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音師》告誡我們:千萬不要用看似無害的謊言打開惡的魔盒

《調音師》告誡我們:千萬不要用看似無害的謊言打開惡的魔盒

如果綜合一下今年以來的觀影體驗,我覺得印度電影《調音師》是目前觀看到的最引人入勝的一部電影。

之前值得稱道的《阿麗塔》雖然視覺效果不錯,鏡頭處置非常到位,人物刻畫也有新鮮感,但是與社會現實的吻合度差一點,而《調音師》的優勢與長處就在於,它動用的所有的影像資源,都是普通的現實生活,能讓我們並不陌生的現實中的各色人等都存在的慾望與動機,組合成一部一波三折的電影,可以看出,這是印度之前能夠打動我們的基本慣技,也是它能勝出一籌的功力所在。

印度電影的優勢,在於它能把故事把握得非常好,而且講述的娓娓道來,從容不迫。而在這種並不急促反而顯得舒緩的敘述中,印度電影能夠把各種人物在故事提供的情境中的心態交待得清晰明瞭,準確到位,每一個人都各有自己的心思,但又絕不雷同,可以說,印度電影把各種人物的心態,置於電影設定的情境裡,合理地袒露出它們在各種情境下的反應,而每一個反應都有著由他們身份、職業、地位決定的不同的個性,所以,《調音師》裡的人物栩栩如生,鮮明生動,且因為性格的差異,他們之間必然能產生充分發育的矛盾與衝突,正因為這種充分發育,人物形象非常豐滿,可以說是滴水不漏,活靈活現。這就是印度電影的好處,有一個好的故事,有一群充分的設身處地為人物著想的形象,所以,印度電影看起來舒服、自然、生動。這也是近年來,印度電影能夠重新擄獲中國觀眾的原因,使得很多觀眾感嘆:現在能看一看的電影,也只有印度電影了。

《調音師》告誡我們:千萬不要用看似無害的謊言打開惡的魔盒

《調音師》的核心故事思路,來自於2011年由法國導演拍攝的14分鐘的短片,它表現了一名鋼琴師,冒充盲人音樂家,來獲取表面上是殘障但卻能夠帶來不期而遇的意外好處。

為什麼冒充盲人,能夠帶來好處?

我想,這背後與“降維理論”有關。

“降維理論”認為,從高維降到低維,便帶來一種巨大的優勢。落腳到《調音師》裡,鋼琴師本身是一個健全的人,但他故意降低了維度,少了他的視力,便一下子跌入到殘疾人的維度,屬於一種典型的降維,但他並沒有失去他的視力,他是裝扮的,這樣,他在低維度的殘疾的天地裡,實際上,多了一維,就是他擁有視力,他有足夠的能力,這份多餘的能力,使他能夠如魚得水,遊刃有餘。

所以,在他的人為的降維作用下,他反而使自己多了一個維度。我們可以看到,最簡單的優勢,是他獲得別人的同情憐憫,同時,可以免受干擾,專注於自己的事業。

《調音師》告誡我們:千萬不要用看似無害的謊言打開惡的魔盒

鋼琴師的這種自斷其臂的生存態度,我們並不能說他有什麼錯。我們在生活中,往往會自動選擇大智若愚、裝瘋賣傻來博取有效地躲避矛盾,迴避衝擊。

但是,鋼琴師無法改變他的這種“裝扮盲人”是他的一次對謊言的徹頭徹尾的涉足。

謊言這種東西,看起來無害,但實際上,它一旦啟動的時候,便會失去控制,我們誰都不知道,謊言會帶來什麼樣的飛來橫禍。

鋼琴師認為自己只不過是利用了一個不會對別人傷害的謊言,但是,這麼一個小小的謊言,卻使他身不由己地捲入了一股洶湧澎湃的惡的潮流中。

《調音師》告誡我們:千萬不要用看似無害的謊言打開惡的魔盒

實際上,我們看到,他的謊言,在遇到惡之前,已經顯示出某種危險性。電影裡,當他與邂逅的酒吧老闆女兒冒雨回到家裡的時候,女孩因為考慮到他是盲人,所以在他的面前換衣服的時候,並沒有作出迴避之舉,可以看出,他的謊言帶來了一個現實的結果,就是女孩對他的不設防。這種結果,可以合理地延伸一下,會產生什麼樣更為嚴重的後果。

