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癌早期有什麼徵兆?

親愛的大大1988


在自身生殖健康這一方面,其實女孩子往往要比男孩子受罪多了。女孩子不僅要每個月接受一次上蒼賜予的“生理疼痛”,而且在平時的生活之中,依然需要小心謹慎,否則一個不注意,就可能得上宮頸癌。雖然說現在已經有了九價和十二價的宮頸癌疫苗,但是我們還沒有親眼目睹第一批接種疫苗患者的真實情況,所以也不敢妄自行動。

不過,我們雖然不能完全杜絕自己罹患上宮頸癌的可能性,但是我們能夠通過自己身體出現的一些症狀,來判斷自己身體的康健情況。那麼,就讓筆者來給大家說說宮頸癌早期的時候,一般都會出現哪些潛在的徵兆吧!

潛在徵兆一:生理期結束後依然有異物。

第一個表現就是生理期結束以後,仍然會不停地排出異物。首先我們要明確的是,生理期之前白帶增多是很正常的,這往往是身體給我們的一個預警信號。不過,如果你在生理期結束之後,還會出現這個現象的話,那就說明你可能罹患上了宮頸癌了。因為這個現象代表著你的身體裡面出現了炎症,而這些異物則是在“消炎戰場”上失敗的白細胞。

潛在徵兆二:在安全期突發性出血。

還有一種更加危險的情況,那就是你在安全期的時候,突發出血。大家可不要以為這不是什麼大事,這代表著你的子宮,尤其是最為脆弱的宮頸部分已經成為了“攻擊的靶子”。那麼如何判定自己是在安全期突發出血呢?其實評判的標準很簡單,如果你的出血只持續了一小會兒,或者是隻持續了一天的話,那麼這就叫做突發性出血。

潛在徵兆三:生理期不準時。

同時,宮頸健康情況不佳或者是處於宮頸癌早期的你,還可能會出現生理期不準時的情況。當然,受到當前環境的影響,可能很多女性會因為自身壓力過大,而出現生理期不準時的情況。但是,如果你發現自己是長時間生理期“停擺”的話,那麼就要趕快去找專業的醫生諮詢檢查一下了。

潛在徵兆四:異味大,且白帶變多。

除此之外,如果你發現自己的私處異味大,而且白帶變多的話,也要千萬注意了。因為這些狀況都代表著你的私處有炎症。而這樣的長期炎症恰好也是宮頸癌早期的一個明確指標。所以,如果可以的話,一定要記得勤換內衣褲,不要敗在這種小細節上了。


小東東營養師


我想,提出這個問題的人可能希望瞭解宮頸癌的早期症狀,然後加以防範預防宮頸癌的發生。

但是宮頸癌早期可能完全沒有症狀,即便是有症狀,也不是特異性的症狀,因此當有症狀的時候,也不會首先想到是宮頸癌。

宮頸癌早期可能無症狀。

中晚期的症狀如下:

接觸性出血

當性交或醫生檢查時可能會出血。其實醫生檢查後出血非常常見,尤其是我們用毛刷或者刮板在宮頸上取樣時,常常有少量出血。因為宮頸的柱狀上皮還是很脆弱的,正常宮頸性交出血不常發生。

但性交出血不一定是宮頸癌,急性宮頸炎、宮頸息肉、粘膜下肌瘤也會出現性交後出血。還有一些是宮腔內出血與性交時間耦合,也會認為是性交後出血。

陰道出血

當宮頸癌病灶破潰後,會出現自發性的出血,表現為非月經期的出血。這種出血與月經失調出血不經婦科檢查不能判斷。

腹痛

當腫瘤增大時,可能有下腹痛的症狀,通常出現的很晚,與盆腔炎、慢性盆腔痛疼痛症狀相似。

尿路症狀。

當腫瘤侵犯膀胱後可能會有尿頻、血尿等尿路症狀。這與泌尿系統疾病症狀相似,而且一旦出現這些症狀說明已經轉移。

血便、消瘦、腹水、腸梗阻等等很多症狀都可能出現在宮頸癌患者身上,這些症狀出現都意味著宮頸癌已經進入晚期,治療困難,而同時這些症狀都是非特異性的,很難根據一個或者兩個症狀的出現立刻想到是宮頸癌。

