們就會像一隻被關進籠子裡的,一直在跑滾輪的倉鼠,雖然總是焦躁不安地忙個不停,想要尋求出路,卻始終找不到出口,無法獲得真正的解脫。

要獲得真正的解脫,打破習慣性焦慮的思維模式,就要首先重新訓練大腦的神經系統,將注意力轉移到別的事情上;然後再次訓練思想內容,調節身體對意外的反應,改寫以往的思維模式,創造全新的自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