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該怎麼提高成績?

人非梟雄


站在大多數學生的角度說,高中數學挺難,它內容多,運算繁,思維更抽象,方法更多變,總體看考試的及格率不超過四成,那怎麼才能學好高中數學呢?

1、對初升高的新同學,要做好銜接工作,歇口氣兒的心裡絕不能有。必修一是函數內容,可以說是高中數學的珠穆拉瑪峰,很同學倒在這裡,自信和興趣飽受摧殘,並且導致後續內容基礎斷鏈更加嚴重。影響必修一學習的最重要部分是運算能力和二次函數,特別是二次函數圖象,初中遇到二次函數就會配方法,遇到二次不等式就大於號在兩邊,小於號在中間,死記硬背,生搬硬套,不會運用圖像來分析問題,難以適應高中學習。因此在暑假期間一定要惡補運算和二次函數部分。運算部分就練習最基礎的運算,基礎不好的給自已擬定練兵計劃,可策劃一個千題甚至萬題運算訓練計劃,要想出人頭地,對自已出手就要狠吶。

2、夯實基礎是學法的王道。每遇新內容,先以大量的最簡單的題練好教材上的定義、定理和公式,特別是基礎不好的同學,不要動不動就高考題、押軸題的,基礎就象你坐下的登子腿,基礎不牢,全身亂搖。夯實基礎、步步為營,那些所謂的難題就好辦了,很多也就不攻自破了,踏實前行,水到渠成。

3、題型戰法可有效降低高中數學學習難度。高中數學內容又多又難,題海無邊,哪裡是岸啊?我教高中數學30年,慢慢的感覺到,題雖無限,但題型有限、基礎知識有限,從教學實踐看,按題型分類學習確實容易多了。比如說必修一,我共歸納總結為45個題型,這些題型都是從基礎起,每一個題型內的前後題之間以及題型之間都是按由易到難,梯次推進的方式進行排列,前面都是後面的基礎,只要掌握了前面的題型,後面的題型就好辦了。這樣的分類學習猶如給數學之山搭上了臺階,正所謂泰山雖陡,搭上臺階就好走,草地雖平,坑坑窪窪也難行。 同時分類學習。也給學生增加了很大的自信心,題雖無限,但題型有限,就像打遊戲闖關一樣,闖過一關少一關,學生更容易獲得成就感,學生學有目標,自然學習就有了信心。

4、改善學習習慣。針對數學解題環節,提三個具體的可行性要求即三要三不要:運算要踏實不要腦算,步驟要完整不要跳躍,推理要嚴謹不要顯然。其實踏踏實實持之以恆才是最大的效率啊。

5、多思考多總結。經過咀嚼的食物才有營養,經過思考的知識才是學問,

學習方法是個智者見智的大話題,每個人都有自已的見解,取人之長補已之短,形成自已的特色,適合自已的訴求,做最好的自已。



高中數學題型全解


距離2019年中考還有百天左右的時間,備考逐漸進入衝刺階段。此時,如果數學依然比較差該如何提高?其實這種情況比較常見,學法與應試研究院結合實際,為你提供以下備考策略。

初一初二數學成績就很低,初三要實現整體水平的大幅度提高,確實有難度。不過也有不少學生在初三第二學期逆襲成功,令人羨慕。他們是如何做到的?不外呼這三個方面——

1、集中精力快速過課本,打下必要基礎

中考試題難度並不大,因為它還要肩負畢業考試,充其量題目難度分佈均勻。如果說此前數學考三四十分,只能說明沒學。現在要行動起來,依然是主抓基礎,先把課本快讀過一遍,掌握基礎。

接著需要大量刷題,但是主要是基礎題,嚴重不建議做難題。而且不能為了做題而做題,不然只有數量沒有質量。邊做邊總結效果會更好。做題也要靈活,不可死做題。錯題本要用起來,對於典型題目進行收集,但錯題本沒必要寫上太多東西,那樣意義不大。

2、課內課外雙管齊下,助力實力猛增

數學是技巧性很強的科目,對思維的要求很高。如果初一初二成績差,面對中考除了跟上現有的進度,還要複習此前所學。在我看來,只要有決心,現在的內容能跟上,難的是以前的知識。