宮頸癌早期雖然沒有症狀或者沒有特異性的症狀,但宮頸癌是非常容易早期診斷的疾病。

因為

1. 宮頸位置的特殊性。位於身體比較表淺的位置,利用簡單的器具就能觀察。檢查方法可以無創、無痛。

2. 醫學家已經總結了非常成熟的早期檢查和診斷的方法。目前建議三階梯的方法進行宮頸疾病的篩查,不僅可以查出早期宮頸癌,更重要的是查出癌前病變,及時治療癌前病變預防宮頸癌的發生。

宮頸疾病的篩查

宮頸疾病的篩查,要求21歲以上的女性沒3-5年進行一次宮頸的TCT檢查(一種細胞學檢查),26歲以上每3-5年做TCT和HPV(人乳頭瘤病毒)檢查。如果這些檢查有異常,根據醫囑需要進一步的檢查診斷,比如陰道鏡、活檢、錐切、病理檢查,或者增加TCT和HPV檢查的頻率。

做好宮頸疾病的篩查,比了解宮頸癌早期徵兆更能有效的預防宮頸癌。

HPV疫苗

比宮頸疾病的篩查更早一步的預防方法是接種HPV疫苗,性行為開始前接種九價HPV疫苗,可以預防90%的宮頸癌。

王玉玲醫生:副主任醫師,黃浦區婦幼保健院婦產科主任。從事婦產科臨床工作25年,有著豐富的臨床工作經驗。擅長:子宮內膜異位症、慢性下腹痛、痛經、不孕症、子宮肌瘤、卵巢囊腫、月經不正常、更年期症狀、宮頸疾病、婦科炎症以及懷孕相關疾病的診治。

著名的科普作者,新浪微博、今日頭條簽約自媒體作者。三年來在報刊、雜誌、自媒體發表科普文章300餘篇。新浪微博粉絲94萬,為近萬人提供健康諮詢。著有科普暢銷書《做個智慧的準媽媽》《子宮的秘密》。


婦產科醫生王玉玲


宮頸癌早期有什麼徵兆?其實和大多數癌症一樣,宮頸癌在早期可能沒有任何的徵兆,這也正是為什麼千萬不能根據有沒有什麼症狀來判斷是不是得了癌症,這很不可靠!另外,即便是出現一些症狀,多數這些症狀或者說所謂的徵兆並不是特異性的,也就是說,這些症狀並不是專屬於宮頸癌,很多良性疾病或其他癌症也可能有類似的表現,這也再次提示我們千萬不能僅根據症狀來判斷是不是得了癌症或者得了哪種癌症,這是不可靠的。、


從癌症防治的角度,癌症越早發現,治癒的概率越高,為了能早期發病宮頸症,最重要的也是最能起得成效的是篩查。宮頸癌屬於較表淺部位的癌症,相對較容易早期發現,篩查非常重要,而且方法也並不複雜,也就是做宮頸刮片和HPV檢測,後續視情況進一步檢查。


但如果沒有篩查,或者即便篩查了,也不是百分百不漏檢,那麼接下來第二道防線就必須要守住,那就是要重視出現的異常症狀表現,也就是所謂的徵兆。儘管前面說了,這些所謂的徵兆多數並沒有特異性,但還是可以一定程度上提示宮頸癌的可能,至少我們要重視,不能再掉以輕心,儘早去醫院進一步檢查。

宮頸癌有哪些可能的徵兆或者說症狀表現呢?


