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的態勢造就未來的濟南——深度解讀《濟南城市發展戰略規劃(2018-2050年)》

奔跑的态势造就未来的济南——深度解读《济南城市发展战略规划(2018-2050年)》

新濟南“一體兩翼多點”空間格局示意圖泉城期待厚積薄發。

奔跑的态势造就未来的济南——深度解读《济南城市发展战略规划(2018-2050年)》

濟南都市圈空間結構圖

近日發佈的《濟南城市發展戰略 規 劃(20182050年)》引發廣泛關注。為使各界能夠多視角、全方位瞭解這一重大規劃,記者近日採訪了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專家,從目標定位、實現路徑等多方面進行深度解讀。

高質量發展背景下的謀篇佈局

未來濟南變啥樣?

規劃明確提出濟南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規劃目標,以及創建國家中心城市和美麗宜居泉城的發展定位。

“如果說上輪戰略規劃重點解決了快速成長期如何拉開城市框架,那麼本輪戰略需要解決在高質量發展背景下如何謀篇佈局。要在準確研判濟南特徵和深刻理解中央賦予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省委省政府將濟南與萊蕪合併這兩項重大舉措的基礎上,回答三個問題,即新時代濟南目標定位、實現目標的戰略行動和確保操作的戰略實施。”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負責人這樣告訴記者。

在國家層面,濟南肩負著新舊動能轉換、推動更均衡、更充分發展的職責;在山東省層面,濟南需要加快實現“大強美富通”的發展要求,揚起山東崛起的龍頭,爭創國家中心城市;從濟南市自身角度來說,要加快發展步伐,成長為“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從人民群眾的需求角度,宜居、和諧、生態、文化是不變的主題。

《戰略規劃》力求整合各方對濟南未來的願景,遵循發展規律,並統一落實為新時代的新要求——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根據規劃,濟南發展的目標願景是“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在發展定位上,包括了國家中心城市和美麗宜居泉城兩方面的內容。

“山東省明確支持濟南市創建國家中心城市,而濟南市創建國家中心城市的重點在於創新和開放。”專業人士介紹,全國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是目前已經確定的濟南城市定位;海陸雙向開放樞紐是在“一帶一路”開放格局下濟南市戰略地位提升的體現。此外,濟南山、泉、湖、河、城特色鮮明,是具有國際美譽度的生態文化名城。作為國家健康城市建設首批試點城市,集聚產學研優勢,打造健康醫養之城,既有優質資源、又有深厚基礎。

濟南進入“山城河一體時代”

城市戰略規劃有其時代背景和歷史使命。本次戰略規劃提出的濟南未來戰略空間格局為“一體、兩翼、多點”。

一體指的是山河之間的中心城區;兩翼:北翼指的是黃河以北,以北岸先行區為主體的功能片區;南翼指的是泰山以南,包括萊蕪區和鋼城區;

多點包括商河城區、平陰城區,以及白雲湖、玉皇廟等功能節點。這是濟南進入“山城河一體時代”的必然戰略選擇,有利於突破地理限制,做大格局。同時,南北兩翼和濟南的區域戰略也能保持一致:北翼對接北京、雄安,輻射黃河北岸,南翼對接泰安、曲阜,輻射魯中南,有利於更好地發揮濟南的區域影響力。

那麼,如何打造“新濟南”?

要成為“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濟南的城市發展應當尊重並順應城市發展規律,圍繞高質量發展和高品質生活兩個方面,腳踏實地、行穩致遠。在發展時序上,緊緊圍繞“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總體目標,明確2025年、2035年、2050年各個階段的發展要求和建設指引,對戰略目標和指標體系進行進一步細化。在戰略行動上,從創建國家中心城市和營建美麗宜居泉城兩個維度出發,通過“動能轉換、文化復興、國際開放、區域協同、生態保育、格局優化、特色彰顯、品質提升”八大戰略行動,實現總體戰略目標的落實到位。

在實施重心上,突出北岸先行區和萊蕪-鋼城兩大發展重點。北岸先行區要儘快培養造血機能,加快形成“門檻規模”;萊蕪-鋼城加快與中心城區融合發展,在重點潛力地區逐步注入新動能,促進轉型升級。在機制保障上,規劃提出完善區域統籌協調體制機制、差異化的區縣考核機制、戰略規劃統籌下的“多規合一”機制等體制機制,確保規劃的實施性和操作性。

看“四大行動”如何改變濟南

創建國家中心城市,是濟南實現高質量發展、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重要抓手。

在戰略行動方面,通過“動能轉換、文化復興、國際開放、區域協同”等戰略行動,實現總體戰略目標的落實到位。

■動能轉換——

建設全國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

建設全國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濟南市應聚焦新產業和新服務,構建以應用為主的創新體系,通過發揮金融等服務領域的明顯優勢,強化科技應用創新,帶動全省產業升級。發揮濟南區位、交通和省會優勢,發展總部經濟和樞紐經濟;面向生態文明和信息社會未來需求,重點培育綠色經濟和數字經濟;加強國際合作,發展外向經濟。