在另一種情境下,這個後果出來了。

鋼琴師被過氣男明星邀請來到明星家裡,為他彈奏音樂,但在這之前,過氣明星因為發現了年輕的妻子與警長通姦,而被警長殺死,這樣,鋼琴師來到的現場,就是一個毫不遮掩的殺人現場。

《調音師》告誡我們:千萬不要用看似無害的謊言打開惡的魔盒

如果鋼琴師是一個正常人,他會被拒絕進入這樣的一目瞭然的殺人現場,但因為他冒充盲人,所以被認為是人畜無害,無法看清兇殺真相,這樣,他就面對著他製作的謊言所帶來的最為尷尬的後果:他被當成了空氣,而殺人兇手在他的面前演出了一場毀屍滅跡的戲碼。

這也是電影裡呈現出的最為荒誕的一幕。明星之妻與警長拿腔作調演出的假戲,盡入鋼琴師眼中,而鋼琴師同樣必須配合著演戲,假扮著自己一無所見。而這一切,都源自於他的謊言所帶來的身份的特殊性,他被自己的謊言,拉入到一場惡的激流之中。

《調音師》告誡我們:千萬不要用看似無害的謊言打開惡的魔盒

而正當鋼琴師求諸於法律的時候,卻驚愕地發現,代表著公平公正的法律部門,竟然就是殺人二人組中的男性兇手。法律的拯救功能,由此被封上了蓋子。鋼琴師真正處於一種下有追殺、上無救援的懸空狀態,任人宰割,聽人追殺。於是,明星妻與警長男相繼登門,欲下殺手,鋼琴師為此被下了毒,真正地成了瞎子。

逃出生天之後,他又陷入到地下黑醫院割腎的危險之中。這一組地下黑醫院,涉及到三個人,這三個人自然是唯利是圖,誰也不比誰白一點,但是,他們之間有著信仰與理念上的差異,這種差異,導致了各人在顯示自己的黑的方面,有著不同的表現方式,正是這種不同角度、不同層次的惡,卻給鋼琴師留下了死裡逃生的縫隙。這也是印度電影的長項,就是同一個屬性的所謂壞人部落裡,人物之間因為觀念的差異而形成了他們之間的性格反差,從而使得人物有了差距,形成了各色人等的鮮活個性。在黑醫院段落裡,醫生無疑是唯利是圖的主導者,但是他後來遭遇到明星妻擊殺的時候,因為鋼琴師救了他一命,他轉而站到了鋼琴師的一邊,使他的身上,也有了幾分可愛的成份。那位平時賣獎券、助肘為虐的大嬸,同樣是見錢眼開,心狠手辣,但是她有信仰,當鋼琴師禮讚她紋身在手臂上的溼婆神的時候,她被信仰牽制住了,網開一面,救了鋼琴師。開始時,黑醫院三人組裡的司機還有一點善心,但是並不影響他利益當前時的背信棄義。各懷鬼胎的三個人,漏出了他們的一點善意,保全了鋼琴師的生命,而他們一旦恢復了他們的惡的原型,鋼琴師便又命懸一線。電影就通過這黑醫院三人組裡三個身份不同的人惡與善的輪流交叉互換,讓鋼琴師有驚無險地獲得了生存的夾縫,這一段確實是電影的精彩,也反映出印度電影刻畫人物的成熟。

《調音師》告誡我們:千萬不要用看似無害的謊言打開惡的魔盒

就在這種到處是惡的濁流之中,鋼琴師幾乎是隨波逐流,靠的並不是什麼先見之明的過人膽識,而完全是聽天由命地走一步看一步,竟然歪歪扭扭地走出了死亡的險境。我想,鋼琴師之所以能夠做到如此,那就是他有撒謊的原始動機,但是他的撒謊並不是一種有意為之的惡,而只是一個藝術家的藝術怪僻的顯現而已,他沒有想到通過撒謊來謀取利益,謀害別人,他的本質還是善良的,相信別人的,比如在明星妻成為醫生手下獵物的時候,他還心存善念,並不希望醫生置她於死地。

與那些惡的潮流中的各色人等比較起來,鋼琴師的善念,還是高標獨立的,正是這份善,能夠讓他在八面埋伏的重重殺機中殺出重圍,甚至在明星妻開著車子向他衝來的時候,一隻野兔都能意外地成為他的救命恩人,將他從死亡的懸崖邊拯救了出來。

他沒有害過人,這份清白,正是電影能夠把鋼琴師作為一個最終的勝者豎立起來,並且能夠讓觀眾認可與接受的原因,也讓這部電影稍許瀰漫著“三言兩拍”式的正能量的說教與立論。

