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系統是開源的,是全球程序員的共同勞動成果,為什麼總有人認為谷歌可以禁用安卓?

美狗鑑定師


為什麼有人會這麼思考問題?這是一個典型的小農思維。雖然中國已經走進現代化,城市化的進程發展飛速。但這都是硬件上的快速提升,在人的思維模式上,想要進行快速的改變,依然是一件艱難的事情。

現代社會的思維方式是,一個資源,我可以不可以使用。而小農思維的模式是,一個資源,屬於不屬於我。這是兩種思維模式的最大差異。

舉例,在改革開放初期,很多原來的潑皮流氓們搖身一變,變成了企業家、成功人士。至今都有當年第一代莽荒開拓者的神話。究其本質到底是什麼呢?

主要是那一代人的思維模式是非常保守的,主流的民意依然是我不能花不是我的錢。至於向銀行貸款這種具有風險的事情,絕愛多數人是幹不出來的。

而那個時代中,那些原先就不想墨守成規的人,反而走在了前面,賠了銀行的錢又不是賠自己的錢,反正自己也沒錢。抱著這樣的看似玩笑一樣的心態,其實更符合現代社會的思維模式。

那就是,錢是一個資源,我可以拿來用就可以了。而那些不敢借貸的人,因為資源不是自己的,所以不敢去開拓。

安卓是開源的,是屬於世界的。按照開源協議,任何人都可以拿來使用。但是很多依然保有小農思維的人,依然害怕,而這個害怕,是多餘的。

還有一點,對於已經開源的部分,谷歌是無權禁用的,但是對於未來開發的代碼,谷歌卻是有權利不開源的。因此,雖然我個人認為這些擔心是多餘的,但是這件事情的主動權確實是在別人的手上。

但我們要在意的,又何止是安卓操作系統呢?

如果沙特等石油出產國對中國禁售石油怎麼辦?

如果美國等糧食出口大國對中國禁售糧食怎麼辦?

如果日本禁止向中國出口優質電子零配件,我們怎麼辦?

如果騰訊有一天要收回所有的QQ號碼和微信號,我們怎麼辦?

要擔心的事情多了,我們又哪有那麼多的時間去思考這些問題呢?只能說,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現代社會本來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想要徹底分割,哪有那麼容易。

我是 FungLeo ,每日回答各種科技相關的問題,撰寫各種科技文章,如果喜歡我,不要猶豫,趕緊關注我吧!

有不同的觀點,歡迎在評論區中留言,我們一起討論哦!


FungLeo


感謝您的閱讀!

2018年歐盟對谷歌開出43.4億歐元的罰單,這個罰單讓谷歌不得不做出反擊,所以傳出了:搭載Android系統的歐盟手機、平板電腦等等安卓設備,都需要向谷歌支付40美元的授權費。而這則消息讓國內消費者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國產手機那麼多安卓手機,且不是要收費?小米、華為怎麼辦?會不會倒閉?

我們再說一個名詞“Fuchsia系統”,你可能聽到Fuchsia系統,這個系統是谷歌目前在研究的新系統,前一段時間榮耀play還申請運行了該系統。你可能會奇怪,谷歌已經有安卓系統了,為什麼還要重新研究新系統呢?吃飽了撐著,沒事幹嗎?

我們首先要知道歐盟為什麼要對谷歌進行罰款,因為谷歌每次激活安卓系統,都會自帶谷歌的引擎和瀏覽器,這對於歐盟來說就是捆綁銷售,也就是涉及到了壟斷。知道為什麼谷歌要加入自帶的瀏覽器和引擎嗎?這要說說開源的安卓系統了。

安卓系統大家都知道是開源的,但是你知道這款軟件安卓是怎麼賺錢嗎?它到底哪些地方是開源的呢?

我們先看看安卓的組成:內核( C 語言編寫的,基於修改的 Linux 內核)+中間為C++,+UI部分( Java,Kotlin 和 Python)。而 Android 內核基於 Linux 內核,Linux 內核是 GPLv2 協議 (注: GPL是指通用性公開許可證)。其中的一句話就是:在這種協議下的源碼必須向社會公開!

得了,谷歌就算想收費,也繞不開這個協議,因此安卓系統永遠得不到閉源。那麼,問題來了,谷歌真的不能收費嗎?其實谷歌可以收費,畢竟谷歌都在對安卓系統進行維護和升級,那麼谷歌怎麼收費?

谷歌通過廣告收費,這就是為什麼歐盟對谷歌罰款的原因所在?因為在激活的安卓系統中,都有瀏覽器和引擎,以及谷歌的框架,可想而知,谷歌就是通過這些獲得利潤。但是,我也說過,為什麼谷歌要研發“Fuchsia系統”,確實就是為了擺脫安卓的開源問題,畢竟歐盟的罰款,給谷歌警惕,如果一味的不收費,就會自己利益受損;但是,收費了,又影響手機廠商選擇安卓系統,因此自己研發系統,擺脫這種困窘。

同樣,在我國,我們完全不用擔心安卓收費,因為我們的安卓系統是被去 掉谷歌框架的。所以,谷歌是鞭長莫及,畢竟它只能通過瀏覽器或者引擎收費,咱們關掉了,想收也收不到。

但是,如果谷歌關閉了安卓系統的維護,其實會影響我們的安卓系統升級。對國產手機來說,自己研發系統還是非常必要的!


