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店僅有20%可以盈利,2019年該如何經營?

左丿子Filv


不邀自來選手

餐飲店僅20%可盈利這個點不知道是誰說的,但是不管是誰說的到底準不準確我們先不去評判。

2018年餐飲行業中,像海底撈在港股上市,瑞幸咖啡受到資本的寵幸,網紅奶茶品牌也紛紛受到投資人的注資。這其中海底撈暫且不提,因為海底撈就目前來看盈利情況非常的樂觀。但是卻可以提一下瑞幸咖啡,因為瑞幸咖啡的出現卻是讓市場的格局有所變動。受到資本的寵幸,燒錢不斷,首杯咖啡免費,買幾贈幾一直持續,擾亂市場,瘋狂的擴張,鋪天蓋地的宣傳等等手段都在告訴我們,“瑞幸咖啡是有錢的,背後的實力絕對雄厚。”但是據統計瑞幸咖啡第四季度財務統計,目前還未盈利。相比於瑞幸咖啡而言,網紅奶茶品牌卻相對於好很多,第四季度財務統計情況來看是盈利的,瑞幸咖啡也好,還是網紅奶茶也罷都在2018年賺足了消費者的眼球。雖然不盈利的數據但是品牌的聲量在這一年已經打出去了。2019年他們肯定會在這基礎上完善自己,補充彈藥打好接下來要面對的種種困難。

上面說了2018年比較讓大家耳熟能詳的幾個品牌,下面來說2019年該如何經營。

有一句話說的特別好“以不變應萬變”這句話用在餐飲行業中的意思就是說,就算市場再怎麼變,我們的初心不要變。

作為餐飲店的老闆最開始的初心是什麼?

初心:做好一家店!

這個初心看似簡單,就是做好一家店,但是這裡面卻有很多細節需要注意。

像“安全”“產品”“服務”這些都是做好一家店的基本要點。

不管2018年有多少家餐飲店不盈利,也不管有多少家餐飲店盈利。

我們在2019年唯一要做的就是要從自身出發,做好自己。找到競爭對手,樹立標杆。

發現競爭對手的長處,從而取長補短。

經營一家餐飲店的重要一點就是“如何抓住消費者的心”,只有抓住了消費者的心才算成功。

現在的消費者忠誠度下降特別嚴重,並不是說你家店價格多麼合理,多麼好吃。而是可選擇的面太廣,對於選擇,消費者都是怕麻煩的。因此才會出現像大眾點評、美團等APP,通過一些選項來輔助消費者選擇。但是這點只是提升了消費者在選擇上的麻煩,並沒有幫助消費者對某一家店特別的青睞。

對於這點唯有通過餐飲店老闆自己來通過一些辦法留住顧客,線上有像大眾點評、美團的輔助,線下就需要老闆們多做一些功課來留住消費者。

海底撈給消費者留下的深刻印象是服務好,就憑藉著這一點讓海底撈的名聲打遍大江南北。這就是差異化,海底撈區別於其他品牌的優點就是走了差異化路線。而這個差異化路線也讓海底撈在同行業中坐上了老大的寶座!所以說在經營餐飲店的道路上我們能做的除了不忘初心外,還要抓住如何走出差異化的路線來讓消費者記住你。

2018年經濟形勢不是很樂觀,2019年還屬於未知,因此我們能做到的是如何讓消費者記住你,如何在同行領域中做大做強。

現在的餐飲店不僅追求產品的美味、還要追求產品的創新,不僅要追求服務的極致,還要追求服務好自身的員工。因此我們必須要多想多做多看,只有這樣才會開好一家餐飲店。


菜鳥餐謀



關於樓主提出的“餐飲店僅有20%可以盈利,2019年該如何經營?”,作為一個開店5年以及給實體店家做過無數新店診斷、活動策劃方案的老司機,分享一下我個人的觀點。


其實關於這方面的問題,我之前在悟空問答也有回答過,問題的相同點都是對餐飲發展的未來比較悲觀。其實倒真不用那麼杞人憂天,我一直堅定,民以食為天,吃為大,有這個做基礎,餐飲行業就永遠不缺乏市場,永遠都是剛需。

樓主提到的20%盈利,正好是我們常說的二八理論,20%的盈利,另外80%的都是陪襯。不僅是餐飲行業,其他行業也有做得好,做得不好的。對於2019年餐飲行業該如何發展,我認為可以從餐飲本身和市場大環境兩個方向入手。


一、產品更加完善


任何事物找原因都要追溯到本源,餐飲行業的本源就是產品本身。未來,打造更好的產品食材新鮮,製作更美味的食材符合大眾消費者的口味,是餐飲行業盈利的關鍵。


二、完善服務體系


去海底撈吃一個火鍋起碼要花三四百,路邊隨隨便便吃一個火鍋卻一百元還不到,如此大的差距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人願意去海底撈?

