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過度解讀取消公攤,這有可能是個陷阱。看到最後會知道有多坑

市井煙火氣,人間百態生。解讀房產,生活,工作,那些事。

買過房子的人,都會對公攤面積深惡痛絕,我掏空六個錢包,花錢買了100平米的房子,最終套內使用面積僅為70平米的現象比比皆是,高達30平米的面積就這麼憑空蒸發了。

世界上幾乎所有的國家都是按照實際使用面積來計算房價的,中國是那極少數的幾個例外,這一點一直被人所詬病,而今天,這個規則終於被改了,住建部頒佈了新的《住宅規範》。


不要過度解讀取消公攤,這有可能是個陷阱。看到最後會知道有多坑


新的《住宅規範》裡面有很多內容,涉及方方面面,但是我第一眼就注意到了它最大的亮點,那就是“住宅建築應以套內使用面積進行交易。”

公攤制度發明於香港,後來也被引入大陸,但是即便是發源地香港自己都在2013年廢除建築面積的概念,統一以使用面積做交易,住建部此番廢除舊規,以使用面積進行交易是預期之內的一件事。

公攤,本質上就是把公共使用的部分如電梯、走道、樓梯等給住戶平均分擔,這裡面的計算辦法非常複雜,所以不同的小區公攤率均有不同,從10%~50%不等。

在實際的市場運行過程中,我們發現很多開發商為了謀取暴利,故意提高公攤係數,甚至把地下車位甚至人防工程等都計入公攤面積。這樣不僅可以多收物業費、暖氣費等,還能給購房者營造出房價較低的價格幻覺。

沒錯,你的房產證上寫明你的房子是100平米,裡面可能有10平米是人防工程的地下室或者人防停車位,產權根本不屬於你,而開發商改造成車位地下室後,你要是想用,還要二次付款。。。

這就導致關於公攤的市場糾紛極大,有很多人被騙,甚至還有公攤係數高達52.35%的神盤出現,你在這樣的盤買個90平的經濟房,實際使用面積還不足45平,別人買個70平的房子,公攤20%,實得56平米,反過來還比你多出一個房間,魔幻不。

所以,廢除建築面積和公攤的概念,是勢在必行之舉。


不要過度解讀取消公攤,這有可能是個陷阱。看到最後會知道有多坑


還有一種極其荒謬的說法,但很多人深信不疑。

“哎呦,你房子的公攤率越大,這不就體現你的小區的環境越好,居住質量越高嘛。”

這就是純屬不要臉的胡說八道了,按這個道理,一個城市的房子平方單價應該是一個價了,因為房子的質量和環境的好壞通過公攤率體現嘛。。。

那為什麼同一個城市同一個地區,有的小區單價貴,有的小區單價便宜?甚至相差能有好幾倍甚至更多?

因為房子的平方單價本身已經反應了房屋的質量和地段環境了。

事實上,同一個小區,越是高樓的住房,公攤率越大(20%~25%),而小高層(7層—11層)的住宅的公攤率是10%~16%,聯排別墅的公攤率就更小了(1%~8%),而獨立的別墅甚至沒有公攤面積。

所以,在不透明的公攤面積上做手腳,是我國房地產商大家都彼此心知肚明的潛規則,這也就是為什麼公攤面積小的房子會被大家認為“開發商有良心”的原因。

但業主毫無辦法,因為只有等到幾年後房子蓋好了交房了,你才能真正的確定,你的“套內面積”是多少。

任何不透明的制度都一定會被利用,“公攤面積”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不嚴謹的說,除了那些單位自建房,幾乎所有的商品房,都存在“公攤面積”欺詐的行為,只是多與少的數量罷了。


不要過度解讀取消公攤,這有可能是個陷阱。看到最後會知道有多坑



廢除公攤後房價會漲麼?

《城鄉給水工程項目規範》徵求意見通知的出臺,這是利國的一個好政策(利國後面還有兩個字,但這裡沒有)

單價會跳漲

如果“住宅建築應以套內使用面積進行交易”這項政策最終得以全國推廣實施,對於我國居民(重慶除外)首先面臨的就是一次房價單價跳漲。

按照100平米建築面積,實際使用面積70平米來計算,假設某房當下10萬元每平米,新規後,在總價不變的前提下,單價將會跳漲至14.29萬元,上漲比例高達42.9%。並且在不注入新的貨幣的情況下,可以吸收過去遺留下的超發貨幣。

不要去幻想該政策出臺後房屋總價會短期內暴跌,羊毛終歸出在羊身上。

貧富會更加兩級分化

當按照使用面積進行房產交易之後,新樓盤的設計將會上演“超級變變變”,高房價地區的豪宅與普宅將會劇烈分化。雖然總體上會有利於室內面積的增加,但也會帶來一些副作用。

按照我國當下標準:

使用面積:使用面積由套內牆體面積,套內陽臺建築面積三部分組成。在不少地區的計算方法中,陽臺與飄窗面積按50%計算,套內煙囪、通風道、管道井不計算面積。

公攤面積:包括:電梯井、管道井、樓梯間、垃圾道、變電室、設備間、公共門廳、過道、地下室、值班警衛室等,以及為整幢服務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築面積等;樓宇(套)與公共空間之間的分隔,以及外牆(包括山牆)牆體水平投影面積的50%。

所以,基於該標準,未來開發商在進行樓宇設計時,將會盡可能多的增加使用面積,減少公攤面積。可以預見的是,普通住宅的設計方案中,飄窗會消失,陽臺會盡量小,電梯、樓梯變得狹窄;當下喜聞樂見的高層住宅一樓豪華大堂會消失,小區配套會所及公共活動室和小區籃球場各種娛樂設施儘可能會減少。

不僅如此,有些為了做到極致的開發商會借鑑香港的房屋設計,縮小樓間距,縮小通風和公共走廊。那種所謂的“鴿子籠”式設計將會再現江湖,左領右舍做飯時互相伸手就能隔著通風井遞個蔥薑蒜也有可能。


其實總結起來,關於“住宅建築應以套內使用面積進行交易。”更多的或許是在為後期房產稅鋪路,讓交易更透明化。如果解讀後你會發現這只是韭菜們在歡呼雀躍的迎接割草機,因為這只是換個算法罷了,換算到最後房屋單價變相在漲一波,讓一些人在也買不住房子。如果大家瞭解二手房首付算法的話你就會知道,這是一個多麼坑的決策

不要過度解讀取消公攤,這有可能是個陷阱。看到最後會知道有多坑


假如政策出臺前:100平的房子,成交總價100萬,成交單價一萬,銀行評估9000(還是往高了算)。

1000000-(100X9000X0.7)=首付:370000

現房價 減去(建築面積 乘以 銀行評估價 乘以 貸款比例)

出臺政策後(住宅建築應以套內使用面積進行交易)

1000000-(80X9000X0.7)=首付496000

現房價 減去(套內面積 乘以 銀行評估價 乘以 貸款比例)

從首付上差距:多出來12.6萬首付韭菜們怎麼辦?

拿一個最近流行的消化結尾:

——“老闆,你的這個150一斤的螃蟹,怎麼綁了這麼多粗繩?”

——“不綁繩子的螃蟹,300一斤”

不,還是拿資本論的一句話作為結尾吧:

當利益鏈條受到損害的時候,利益鏈條會自行糾正,並從最底層開始加大盤剝力度!

往期精彩回顧

溫馨提示

如果你喜歡本文,請分享到朋友圈,想要獲得更多信息,請關注我。

不要過度解讀取消公攤,這有可能是個陷阱。看到最後會知道有多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