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島戰爭中為什麼阿根廷的航母沒有什麼表現?

聽海之貓1


馬島戰爭,又稱馬爾維納斯群島戰爭,是發生在1982年的一場大規模戰爭,戰爭的雙方是英國和阿根廷。

圖注:馬爾維納斯群島戰役初期阿根廷俘虜的英軍,圖片來自網絡


在馬島戰爭爆發時,阿根廷擁有南美洲第二的海軍力量,其核心便包括了“五月二十五日”號輕型航空母艦(ARA Veinticinco de Mayo)、“貝爾格拉諾將軍”號巡洋艦(ARA General Belgrano)、兩艘剛剛服役的42型驅逐艦和幾艘潛艇。在阿根廷軍隊佔領馬爾維納斯群島的作戰中,以“五月二十五日”號輕型航空母艦為核心的艦隊提供了海上支援,並且在之後建立了一道海上屏障。

圖注:阿根廷的五月二十五日”號輕型航空母艦,圖片來自網絡

由於馬爾維納斯群島距離英國本土有13000公里之遙,阿根廷政府認為英國會默認馬爾維納斯群島被佔領的既成事實,可沒想到英國真的擼起袖子開幹了!皇家海軍的特遣艦隊從英國起航,直指馬爾維納斯群島。除了水面艦艇,英國還派出多艘潛艇,其中就包括了“征服者”號攻擊型核潛艇(HMS Conqueror)。

圖注:馬爾維納斯群島戰爭示意圖,圖片來自網絡

圖注:出發的“征服者”號潛艇,圖片來自網絡

其實阿根廷海軍是相當懼怕皇家海軍的,因此儘量避免交戰。1982年4月,阿根廷海軍旗艦“貝爾格拉諾將軍”號巡洋艦和兩艘驅逐艦前往馬爾維納斯群島以南巡邏,艦隊在英國宣佈200海里之外,但是還是被“征服者”號潛艇發現並且跟蹤。

圖注:阿根廷海軍的“貝爾格拉諾將軍”號巡洋艦,圖片來自網絡


英國政府經過討論之後認為應該擊沉阿根廷的一艘主力艦,一次打擊對方國民士氣,於是命令“征服者”號潛艇進行攻擊。5月2日下午,“征服者”號在佔領有利位置之後發射了三枚魚雷,將排水量12000多噸的“貝爾格拉諾將軍”號巡洋艦擊沉,這是核潛艇擊沉的第一艘戰艦。

圖注:圖解“貝爾格拉諾將軍”號被擊沉的過程,圖片來自網絡

圖注:正在下沉的“貝爾格拉諾將軍”號巡洋艦,圖片來自網絡


在“貝爾格拉諾將軍”號被擊沉之前的4月25日,阿根廷海軍的“聖達菲”號潛艇被英軍擊傷並俘虜,後來在拖拽中沉沒。這些損失沉重打擊了阿根廷海軍,也讓其做出了避戰保船的決定,於是航空母艦“五月二十五日”號只能龜縮在港口之中。

上面是馬島戰爭中的大背景,我們再來看看這艘“五月二十五日”號。“五月二十五日”號屬於英國的巨人級輕型航空母艦,原名“尊嚴”號,建於二戰時期,後來賣給了荷蘭海軍。1968年10月,阿根廷從荷蘭手中買下這艘航空母艦,將其命名為“五月二十五日”號,因為5月25日是阿根廷的國慶日。儘管手中有一艘航空母艦,但是“五月二十五日”號的狀態很差,保養不足、艦體開裂、電子設備陳舊,並不具備戰鬥力。所以就算是“五月二十五日”號出海作戰,其也不過是皇家海軍的靶子,根本構不成威脅。

圖注:“五月二十五日”號的前身“尊嚴”號,圖片來自網絡

圖注:“五月二十五日”號的線圖,圖片來自網絡


“五月二十五日”號的命運也很淒涼,由於阿根廷經濟不景氣,無法進行全面改造,最終在1993年退役,1999年以30多萬美元的低價出售拆解了。

圖注:在戰爭中獲勝回國的英國“無敵”號航空母艦,圖片來自網絡


古生物探索


阿根廷唯一的航母五月二十五號即使出戰也改變不了戰局,滿載排水量12000餘噸的“貝爾格諾將軍”號火炮巡洋艦被潛艇擊沉足以說明,缺乏反潛能力的阿根廷海軍沒有實力與皇家海軍進行海上對決,就像是二戰期間日本海軍主力艦不斷命喪潛艇之手一樣,阿根廷同樣是個對潛艇一竅不通的國家,在戰爭之前忽略了潛艇兵力的發展同時缺少反潛作戰能力,是阿根廷海軍最大的失誤。