最常見的也是最典型的就是不規則的陰道出血,主要表現就是非月經期的陰道異常出血,出血量可多可少,或者表現為經絕後又來“月經”(這個不是真的來月經,而是異常出血)或者表現為接觸性出血(性交過程中出血,或者在醫生進行婦科檢查時觸碰出血)。


其次就是陰道排液,也就是陰道排出異常的分泌物,也就是大家說的“白帶”異常,開始可以很少量,沒有什麼異味,後來逐漸增多,伴有異味甚至惡臭味,可以是膿血樣,或米湯樣。


其他還有下腹疼痛,小便急頻,或者小便帶血,排便困難等,但這通常並不是早期,是宮頸癌侵犯膀胱尿道直腸的表現。


其實,最關鍵的是要心理上重視,也就是:不管出現什麼異常,如果你自己不能確定是什麼情況,就應該去醫院找醫生看,而不是抱有僥倖心理,一再拖延。


腫瘤專科醫生


就大部分案例來說,宮頸癌的早期症狀一般都可以在內褲上提醒出來。

我們知道,內褲是女人身上最私密的衣物,也是最容易被“汙染”的衣物。女人內褲的乾淨程度,往往反映了其子宮及內分泌系統的健康程度。對於包含宮頸癌在內的許多婦科疾病來說,能否及時關注到內褲上的變化,關係到癌症是要惡化,還是被“拒之門外”。

女人內褲常被2物“汙染”,宮頸癌或已就緒,希望你沒有

1、帶血的白帶

正常的情況下,白帶應該是比較的稀薄的,一般是呈現奶白色或者是有一些偏黃,在排卵期到來的時候,可能會出現白帶增多的情況,但一般來說顏色不會有太大的變化。但是如果說你發現自己的白帶當中有血絲,或者說白帶呈現棕黃色或黃綠色,以及有較大的異味,在這時候多與宮頸病變甚至癌變有著非常大的關係。

2、“突如其來”的血跡

這裡我們想說的,是除了月經及特殊情況下的不明緣由的不正常流血。因為宮頸癌早期的一個較為明顯的症狀就是陰道出血癥狀,通常分為陰道接觸性出血和陰道不規則出血。陰道接觸性出血指的是女性在性事或者婦科檢查後出現的陰道出血癥狀,也有女性在排便後發現陰道分泌物帶有暗紅色的血絲,如果有這種情況並且出血次數頻繁,建議儘快去檢查,提防宮頸癌的發生。

常做3事,清除HPV病毒,遠離宮頸癌

醫學研究證明,宮頸癌的發生,99.9%都與高危型HPV的感染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尤其是HPV16、18、31、45等。而從感染高危型HPV到宮頸癌的過程中,一般也會有數月至數年的過渡期。這段時間就需要感染者努力提高自己的免疫力,將HPV病毒清除掉,方可將宮頸癌“拒之門外”。

第一件事:健康的生活方式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保證人體免疫系統正常運行的必備條件之一,包括有規律的作息,健康均衡的飲食,尤其要保證有足夠的睡眠。也可適當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C和維生素E的食物,來幫助提高免疫力。

第二件事:吃點姬松茸壓片

姬松茸壓片是近年來比較受推崇的用於輔助提高免疫力的食品之一,其主要利用到的是姬松茸中的多糖成分,尤其是與蛋白質結合力最強的β(1-6 )-D- 葡聚糖結構,能快速增強巨噬細胞的活力,抑制腫瘤細胞的穿透與轉移,從而將宮頸癌“拒之門外”。

第三件事:按時檢查

好的生活方式和食物,可較好地幫助人體提高免疫力,但是病毒是否還存在,這就需要醫療設備檢查才能確定。因此,醫學界認為,25歲以上的女性,應保持每年至少一次宮頸癌篩查,儘可能地將癌症扼制在“搖籃”之中,保障女性朋友生命健康。


用戶6836393028


宮頸癌對於女性而言,是一個說不準是啥時候就突然來襲的“定時炸彈”,悄無聲息地闖進體內,給女人們帶來身心俱疲的傷害,可能還會給家庭和生活帶來更多的問題,因此,在初期的時候,就應該對自己多一些關心。

宮頸癌初期有徵兆,身上3處疼

1處——小腹疼痛

通常女人小腹疼痛是和月經期痛經的症狀相似,因此很多人會將此症狀跟子宮癌變相聯繫,殊不知痛經引發的疼痛一般2-3天即可好轉,但子宮疾病所引發的疼痛才是持久性的任何藥物都無法好轉。這時一定不要大意!儘早就醫檢查,以防錯過最佳治療時間。