其實,海底撈吸引客戶進店最核心的地方就是它完善的服務體系,真正做到了“顧客就是上帝”的超體驗服務,那還有誰沒有理由不願意去呢?


三、打造創新、特色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傳統的餐飲營銷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好奇,這就使餐飲店老闆不得不從創新、特色兩方面來思考。


比如魚火鍋店,店家吸引進店的招牌是如果猜對了魚的斤兩,這頓火鍋免費;還有餐飲店進店打的招牌是桌前放一個沙漏,如果沙漏在漏完前,菜還沒上齊,這頓飯直接免費····


創新、有特色,博得顧客的青睞,這兩點是未來餐飲行業吸引顧客進店的重要法寶。


四、結合互聯網平臺


2018年最火的互聯網平臺,莫屬抖音。不少餐飲店藉助抖音被人們所熟知,比如抖音裡的土耳其網紅冰淇淋,網紅奶茶店等。

抖音等短視頻工具的出現,帶動了線上和線下之間的關係。未來,餐飲店店老闆要擅於結合互聯網平臺,為自己的餐飲店拉流量。


2019年餐飲行業依然還有很大的空間提升,各位餐飲店老闆樹立好信心,結合以上四點,更好的去執行,餐飲店未來發展可期。



另外,開店老闆專屬社群已建立,歡迎入群,我的《開店好生意》電子版已完成,12.5萬字,點擊“開店好生意”頭像點關注-私信回覆“書”


開店好生意


去年的時候就看過一篇文章,題目和這個問題一模一樣:2017餐飲業只有20%盈利,2018中國餐飲行業何去何從?

很多餐飲人負面悲觀,認為自己賠錢就代表著餐飲市場不景氣,其實餐飲始終保持著活力,就像18年的餐飲市場就比去年要好得多。不知道餐飲人有沒有覺察出來,這一年的外賣訂單要比過去多很多。

通過這一年的不斷轉型升級,很多餐飲店已經逐漸擺脫了過去的頹勢,走出了陰霾,這一切還要歸功於外賣的幫助。

其中,小微餐飲在外賣上的表現最突出,尤其是飲品類。由於短視頻的火爆使得出現了很多網紅的飲品品牌,如一點點、答案茶、喜茶等等,這些品牌迅速擴張,佔據了市場份額。

不過也有人認為餐飲市場的頹勢主要是外賣的興起,新興的線上消費逐漸取代了線下的堂食,而事實上根據調查統計,外賣取代的不是堂食,而是下廚做飯。

外賣行業本身的發展來看是方便了人們的飲食,也使得很多餐飲人搭上了外賣的快車,實現了開一家實體店等於同時開了三家店(一家實體店+2家外賣店)。而且外賣的發展在2019年依然會有一個新高度。

如今餐飲市場其實趨於飽和,因為門檻略低,越來越多的創業者湧入到了小微餐飲中來,往往同等品類的餐廳鋪滿了一條街,競爭壓力增加才是餐飲出現不景氣的現象。

面對這樣的趨勢,需要抱團取暖才能解決目前存在的問題。2019年餐飲發展依然是加盟為主,不過加盟是在過濾那些喜歡忽悠的品牌方,往往做著虛假宣傳,但實際宣傳永遠和現實有差距。隨著人們逐漸對加盟的瞭解,這些無良的品牌方慢慢會被排斥出去。

外賣店中加盟店中我很看好鍋先森,並不是在做廣告,因為當初參觀學習的時候有幸接觸到了鍋先森的加盟商,在外賣中,鍋先森的競爭有很大的優勢。

首先鍋先森與外賣平臺合作,增加了產品在當地的曝光度;其次是鍋先森的外賣排名會更靠前;最後,平臺對合作方的抽點會減少到17%左右,遠遠小於現在的抽成,使得加盟商獲得更多的利潤空間。

