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農村老人不捨得穿子女給他們買的新衣服?

農友君


為什麼有些農村老人子女給他們買的新衣服舍不得穿,平時還是穿舊衣服?

作為一枚返鄉的農村人,關於題主說到這個農村現象的確是存在的,而且很多農戶寧願穿城裡親戚給捎來的舊衣服穿,也不捨得自己花錢買新衣服,或者是兒女給買的新衣服會一直存放著,除了過節過年或者走親戚時會穿一下,平時幾乎都不會穿舊衣服外出下地或去鎮上或縣城打工的!因此,我感覺這其實和農村人的生活工作環境會有一定關係吧,下面就結合我們這邊農村的情況簡單聊一下:



農村中老年人延續了過去勤勞節儉的生活習慣。關於這方面可能對於從小生活在農村的朋友比較熟悉,記得小時候,因為那會兒農村還比較貧窮,父母幾乎好幾年都沒有買過一回新衣服,而對於童年的我們來說,雖然也在長身體,但平日裡基本上也是弟弟妹妹穿哥哥姐姐穿不了的舊衣服,只有到了過年時我們才會有機會買一身新衣服穿,而對於農村大人來說,由於過年走親戚比較頻繁,對於穿著也會比較看著,為此很多人會買一塊布然後回家自己裁剪衣服褲子,像冬天父母小孩穿得棉衣棉褲和棉鞋毛衣基本上都是家裡母親和奶奶的傑作!



後來,隨著農村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這時人們就會有更多錢買新衣服穿了,但對於身高體重基本變化不大的父母往往就會捨不得買新衣服,一般平日裡趕集上街時主要還是給家裡長身體的子女買新衣服穿!即便到了冷暖換季時,很多農戶還是願意自己做衣服,或者買一塊布去鎮上做一身新衣服穿!而這幾年,由於農戶越來越多的外出打工,由於打工環境因素影響,往往就需要勤換衣服了,這時一般會買一些便宜的衣服或者子女上學時軍訓的衣服,或者就是城裡一些親戚捎來的舊衣服穿!因此,這其實都是在過去艱苦歲月影響下養成的節儉生活習慣,由於經歷了大半輩子了,即便到了今天也無法徹底改變他們的這種簡樸生活方式!

受生活工作環境影響,也會影響農村人的穿著。雖然子女給農村父母老人買新衣服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有時卻忽略了在農村生活的他們可能仍在下地幹活或者去附近地區外出打工掙錢,由於他們的工作環境一般都不理想,大多也是以體力勞動居多,往往穿新衣服一兩天就會弄的很髒,而且有些新衣服雖然好看,但不符合農村人下地幹活或者日常生活的習慣,有時穿得新衣服沒幾天就出現破洞或者開線等情況,這樣往往農戶就會很心疼的!



因此,我感覺現在的很多農村人,一般平常生活、下地幹活或者外出打工時仍是會穿舊衣服為主,但如果是上街趕集、走動親戚或者是農閒時候在村裡串門聊天時,往往就會穿上自己或子女給買的新衣服,比較人人都是愛美的,農村人也不例外哦,只是這些時候大家忽略了而已吧!以上僅為個人見解,對此大家又是如何看待的,歡迎留言互動!


龍百曉生


農村老人大都經歷了非常窮困潦倒的貧窮歲月,在那些特殊的日子裡,對於農村人來說別說穿新衣服,有時候甚至連裹體的破舊衣物都不見得足夠。農村有句老話叫做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再三年。其實,在農村地區,很多老人一件衣服穿十幾二十年都是正常的。

所以經歷過貧窮歲月的老人,更懂得幸福來之不易。他們勤儉節約習慣了,得到新衣服以後也想著留到以後穿或者重大節日的時候才穿,平時在生活中只要穿漿洗乾淨的衣服,即使有補丁,衣服破舊也沒有太大的關係。

另外一方面,農村老人平時經常需要下地幹活,穿新衣服容易弄髒弄破,他們根本就捨不得。所以在下地幹活的時候,寧願穿上舊衣服髒衣服,也不願意穿一身新。

有時候我給父母買衣服的時候,他們總說不要買不要買家裡衣服都穿不完。我堅持要買的時候,他們就從衣櫃裡拿出前些年買的衣服來給我看,說你看這衣服我都還沒穿過。我一看連商標都沒撕掉,確實是沒有穿過。我對他們說買了衣服就要穿呀,不穿留在家裡落灰嗎?父母也不說什麼,但就是堅決不讓我買。

所以說他們真的是生活勤儉節約慣了,知道每一分美好錢掙來都不容易,所以更捨不得花錢,尤其捨不得兒女花錢。他們希望把最好的都留給子女,自己穿得破一點舊一點都沒有什麼關係。


茶人老七


這是農村老人的通病,我爸媽也一樣,你給他們買的衣服,一過幾年還是新的,在家就穿舊衣服,我有時問他們是不是沒新衣服了,他們一拿出來還幾件新的呢,他們認為舊衣服穿著做事不心疼。

一個字,老人都是過了窮日子的人,就是心疼(錢)。

打個比方來說,我父母家裝了幾年的空調,大熱天熱的不能睡覺,他們都不開空調,我怎麼說他們都不用。後來我想了個法,我說空調長時間不用就壞了,空調一壞修一次要上千塊錢,他們聽後,晚上就開空調睡覺。你說是不是心疼錢!


