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女性如何預防骨質疏鬆?

一起傻笑


在女性的絕經期(更年期),由於卵巢功能的衰退,雌激素分泌的減少,會對身體健康的多個方面產生不良的影響,骨質疏鬆的產生就是其中之一。在女性更年期,會出現一個骨質快速流失的過程,在此期間,成骨速度要低於骨質丟失的速度,於是逐漸的出血骨密度降低,骨細微結構出現退化,同時伴隨骨疼痛、易骨折等症狀的問題。

有統計研究發現,女性平均從41歲骨量開始丟失,在41歲~50歲,骨量丟失在3.9%左右,從51歲開始,進入骨量快速丟失階段,51~60歲,骨量丟失率為15.0%,而61歲到70歲的骨量對視率平均為26%左右,71歲以後,骨量丟失速度會放緩,因此,對於女性更年期骨質疏鬆的問題,應該儘早的予以重視,儘量減少骨質丟失對於身體健康造成的不良影響。

骨質疏鬆對於身體會產生多方面的影響,骨疼痛,如腰背痛,腿痛等,都有可能是骨質疏鬆引起的問題,另外,還有易骨折的風險,50歲以上的絕經後女性,約有四分之一發生過椎骨的骨折,同時,由於骨質的丟失,骨結構變得疏鬆,還會出現駝背、脊柱變形,身長縮短等問題。

預防骨質疏鬆,應該重點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方面是生活的干預控制,另一方面是及時合理的應用藥物改善。

預防骨質疏鬆,在生活上注意這6個方面

1. 有飲酒習慣的更年期女性,儘早的限制飲酒,或者戒酒,減少酒精的攝入,對於預防骨質疏鬆就有很重要的作用。

2. 另外戒菸也是很重要的,同時也要注意避免被動吸二手菸。

3. 在飲食方面,多注意鈣質和維生素D的補充,多吃豆類食品、奶製品、魚類、蔬菜水果等。

4. 注意增加日曬,加強皮膚表面維生素D的轉化。

5. 注意加強運動,運動不但能夠加強身體對於鈣質的吸收,提高骨強度,還能夠減緩肌肉的退化,增加身體協調能力,減少跌倒導致骨折發生的可能性。

6. 對於有肥胖問題的女性朋友,應該注意體重的控制,但在這個時期,減肥也要注意方式方法,盲目的單靠控制飲食的方式來減肥,可能會導致雖然瘦下來了,由於鈣和其他營養素的缺乏,骨質疏鬆也更嚴重了。

預防骨質疏鬆,合理規範用藥很重要

在女性更年期,需要補充足夠的鈣質來減少骨質的流失速度,通常建議更年期女性在飲食上注意富含鈣質食物的攝入外,每日最好額外補充500~600mg的鈣質,碳酸鈣、乳酸鈣、葡萄糖酸鈣、枸櫞酸鈣、氨基酸螯合鈣等,都是常見的鈣補充劑,建議選擇身體耐受,補鈣效果好的服用即可。補鈣的同時,還要注意維生素D的補充,維生素D能夠促進鈣的吸收和轉化,是非常重要的預防骨質疏鬆的基礎營養素。

除了鈣和維生素D這兩個基礎營養素外,在女性更年期預防和改善骨質疏鬆,還可以合理的選擇骨吸收抑制劑,阿侖膦酸、唑來膦酸、利塞膦酸都是膦酸鹽類的藥物,這類藥物可以抑制破骨細胞活性,是首選的骨吸收抑制劑,應用後能夠減少多方面的骨折風險。

除了骨吸收抑制劑另外,雷洛昔芬作為雌激素受體的調節劑,在骨組織中具有雌激素活性,能有效防治絕經後骨質疏鬆症,降低骨折風險,且不增加子宮內膜癌的危險,對絕經後婦女乳腺和心血管有保護作用,也是更年期女性用於預防和改善骨質疏鬆的可選藥物。