2處——腰痠背疼

腰痠背痛可以說是宮頸癌最早期的一個症狀,這是由於子宮的位置,它處於盆腔,當患上宮頸癌的時候,那麼腫瘤可能就會越來越大,而且還可能會壓迫到周圍的器官,因此當女性長期出現腰痠背痛的現象。

3處——為愛鼓掌時

疼痛

要知道,宮頸對刺激的疼痛不敏感,所以不會出現明顯的疼痛,但是在夫妻生活的時候,如果有出現疼痛不適的現象,就要警惕宮頸疾病的出現。如果在夫妻生活過程中還伴隨陰道出血就要特別注意,因為宮頸接觸出血是宮頸癌的重要症狀之一,一定要特別謹慎注意,及時就醫別硬撐到宮頸癌晚期。

子宮在“歷劫”,千萬別硬撐到病變,該補就補

女人若是想要保養得好,不受病痛折磨,就得好好養護宮頸健康,HPV病毒對於宮頸而言是個可怕的生物,除了能在體內讓你小腹疼痛及各種不適之外,它還能引起宮頸癌變。想要不被病毒打倒,免疫力最重要。

而現在的生活習慣,太多人不但懶得運動,吃的東西也更是按照自己的喜好來,更不可能達到營養均衡。

在日常中,補充硒維E粉是個不錯的選擇,它能夠提升人體免疫系統,增強免疫細胞殺害病毒的能力,並且裡面的三種成分元素硒、維E和β胡蘿蔔素對於修復免疫系統、補充營養起到HPV轉陰不癌變的作用。

免疫力是HPV病毒最大的天敵,也是唯一能清除HPV病毒的東西,因為並沒有特效藥可以做到,所以吃硒維E粉補充營養提高免疫力對於轉陰尤為重要。

另外給女性一些提醒,想要健康,除了清除體內垃圾,快走和適當的球類運動也是很好的,能夠促進機體免疫細胞的活力,讓子宮不再日常“歷劫”,千萬不要硬撐,疼痛難忍要記得去醫院檢查檢查。


用戶107942937010


宮頸癌是最常見的女性生殖道惡性腫瘤,它嚴重威脅廣大婦女的健康和生命。一般來說,最容易患宮頸癌的年齡是40歲年齡段(40~49歲),其次為50歲年齡段(50~59歲),但近半個多世紀來發病年齡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有明顯年輕化傾向:一方面是30歲年齡段(30~39歲)的發病率明顯增加,另一方面是20歲年齡段(20~29歲)的發病率也日漸增多起來。

早期,當癌灶還侷限在子宮頸內時,或僅有小團癌細胞穿破子宮頸上皮的基底膜向下侵犯(早期浸潤癌),常無明顯症狀。不過,雖然如此,只要足夠細心和仔細的話,仍有可能覺察一些宮頸癌的早期徵兆,如白帶增多、白帶呈血性、接觸性出血等。


如果生育年齡的婦女儘管月經週期正常,但白帶的性狀和量失去週期性變化,或是絕經後婦女一反常態,白帶量比平時明顯增加,甚至像月經那樣,並有異味,就必須提高警惕了。另外,白帶中有血絲或呈血性,更是早期宮頸癌的危險信號,必須及時就診尋找原因。

第二個宮頸癌的早期信號是陰道出血,也是宮頸癌患者最常見的症狀,約有80%~85%的患者有陰道出血的症狀。陰道出血在不同的病人中有不同的表現,如接觸性出血、不規則出血和絕經後陰道出血。所謂的接觸性出血指的是性交後或婦科檢查時有少量出血。正常子宮頸非常光滑,不可能因性交或婦科檢查就引起接觸性出血,只有在子宮頸有病變時,才會觸之出血,有時候接觸性出血甚至可出現在白帶增多之前。絕經後陰道出血多表現在老年患者。因為老年人都已絕經,正常情況下都不會出血,老年患者出現絕經後陰道出血決不是“返老還童“的表現,應引起高度警惕。