LeoGo科技


開源意味著谷歌不能像微軟一樣把安卓系統當成商業軟件來賣,但是谷歌的確可以禁用安卓。


所謂禁用安卓,不是說安卓不給中國廠商免費用,而是停止安卓系統的升級和維護。目前中國手機廠商用的操作系統基本上都是安卓+各家定製的用戶界面,例如小米的MIUI和華為用的EMUI等等,如果谷歌停止了安卓的升級維護,那麼眾多中國手機廠商只能用到目前的版本,不能進一步升級。


如果那一天真的到來了會怎麼樣?不用擔心,中國用戶數量那麼多,研發一個自己的安卓系統就可以了。事實上,華為早就有了自己的操作系統麒麟OS,而阿里之前也搞過一個類似於安卓的系統,對於技術大廠來講,開發一個替代安卓的系統並非不能實現。


至於新系統上的APP,中國的市場那麼大,軟件廠商自然會做一個可以在“中國安卓”上運行的版本。現在開發APP一般都要發佈安卓和iOS兩個版本,將來無非是再做一個“中國安卓”的版本,用不了多少時間,全球第三大手機操作系統的生態就會建立起來。


所以不管安卓在中國是否有商業利益,谷歌也不會禁用安卓系統。一是沒有必要,二是也禁不了,所以根本不用擔心。


高挺觀點


現在的智能手機,除了蘋果手機有著自己的獨立的手機系統外,其他品牌的手機都是採用的是安卓系統,像華為、小米、OPPO、vivo等等。安卓系統是全球程序員一起開發研究的成果,安卓系統成功後現在都是開源的,所有可以用的到的都可以自己用,我們看到的都是一些源代碼,自己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更改。

安卓是屬於谷歌公司開發的,但是谷歌通過開源的方式對需要用到安卓系統的用戶開放。谷歌雖然將安卓系統進行開源,很多人說谷歌可以禁用安卓了,沒有必要再使用了,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看法。安卓其實就是谷歌進行廣告宣傳的一個平臺,你可以發展,在使用搜索的時候很多情況下是在採用谷歌的搜索,並且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就是安卓系統裡面有很多的軟件是谷歌自己的軟

件。

之所以有許多的人對谷歌可以禁用安卓,也是因為安卓畢竟是來源性的,對於谷歌來並不是大頭,谷歌有著自己的盈利項目,可以將安卓系統必源,直接禁用安卓系統。但是谷歌對安卓的依賴性還是挺高的,安卓對於谷歌來說賺錢並不是最重要的,谷歌依靠安卓進行足夠的宣傳,並且安卓不是谷歌的賺錢工具,但是谷歌的很多的東西通過了安卓進行了推廣,也是得到了很多的用戶。安卓的開源是谷歌想推進手機互聯網的發展腳步,更是對未來的谷歌自己的雲計算打下堅實的基礎。


鎂客網


這就涉及到開源協議了,是哪個開源的,他是有權利更改開原協議的,例如最近的比較臭名昭著的mongodb修改開原協議的事件,還有redis也修改了以前雲廠商可以隨意挪用代碼作為passas服務。如果現在雲廠商繼續用新的redis或者mongodb的話,而不遵守新的開原協議就會面對一些法律上的糾紛。

Android應該是Apache協議,這是一個限制很小的開原協議,任何廠商都可以拿來更改,而不用回饋社區或者支付任何費用。

更改開原協議或許會被部分人道德譴責,其他到沒什麼,只要他想。


zhangshen892


安卓是屬於谷歌公司開發的,但是谷歌通過開源的方式對需要用到安卓系統的用戶開放。

谷歌雖然將安卓系統進行開源,但是安卓其實就是谷歌進行廣告宣傳的一個平臺,在使用搜索的時候很多情況下是在採用谷歌的搜索,並且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就是安卓系統裡面有很多的軟件是谷歌自己的軟件。

實際上,Android的組成是由內核(用C語言編寫,基於修改後的Linux內核)+ C ++的中間部分,+ UI部分(Java,Kotlin和Python)而來的。 Android內核基於Linux內核,Linux內核是GPLv2協議,GPLv2協議裡要求:本協議下的源代碼必須向公眾開放!

所以,即使谷歌想要禁用安卓,也無法通過這個協議,而安卓將永遠不會得到封閉源。


科技的興盛時代


美元是全球美元持有國共同使用的成果,憑什麼只允許你一家印,應該誰都可以印!


皇甫俊孝l真


我更奇怪的是,你為什麼認為谷歌不可以禁用安卓?安卓只是部分使用了開源社區的代碼,但並非全都是來自於他人勞動。也就是說,很多的代碼是谷歌原創的。此外,每家手機廠也有自己的私有代碼,是不受GPL限制的,根本就不開源。而且,華為也好,小米也好,凡一款產品上市,都要向谷歌提交樣品進行這樣那樣的認證,才可上市銷售。開源不等於免費,就好像,即使把設計圖給你,你買房子還是要付錢的。


點擊刷新76331664


你是不是混淆了安卓和Linux?


linking


1.開源只是個協議,代表了源代碼是開放可見的。任何人可以在遵循此協議的前提下,下載、閱讀、修改、使用源代碼。開源是一種態度,並非開源了就一定是貢獻於很多程序員。

2.開源不等於無版權。恰恰相反,開源社區非常注意版權保護。屬於谷歌公司貢獻的部分,版權歸屬於谷歌。

3.項目的開源協議是可以修改的。比如從GPL跳到MIT。

4.安卓系統核心的開源不等於安卓生態的開源。谷歌服務框架及其支撐起的龐大的生態系統並不完全是開源的。而谷歌的服務恰恰對用戶來說是重中之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