李藥師談健康


感覺這個問題特意我準備的,因為我就是一個典型的更年期骨質疏鬆的女性。

2015年的時候我47歲,當時一段時間先是睡眠不好,晚上就經常驚醒,後來月經開始斷斷續續,那個時候我意識到了自己可能到了更年期,但是沒有往骨質疏鬆上想。

到2016年初徹底絕經,那時候開始經常性的腰痠背痛,明明沒有做過重活累活還是會痛。當時沒怎麼注意,直到有一次跟老伴拌嘴不小心摔倒骨折了,到醫院做好固定,檢查了骨密度之後醫生說我這是典型的絕經後骨量流失引起的骨質疏鬆,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多注意,以免引起更為嚴重的骨科疾病。

在修養期間我也學了很多的改善骨質疏鬆和預防更年期骨質疏鬆的知識,下面這兩個是最直接的方法。

1.多運動、多鍛鍊。鍛鍊可以豐富肌肉組織,肌肉組織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起到保護骨骼的作用,所以說要多鍛鍊,但是不要做高強度的鍛鍊,像跑步、蹲起、仰臥起坐等。

2.合理補充鈣質,增加骨脂蛋白。到了這個年底,骨量會持續流失,尋常的鈣質只能減緩骨量流失的速度,最重要的是補充骨脂蛋白。骨脂蛋白中含有軟骨素和補骨脂,能穩定骨微結構,增加骨小梁的密度,從而起到預防骨質疏鬆的作用。


坐下聊健康


大姨媽一直是女性比較頭疼的問題,想去游泳,大姨媽造訪,去不了;想去跳舞,大姨媽來了,肚子疼,跳不了…大姨媽雖然不討喜,但是沒有她以後,麻煩也沒減少。比如,女同志在與大姨媽斷交後,體內雌激素缺乏,使得破骨細胞活躍,這一活躍就使得骨被吸收增加,然後導致骨量快速丟失,長此以往,便發生了骨質疏鬆症。

這就是為何絕經後的婦女容易發生骨質疏鬆的主要原因。

既然絕經後容易發生骨質疏鬆症,那要如何防治呢?主要有以下藥物可以進行防治:

1. 鈣劑

鈣補充劑和維生素D是防治骨質疏鬆的“基礎措施”,它對骨骼健康大有益處。絕經後婦女每天推薦的鈣量為1000mg,日常飲食可以每天獲得400mg,不足的部分可以用鈣劑補充。

2. 維生素D

維生素D可以促進鈣吸收,對骨骼健康、保持肌力、改善身體穩定性、降低骨折風險有好處。絕經後女性每天推薦的維生素D含量為400IUg,超過70歲的女性每天要補充600IU。

3. 雙膦酸鹽

雙膦酸鹽可以抑制破骨細胞的功能,屬於新型的強效抗骨質疏鬆的藥物。有長效和短效之分。長效的每週1次,短效的每天1次。

4. 降鈣素

看名字好像是治療骨質增生的,其實不然,它是一種鈣調節激素,減少破骨細胞的生物活性和數量,然後阻止骨量丟失並且增加骨量。此外,降鈣素還能明顯減緩疼痛。這個藥之前在臨床上使用的非常好,但是由於後來發現降鈣素可能與某些腫瘤的發生率輕微上升有關,影響了這個藥物的使用。

5. 雌激素類

既然絕經後容易發生骨質疏鬆是因為缺少了雌激素,那自然補充雌激素也可以防治骨質疏鬆。雌激素有天然和人工合成兩類。天然的雌激素不良反應少,而且可以監測。

6. 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類

這類藥物不是激素,但能選擇性的作用於雌激素的靶器官,與不同形式的雌激素受體結合後,發生不同的生物效應。這類藥物用於絕經後婦女骨質疏鬆症的防治,能顯著地降低椎體骨折發生率。

7. 活性維生素D及其類似物

包括骨化三醇和阿法骨化醇。也是目前很常用的一類防治絕經後骨質疏鬆的藥物。使用這類藥物時,要定期監測血鈣水平,以防止發生高鈣血癥。除了以上,還有維生素K2、植物雌激素、部分中藥、鍶鹽等藥物也可以用來防治絕經後骨質疏鬆症。

除了藥物治療,還應注意營養、鍛鍊、多曬太陽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希望以上內容對您有幫助。

