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露你是一個白茶新茶友的七個特徵,瞧瞧看,你中了幾個?

暴露你是一個白茶新茶友的七個特徵,瞧瞧看,你中了幾個?

《1》

週末,和一老茶友聊天,談及一款“90後”老白茶。

所謂的“90後”老白茶,指的是上世紀90年代製作的白茶。

這年份,一聽就讓人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大致就像是看到了稀世珍寶。

“1995年的老白茶,真想喝喝看是什麼味道。”

不得不說,這“1995年”的噱頭,非一般白茶可與之抗衡。“年份老”、“稀缺”,這絕對是這款1995年老白茶吸引人之處,寫進文案裡,大約可以喝“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相媲美。

暴露你是一個白茶新茶友的七個特徵,瞧瞧看,你中了幾個?

喝老白茶,且是年份越老越好的茶,到底有什麼重要意義?

大致就像是登山者對喜馬拉雅山的熱情。

珠峰關閉後,攀登它將成為畢生的夢想,等到未來的某一天重新開放後,必定是人頭攢動,世界各地的愛好者雲集,躍躍欲試。

如果說,征服喜馬拉雅山對登山愛好者而言具備里程碑般的意義,那喝上一泡足夠老的白茶,將成為標榜自己是“老茶客”的重要依據。其重要性,就像是喝普洱茶,沒有喝過88青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普洱茶骨灰級藏家。喝武夷巖茶,不識牛欄坑肉桂,那也不太好意思說自己是老茶餮。

不經意間,追求老茶成了一種流行。

然,是否能理性對待老白茶,成了衡量喝茶段位的一種表現。

作為新茶友,往往存在以下共性。

暴露你是一個白茶新茶友的七個特徵,瞧瞧看,你中了幾個?

《2》

盲目求老,容易被套路

品質好的白茶,在妥當的保管下,有著越老越好的特點。是以,在茶圈中盛傳“白茶越老越好”的說法。

甚至於在這麼口耳相傳之下,人們對老白茶有了一種莫名的執念。

“茶,就是要老的好。”

“你這最老的白茶是哪款,來一點。”

“我只喝老白茶,新白茶不值得喝。”

……

這些理念,有時候容易讓人們步入誤區,甚至還會掉進陷阱,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被套路。尤其是對於新茶友而言,買茶經驗尚淺,對老白茶缺乏分辨能力,在這個時候,就有可能會遇到以下兩種情況。

暴露你是一個白茶新茶友的七個特徵,瞧瞧看,你中了幾個?

1.老白茶以次充好

我們常說的“老白茶越老越好”,需要前提條件。

其一,白茶內質充足。

內質充足,是白茶陳化的動力,是越老越好的動力。倘若白茶內在物質缺乏,這茶在轉化時缺乏動力。白茶的陳化一旦缺少動力,將無法正常轉化,還如何實現好?

其二,工藝考究。

工藝,是對內在物質成全。工藝製作到位,白茶內在物質才能被大量留存下來,這樣才有足夠的能量確保轉化的進行。

若是在加工時大量破壞內在物質,也將無法支持白茶的正常陳化。

其三,保存到位。

買老白茶時,更要注重保存是否到位。如果保存不到位,茶葉吸收了水汽、異味,將會出現變質的情況。沒保存好的白茶買到手,也將一無是處。

倘若不懂這些基礎知識,很有可能遇上以次充好的老白茶,即便它擁有五年的年份,說不定還比不上三年的準老白茶呢。

暴露你是一個白茶新茶友的七個特徵,瞧瞧看,你中了幾個?

2.做舊茶魚目混珠

盲目追老,還有可能與做舊茶正面交鋒。

做舊茶,用的是比較極端的手段,強行讓新白茶具備老白茶的狀態。在這些強勢手段下,白茶的內在物質被大量消耗,不具備老茶的任何品質。

更讓人憎惡的是:這茶沒有半分的老茶特質,還要打著老白茶的旗號招搖撞騙,白白欺騙消費者。

尤其是沒有任何購買老白茶的經驗,上來就買十年的老白茶,往往容易著了做舊茶的道。

為避免陷入買到做舊茶的尷尬,購買白茶時需明確一點:適合自己情況的老白茶才是最好,不一定要最老的白茶才是最好的!

過分追求老茶,還給了做舊茶可趁之機,成了做舊茶滋生的溫床,尤其是那十年、八年,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老白茶,更是堂而皇之地出現在茶圈內。

說句大實話:理性對待老白茶,才是新茶友該有的態度。理性對待白茶的年份,才不會給做舊白茶滋生的空間和機會。

暴露你是一個白茶新茶友的七個特徵,瞧瞧看,你中了幾個?

《3》

新茶友,在購茶時還容易有這些誤區!

1.一味求貴

2.白毫銀針味道很淡

3.壽眉不好

在大多數人的消費觀念裡,“一分錢一分貨”深入人心。尤其是在實踐的檢驗下,這個理念更是無法動搖。

於是乎,對於不差錢的新茶友而言,出手最為闊綽,“我要買你們這裡最貴的茶。”

道理不假,不過呢,我們也要立足於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入門茶。

若是買最貴的茶,很有可能會被第二個誤區所禁錮。

在同一年份的白茶裡,白毫銀針的價格是最高的,也是最貴的,也就是人們所說的最好的茶。許多人聽說之後,忍不住買上一斤半斤地嘗一嘗。

一斤幾千元的茶,總不會差到哪裡去吧。

暴露你是一個白茶新茶友的七個特徵,瞧瞧看,你中了幾個?