曾有很多軍事專家認為,阿根廷要挑戰皇家海軍不應該花費巨資購買水面戰艦,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教訓說明在海上與皇家海軍正面決戰獲勝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必須從海戰技術上進行革新才能反超皇家海軍,二次大戰期間德國開創狼群潛艇戰、日本開創航母機動作戰,兩者都將對手打的滿地找牙,取得暫時性的勝利。而阿根廷使用老式火炮巡洋艦和性能有限的艦載機,根本不可能挑戰皇家海軍。

(擊沉貝爾格諾將軍號的英國征服者號核潛艇)

主力艦“貝爾格諾將軍”號是個參加過太平洋戰爭的老兵,賣給阿根廷只收120萬美元,全部交易價格算上改裝費也不過500萬美元,因此它並不具備足夠的反潛和防空作戰能力,再加上皇家海軍動用了4艘核潛艇,靜音隱蔽性和攻擊強度都不是二戰老兵能承受的(儘管英軍使用的虎魚魚雷也是二戰老兵,可靠性只有40%,但大英帝國氣數未盡兩發魚雷全部命中爆炸)。

一艘巡洋艦都被修理的這麼慘,航母出擊會有什麼效果呢?當時的五月二十五號航母雖然也是身經百戰的老兵,但明顯不善於反潛,它的天鷹和超軍旗艦載機都不具備反潛作戰的能力。美製天鷹早在1980年就被列入武器禁運名單,基本失去戰鬥力;法制的超軍旗其實剛剛進入訓練飛行員的階段,而且不巧的是大部分被扣留在法國境內,只有5架超軍旗和5枚配套的飛魚導彈在戰爭之前運回阿根廷,由於缺乏訓練只有一枚命中目標,其中一枚取得了震驚世界的戰果——擊沉謝菲爾德號驅逐艦。

更要命的是五月二十五號在沒有風的天氣無法放飛艦載機,在開戰之初的參戰中它只能眼睜睜正看著參戰的皇家海軍望天興嘆,而當英國核潛艇大顯神威之後缺乏反潛能力的五月二十五號只能選擇躲藏在母港內避戰。即便是它能一直參戰,沒有反潛船隻的護衛出海後的五月二十五號也只能是英國潛艇的獵物,因為它無法抵擋來自水下的攻擊。


利刃巨透社


這艘航母本身就沒有多少像樣的艦載機,實際戰鬥力不強,而且阿根廷海軍沒有足夠的護航力量,因該艦貿然前去作戰很容易被英軍擊沉,最後阿根廷方面為了保存實力,讓這艘航母避戰不出,所以自然也就沒有任何表現了。

五月二十五號航母本身是二戰時期英國建造的巨人級航母,後來被賣給了阿根廷。在馬島戰爭爆發時,該艦總共只有10架左右的A4攻擊機和超軍旗攻擊機,但是當時阿根廷缺乏足夠的導彈等武器,要知道當時阿根廷總共才擁有5枚法制飛魚反艦導彈。其畢竟是一艘二戰水平的航母,因此艦載機起飛對天氣要求很高,結果就導致常常無法出動,因而派不上用場。

而且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缺乏護航力量。阿根廷海軍本身技術水平就極為落後,水面艦艇很多都是二戰水平的火炮艦艇,面對英國人的現代艦艇極為吃力。阿根廷重要的“貝爾格諾將軍”號巡洋艦就被英軍擊沉了,而缺乏護航力量的五月二十五號航母自然是一個更加誘人而又脆弱的目標。

因此阿根廷方面處於保護該艦的考慮,將該艦調往港內,避免出戰遭遇不測,也就無法在戰場上有所表現了。


戰爭之王


誠邀,如題。馬島海戰是二戰後英國最大的一次軍事活動,也是英國最後的輝煌。在與阿根廷關於馬島歸屬的談判中,鐵娘子撒切爾夫人信心滿滿,直言不和便戰。於是帶著大英帝國的榮光,沒落的英國皇家海軍開始了對馬島作戰的軍事準備。