為此,有必要進行課外強化,找一個有水平有責任心的老師,關鍵處進行點撥會讓你少走很多彎路。既然是突擊,就要方向目的明確,學習一定要有針對性。過難的內容果斷放棄,逐個章節突破,你會發現學習富有成效。那些逆襲不成功的孩子,主要是方法不對,影響了效果。

3、抓住模擬考的黃金時機,努力提高應試技巧

有一種進步叫後來者居上,敢於拼搏的就是後來者。如果你足夠重視模擬考試,反覆磨鍊應試環節,請堅信一句話——能提高成績的地方,除了掌握難題,還有減少失誤,而且後者更加容易。把低級失誤降到最低,消滅一切低級失誤,就等於多考了很多分。

重視應試技巧,這應該是弱科生突破的一條捷徑。只要下功夫做,有耐心有執行力,百鍊成鋼,胸有成竹,必定可以大踏步前進,考出理想成績。


回答系原創,版權受保護,嚴禁抄襲搬運,違者必究。閱讀更多學法類原創文章,請關注,如有問題,發私信諮詢。


學法與應試研究院


初中數學的代數部分主要以運算為主,提升起來相對比較容易,如果在之前的學習中學習的不是很好,那麼就需要從頭開始學起,數學的學習離不開運算能力,運算能力不過關,數學基本是很難學好的。

先來整體看一下初中數學代數部分的知識體系:


初中數學基本上可以分為五大部分內容:實數、代數式、方程、函數、不等式。

再來看看各部分學習的重點和需要注意的地方:

實數

實數部分的學習重點是概念和運算。難度不大,概念的學習要注意去理解,運算的學習要注意運算法則和方法,實數的運算時初中運算的基礎,尤其要注意符號問題。

實數包含有理數和無理數,需要掌握識別有理數和無理數的方法;

實數包含的概念比較多:正數和負數、有理數的分類、相反數、倒數、絕對值、數軸、科學計數法,其中絕對值和數軸是重點。

運算以實數額加、減、乘、除、乘方等五種運算為基礎,主要是混合運算,運算題目看似簡單,但絕對是最容易出錯的題目,很多數學學不好的同學,大都是在運算方面存在問題。代數式、方程、不等式和函數的學習都需要運用到實數的運算,所以,如果實數的運算不過關,必須要想辦法彌補和提升。

代數式

代數式的學習正式拉開了初中數學學習的序幕,也是初中數學與小學數學很重要的一個區別,用字母代替數,抽象性更強,運算方法更復雜,學習起來難度更大,差距很容易拉開。

代數式的學習首先要掌握代數式的含義、書寫規則,這些是基礎,最重要的是列代數式,用代數式表示關係量,後期方程、不等式和函數的學習都需要運用到。列代數式實現了文字語言向數學語言的轉化,對學生的思維力、理解力都有一定的要求。

整式的運算時初二數學的第二個重點運算內容。首先要掌握同類項的定義和合並同類項的法則,這是代數式運算的基礎和核心,整式加減運算的本質就是合併同類項。在整式加減運算中需要注意運算方法和符號,注意在去括號時符號的變化。

整式的乘法運算是重點,它是建立在冪的運算和整式加減運算基礎上的綜合運算。在整式的運算中,學習到了初中代數最重要的兩個公式: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還有一些變形公式,在計算、證明、求值中運用較多,難度大一些。

因式分解是分式學習的基礎,在一些求值和證明題目中也會運用到,注意與整式運算的區別和聯繫。

二次根式的學習內容較多:包含定義、有意義條件、非負性、化簡、最簡二次根式、同類二次根式、二次根式的運算、分母有理化等。

分式部分主要涉及分式的概念、有意義條件、加減乘除運算、分式化簡,以因式分解為基礎,運算的難度比整式的運算難度大一些。

方程

初中的方程主要包含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組、一元二次方程和分式方程。

方程的學習主要包含解方程和方程的應用。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是其它幾種方程的基礎,方程的解答都是需要轉化,降次、消元、化整,化為一元一次方程來解答,所以一定要熟練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