《調音師》告誡我們:千萬不要用看似無害的謊言打開惡的魔盒

可以說,鋼琴師的最大責任是他啟動了撒謊這一第一項原罪,然後,他被動地捲入了他無法開脫的由他的第一原罪啟動的惡的潮汐,並且由此一發不可收,陷入到由此而激發出的罪惡的鏈條,而鋼琴師在應對這種惡的時候,他更多地採用了以惡攻惡、以毒攻毒的方式,從而找到了自己的死裡逃生的生途。這就是鋼琴師用電影裡後部分出現的黑醫院三人組來對付明星惡妻與警長兇手這二人組產生的激烈的搏奕,對鋼琴師說,他的動機是保護自己的生命,而黑醫院三人組的動力是金錢與人體器官,而這兩樣東西,恰恰是明星妻二人組所具有的,於是,黑醫院三人組完美地壓制了明星妻二人組,這樣的設定頗耐人尋味。明星妻可以說在精神上十惡不赦,但她的肉體,卻是非常合格的人體器官提供者。精神與肉體竟然如此對立地分割成兩種不同的東西,不能不說是電影裡設定出的一種對人類本質的深刻的悖論發現。

《調音師》告誡我們:千萬不要用看似無害的謊言打開惡的魔盒

至於影片最後的一幕,個人感到,他講給心儀女孩的那一個結局,應該是他編造出來的。因為在電影的正式時間段裡,我們看到的是醫生帶著鋼琴師,開著車子,駛過了一顆孤立的路邊大樹,駛向了遠方,按照這樣的結局,應該是醫生成功地得到了明星惡妻的腎臟,並且分給了鋼琴師賣腎的資金,讓鋼琴師順利地來到了英國。

而在鋼琴師講述的段落裡,我們看到了車子停在了那棵大樹旁邊,並由此導致明星妻反制了醫生,奪得了駕駛權,趕下了鋼琴師,開車撞向了鋼琴師,這時一直兔子以“守株待兔”故事中的那隻兔子的同樣盲目,飛身撞向了明星妻掌控的車子,導致明星妻車毀人亡,這個情節,帶有與全片不相吻合的虛幻色彩,只有在神話與傳說中才能成立,而現在電影裡這一段介紹,正是出現在鋼琴師的敘述的段落裡,因此,這一段畫面,只是鋼琴師安排的一個結局,他的本意顯然是掩蓋他與醫生曾經做出的不光彩的賣腎的行為,不管這個腎是來自於心如蛇蠍的女人之身。

《調音師》告誡我們:千萬不要用看似無害的謊言打開惡的魔盒

《調音師》彷彿在一場惡的濁流中轉悠了一圈,讓我們看到惡的迸發所產生的“永動機機制”,惡的確能夠自己啟動生活中的各種生命的動能,在電影裡,我們看到的是,這種惡的永動動力,包括人類的本能慾望,這集中在明星妻與警長兇手這二人組合裡,還有人類的貪婪慾望,這體現在黑醫院三人組合中。而鋼琴師本人,並無這兩種最可惡的力量,但是,他有虛榮心,有撒謊的原罪動機,這不能算惡,但一旦啟動,還是帶動著他,滑向了惡的彌天大霧之中,他啟動了慾望之惡與貪婪之惡的博奕與對決,有趣的是,電影裡的慾望之惡二人組(明星妻與她的情人警長)中,惡的是內心,但慾望惡人組中的兩個當事人卻有著完美的肉體,成為貪婪惡人組(黑醫院裡的三個人)的最為感興趣的標的,比如明星妻是一個惡女人,但在醫生看來,卻是適型的器官提供者。這樣,慾望惡人組,成為鋼琴師的最初敵人,但鋼琴師一旦無意中碰到了金錢貪婪惡人組的時候,金貪婪惡人組,便出於組別的本能,螳螂捕蟬地耗上了慾望二人組,分解了鋼琴師的壓力,然後,就在這陰錯陽差的過程中,鋼琴師借力發力,以毒攻毒,從而化險為夷。他最終的勝利,還是善的勝利。這就是這個電影在惡的浪潮裡轉悠一圈,但依然給人一絲人性的溫暖的原因吧。因為我們大多數人,都是像鋼琴師這樣的有一點小毛病,但卻無法在本質上遠離善意的普通人。

《調音師》告誡我們:千萬不要用看似無害的謊言打開惡的魔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