茶是不差,問題就在於新茶友有時候未必能領會白毫銀針的滋味,反倒會覺得白毫銀針味道淡,這可真是要冤死白毫銀針。

張三,李四在剛入門之際,都選擇了價格最高的白毫銀針。可衝了兩泡後,開始埋怨白毫銀針的種種不足,最為統一的說法就是“白毫銀針味道太淡了”。

但老茶客的經驗告訴我們,白毫銀針的味道,濃郁著呢。只是味蕾不夠敏感,對白毫銀針特色不夠了解,往往無法體會到這些精髓。

建議:等到最後再來學習喝白毫銀針。等到擁有了一定的喝茶水平後,再來挑戰白毫銀針的風味。

入門的最佳選擇,反而是那壽眉與白牡丹,湯水濃郁,滋味甘醇,風味醇厚。

此處,需要為壽眉平反。

許多新茶友在第一次見到壽眉時,印象分給的並不高。對比白毫銀針的嬌憨,白牡丹的嬌俏,壽眉就顯得有些不修邊幅。粗大的茶梗,特別大的葉片,與“白茶”這個清麗脫俗的名字似乎有些格格不入。

暴露你是一個白茶新茶友的七個特徵,瞧瞧看,你中了幾個?

這樣看著粗糙的模樣,莫不是太劣質了吧。

非也!

壽眉它非但不劣質,反而擁有不可忽視的高品質。

且以壽眉作為入門茶,是不二之選。

壽眉的風味,適合新手的口感,許多人並無抵抗力,淳和的湯水,層次多變的香氣,清甜的回甘,都能給壽眉來一次平反。

若是您身邊也有新茶友對壽眉有誤解,不凡大聲告訴ta:“壽眉一點兒也不差勁!好喝著呢。”

暴露你是一個白茶新茶友的七個特徵,瞧瞧看,你中了幾個?

《4》

新茶友在沖泡時,容易存在這三個誤區!

1.白茶只能煮著喝

2.白茶只能用85℃水溫沖泡

3.白茶味道清淡,所以要悶泡

沖泡,是成就一款白茶風味的最佳手段,使用最妥帖的茶器、合適的水質、適宜的沖泡水溫、合理的出水時間,做到這些,才有利於白茶的風采體現。

然,新茶友所存在的誤區,往往會斷送一款好白茶。

譬如,常見的錯誤觀點——白茶只能煮著喝。

實際上,白茶能不能煮,還不可一概而論。像新茶,就是一大不適合煮著喝的典範。

新茶,它的內在物質充足,物質活躍。若是強行將白茶煮著喝,茶葉中大量存在的茶多酚、咖啡鹼物質將大量釋放,致使茶湯出現苦味與澀味,長時間飲用這類味道濃郁的白茶,勢必會對味蕾造成傷害,影響其敏感性。

對待新白茶,最好的方式是用白瓷蓋碗,至於煮茶還是將它留給老白茶!

用蓋碗沖泡,不可避免會遇到使用水溫話題。

暴露你是一個白茶新茶友的七個特徵,瞧瞧看,你中了幾個?

沖泡白茶,究竟要用多少度的水溫?

曾幾何時,網上瘋傳沖泡白茶只能用85℃水溫沖泡。說原因,還有些言之鑿鑿的意味。“白茶葉片嬌嫩,用沸水沖泡,容易導致葉片被燙傷,還會泡得苦澀,所以白茶只能用85℃水溫沖泡”。

然,真正有喝過白茶的朋友都將體會到,使用85℃水溫沖泡,茶香與茶味的釋放,都將變得緩慢,整體水平表現一般,難以擁有令人驚豔的口感。

沖泡白茶,最好的溫度仍舊是100℃水溫。在這個水溫下,白茶的香氣與口感才會達到一個巔峰狀態。高低沸點錯落有致,形成各類芬芳而馥郁的氣味。茶多酚、咖啡鹼、氨基酸配比到位,滋味鮮、香、淳、爽,回甘生津。

且100℃是驗證白茶品質好壞的重要風水嶺。經過100℃沸水沖泡後仍舊能夠保持好品質,質量不差。若是隻能用85℃沖泡的白茶,則質量存在巨大問題,經不起高溫的考驗。

且用低溫沖泡,還有可能誘發第三個誤區。

暴露你是一個白茶新茶友的七個特徵,瞧瞧看,你中了幾個?

當我們使用低溫沖泡白茶時,會致使物質的釋放速度變慢,這個時候就會出現茶湯的味道清淡,茶香單薄的情況。為了讓茶湯更有風味,就會強行悶泡。

所謂悶泡,即蓋碗加蓋後,悶在碗裡三五分鐘再茶湯。

白茶悶泡,對品質而言有極大的損害,對白茶品質的展示並無增益,只會徒增傷害。

悶泡的後果,茶湯濃烈,滋味苦澀,茶湯變濃,長時間喝濃茶,只會給身體帶來傷害,還會破壞味蕾敏感度。

不論從何種角度出發,悶泡都不是沖泡的最好選擇。

沖泡白茶,不論是新茶還是老茶,前五衝建議使用快出水。真正內在物質充足的白茶,並不會表現地味道寡淡。且快出水之下,才能呈現出恰到好處的風味。

故而,白茶只能悶著喝,這是一大誤區,莫要輕易被誤導。

暴露你是一個白茶新茶友的七個特徵,瞧瞧看,你中了幾個?

《5》

入門,貴在心態平和,平常心對待,最怕的就是有偏激的心態。

在入門時,我們需摒棄錯誤的觀念。

羅列新茶友最容易面臨的誤區。

1.盲目追老

2.一昧求貴

3.認為白毫銀針味道淡

4.覺得壽眉品質不佳

5.白茶只能煮著喝

6.白茶只能用85℃水溫沖泡

7.白茶味道清淡,所以要悶泡

我們應調整心態,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告別新手身份,從告別雷區開始。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lanxiaoping198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