這是上線外賣的優勢,另外,鍋先森臺式滷肉飯,出餐靠半成品的加工,能達到90秒快速出餐,很適合外賣店。而且滷肉飯的配料是由臺灣廚神施建發所配置,所以味道相比於其他店鋪要正宗許多。

如今的餐飲趨勢就是在外賣上,並不是餐飲越來越難做了,而是你的店鋪早就沒有了競爭優勢。


不走彎路的餐飲人


我的看法是,不管是做什麼都會有風險,餐飲業是個純現金流行業,並且沒有什麼特別限制,誰都可以做,所以很多人就是腦袋一熱,或者被人矇騙就去開餐館了,這也是造成大部分餐館都做不長久主要原因。

做餐飲要充分調研,餐廳選址,周邊入住人群分析,消費能力調查等,通過這些調查數據,再選擇合適餐飲產品,然後根據自己投資預算,選擇開店的規模。

建議開個精品小餐館,5-10萬,地點選擇在比較繁華地方,例如大學城、商業街、商超出入口,目標人群是1-3人餐,主要針對情侶以及三口之家,按照吃飽吃好還不貴的概念,去組織合適的產品類型。

開餐館要慎重考慮,餐飲業門檻很低,但是想要掙錢也不是很容易,大概只有20%的餐館是掙錢的。尤其是新開店,半年之內有超過一半得關門歇業。

另外準備上什麼方面的菜品也很重要,價格要實惠。

可以嘗試下鮮Skr八珍海鮮燴,免廚師、無損耗、365天供貨,主要做海鮮,並且很便宜,客單價在20元左右,讓海鮮人人吃得起。

品質方面沒有問題,專業的食品加工廠,生產許可證齊全,採用最先進的液氮鎖鮮工藝生產,全程冷鏈物流配送,絕不是一般作坊可以對比的。








鮮Skr海鮮燴創始人


一說到餐飲,也許很多人都跟我一樣,覺得這個市場是比較大的,而且操作是比較簡單的,在這個行業站穩腳步很簡單,但是想要立足其實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就樓主提到的如果餐飲店僅僅只有20%的盈利,那麼2019年究竟該怎麼經營呢?



其實不管盈利有多少,只要持續性盈利,結果自然不會太差。那麼問題來了,2019年究竟該怎麼做經營呢?我是一個火鍋店老闆,雖然盈利不止20%,但還是想通過火鍋行業提幾點經營建議。



把握外賣經營模式

在已經過去的 2018年當中,餐飲行業可以說是迎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很多經營幾十年的傳統餐飲在去年的一年時間中都敗給了很多突然興起的餐飲外賣店,尤其是火鍋行業,舉個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海底撈呷哺呷哺紛紛都開始做起了外賣這種運營模式。就拿盈利比較高的火鍋店來說,都在緊緊抓住市場上的外賣經營模式,更何況是隻有20%盈利的餐飲店呢?



把控成本

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上升,很多人都知道開一家店,原料成本其實也是比較高的,尤其是各種菜品以及設備,在這兩年成本可謂是不斷的上升。想要讓盈利只有20%的店面不再流失,千萬要把控好成本,一定程度上縮小成本能夠讓利潤增大,尤其是外賣店在平臺上運營的成本,這也是把控盈利的關鍵點。



如果說 2018年是餐飲轉型之年,那麼2019年則是餐飲轉型後的開啟的第一年, 想要賺取比20%高的盈利其實是比較容易的。

說到這裡,雖然我提的意見不是很多,但是還是希望這對廣大餐飲人有幫助。


肉痴火鍋外賣


各位老闆你們好,當您 的餐廳有20%的盈利說明了你的硬件設施設備都齊全,那麼如何可以在原有基礎上提高呢!

這裡有幾個方按請供產考。

1,解決客流量問題,一定要做好引流,怎麼引流還得看你當地的市場。這裡可以給你一個建議也就是說只要是來到你店裡消費的人邀請他進群的同時給他8.5折’不進群的不打折,然後在群裡每天發30元紅包,搶到紅包尾數是8和6的可以帶3人免100元的單,你誤到了嗎、?