關於骨質疏鬆的藥物治療還有很多,比如藥物劑量如何選擇?何時吃?藥物品種如何選?等等問題,以後我再給大家解答。有任何疑問,歡迎留言討論。


叨叨藥師


骨質疏鬆是更年期女性最常見的問題。骨質疏鬆如果不加控制的話,一旦摔倒極容易導致骨折,後果非常嚴重。有可能導致生活不能自理,甚至危及生命,所以更年期的女性一定要注意預防骨質疏鬆。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第一,保證充足的鈣的攝入量。鈣是預防骨質疏鬆最重要的營養素之一。更年期隨著雌激素流失加快,會導致鈣的流失加劇,所以更年期女性每天鈣的推薦攝入量要在正常女性基礎之上再增加200毫克。現實中鈣最主要的來源是牛奶,綠葉菜和豆製品,更年期的女性要想保證充足的鈣,要達到每天500毫升牛奶,一斤蔬菜和適量的豆製品。如果從膳食中鈣的攝入量不足,要考慮鈣補充劑。



第二,保證維生素D的攝入。維生素d可以促進鈣的吸收,同時還可以起到增強免疫力的作用,維生素d的來源主要有兩個,第一個就是陽光的照射,所以更年期的女性要保證一定時間的戶外活動,接受充分的陽光照射。對於生活在空氣汙染地區,高緯度地區或者由於其他原因導致陽光照射不足的女性,可以每天補充600個國際單位的維生素D。



第三,防止雌激素的大量流失。前面說到鈣的流失和雌激素的流失直接相關,更年期女性由於內分泌的原因導致體內雌激素流失過快。這時就不得不提到一種成分,大豆異黃酮。大豆異黃酮在體內可以起到類雌激素樣作用,所以更年期的女性可以適當的多攝入一些豆製品來延緩雌激素的流失。



第四,適當運動。運動在任何年齡段都是必要的,對於更年期的女性來說顯得尤其重要,建議每天保證30分鐘以上中等強度運動。每週兩次以上力量訓練。但更年期的女性運動強度不宜過大,運動時間不易過長,避免導致運動傷害。



做到以上四點,可以最大限度的防止更年期女性骨質疏鬆,安全度過更年期。

回答者:孫繼紅,執業藥師,註冊營養師,中國營養學會會員。頭條號:註冊營養師孫繼紅。


營養百事通


在很多人印象裡,骨質疏鬆是60歲以後的老年人才會患有的,也正是這樣的誤區,讓很多的中年人耽誤就最佳的預防和治癒時間。



骨質疏鬆一般女性居多,這主要是和絕經期的雌性激素有關。雌激素有抑制破骨細胞活性、減少骨吸收和促進成骨細胞活性及骨質形成作用,並有拮抗皮質醇和甲狀腺激素的作用。


絕經後雌激素水平減低,故骨吸收加速而逐漸發生骨質疏鬆。雌激素還有刺激1a一羥化W生1,25-二羥維生素D3的作用。絕經後缺乏性激素,1 a-羥化酶對甲狀旁腺激素(PTH)、低血磷等刺激生成的敏感性減低。以上因素均可導致骨質疏鬆發生。

很多女性在40歲後容易出現腰痠背痛的現象,總以為這是疲勞過度,適當休息就可以恢復,其實這很有可能是骨質疏鬆的前兆,不僅僅是腰痛,骨質疏鬆另外一個明顯的症狀是骨折。


骨質疏鬆症引起的骨折暴力一般較小,行走時摔傷、扭傷,下蹲拾物,至起床時不慎都可能造成骨折。骨折後的癒合時間要比外傷引起的骨折的癒合時間長。因為骨質疏鬆症者體內鈣、磷及蛋白質相對缺乏,骨折癒合所需的原料相對缺少。


骨科醫生告訴大家,對於40歲以後的女性,生活中要,多做這2件事,遠離這3種偷走骨骼健康的食物,能夠預防骨質疏鬆。


早起攝入骨脂蛋白

骨骼中的元素物質不僅僅有鈣,還有蛋白,鋅,鐵等。為了預防骨質疏鬆,也需要多攝入骨脂蛋白來促進骨骼對蛋白的吸收。早晨是我們骨骼一天中最為輕鬆的時間段,也是疲勞度最低的時間,早晨醒後攝入骨脂蛋白能夠提高骨骼的韌度,緩解骨骼的痠痛,提高骨密度,緩和骨關節處的拉傷,磨損。還有的補骨脂等還能提高身體的免疫力,促進骨骼健壯。