同時,增強原始創新能力,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濟南市將立足應用創新,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並注重基礎科研的成果轉化與產業聯動。承接疏解功能,打造總部集群,濟南市具有毗鄰北京的區位優勢,在承接北京央企總部疏解方面具備距離和實力優勢,未來可成為北京央企總部疏解的重要承接地。同時,藉助海陸雙向開放的優勢以及山東省經濟發達且相對均衡的特點,濟南市還能積極爭取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吸引山東省的優質企業總部入駐。

■文化復興——

打造“山水聖人”中華文化高地

“一山一水一聖人”的山東品牌已深入人心,作為省會城市,濟南應引領周邊城市,彰顯“山、水、人”的特質,凝練中華文化精髓,打造體現山東第一文化大省、中華民族重要精神家園、展現文化自信的“山水聖人”中華文化高地。

戰略規劃梳理了代表文化起源的重要文化遺址、體現文化內涵的山川水系、傳承文化精神的聖賢之鄉,形成了文化高地的主題脈絡。根據規劃,將串聯龍山、大汶口、後李官莊、北辛等中華文明起源的重要文化遺址,展現一脈相承的中華文明起源譜系;串聯一系列影響中國幾千年的“聖人”故里,展示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修養與璀璨文明;串聯自然風景優美且具有儒禮、佛學、紅色文化、泉水文化等多重文化意義的山川水系,共築精神家園。

在全面解析“山水聖人”文化內涵的基礎上,形成了以“山水聖人”中華文化軸為主線、串聯周邊中華文化魅力景點的文化高地及國際旅遊勝地的整體格局。作為格局中的核心,濟南以展現泉城文化魅力為抓手,打造文化高地、國際旅遊勝地。

■國際開放——

建設海陸雙向開放的國家級綜合樞紐

海陸雙向開放樞紐是在

“一帶一路”開放格局下濟南市戰略地位提升的體現。戰略規劃圍繞強化航空樞紐、出海通道、高鐵樞紐、信息樞紐四個方面進行規劃設計,實現提升濟南經濟外向度與產業升級方面的良性互動。

一是強化航空樞紐,打造海陸空一體的國際內陸港。強化航空樞紐,大幅增加國內快線和國際航線,客貨並重,滿足8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200萬噸的需求;依託鐵路(中歐班列、濟鄭高鐵、瓦日鐵路、太濟青客專)向西全面對接絲綢之路經濟帶;推動實施小清河復航工程,打造通江達海的“黃金水道”。

二是強化海陸統籌,完善出海交通體系。加強濟青全面協作,構建中心-門戶關係,發揮內陸-海洋經濟互補性,推動山東全省一體化發展,共同參與國際中高端競爭。強化濟南到青島等沿海城市的“出海通道”,構建“兩主五副通道、八大出海口”的完善出海交通體系。

三是強化高鐵樞紐,構建米字型高鐵網絡。積極連接京滬二線、京九高鐵等國家通道,化解區域分流風險、提高可達性。重點完善7個主要通道、12條輻射線,提高高鐵的輻射力。構建米字型高鐵網絡,強化空港與高鐵城際聯運,高效連接都市圈,鞏固經濟腹地。

四是建設國家信息樞紐,打造“平臺化城市”。充分利用濟南在大數據、量子通信等領域的產業和技術優勢,建設面向未來的國家級信息樞紐,力爭成為未來“平臺化城市”領導者,重點打造投資貿易信息服務平臺、產業科技信息服務平臺、金融文化信息服務平臺。

■區域協同——

以都市圈為抓手融入國家戰略

城市群之間的分工、合作和競爭,將影響21世紀的世界經濟格局。根據專家分析,結合當前發展情況,濟南市應首先做實、做優、做強濟南都市圈,以都市圈為抓手,融入國家戰略。

按照“全國新舊動能轉換示範區、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基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文化高地”的總體定位,發揮濟南作為省會城市在行政等級、城市能級方面的優勢,濟南都市圈將重點推進基礎設施、生態環保、產業協作、文化旅遊、市場開放、公共服務、城鄉融合和體制機制八個一體化發展,使都市圈成為緊密合作的整體。

以都市圈為抓手,濟南應積極融入國家戰略版圖當中,不斷提升濟南市、山東省在國家發展戰略中的地位。

產業賦能,文化外交,協同發展。隨著動能轉換、文化復興、國際開放、區域協同“四大行動”的持續推進,濟南通往創建國家中心城市的道路將會越來越近!

原標題:奔跑的態勢造就未來的濟南——深度解讀《濟南城市發展戰略規劃(2018-2050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