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是江蘇第二大城市,跟廣東第二城深圳比怎麼樣?

傲視群雄am


首先探討一番南京是江蘇第二城這句話,個人認為雖然在江蘇南京比經濟總量沒有蘇州那麼高,但是這是放在地級市的比較之上,如果不算縣域經濟,南京還是勝過蘇州的,另外南京在教育、文化等層面也是勝過蘇州,單講城市建成區面積南京也是勝過蘇州太多,或許這裡說的第二城更多是指經濟上的吧。

再來看一下廣東第二城深圳這句話,如果從經濟總量上看,深圳已經超過廣州,躍居省內首位。但是深圳的城市面積以及文化底蘊,教育事業等都與廣州有很大差距,排在省內第二,所以這裡說深圳第二城肯定不是指經濟第二,而是指上面說的綜合文化、底蘊、面積等全方面。
那麼問題來了,這兩座城市不管從省會層面還是從經濟層面都不應該放在一起比較,更應該是深圳與蘇州,廣州與南京之間的比較,那才是相對橫向的,有對比價值的。但是既然此問題問了南京與深圳之間的比較,並且沒有給出對比層面,那就簡單的以兩座城市綜合情況探討一番。
南京是省會城市,文化底蘊深厚,教育高校數量很多,但是南京當前的經濟發展沒有深圳這麼具有活力,南京更多勝在厚重的文化上,以及省份政治影響力上。而深圳這座城市不管從知名度還是經濟發展都已經穩穩地超越南京了,並且深圳的城市建設時間短,城市文化也是比較年輕,加之又是沿海經濟特區,未來活力與潛力肯定還要持續勝過南京。歡迎關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討。


地理有意思


小編沒上過學吧?誰告訴你南京是江蘇省第二大城市?小編沒文化滿嘴跑火車讓人恥笑,告訴你在江蘇省,南京市除了GDP,在政治軍事、科教文衛,交通城建,金融商貿,城市級別等各個方面全方位的碾壓蘇州,蘇州是地級市,而南京是華東地區唯一的特大型城市、也是副省級的省會城市,東部戰區所在地,“州”與“京”的差距不是一點點,而是很大,小編多讀點書吧,別出來丟人顯眼了。


老黃35176382


經過擴容後,長三角城市群包括浙江、上海、江蘇、安徽3省1市。發展成兩極分化態勢:人口流入接近0的江蘇和人口嚴重外流的安徽,與人口迅猛增長的浙江和人才高度集聚的上海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制約了長三角城市群的高質量一體化發展。

近年,隨著合肥和皖南的迅猛發展,安徽的潛力正在政策支持下得以釋放,人口大量回流,未來仍可期待。反觀江蘇,發展遇到瓶頸,面臨被各大規劃繞開、老齡化最嚴重、人口流入接近0的困境,未來大概率走下坡路。

[人口危機] 已公佈的數據顯示:2018年1-6月,江蘇省共出生38.3萬個嬰兒,比前一年同期減少5.6萬個,減少12.8%!新出生人口持續減少,人口拐點不經意間已到來。

以下重要規劃全部繞開江蘇:

9個國家中心城市: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廣州,成都,武漢,鄭州,西安。

11個自貿區:上海,廣東,天津,福建,遼寧,浙江,河南,湖北,重慶,四川,陝西。

5個左右的自由貿易港(自貿區升級版):上海已初步成型,另外天津、陝西、浙江、廈門正在積極申報。

6個經濟特區: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海南島,雄安。

5個計劃單列市:大連,青島,寧波,廈門,深圳。

3個國家科學中心城市:北京、上海、合肥。

3個“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超大城市):上海、武漢、重慶。

10個"一帶一路"節點城市:西安、蘭州、西寧、重慶、成都、鄭州、武漢、長沙、南昌、合肥。

東部3個經濟強省。山東省:濟南青島2座副省級城市;浙江省:杭州寧波2座副省級城市;江蘇省:僅南京1座副省級城市(2019年1月9日,濟南合併地級萊蕪市,致使江蘇唯一的副省級城市,淪為全國省會首位度倒數第一。今後,它必將與江蘇貌合神離,心向安徽,導致江蘇只能依靠剩餘12個不入流的地級市參與全國頂尖城市競爭)。

當前,各大城市人口掠奪戰已經打響,在老齡化嚴重的今天,人口決定了發展。江蘇人口形勢日益嚴峻,究其原因:一是群山無峰,沒有明星城市集聚不了資源,吸引不了外省人才,留不住本省人才;二是自宮式的中考、高考制度讓深受其苦的年輕人往外跑,也讓在江蘇發展的外省人不敢落戶。