適量運動

每天要多進行運動。可以獲得更高的峰值骨量,減少和延緩絕經後或者老年時期的骨量丟失。相反,活動減少,肌肉強度減弱,對骨組織的機械刺激下降,骨形成減少,導致骨量下降。建議每天進行1小時的有氧運動,比如慢跑,游泳等方式。


遠離3物

食鹽過多

如果鹽食用過多,會導致我們體內的鈉鉀元素失衡,不但可能會引起內分泌失調,還會引起水腫,甚至會加重腎臟的負擔。如果吃得過鹹也會增加鈣元素的流失,加重骨質疏鬆症。

蛋白過多

攝入蛋白質過多會造成鈣的流失。根據實驗發現,婦女每日攝取65克蛋白質,若增加50%,也就是每日攝取98克蛋白質,則每日增加26克鈣的流失。


濃茶過多

茶葉內的咖啡因可明顯遏制鈣在消化道中的吸收和促進尿鈣排洩,造成骨鈣流失,時間長了,也就造成了骨質疏鬆的出現。


過了40歲的女性,一定要注意好身體的變化,提前預防骨質疏鬆,日常的作息,飲食,活動等都需要一步步調理。


紅帽搠


骨質疏鬆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它好發於老年人和更年期婦女中,所以過了45歲的女性一定要警惕該疾病,做好相應的預防措施。

女性45歲之後,骨量開始下降,骨密度降低,骨細胞活躍度減少,再加上更年期雌激素水平的分泌不平衡,所以很容易導致骨質疏鬆的出現。

骨質疏鬆是一種全身性骨代謝疾病,以骨量減少,骨結構發生變化為主要表現,它最大的特點便是容易骨折,骨折部位主要表現在橈骨、髖部等,尤其髖部更是危害大,輕者導致患者臥床數日,重者可以導致癱瘓,終生站不起來,除此之外,它還會引起冠心病、腦中風等併發症,給患者和家人帶來沉重的負擔。

女性處在更年期,本身性格比較敏感,脾氣比較暴躁,所以很少有人會注意到骨質疏鬆的到來,身體即便有些疼痛,也以為是勞累所致,所以更年期骨質疏鬆更容易被女性忽略。

當女性更年期出現骨質疏鬆症狀時,身體會出現一列的表現,比如腰背疼痛、膝蓋痠軟、身高變矮以及呼吸系統下降等,如果女性有這些現象,一定要及時的去醫院檢查確診,以免耽誤病情。

那麼生活中,更年期女性該如何預防骨質疏鬆呢?專家建議多吃1食物,常做2件事,增強骨密度。

多吃1食物:骨脂蛋白

骨脂蛋白是藥食同源食物,可以增強骨密度,促進骨成型蛋白因子的表達,活躍骨細胞,強筋健骨,使走路更穩健。

常做2件事:

曬太陽:經常曬太陽有利於鈣質的吸收,增強骨骼細胞活躍性,並能增強免疫力,每天可以曬曬太陽,走出家門呼吸一下新鮮空氣。

慢跑:慢跑可以增強腿部力量,強大心臟和肺部功能,是最好的有氧運動,女性朋友經常做,不僅能夠改善骨骼力量,還能減肥瘦身,美容護膚。

總之,更年期女性需要家人和朋友的關愛,每個處在更年期的女人都是不容易的,所以愛她就要讓她身體健康,從現在做起,積極預防骨質疏鬆,是對伴侶最好的呵護。


用戶53227665672


女性在絕經之前,受雌激素保護,發生骨質疏鬆的危險較低,但在絕經後,雌激素水平明顯下降,會使骨質疏鬆的發生風險明顯增加。雌激素與人體骨量有一定的聯繫:雌激素是維持骨吸收和骨形成平衡的重要因素,雌激素水平下降,是女性在絕經後導致骨質疏鬆的重要原因。

女性應在絕經後做好骨質疏鬆的預防工作:

1、多選擇富含鈣質的食物,如牛奶、奶製品、豆類、雞蛋、綠色蔬菜、海帶、魚等。

2、要注意一些食物對鈣質的影響,如吸菸會影響女性體內的雌激素作用,酗酒可因酒精毒性作用造成營養不良,影響鈣質吸收;少喝濃咖啡、濃茶和碳酸飲料,這些飲料會造成鈣流失增加,資料顯示,骨折的發生率與咖啡因的攝入量成正比。

