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預防馬鈴薯空心、畸形?掌握管理技巧,增產又提質

在馬鈴薯種植過程中,經常會出現空心、畸形、青頭等生理性病害,雖然所佔比例不大,但每年都有發生,是什麼原因導致這些生理性病害?我們又該如何去有效預防呢?下面小編向大家介紹幾種常見的馬鈴薯生理性病害及預防措施。

如何預防馬鈴薯空心、畸形?掌握管理技巧,增產又提質

馬鈴薯出現生理性病害除了品種選擇外,與播種時期、生長期溫度、土壤肥力、水肥管理等栽培措施有有極大的關係。

1、空心薯

產生空心薯的多為個體較大的薯塊,空心多呈白色或棕褐色,而且外部看不出任何症狀。

如何預防馬鈴薯空心、畸形?掌握管理技巧,增產又提質

主要原因:一般肥水條件好,使塊莖膨大速度過快;種植密度很稀或者施用鉀肥不足的地塊發生較多;還有些品種特性容易發生空心現象。

預防措施:一是選用抗塊莖空心的馬鈴薯品種;二是合理密植,中等肥力的大田,每畝種植4500株左右;三是適量增施鉀肥,每畝需補鉀肥10-15kg。

2、畸形薯

塊莖畸形主要有腫瘤型畸形,即在塊莖的芽眼部位突出一個或幾個腫瘤狀小薯;鏈狀二次生長型畸形,即糖葫蘆型薯塊,是塊莖上長出的匍匐莖,頂端再次膨大形成小塊莖;次生塊莖,即在塊莖上再形成塊莖。

如何預防馬鈴薯空心、畸形?掌握管理技巧,增產又提質

主要原因:主要是馬鈴薯存生長過程中,遇到高溫、乾旱,使其發育受到抑制。當生態環境轉好時又恢復生長,再次延續著小薯塊,這就是常說的“二次生長”,這樣的薯塊一致性差。種植的品種不同,二次生長引起的畸形程度也不相同。

防治措施:調整播種期,使塊莖膨大期和當地降雨季節相吻合,讓薯塊在生長過程中,有充足的水分供應,避免因前旱後澇造成畸形薯;及時灌水,經常保持土壤溼潤,防止土壤過幹,讓薯塊正常生長;及時中耕鬆土,防止土壤板結,保持土壤疏鬆透氣。

3、青皮薯

青皮薯主要是播種時蓋土過淺,或者大量結薯後未及時培土,陽光直射到薯塊上,這樣的薯塊中含有茄鹼,人畜吃會中毒。

如何預防馬鈴薯空心、畸形?掌握管理技巧,增產又提質

發生原因:馬鈴薯某些品種趨向於土壤表面坐薯;薯秧培土薄,或根際周圍土壤有裂縫;塊莖膨大拱土外露等都有可能在馬鈴薯生長後期使塊莖暴露在陽光下,導致青皮病發生。

預防措施:一是注意播種時不能蓋土太淺,或培土起壠不高;二是可在行間或壠土上覆蓋稻草或其他禾稈穎殼;三是收薯後貯藏時不宜 長期在強光照下曝曬。

4、薯長秧不結薯

發生原因:一是播種時間選擇不當,當氣溫高於25℃時,塊莖停止生長,而莖葉生長旺盛,這時莖葉製造的養分全部用於地上部植株生長,出現只長秧不結薯的現象。二是水肥管理不當,水肥供應過量,導致秧子瘋長,使塊莖的形成受到嚴重的影響。

預防措施:適時播種,使馬鈴薯塊莖膨大期處於較適宜的氣溫條件下,避開高溫期。科學水肥管理,增施有機肥,苗期適時控水蹲苗,如有徒長現象,及時噴矮壯素控制長勢。

馬鈴薯的生理性病害比較多,會嚴重影響著馬鈴薯的產量和品質,因此,我們在馬鈴薯的種植管理中,要重視好每個管理環節,要做好肥水管理的同時還要重視中耕鬆土,以減少生理性病害的發生。

雲眾地服務宗旨:幫助農民科普種植技術知識,解決農民種植的難題。更多種植技術知識,歡迎關注【雲眾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