一元二次方程是初中重點,分式方程是難點,需要運用到分式運算的方法,在解完方程後需要驗根。

方程的應用是學習的難點,關鍵在於分析題目找到等量關係式,用數學符號和語言來表示,合理設元,用含有未知數的代數式表示各關係量,代入等量關係式,列方程解方程即可。

方程的思想是初中數學的重要數學思想,在很多的幾何題目的解答中經常會運用到方程思路。

不等式

不等式的學習主要包含解不等式(組)以及不等式(組)的應用。

不等式(組)的解法是重點,不等式的解答在化係數為1之前與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和思路相同,在最後一步要注意當兩邊同時除以負數時,需要注意符號的變化,這是解方程與解不等式最重要的區別。

解不等式組就是先分別解兩個不等式,再根據求解集的方法求解集即可。

不等式的應用是難點,與方程的應該類似,關鍵在於找準不等關係,用不等號和數學表示出各個關係量,列出不等式並解答。

函數

函數是初中數學代數部分最具有難度和區分度的內容,很多同學在學習時都表示學不懂,函數的學習主要學習函數的圖像和性質。

初中所涉及的函數包含正比例函數、一次函數、反比例函數和二次函數,其中二次函數難度較大,在學習函數時,首先要對齊解析式、圖像、性質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先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解題方法。

單純的函數題目難度不大,若將函數圖像與幾何圖形結合起來,再結合幾何動點、探究性問題綜合考察,難度就會陡增,在考試中往往會作為壓軸知識點出現。

運算時初中代數學習的主線,五大板塊內容之間存在關係,特別是實數和代數式的學習是方程、函數、不等式學習的基礎,在學習中如果發現某一方面存在問題,那麼就必須要彌補和提升,前一部分的學習中存在的任何問題都會成為後一部分內容學習的阻礙。


胡老師數學教育


我給你說怎麼提高,聽我的不出一學期,數學基本不需要學了。

因為我當初就是這麼學的。

第一,學會審題,養成做題好習慣。

遇到題時,一字一句讀,把每一句的信息,也就是已知條件,寫到紙上,強調一下,一定是要寫在紙上,因為一道題可能會有多個已知條件,我們要分析各條件之間的關係,而人的大腦同一時間只能處理最多三步問題,再深入就難了,也就是說複雜的條件關係之間的聯繫靠大腦直接處理,往往會顧此失彼,而把各條件寫在紙上會比較直觀,便於大腦分析。再強調一下,是每一句,而不是一次通讀題,一句一句分析,寫下來。這是數學取得高分的基礎。

第二,不要聽老師的話,而要讓老師聽你的話。

自己要知道自己是二次函數不懂呢?還是方程或幾何方面的問題,對確認懂了的問題就不要浪費時間了,專攻不懂,而中考又必考的知識點,老師的話是診對全班同學的,不一定適合你,你一定要知道你要學什麼不要學什麼,所以說不要聽老師的話。

理解了上一點,下來就是強化訓練,你知道什麼叫強化嗎?比如搬磚,有些人一天搬了3車磚就覺得已經夠努力了,夠辛苦了,可是他不知道還有比他搬得更多的,大有人在,他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所以要高分一定要狠,其實狠上一段後你就會覺得原來很輕鬆,這就是那句話“不怕苦的人苦一陣子,怕苦的人苦一輩子”。

確定下苦後,比如針對二次函數問題,找到5年來中考考過的題目和你所有能蒐集到的題目,用最快的速度和效率,一個題一個題過,不會的馬上問同學或老師,不要擔誤時間,這就叫讓老師聽你的。一開始你會感覺很慢有困難,但只要做過50道題以上,基本見了題,你都會一掃而過,根本不用你思考了,因為你已經完全通了,不必再學了。

所以,要想學習好,五個字:方法加步驟。

我是王子教育,學生們關注我,我會把每科學習最核心的方法教給大家,感謝關注,歡迎評論,希望能幫到渴望學習的孩子們。



運城康大教育


是叫百里故名的“孩子”提的問題吧?