實際上經過一戰和二戰,英國早已沒落失去世界霸主的地位,曾經天下無敵的皇家海軍也由於國力削弱,實力一落千丈。到了馬島海戰時,英國海軍特遣艦隻有兩艘航空母艦競技神號和新服役的無敵號,20餘架海鷂戰鬥機以及一些護衛艦,幾艘潛艇組成。而且其中英國“謝菲爾德號”“大西洋征服者號”“考文垂”還未出戰,就被阿根廷海軍擊沉可謂大大的搓了銳氣。

不過還好,由於法國(阿根廷海軍導彈提供者)力挺英國,英國最終打敗了有槍無彈的阿根廷海軍,實際上阿軍當時是有一架航母的,那麼這架航母的戰鬥表現如何呢?


這艘航母叫五月二十五號(小編也不知道為啥叫這個名???),由於阿根廷海軍就這一艘航母,所以基本作為吉祥物很少出戰,特別是在貝爾格拉諾將軍號巡洋艦被擊沉後。再者航母是遠洋利器,近海爭奪反而不是強項,所以阿根廷海軍後來基本沒讓它出來露面了。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電視劇裡看歷史


因為慫了唄

阿根廷海軍“五月二十五號”航母。有趣的是,該航母最早是一艘英國“巨人級”輕型航母,二戰末期建成。二戰結束後英國用不著那麼多航母,就把這艘航母轉給了荷蘭,荷蘭用了20年後覺得其日漸老舊,又轉手賣給了阿根廷。

阿根廷得到這艘航母后進行了現代化改裝,使這艘2萬噸級的航母可以使用A-4“天鷹”噴氣式攻擊機,大約可搭載20架左右,作戰性能在南美那一片基本可以橫著走了。70年代末又從法國購買了“超級軍旗”攻擊機,戰力更是再上一層樓。阿根廷海軍也是非常重視該航母,從名字就看得出來(5月25日時阿根廷國慶日),而且把它作為阿根廷海軍旗艦。

根據解密的馬島戰爭資料,阿根廷在開戰初期打算使用該航母上的艦載機攻擊英軍特混艦隊,結果因為當時風力不夠,無法放飛艦載機才作罷。後來,英國核潛艇的一個史無前例的戰果使得阿根廷徹底放棄了使用該航母的念頭。

1982年5月2號,阿根廷海軍最大的巡洋艦“貝爾格拉諾號”被英國核潛艇“征服者”號用魚雷擊沉,這是人類歷史上核潛艇的第一個戰果。

“貝”艦被擊沉使得阿根廷方面清楚了兩件事情:一是英國這次是來真的,英軍為了打贏戰爭不怕將戰爭規模和烈度升級。也就是說,英軍在目標選擇上基本不會有顧忌,包括阿根廷的航母;二是英軍確實有能力擊沉阿根廷航母。阿根廷當時反潛能力孱弱,對神出鬼沒的核潛艇基本沒有反制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征服者號”核潛艇是在1400米的距離上用二戰時的老式直航魚雷擊沉的“貝”艦,阿根廷方面反潛能力可見一般。

為了保住唯一的核潛艇,為了保住阿根廷海軍的象徵,為了保住阿根廷寶貴的士氣,阿根廷方面做出了航母不出站的決定。航母雖然不出站,但是該航母上的艦載機卻英勇的參加了戰鬥,而且取得了輝煌的戰果,其中“超級軍旗”用飛魚導彈擊沉英國最先進的驅逐艦“謝菲爾德號”簡直是傳奇。

阿根廷海軍航空兵最輝煌的戰果---謝菲爾德號驅逐艦

還有北大西洋運輸者號,給“無敵號”航母當了替死鬼。假如阿根廷的飛魚導彈再多些......