營養師Daisy


1、宮頸癌的前期症狀

接觸性出血:這是宮頸癌最具特色的早期症狀,宮頸癌患者中約有80%的患者有陰道出血現象。一般表現為性生活後、行婦科查時,或用力排便時,發現陰道分泌物混有鮮血。中老年女性出現性生活後出血,除了考慮因性生活用力不當所致之外,還要高度警惕宮頸癌。特別是每次性生活後都有出血的表現,更應引起重視,並及時就醫。

陰道不規則出血:主要指的是那些已絕經多年的婦女,突然無任何原因地出現陰道出血。早期一般出血量不多,並且沒有有腹痛、腰痛等症狀。這時就應該開始引起重視,因為這其實是子宮頸癌的前期預兆。若能重視,便能及時發現並治療,以免病情加重。

陰道分泌物增多:臨床上大約有85%的子宮頸癌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陰道分泌物增多。大多數患者表現為白帶增多,早期一般沒有氣味和顏色的改變,僅僅是量的增多。因此很容易被忽視,而使病情得以進展。

尿路症狀:宮頸癌早期,可能出現二便異常的相關症狀,比如尿頻尿急或大便帶血,若嚴重也可出現盆腔和下肢疼痛、下肢腫脹等症狀。


39健康網


早期宮頸癌往往沒有明顯症狀和體徵,有的早期宮頸癌,即使在做體檢的過程當中,也會發現宮頸光滑,頸管型的患者,因為宮頸外形正常,容易漏診或者誤診,這時就需要通過宮頸細胞學檢查,來發現早期的宮頸癌。

早期宮頸癌的發現,需要通過定期進行體檢來實現,宮頸癌最主要的致病因素是人乳頭狀瘤狀病毒,也稱為HPV感染。全面的宮頸癌篩查,不僅通過TCT檢查目前是否患有早期宮頸癌,還檢查是否為宮頸癌高危人群,也就是說患者現在是否感染了HPV,隨著病變的發展,宮頸癌的患者可能出現以下的表現。

1.接觸性出血

部分患者因為出現這一症狀及時就診,從而在較早階段發現了宮頸癌,中晚期患者可能會出現不規則陰道流血,出血量根據病灶的大小,侵及間質內血管情況而不同。若侵襲較大的血管,則可以引起大出血,年輕的患者也可能僅表現為月經紊亂。

2.月經淋漓不斷

老年患者常為絕經後不規則陰道流血,一般外生型宮頸癌較早出現陰道出血癥狀,出血量較多,內生型較晚出現該症狀。另外一個症狀就是陰道排液,多數患者有陰道排液,液體為白色或血性,不同於平時的白帶,有時陰道排液伴有異味,有時排液帶血。對於絕經期後的女性,如果出現陰道出血或者有血性的排液,一定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及時就診,以免延誤疾病的診斷。

為了遠離宮頸癌,我們有必要定期進行專業的婦科檢查。定期的婦科檢查,能夠及時發現癌症的早期病變,準確性已經達到了90%以上,在體檢中發現癌症徵兆或者早期癌變,及時地進行治療,往往在治療痛苦很少的情況下,就可以達到讓人滿意的治療效果。


百科名醫


宮頸癌早期沒有任何徵兆!

凡是想通過這個問題的答案,以求安心的人,都存在走入歧途的危險。

正確的打開方式應該是,有幾種癌,可以通過定期篩查早期發現,或避免嚴重後果。其中之一,就包括宮頸癌。另外還有乳腺癌、甲狀腺癌等。無需有創的檢查,無需複雜的篩查手段,就可以讓這些易感人群,最大限度避免傷害。

正確的打開方式,是定期做篩查,而不是問“有什麼早期徵兆”。

因為,這些所謂的早期徵兆,可能和癌沒有半毛錢關係,而大多數的早期癌,也和這些早期徵兆,沒有半毛錢關係。

真因為如此,於是臨床上總有病人抱怨:“哎,我什麼徵兆都沒有!”“哎,前段時間還好好的,怎麼會進展這麼快!”