初三的孩子手裡捧著手機,沒去玩王者和吃雞,而是泡在頭條求學,這是難能可貴的,也說明你的心智要比別的孩子相對成熟。

學習數學是需要靈性的,如果沒有,只能靠勤奮來補。雖然你的成績不盡理想,但是內心的火焰沒有熄滅就還有希望。

初三數學的學習重點主要在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數以及相似三角形的證明應用和三角函數的學習。

幾何相對好一點,就把重點放在代數上,其實新課標改革後代數的整體要求已經下降。只要從基礎開始,循序漸進,不懂的切實搞懂。多思考,多做題,一定會有變化的。

有一點需要提醒的是,基礎知識掌握好的孩子,此時已經開始針對中考大量複習了,如果想追上他們,就得付出比他們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學習是辛苦的,要想對未來負責,先要對得起今天。

我在牛蛙島,這裡不定期會向大家提供各種學習資料、教育動向和國內國際的教育趨勢。




牛蛙島


孩子,看你情況應該是基礎落下太多造成的。

上課能聽懂,這個是最基礎的層面。拿100分作為評分標準,我們一起分析下,學好數學的幾種境界和對應分數。

第一,上課能聽懂(20-30分)。能聽懂不代表自己能獨立完成做題,聽懂聽的都是老師的思路。就跟走迷宮一樣,是老師帶著走的。

第二,自己會做題(50-60)。能自己獨立完成一些複雜的題目,說明你自己會推理,分析問題。但為啥只能是個及格分?因為考試是有時間限制的,規定時間內要想拿到高分,就要做到下一個境界。

第三,練熟(80分)。剛才我們說過了考試是有時間限制的,要想考的高分。卷子上一大半的題都要,一看就下筆計算,沒有那麼多時間思考。每道題都自己再推理一遍,考試哪有那麼多時間。所以,平時就要把常考題型,解題方法總結好。考試大部分題型也是類似的,看到題目稍微調整一下就下筆計算了。不熟,就會緊張,像哪些平時覺得自己什麼都會,一考試就考不好。主要原因就是這個。(當然,有些是因為做題習慣不好)

第四,學巧,能講(90-100)畢竟考試要拉開分數,一定會有難題。這就要求我們平時無論遇到什麼問題,都能做到巧妙解決,而且會用不同的方法講出來,把數學學活。壓軸題,更是需要有耐心,心細。才能看出一場好成績。

所以,孩子當我們看到別人能考好,說明人家付出了努力了。我們想把成績提上去,也要對應付出努力。加油吧,只要方法得當,堅持一段時間,一定會提成績的。


李老師說


首先你能提出這樣的問題,說明你已經開始懂得學習了,只要你願意去學,肯下功夫,那麼學好數學,真的不是一件難事。

你現在已經初三了,還剩下半年多的時間,就該參加中考了,如果你初一初二的知識掌握的不是特別好的話,你就需要比別人更勤奮的去學習。比你優秀的人都在努力,你有什麼理由不努力呢?

初中數學最重要最難的部分是幾何函數,這兩大部分佔了中考一大半的分數。因此中考數學成績是否優秀就在於這兩部分能否做好。

函數:一次函數【極為簡單,好好學就能學得很好】,反比例函數,【與一次函數難度差不多】二次函數【中考重點】,三角函數 【初中只做基本瞭解不需深入】幾何:銳角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平行四邊形,菱形,矩形,正方形,【以上的基本圖形好好學喲,中考中它們佔很重要的分數的!】圓【好好學,中考一般會有一道關於圓的證明大題和綜合性探究題】


巧學數學


看到你能主動求教,說明孩子還是很上進的。只要想學,一定能學會。

第一,無論什麼時候都堅持學習,要有信心,絕不放棄。

第二,數學說難,是因為你覺得沒聽課,很多知識都不會。看你的成績,不聽課能考60-70也不錯了。下一步就要上課認真跟住老師。不會的下課就去問老師,一直弄會為止。

第三,同時可以制定個計劃,每天把以前的知識補一補,每天如果能弄會一個知識點,還有一百多天呢,你想想,一定會有突破性進步。

第四,要注重基礎知識的訓練,不要一做題就做太難的,考試題基礎所佔比例還是很大的。

第五,建議你同一個題型反覆聽,做到第三遍時,你一定會了。

最後,希望你永不放棄,加油!