從此蕭郎是路人甲


阿海軍的五月二十五號航空母艦原本為英國皇家海軍“巨人”級航空母艦之一,二戰後期建造,沒能服役,戰後轉售給荷蘭,1968年才轉給阿根廷,1982年時,它已經是一艘老艦,而且原始設計屬於低成本類,質量並不是那麼理想,並不是一艘非常有戰鬥力的戰艦,

更麻煩的問題,阿海軍缺乏與航母配套的水面作戰艦艇,基本形成了不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航母戰鬥群,而且在之前,阿海軍的主力艦“貝爾格拉諾將軍”號巡洋艦被潛艇擊沉了,這讓阿軍發現自已非常缺少有效的對空對潛防禦力量,自然不讓航母離開近海區域,沒有實質性作戰。

既便它出海作戰,也一樣相當成問題,由於排水量還不如英軍的航母大,不到2萬噸,在艦載機使用方面存在不足之處,既便擁有不少艦載機,但是能不能是讓艦載機發揮作戰,相當成問題。反而不如把它們放到陸地機場上使用,也許能更為有效。

再有一點,該艦的航速不行,一旦發生戰鬥,那麼它能不能及時進行機動相當成問題,它的最大航速只有24節。這個問題確實相當讓人頭痛。

其實,真正的問題,阿軍並沒有進行認真的戰備,實際上該艦並沒有真正的完成戰備工作,超級軍旗攻擊機的主要武器,飛魚反艦導彈不僅訂購的數量少,而且實際交付的更少,如果能再多一些,也許可以改變戰局的。

阿軍由於自身的問題,造成實力發揮不出來,這是讓人很意外的事情。


南國軍情


馬島海戰中,英國海軍的競技神號和無敵號兩艘航母表現非常好,起到了關鍵作用,也被成為是現代航母經典一戰,可是誰也不曾想到,其實阿根廷當時也裝備了航空母艦,而且還是技術上比英國的無敵級更先進的彈射型航空母艦,叫做5月25日號,可是他沒有發揮出任何作用,主要因為以下幾個原因:

圖為阿根廷海軍5月25日號航空母艦。


第一是因為阿根廷這艘航母太倒黴了,他倒是也出去作戰過一次,還發現了英國的無敵號航母,甚至差點就派出了攻擊機去打擊英國的無敵號,當時如果成功打擊了,那就是二戰後第一次航母對航母的攻擊了,可是忽然天氣大變,氣候不好,海況太差,航母沒法正常派出戰鬥機,於是作罷,所以唯一一次有可能的好的表現也沒有了。

圖為在馬島海戰中表現出色的英國海軍無敵號航空母艦。


第二是因為阿根廷沒有可以支撐海軍航母艦隊作戰的海上機動作戰戰役理論和能力,海軍是一個體系工程,不是有了航母就行,還得有為他護航的艦艇,比如防空艦和反潛艦,阿根廷海軍當時只有貝爾格拉諾海軍上將號等少數幾艘較大的軍艦,但是起不到任何大的作用,也沒有先進的潛艇來協助作戰。英國海軍還有42型防空驅逐艦和22型大刀級護衛艦,還有核潛艇參加了作戰,核潛艇擊沉了貝爾格拉諾海軍上將號後,阿根廷的航母就沒有了護衛了,也沒法出門機動作戰。

圖為掛載著飛魚反艦導彈的阿根廷海軍超軍旗攻擊機,他是當時擊沉謝菲爾德號驅逐艦的主要力量。


最後,其實5月25日號也不是全無戰績的,作為阿根廷海軍最強大的軍艦,他還是幹出過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的,那就是擊沉了謝菲爾德號驅逐艦,英國海軍當時全新的42型防空驅逐艦,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驅逐艦之一,就是被這艘航母上起飛的超軍旗攻擊機擊沉的,所以也不能說全無戰績了。


海事先鋒


眾所周知,在馬島戰爭中不止只有英國海軍擁有航空母艦,阿根廷海軍當時也有屬於自己的五月二十五號航空母艦。但是在整場福克蘭群島爭奪戰中可以看出,英國海軍的無敵級和競技神航母明顯在整場戰爭中的表現比阿根廷的五月二十五號要優秀很多。那麼,究竟是什麼導致了五月二十五號航母空有一身力氣,卻沒有用武之力呢?