3、要注意低鹽飲食,因為食鹽攝入過量也會影響人體內的鈣量。人體食鹽攝入過量,會導致尿液中鈉的排洩增多,人體在排鈉的同時,也會帶出一定的鈣,因此高鹽飲食會增加鈣排洩。

4、進行長期規律體育運動,通過運動,可以刺激骨骼肌,促進骨形成。有助於鈣質形成的運動包括:承重訓練、衝擊性運動、抗阻肌力運動。稱重訓練是在直立狀態下機體抵抗重力進行的運動,如走路、跑步等。衝擊性運動如跳繩、跳躍、健步走、騎車等。抗阻肌力運動是以增強肌力為目的的抗阻訓練可在肌肉直接牽拉的方向刺激骨骼,主要運動包括啞鈴、槓鈴、橡皮圈或重力訓練設備等方式。

5、定期曬太陽,陽光有助於維生素D合成,維生素D可以促進鈣吸收,促進骨形成。


糖尿病之友


絕經後骨質疏鬆症:由於女性絕經後雌激素水平降低,引起骨量低、骨組織微結構損壞、骨脆性增加,易發生脆性骨折的全身性疾病。一般在絕經後5-10年發病,它不僅嚴重影響到我們絕經後婦女的生活健康,更加重了每個家庭的生活負擔。



絕經後骨質疏鬆的危害,臨床表現?

  • 疼痛:骨質疏鬆症患者,大多會出現腰背疼痛或全身骨痛(一定要學會與腰椎病鑑別,腰椎病一般是單側痛,且牽涉致單側大腿)。
  • 脊柱變形:嚴重骨質疏鬆病人會出現椎體壓縮性骨折,導致身高變矮或駝背等脊柱畸形。更嚴重者會導致心肺功能損傷、腹部臟器受損。
  • 脆性骨折:在日常生活中受到輕微外力時發生的骨折。骨折發生的常見部位胸、腰 椎、髖 部等,發生骨折後嚴重影響我們生活質量,增加了家庭負擔。
  • 情緒改變:一些老年患者因患病後,導致生活質量下降,或因骨折需長期臥床,減少了與外界的交流,從而出現恐懼、焦慮、抑鬱等情況。

我們在生活如何有效的預防骨質疏鬆?

1)基礎預防

  • 飲食調整:高鈣、低鹽和適量蛋白攝入,推薦每日蛋白質攝入量為0.8~1.0g/kg,每天攝入牛奶300ml;
  • 充足日照:建議日常儘可能多的暴露皮膚於陽光下,以促進維生素D的合成。建議每天至少一次,每次10-15分鐘。但需要避免強光照射,以免灼傷皮膚;
  • 規律運動:運動可改善機體敏捷性、力量、姿勢及平衡等,減少跌倒風險,更有助於增加骨密度。推薦負重運動及抗阻運動,如行走、慢跑、太極、瑜伽、舞蹈和兵乓球等。運動應循序漸進、持之以恆;
  • 儘量避免影響骨代謝的藥物,如糖皮質激素、甲狀腺素、阿那曲唑、華法林等等;也不能盲目停藥,需根據專業醫生權衡利弊後,作出指導;
  • 戒菸、限酒、避免過量飲用咖啡、避免過量飲用碳酸飲料:菸酒、咖啡、碳酸飲料都是骨質疏鬆的催化劑;
2)藥物預防


  • 鈣劑補充:充足的鈣攝入對獲得理想骨峰值、減緩骨丟失、改善骨礦化和維護骨骼健康有益。
  • 維生素D:充足的維生素D可增加腸鈣吸收、促進骨骼礦化、保持肌力、改善平衡能力和降低跌倒風險。
其他針對骨質疏鬆症的藥物治療,今天暫不多述,請大家一定要重視絕經後骨質疏鬆,做好預防措施。如有任何疑問,可在評論區留言,謝謝!