中考政治劉老師


對於你的當初深表同情,同時也對於你不甘寂寞,不甘於現狀而依然想著進取,依然想著奮鬥,依然想著改變自己,而送去我由衷的敬佩。

在此送去我不成熟的一點看法,但願能給你帶來丁點啟示,不當之處,也請諒解。

作為數學確實需要一定的基礎,但作為眼下的你,也絕不要因為自己的基礎不好而自暴自棄,不要總覺得自己基礎不好,而太不相信了自己。要相信自己會進步,會提高,為此我覺得你應該注意以下方面。

一,切實抓好課堂,利用好課堂。課堂上一定要認真聽講,絕不能絲毫開小差,並及時做好自己認為該做的筆記,切實通過課堂,盡最大可能的把當堂老師所講的內容學會,學懂。只有課堂抓好了,才能讓你儘可能多的學到知識,學到本領,學到技能,併為你課下贏得更多的機動時間。

二,課下及時複習,鞏固,提高。對於不太明白,不太懂的地方,一定要通過老師或同學徹底弄懂,弄明白,絕不能有知識上的任何夾生。同時每節課過後,除了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之外,要及時的去做一些與之相關的一些題目,通過做題去鞏固所學的知識,並不斷提高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不斷提高解題技能。

三,每天都要給數學一定的學習時間。可以在每天的午飯後,或一些自習課上,再不然就是晚上,去做一些數學題目,這時不要操之過急,不要攤多,要慢慢來,此舉重在培養自己漸漸學習數學的興趣,一旦興趣有了,提高數學成績就是理所當然的了。

四,不懂,不會的地方,一定要問。可以問同學,也可以問老師,最好是問老師,要知道,老師都是喜歡同學問問題的。老師能給你最好的點撥,最好的回答,同時還能給你鼓勵和鞭策。

五,要學會記一些比較典型,比較有代表性的題目,並不時的看看。對這些比較典型,比較有代表性的題目,自己要不止一遍的去分析,去思考,去整理。這既能培養自己的思維,又能鍛鍊自己的能力,同時還能鍛鍊自己分析問題,組織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並提高自身解題技能。

總之,只要自己不放棄,併為之永遠的堅持,不懈的努力,相信提高數學成績,不是一件多難的事情。一點看法,不當之處,也請諒解。





促成教育


數學該怎麼提高成績

提高成績應該是學好數學的副產品。如果僅僅是想著提高成績,那是捨本逐末。治病治根才能徹底解決問題。

關於怎麼樣學好數學,當代數學大師丘成桐教授在央視的一次訪談節目中談了三點:

一是要有興趣

二是要堅持

三是要有寬廣的視野

在那段視頻中,丘成桐教授只是綱領性地談了這三點,並沒有就這三點具體展開來講。

就筆記的理解,第一點,前人早就說過第一點,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些都是在說興趣對於學習的重要,怎樣培養興趣呢?多看教材多看相關課外書,還要多看看一些數學家的相關文章、演講或傳記,多瞭解一些相關數學文化方面的知識,尤其要多思考,多問為什麼,儘量搞清楚數學知識的來龍去脈和相互聯繫,適當做習題並思索相關應用。久而久之,必會“日久生情”,慢慢地就會培養出興趣愛好來的。歷史上業餘數學家完全是憑興趣愛好做出數學貢獻來的,知笛卡爾、費馬等,我國當代也出現過一個研究多階幻方的農民數學教授。

對於第二點,道理也很簡單。“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海”,“水滴石穿,繩鉅木斷”,“天才就是持續的關注”。這些都是講持之以恆的重要。陳景潤證明以他自己姓氏命名的“陳氏定理”時,運算推理草稿紙就裝了幾麻袋;萊布尼茨、牛頓等,好些數學家沉浸在知識的海洋中而終身未婚。

對於第三點,筆記以為,不僅要研讀教材,還相閱讀相關數學課外書,甚至還多看數學這門學科之外的書,文學的書,物理的書,化學的書,不僅努力學數學,其它各科也要努力學,這樣會起到觸類旁通的效果,“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跳出數學的圈子,也許還容易看到數學的真面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