姐妹在農村YD


說起這個問題,生活在農村的人們都有真實的感受。

對於老人來說,自然有一輩子的生活簡樸而養成的習慣。

那怕是四、五十歲的人,也有這種改不了的習慣,為什麼呢?大家聽我說一說。

平常不穿新買的衣服,是與農村家庭的生活環境和生活習慣有關。

農村不比城裡,家庭設施雜亂無章,臥室、廚房、院落、廁所、甚至也有養動物的也不少。

一天到晚,忙忙叨叨,什麼都得親手去幹,家庭各種工具都有塵土。要是穿新買的衣服,不大一會都得染上塵土,還不如平常的衣服耐髒,一彈就行。

出門走親戚的時候,不用幹家務,說話就行,自然就換一身新衣服。農村的家庭環境不比城裡。

這也是大城裡的人不願意回農村老家的原因。








靖哥801


農村老人都是從艱苦的日子裡熬過來的,他們內心深處有種強烈的焦慮感,比如有的人喜歡存糧食,糧食收來了,可幾年前存的糧食還沒賣。

為什麼這樣?因為捱過餓。

還有的老人總是在犯同一樣毛病,比如買來一箱水果,放著不捨得吃,總是要等有爛的後才拿出來吃那個爛的,不捨得扔,誰說也沒用。

吃爛水果的同時,又有水果爛掉,他們等於是一直在吃爛的。有人說先把爛的扔掉,直接吃好的,以後吃的都是好的。

他們不知道是這樣嗎?他們是不捨得。

衣服問題上,當我們著急上火有新衣服為什麼不穿時,他們早已經對穿什麼看透了。

我們所不能理解的是,他們如同一個個看透江湖的大俠,並不需要用穿什麼來顯示自己的地位或找存在感。

在他們的眼裡,穿什麼都無所謂,舊衣服穿著還舒服。另外這裡面還有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念舊。人到一定歲數後,對舊的東西有種奇特的感情。

這些老人深深的秉承著一些樸素的道理:老伴兒,是原來開始時的好。家,是一直守著的那個好。食物,吃飽就好。娛樂,兒孫陪伴就好。衣服,還是舊的好。

希望能幫到你。


中原小胖牛


這種情況在老年人的生活中是個普遍現象,農村老年人和城市老年人都是這樣。

勤儉持家是中華幾千年的傳統美德,在老年人身上表現尤為突出。特別是七十歲左右的老年人,他們切身經歷過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三年自然災害和特殊年代的苦日子,對勤儉持家的思想根深蒂固。

老年人捨不得穿新衣服,和生活習慣也有關係,尤其是農村老年人,每天都要幹活,穿舊衣服不怕髒,髒一點沒關係。穿新衣服總怕弄髒了不好看,髒一點兒就得洗,老人嫌麻煩。

還有一條原因就是,現在社會進步了,農村生活提高了,在農村幹活的人,都有專門幹活的衣服,比如如現在流行的迷彩服,幹活的人專門穿它幹活,老人也是一樣。穿幹活的衣服幹活,才有幹活的樣子。

俗話說,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勤儉持家的光榮傳統,老年人是不會忘記的。


徐飛768


我有一遠房大嫂,不幸身患肺癌去世,臨去世前,紿她整理衣服,發現幾件標籤都未摘掉的新衣,問其家人為何不穿,回答說那有機會穿,平時出門揀破爛不捨得穿,逢年過節又燒飯洗衣的,農村燒地鍋灰塵很多,抱柴禾都會弄髒掛破衣服,快六十了也沒親戚可走所以根本沒機會穿。在她去世後把新的衣服都隨她火化,想想真心酸。


妙言奶奶


現在七十歲以上的老人多數都有幾個兒女,兒女孝順的每逄年節,老人的生日,都要給老人賣衣服,新衣服都穿不過來,我今年七十六歲,每年兒子媳婦姑娘孫女都給買衣服弄的我不知穿誰買的好,孩子們告訴三年以上不穿的就除理掉,老人怎麼捨得,只能誰回來看家就穿誰給買的,弄的到處都是換穿的衣服,想想六零年每人一年三尺布票的日子,舊衣服怎麼捨的扔。


許金芬77462912


農村老人是從苦日子過來的,那個年代沒吃的就不要說穿的了。現在生活好了,可他們還經常說一件衣服穿3年,縫縫補補又三年。所以他們新衣服不捨得穿平時還穿舊衣服。


藍天碧海989


農村地區的老人他們很多都是沒有什麼經濟來源的,對生活都比較簡約,不捨得亂花錢,衣服鞋子破了也要補一補繼續穿,對於子女給他買的新衣服新鞋子都是很喜歡,可就是不捨得穿,一直放在那裡,等到舊衣服不能穿了才會拿出來穿,這緣由是他們那個時代吃了很多很多的苦,刻骨銘心,成就了他們現在的這種節約的生活習慣。新東西都喜歡保存著,待到需要的時候,或者出去外面做客才會穿那麼一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