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財政部聯合啟動高職“雙高計劃”

記者從教育部官網獲悉,教育部、財政部近日聯合發佈了《關於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到2035年,我國一批高職學校和專業群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意見提出,將圍繞辦好新時代職業教育的新要求,集中力量建設50所左右高水平高職學校和150個左右高水平專業群,打造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高地和技術技能創新服務平臺,支撐國家重點產業、區域支柱產業發展,引領新時代職業教育實現高質量發展,即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以下簡稱“雙高計劃”)。

到2022年,列入“雙高計劃”的高職學校和專業群辦學水平、服務能力、國際影響顯著提升,為職業教育改革發展和培養千萬計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發揮示範引領作用,使職業教育成為支撐國家戰略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到2035年,一批高職學校和專業群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引領職業教育實現現代化,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提高國家競爭力提供優質人才資源支撐。

意見提出,“雙高計劃”每五年一個支持週期,2019年啟動第一輪建設。項目遴選堅持質量為先、改革導向,以學校、專業的客觀發展水平為基礎,對職業教育發展環境好、重點工作推進有力、改革成效明顯的省(區、市)予以傾斜支持。各地新增教育經費向職業教育傾斜,對“雙高計劃”學校給予重點支持,中央財政通過現代職業教育質量提升計劃專項資金對“雙高計劃”給予獎補支持。

意見顯示,“雙高計劃”學校要深化改革創新,改革發展任務包括:加強黨的建設、打造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高地、打造技術技能創新服務平臺、打造高水平專業群、打造高水平雙師隊伍、提升校企合作水平、提升服務發展水平等。

在打造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高地方面,列入“雙高計劃”的高職學校和專業群要堅持工學結合、知行合一,加強學生認知能力、合作能力、創新能力和職業能力培養。加強勞動教育,培育和傳承工匠精神,並深化複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培訓模式改革,率先開展“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

在打造高水平專業群方面,要面向區域或行業重點產業,發揮專業群的集聚效應和服務功能,實現人才培養供給側和產業需求側結構要素全方位融合。校企共同研製科學規範、國際可借鑑的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標準,將新技術、新工藝、新規範等產業先進元素納入教學標準和教學內容,建設開放共享的專業群課程教學資源和實踐教學基地。要以“四有”標準打造數量充足、專兼結合、結構合理的高水平雙師隊伍,建立以業績貢獻和能力水平為導向、以目標管理和目標考核為重點的績效工資動態調整機制。

此外,要加強與職業教育發達國家的交流合作,引進優質職業教育資源,參與制定職業教育國際標準。開發國際通用的專業標準和課程體系,推出一批具有國際影響的高質量專業標準、課程標準、教學資源。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和國際產能合作等。(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孫慶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