2017年,濟南市一把手在山東兩會上極其悲憤的發言:山東經濟實力雄厚,但群山無峰,缺少一個帶動力強的核心城市。未來各省間的競爭,就是城市群的競爭,或者說是核心城市的競爭。鄭州不久前被確定為國家中心城市,對我們來說是個很大的刺激。分析周邊鄭州、合肥,還有遠一點的武漢、長沙、成都、貴陽,這些近年發展迅猛的城市,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所在省份舉全省之力發展,才鑄就了今天的輝煌。核心城市是集聚起來的,我們不集聚,就會被別的城市集聚;機遇是搶抓出來的,我們不去搶,別的城市就會去搶。

而江蘇13個市互不認同,成了國內首屈一指的大內鬥省,實質是互相制肘,誰也見不得對方好,在城市發展中內耗相當嚴重。未來的城市競爭中,江蘇註定更加被動。

幾年前,江蘇GDP總量差點一舉超越廣東,直到差距拉小至600餘億。後來廣東初步轉型成功,迎來現代發展“第二春”,再次發力拉開與江蘇差距。據悉,廣東經濟增長速度已經連續反超江蘇六個季度,將總量差距拉開至4000餘億,2018年差距更是擴大到5000億,令大眾反過來覺得江蘇怕是變成“江輸”。

江蘇老齡辦透露:30年後,江蘇不到3個人中就有1個老人,實際上按照現在幾乎外來人口0流入,全省平均結婚年齡達到34歲,普遍不肯生二胎的現狀,老齡化問題只會比預測更嚴重更提前,到時很可能滿省皆是白髮人。

再看“平均主義”發展模式,僅憑江蘇一省之力,且正在被各大規劃繞開的情況下,十年後,最大的可能是均衡發展成13個三線城市,隨之人口外流進一步加劇,繼續退化成13個四線城市。

年輕人,畢業後的首選城市很重要,一次的選擇很可能就是一生,一定要慎重!當前是城市格局大變動的時代,已經錯過了北上廣深,千萬不要再錯過目前有政策、有定位、有地位,未來必將在國家支持下晉升一線的新貴城市。











浙A太牛cool


我已經舉報了,作為江蘇省的省會城市,全國綜合實力都排在前幾位的大城市,這個人有意的在標題上寫出南京是江蘇省的第二大城市,其惡意是很明顯的,是想故意挑起事端,希望相關部門及時的遏制這種惡性行為,不要把事情的矛盾給擴大了。




快樂fish


拿深圳和南京對比就是一個大笑話,深圳一個特區城市,拿著國家那麼多優惠政策,國家資源和資金不斷的投入,和南京有什麼可比性,深圳比南京強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了。南京得到過什麼國家政策了,要是深圳佔盡了這些還發展的不如南京,那真是天大的笑話了。原本廣東就沒有深圳,硬是靠國家投入扶植砸出來的一個城市,有啥值得傲嬌的,沒國家的這些政策和資金投入,呵呵估計連毛都不是。


悠悠趣史


這小編有意思,南京變成江蘇第二城市了,南京除了gdp不如蘇州,那樣不是秒殺蘇農二,這小編非要老子罵你你才舒服


六叔是我


你真的是不學無術的傻瓜,南京怎麼是江蘇第二大城市呢?你以為GDP第二就是城市規模也是第二大碼?南京在中國都可以進前十,不要說江蘇了。勸你趕緊洗洗睡吧,不要丟人現眼的提這種弱智問題,給你的東家摸黑。


用戶1445304924202


小編提出的問題是故意讓大家爭論不休的。小編在偷偷的笑。可憐蘇州農民朋友當真了。有幾座林園。就是大城市了。看來農民還是需要繼續改造。向工人大哥哥好好學習。爭取早日成為領導階級。就像在西方某國家。有錢不一定是貴族。爆發的感覺有時候會讓人飄。


171692741


不對,南京不是第二,要區分特大城市的第一第二不是看總人口,而是看市區人口,2016年,南京市總人口827萬,其中市區人口659萬,蘇州市總人口1062萬,其中市區人口547萬,所以南京應該是江蘇省第一大城市,蘇州是第二大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當然是沒法比,人口不行,經濟差了9400多億,人均收入也不行,房價也比不過,增加值也差了2.5倍,綜合實力差距十分明顯,但科研教學水平和交通,只有這兩點還是有點兒優勢。


高山流水ABC


單說城市:江蘇第一大城市、絕對是南京!蘇州只是外圍縣級市(崑山、常熟、張家港、太倉…等)GDP不錯!蘇州城區、完全沒有辦法比南京!無論是城區GDP、城區面積、科教、交通(特別是地鐵)醫療、行政級別等!蘇州城區都不如南京!當然蘇州是地級市裡最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