2,走模式,當通過引流有一定的固定客源,鎖定消費,可以通送10000瓶啤酒,或者消費卷。

怎麼樣點贊關注提問我會告訴你更多技巧。


坦蕩活著


二八定律在哪個行業都存在,2019年做好餐飲還是要回歸本質

餐飲圈的好多老闆都在吐槽日子越來越難過。但是卻有一位餐飲老闆在國外走了一圈後發現,其實國內餐飲老闆的日子還不錯了。為什麼會覺得難做,利潤不高?那是因為以前毛利低於50%都是虧的,現在還有18%淨利潤覺得和以前比太低了。其實都是相對的。

餐飲店只有20%可以盈利,這個是每個行業必然經歷的階段。二八定律在哪個行業都是存在的。那麼,2019年要怎麼做呢?

首先肯定是要做好自己的產品、服務和環境。這三點都是餐飲的本質,不做好的話,做再多的努力都是枉然。

其次,社會在高速發展,餐飲行業以前的一套已經不太能適應了。所以一定要保持一顆學習的心,努力學習新的技術新手段來保持餐廳的活力。比如小程序、無人點餐這些。

第三,好好培養你的員工。餐飲行業說到底還是勞動密集型的行業。員工其實才是餐廳最大的財富,如何培養你的員工,讓他們為你開疆闢土的同時又能讓他們得到自我提升,這個十分關鍵。

最後說一句,無論時代怎麼變,餐飲的活力還是存在的。大家要做的不是擔憂未來如何,而是努力活在當下。


餐飲知識樹


餐飲店僅有20%可以盈利,2019年該如何經營?

二八定律適用於各種商業形態。餐飲也不例外,賺錢的永遠是少部分人,虧本的永遠是大部分人。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衝進來呢?因為一切都是未知不確定的,因為一切皆有可能,其實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個當英雄的夢想,每個人都想成為那20%的一員,夢想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或許自己就是下個海底撈,或許自己就是下個喜茶,或許自己就是下一個西貝……好嗨哦,從此登上人生巔峰!

理想很美好,現實更加殘酷無情。餐飲江湖浪大風急,不知打碎了多少火熱的心。餐飲業已成競爭更為激烈的紅海市場,每年倒閉率在95%以上,其中大部分活不過1年。究其原因三高一低一直是蠶食微薄利潤的根源,同質化惡性競爭殺敵一千自傷八百是禍首。

艱難的2018年已過去了,充滿希望的2019年已來臨,我們又該何去何從呢?

經濟大趨勢還是在疲軟中前行,餐飲業的小行情仍然保持10%左右的增長率,整體看還是比較可觀的。跨界資本和人才進入餐飲業更趨頻繁,賽道和品類的選擇更加專業和成熟,專業化的競爭最終演變為品牌的競爭。移動互聯網大大縮短了品牌的成長期,可讓名不見經傳的品牌一夜爆紅,也可讓大名鼎鼎的品牌迅速墜落消失。

2019年,火鍋、串串香仍然是熱門品類,一二線城市已達飽和,將往三四五線城市下沉滲透,考慮在三四五線城市創業的朋友可以多花時間關注瞭解。

前一兩年的茶飲在一二線城市已佈局完成,咖啡將突破茶飲的封鎖在2019年掀起一陣波瀾,喜歡在咖啡創業的朋友可以多用心思去調查這一品類。

單品類仍然是眾多餐飲創業者在2019追逐的熱門,象燒烤、烤魚、乾鍋、小龍蝦、滷菜、特色面、酸菜魚、特色牛蛙等,隨便聚焦深挖做精一個品類都能爆發其巨大潛力。

總之,2019年可以聚集力量深耕某一單品,仍然有希望奪取勝利果實。





佐大師


傳統餐飲將會越來越難做,因為客戶已不滿足味覺上的享受,概念、科技、環境、體驗、服務理念等已逐步成為顧客關心的點。

概念:例如網紅店,先不管好不好吃,既然是網紅店,一定有它的道理,我也嚐嚐。

科技:最典型的就是無人餐廳。

環境:自不必多說,現在大部分時候,吃飯是為了談事,而且顧客的審美在與日俱進。

體驗:要有記憶點,要有新鮮感。

服務:服務跟不上,再好吃也做不大。這就是現狀。


互商會


首先需要分析你餐飲是做什麼類型的餐飲?

每一個小的餐飲它的定位不一樣,所以的話如果你無法提供參與具體的類型,是沒有辦法跟你分析。

當然按照常規的來講,首先咱們要確定幾個

第一,確定你的產品定位

第二確定你的用戶畫像

第三找到你的消費者

第四通過什麼樣的渠道來發布

如何留存?如何互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