醫學健康守門員


【女性絕經後如何防治骨質疏鬆?】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0f9ca2df713b2d03aaa5a470aae3aae4\

醫學微視


50歲及以上女性群體中,近20%-25%%的女性至少發生一次脊椎骨折;危害最大的當屬髖骨骨折。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全身代謝性骨骼疾病絕非是單純的缺鈣。特點是骨量減少,易於骨折。女性進入更年期由於卵巢功能衰退所致的體內雌激素及孕激素驟減,也會加速骨量丟失,加重骨質疏鬆症狀。國外更年期女性更重視個人型象:挺拔、身高不縮小,因此用雌激素替代治療不少。但現在也更關注雌激素水平出高與乳房癌、子宮內膜癌的關係。骨質疏鬆隨年齡增大加重,有2個常見表現:

1.經常腰痠背痛腿抽筋,還有全身不固定地方的疼痛。2.背部漸漸彎曲,身高變矮(脊椎骨質疏鬆導致的)。

骨頭是由骨膜、骨髓和骨質構成的,後者又分為骨密質和骨松質,起著承重作用是骨頭硬度的主要成分。

成骨細胞常常排著隊,爬在骨頭表面,分泌膠原蛋白,構成骨質的網狀"鋼筋"框架,同時在體液中抓取鈣"貼"在"鋼筋"框架上,使得骨頭既有膠原蛋白的彈性,又有鈣質的堅固。

破骨細胞:顧名思義,在做和成骨細胞相反的事,不斷破壞骨質的"鋼筋"框架,使骨質流失,也就是骨量減少,骨密度降低。骨質疏鬆症的危害――隱匿起病 骨質疏鬆,骨量丟失本身,在多數時候並沒有症狀。老年人只有發生腰背疼痛、身高縮短、甚至骨折時,才會對骨質疏鬆引起重視。老年人因骨質疏鬆引起的髖部骨折,1年內死亡率高達20%,致殘率更是高達驚人的50%。

骨質疏鬆症的預防――飲食+運動+藥物 。骨質疏鬆症的病理改變是不可逆的,故預防比治療更重要尤其在兒童和青少年時間成骨細胞最活躍時使骨量更多,故要補充食物中足夠的鈣和曬太陽運動,邦助人體合成維生素D,後者既能邦助腸道對鈣的吸收,又能邦助把血中的鈣向骨頭轉運、還能抑制鈣從尿中排出。 首先,合理飲食,為了維持骨骼健康,老年人每天鈣的攝入量應不少於800-1000毫克,含鈣高的食物包括各種奶製品、豆製品、芝麻醬、海帶、蝦米、深綠色的蔬菜等,富含維生素D的食品有禽類、蛋類、動物肝臟等。飲食攝入不足者應當補充鈣劑。除了合理的飲食,維持每日適量的運動也是不可缺少的,特別是適量的戶外運動,並保證充分的日光照射,在預防骨質疏鬆中具有重要作用。我們已經知道,成年後成骨細胞活性漸消失,破骨細胞活性增強,一旦骨質疏鬆,骨頭缺的是膠原蛋白被破骨細胞吞噬而鈣進入了血液,所以缺的不是鈣。單純補鈣,並不能進入骨頭,反而只會讓尿液中含有更多的鈣,同時增加血管鈣化、心臟瓣膜鈣化、全身各個臟器損傷後的修復即是鈣化、各部位鈣鹽結石等危險。

更年期婦女骨質疏鬆雌激素或聯合孕激素替代治療確實對部分患者非常有效,尤其是雌激素水平低下的,即使這樣也要慎重處理,比如:綜合分析年齡、生育年齡、閉經與否閉經超過五年,有無子宮等,這些都是是否合適用雌激素替代治療的參考依據。

有些是絕對禁忌症:懷疑妊娠、陰道不規則出血、子宮內膜明顯增厚、有家屬性乳房癌、子宮內膜癌、卵巢癌或本人有過此類病史、近期內有過動、靜脈血栓史、現有肝腎功能損害等。對下列患者用雌激素替代治療要謹慎: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症等。治療方法一般以口服為主,也有皮膚能吸收的塗劑、栓劑。但使用時仍要定期複查各項性激素水平,時間不超過2-3年。總之用雌激素替代治療一定要權衡利弊得失。抑制破骨細胞的二磷酸鹽和降鈣素對老年婦女更為合適!

但我還是要強調:防止跌跤比抗骨松治療重要1萬倍!

2018.4.1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