首先,在馬島戰爭中,英國海軍不僅出動了水面艦艇部隊。英國還出動了在當時技術水平和性能指標都非常出色的征服者號核動力攻擊潛艇。阿根廷海軍本來是要出動航母編隊配合路基戰鬥機一起重奪馬島區域的制空權,並且還有一定的可能擊沉英國的航空母艦並且取得在海面上的優勢而迫使英國退軍。然而就在出動的前一天,阿根廷最大的火炮巡洋艦在進行巡邏的時候被英國海軍潛艇擊沉,所以為了保證五月二十五號不被英國海軍攻擊,所以阿根廷並未出動五月二十五號與英國海軍奪取制海權。

而且,馬島戰爭時正趕上了南大西洋“平靜”的時候。而阿根廷的五月二十五號航母假如不依靠甲板風的情況下是很難將滿載A-4攻擊機從甲板上滑越起飛。而相反的,英國海軍的無敵號和競技神號裝備的艦載機都是可以進行垂直起降的海鷂式攻擊機。所以並不依靠甲板風這種東西,所以英國海軍的航母在整場戰爭才一直都在積極的參與爭奪制空權和對地支援的作戰,而相反的阿根廷的五月二十五號受制於天氣的原因,很少能找到合適的機會起飛A-4攻擊機對英國海軍的航母編隊進行打擊。所以才導致了超級軍旗攻擊機和飛魚反艦導彈成為了這場戰爭的主角。縱覽整個馬島戰爭,英國海軍即使從萬里趕來,且只依靠著數量稀少的海鷂式戰鬥機就能取得在馬島上空的制空權也可以在一定程度的證明英國軍隊的素質還是遠高於阿根廷軍隊,所以英國才取得了這樣海戰的最終勝負。


浩漢防務論壇


5月25號航空母艦在當時實際上是處於樣子貨狀態,根本缺乏實戰能力。

這艘航空母艦是二戰末期英國的產品,二戰結束後又幾經轉賣,最後轉手到了阿根廷,但由於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作品,並不具備現代化作戰能力,阿根廷將該航母購買到手裡後,更多的是用於門面工程,畢竟就當時的國際形勢而言,阿根廷也不會進行擴張,在南美洲,雖然與鄰國有一些國際糾紛,但還沒有達到要動武發動戰爭的地步,五月二十五號航母的作用,更多的是用於威懾。

也正因為是這種建設理念,阿根廷海軍的這艘航母嚴重缺乏現代化實戰能力,例如,阿根廷海軍若發揮航空母艦的威力,就必須要保持一支完整的航母艦隊,可問題是將軍號巡洋艦也是二戰的作品,也嚴重缺乏現代化實戰能力,雖然阿根廷從當時的英國和德國手中購進了最新型的四二型驅逐艦和潛艇,但相應的軍艦也是剛剛進入阿根廷,阿根廷海軍根本沒有形成戰鬥力,在馬島戰爭中阿根廷的潛艇甚至出現了將魚雷射丟的情況。

由於無法配備一支完整的航母艦隊。5月25號航空母艦自然也失去了發揮的作用,同時,由於對這艘老式航空母艦缺乏現代化建設,這艘航空母艦上的配置也極其老化,例如,這艘航空母艦並沒有配備對空導彈系統,再配屬軍艦沒有形成戰鬥力的情況下。阿根廷海軍防空能力無法得到保障,根本難以開到外海與英國艦隊展開決戰,更別說開戰初期,將軍號巡洋艦被擊沉,阿根廷海軍失去了外出作戰的勇氣。

事實上,在阿根廷奪取馬島之前,由於阿根廷海軍沒有完成對戰爭的準備工作,當阿根廷總統加爾鐵裡部署奪取馬島的戰鬥行動時,阿根廷海軍高層對加爾鐵裡的計劃是保持中立態度的。


遼寧資深球迷


本身阿根廷在馬島戰爭中就不需要航母。當時的馬島就在阿根廷的門口。阿根廷的戰機從路基起飛跟從航母起飛並沒有直接的影響與差距。甚至因為航母性能不足,阿根廷戰機無法從航母上滿載起飛。

由於英“征服者”號核潛艇在馬島200海里禁區外36海里處,“貝爾格拉諾將軍”號巡洋艦發射了三枚MK-8魚雷,命中兩枚,直接導致阿根廷旗艦“貝爾格拉諾將軍”號沉沒。 這次襲擊使得阿根廷海軍龜縮海航不敢出戰。英軍成功封鎖了阿根廷海港。

其次,在馬島戰爭中,阿根廷空軍實乃無可挑剔。在裝備落後的情況下,用五枚飛魚導彈,打沉了四艘艦船,其中還有兩艘當時最先進的驅逐艦,擊傷包括航母在內的多艘艦艇。創了最高的導彈使用命中率。這場戰爭讓武器提供商法國間接的發了戰爭財,一枚導彈的價格漲了五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