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癌症確診之後,有些患者生存期會變短?

答友皓哥


癌症確診之後生存時間變短,是和什麼時間做的比較?

若和沒患腫瘤時的預期生存時間做比較,那絕大部分患者生存期肯定是變短了,而不是“有些人”,若和腫瘤不治療、自然生存的時間做比較,生存期變短是有可能的!


常有人說“癌症把人嚇死了”,說法雖誇張,但是癌症病人心理恐懼、害怕卻是真的,沒有幾個人能“正常”看待。

有這麼一件事,病人在診斷“胃癌”的第二天死了,就有人說是“嚇死的”,這可能是巧合,猝死常常是因為肺栓塞、腦出血、心梗等原因,突然嚇死人?

心理因素是疾病發展方向的重要原因。某食管癌患者,手術結束後,包括胃鏡檢查在內做了許多檢查,病人進食後也沒有太多的不舒服,病人就是不進飲食,術後6月沒了。這與治療不治療沒關係,只要知道是癌症,“嚇死”、“餓死”了。

許多時候我們容易忽視病人心理問題,應該多一些鼓勵,舒緩心理壓力,讓病人有信心、配合治療才可能有更長的生存時間。

病人生存時間變短還有一種常見的情況,過度治療!尤其是手術治療。

大多數癌症晚期是不適合手術治療,以藥物為主的綜合治療。手術只是局部治療,晚期時不可能把所有的癌灶都切除了吧?手術不是簡單地打一針,創傷、意外、併發症有時真的是得不償失。若病人發生危急情況,不手術則要命,是不得不手術,若沒有危急情況、“減瘤手術”多是不建議做的。

某胃癌晚期病人無梗阻、穿孔、明顯出血這些情況,鎖骨上淋巴結腫大,腹部增強CT也顯示胃部腫瘤較大、周圍淋巴結多個……,手術,術後2月沒了,包括術後臥床時間。病人術後短短2-3個月內就死亡了,手術的意義值得去思考。

病人全面檢查,術前評估儘可能地準確,不適合手術就不要做了,治療目的是治病,不是為了手術而手術。


劉永毅醫生


為什麼同樣是被診斷癌症,有的人可以長期生存,有的人很快就去世了,生存期變的更短了,那麼,腫瘤患者的生存時間到底和什麼有關?

提到癌症患者的生存期,其實是指的“五年生存率”,當癌症經過各種綜合治療後,生存五年以上的比例,有一部分可能出現轉移和復發,它們大多發生在根治術後一年之內,約佔50—60%,五年內的復發轉移約佔73%左右,所以,各種腫瘤根治術後五年內不復發,再次復發的機會就很少了,故常用五年生存率表示各種癌症的療效。

那麼,什麼會影響“五年生存率”呢,癌症患者為什麼會存在生存期的長短之異

腫瘤的類型和分期,不同部位的腫瘤生物學特徵的差別是非常大的,甲狀腺癌是目前為止預後最好的癌症,五年生存率高達90%,也就是說90%以上的患者,生存時間可以超過5年。肝癌肺癌,同樣細胞類型的癌症,長在同一臟器的不同部位,其惡性程度(或者說,容易不容易被控制),也往往差別很大。常見的乳腺癌,結直腸癌和子宮內膜癌,預後是不錯的,而肝癌,胃癌,肺癌和食管癌,預後要差一些。

我們都知道,腫瘤確診後是需要分期的,目的是針對疾病性質,指導後續治療。然而,分期越晚,就代表病情越嚴重。就通常而言,Ⅳ(4)期肯定比Ⅰ(1)、Ⅱ(2)、Ⅲ(3)期難治。所以,確診癌症後,生存期的長短,主要還是和腫瘤的性質和分期有關係,惡性程度大並處於晚期的腫瘤,生存期代表著會短,但是,醫學上是沒有絕對的,部分晚期腫瘤也會奇蹟般的出現較長生存期的。

除了腫瘤的治療外,生活上的點點滴滴也和腫瘤預後息息相關,首先要保持一顆良好的心態,不良的心態會引起患者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促進腫瘤的擴散和轉移;適當的體育鍛煉和輕微的體力活動也會有利於增強抵抗力和抵禦腫瘤。


美中嘉和腫瘤科普


這個問題到底什麼道理應該可以從心裡暗示來分析吧,之前看過一個案例:兩孿生兄弟還是姐妹不清楚了,總之兩人去體檢,結果查出A得了癌症,B很健康,醫生說A時間不長了,發現比較晚。結果兩年後A去世了,B好好的,因為接受不了事實,B不舒服進了醫院,檢查下來,醫生說B已經患和A一樣癌症兩年多了,但是身體基本情況比較穩定,B感覺事情不對,要求對A檢查,檢查結果很讓人意外,A不是因為癌症死亡,A是正常去世……當年AB的檢查報告出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