親,你什麼徵兆都沒有,那就對了,因為正常情況嚇,它就是什麼徵兆都沒有,有徵兆,那是遇到特定場景了。它進展這麼快,並不是真的,是因為你沒有定期篩查,在這之前發現它。

例如,宮頸癌的早期症狀,接觸性出血。

前段時間,我一網上病號因為這個事情糾結得要死,她啥檢查都做了,排除了HPV感染,排除了宮頸癌,排除了癌前病變,連宮頸息肉都沒發現,甚至做了宮頸LEEP錐切。就宮頸癌得問題來說,她應該很安全了吧。她應該很安心了吧,但是她不,她異常焦慮,就是因為她同房時偶爾會出血。因為同房出血,被定義為了宮頸癌得早期信號,這個在眾多女性中,或多或少都有經歷過得症狀,被貼上了這個不詳的標籤,恰好遇上這種脆弱、糾結、玻璃心的人,無論你如何解釋,她都無法釋懷,她都無法放下對於宮頸癌的擔心。事實上,我已經告訴了她,她極有可能時一過性的內分泌失調,激素波動引起的出血,但是她依然無法釋懷。

而早期的宮頸癌,凡是通過篩查的方式發現的,有很大一部分,都不會有同房出血的症狀。要出現同房出血這個症狀,必須滿足的條件是,癌灶要形成一定體積,並且長在同房可以被撞擊到的位置(宮頸管內的不行),當然,還有有同房(有的病人可能一年同不了一次房)。然後,我們臨床上時常會遇到一些內生型的宮頸癌,腫瘤已經長很大了,缺從來沒有同房出血的主訴。

所以,如果想早期發現癌症,不要寄希望於早期徵兆,定期篩查最重要。有徵兆,我應該重視,但是這些徵兆,未必和癌症有關。搞清楚問題是有必要的,但也沒有必要拿著這些徵兆給自己下診斷。


銘醫銘言


首先,從醫學的角度上來講,說“宮頸癌早期具備什麼徵兆”這一條說法並不十分合理,我們只能說宮頸癌是具備一些癌前期病變和早期臨床表現。

宮頸癌即宮頸浸潤癌,它的發病原因並不十分明確。國際流行病學研究專家認為,宮頸癌的發生主要與以下幾個原因相關: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性生活年齡開始過早、早年分娩以及多產或密產、配偶具有性病史或陰莖癌等。35-39歲以及69-64歲的女性是發病的兩個高峰期。

宮頸癌的發生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由漸變到突變的過程。通常,宮頸癌是由宮頸癌前病變發展而來的。宮頸癌前病變分為三級(CINⅠ、Ⅱ、Ⅲ級),級別越高者,轉化為宮頸癌的風險就越高,級別越低者,自然消退的機會也就越大。因此,宮頸癌前病變的早期發現與診療對於防止宮頸癌發生具有重要的意義。一般情況下,宮頸癌前病變可通過電子陰道鏡檢查、液基細胞學聯合高危HPV檢測等手段發現。

宮頸癌發生時,早期的臨床症狀和體徵並不十分明顯。很多常年不體檢或者對宮頸癌瞭解不多的女性,即使出現早期表現,也未必會意識到該病的存在。宮頸癌早期主要臨床表現有接觸性出血,年輕的患者也可能表現為經期延長或月經量多,絕經後的女性通常會出現絕經後經血復來的表現。早期通常體徵不明顯,主要體現為宮頸光滑或輕度糜爛。

當患者明顯意識到身體的異常反應再去就醫時,通常宮頸癌已進行到中晚期,甚至已經通過轉移影響到身體其他器官或組織。此時,宮頸癌對人體的影響已經是很難控制了。

因此,重視對頸癌的篩查是十分必要的。具備宮頸癌高危因素的女性尤其要嚴格注意定期篩查。

本期答主:茹麗珂 醫學碩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