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甲骨文ceo關於不讓中國培養出更多工程師的言論?

波波桑


看到甲骨文CEO的這言論真是想拍他!從去年的美國政府主導的:中興事件,孟晚舟事件,華為5G圍堵,再到中美貿易戰;再到甲骨文民間科技公司裁中國員工。美國無論是國家層面再到民間,開始全方位的圍堵中國!



從建國開始美國就對中國實行技術封鎖,從未停止,也從未放棄過!但是為什麼今天開始全方位對中國打壓?沒錯,他們怕了,怕中國威脅美國的霸主地位!

科技開始崛起!

我們在經過了漫長的歷史封閉期,科技遠遠落後於美國。現在我們用的:

  • PC端,移動端操作系統都來自美國,比如微軟,Google!
  • CPU,FPGA,手機等芯片主要來自美國,比如英特爾,賽靈思,高通!
  • 大部分航空飛機來自從美國,比如波音!
  • 數據庫也來自美國,比如正在裁掉中國員工的甲骨文!



還有很多我們正在依賴美國的科技,但是我們正在追趕,從未停止:

  • 5G中國開始有話語權:比如華為5G已經位居世界第一梯隊!
  • 國產芯片有:比如龍芯CPU,寒武紀AI芯片,華為麒麟等等!
  • 國產飛機:比如商飛的大飛機C919!
  • 數據庫:比如阿里雲的POLARDB,



爾要戰便戰!

前兩天特朗普發文稱要對中國在5月10加徵新一輪關稅,美國打壓中國的心不死。我們應該做好打一場硬仗的準備,將來也許會有更多的科技公司終止對中國市場的科技輸出。可能會有第二個,第三個中興事件,這終究是因為我們不能完全自主,受制於人!

中國的科技公司應該潛心研發核心技術,真正做到掌握自己的命運!而不是賺快錢,博眼球,動不動就嘴上吊打美國公司!


AI科技猿


從事軟件開發多年,國內的軟件工程師的質量大幅度的提升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國內目前軟件工程師起碼也有幾百萬了,甲骨文CEO關於不給中國培養更多的軟件工程師說法更多是一種官方說辭,畢竟作為一個美國人站在這個立場發表這種觀點也沒什麼毛病,本質原因是甲骨文在雲計算上步伐太慢了,在中國最大的客戶阿里丟失之後現在的處境比較尷尬,這次甲骨文全球計劃裁員一萬多人,中國區全部裁撤掉,算是非常大的動作了,從埃裡森的話語中還是透露出一種信號,中國正在一點點的變強大,而且未來30年美國最大的競爭對手就是中國。

國內軟件經過這些年的飛速的發展,在軟件工程師的數量以及質量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雖然現在國內的工程師大部分的工作還是拿著國外開源社區的代碼做定製,從本質上講也不是什麼丟人的事情,畢竟在落後階段就是學習,先解決自己的溫飽問題,先把別人的基礎東西拿過來加速學習,最後轉化成自己的東西,這個才是關鍵,現在國內程序員在開源社區裡面的代碼貢獻越來越多了,這些都是國內程序員水平提升的一種表現,越來越多國產化軟件在站穩腳跟,處於金字塔頂端的中國科技公司在有些技術層面已經處於全球領先的位置了,像阿里雲,華為的5G技術都是在證明中國的科技已經開始慢慢在崛起了,但還是要承認我們底子比較薄弱,如同現在的大部分的互聯網公司主要還是應用性開發,核心技術掌握的還比較少,但時間久了自然會有更加深刻的積累。

甲骨文目前在雲計算市場已經偏離主流,這才是甲骨文裁員的本質原因,沒有一家蒸蒸日上的公司選擇裁撤掉幾千人,只能說這種老闆有病,甲骨文在自己主項業務上還是霸主存在,在數據庫和企業軟件應用上,但上漲的空間十分有限,新的雲計算市場現在只能算是小玩家,所以甲骨文為了擺脫這種不利的局面開始做產業調整,全面提速雲計算佈局,和中國是不是美國最大的競爭對手沒有什麼直接關聯,中國本來就有著巨大的人口優勢,隨著基礎提升,必然在軟件領域呈現出一番繁榮景象,也不在於甲骨文這幾千人的國內研發人員,只是轉移大家視線的一種方法。

其實裁員背後也引申出背後一些問題,現在國內很多老程序員水平還不錯的,很多選擇外企作為後邊生的依託對象,所以導致外界對於甲骨文中國研發中心是程序員的養老院這一說法,雖然有點偏激但也證明了這種現象的確存在,之所以有這種現象還是公司有核心業務層支撐,對於新技術不在那麼熱衷或者有緊迫感,時間久了自然會出問題,所以裁撤國內研發中心,並不排除有這方面的原因,很多外企在國內都存在著這種現象,落實到一個程序員身上其實就是在任何時候都不要放棄對技術的追求,任何時候都要保持長期的市場競爭力,這麼裁員意味著很多已經混了很久的程序員很被動的局面,如果真的技術過硬裁員信息一發估計早就被國內的獵頭公司盯上,並且推薦給更好的崗位了。

再大再靠譜的公司都不如自己的技術能力靠得住,不能因為自己年齡大了就要找一個養老院公司把自己養起來了,混到這個層面才是程序員最大的悲哀。


大學生編程指南


這個表態可以得出結論,美國正在衰落,而且將在衰落的道路上一去不復返。當一個國家從領導人到領袖級別的企業家都不再看見別人的進步和超越,不思考怎麼改進自己和努力趕超,而只想著阻撓和妒忌的時候,這個國家和民族已經沒有什麼偉大可言了。等待它的只能是自取滅亡。歷史的車輪從來不會因為你發脾氣而停下來等你,同時也不會因為你暫時弱小但勤勞、努力而把你落下。時間的腳步總是這樣,不疾不徐,不偏不倚。活在過去的輝煌裡即使年輕也垂垂老矣,只配在夕陽裡苟延殘喘,活在謙卑的希望裡,即使5000歲也能迎著朝陽沐浴明日的春光。祝中華民族早安!


半山天下


曾經被國內舔狗標榜的,自由公平正義的美國?一個全球化的美國?一個從來不進行愛國主義的美國?也是曾經喊著地球村的美國?所謂的一切口號,不過是為了削弱對手而已。

以前喊著地球村,講究全球合作,是不是防止中國出現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

講著自由民主,是不是準備對對手進行顏色革命,和平演變?

忽悠著舔狗發表愛國不等於愛政府的理論,是不是為了防止對手凝聚人心?

在此,感謝各位噴子,正是因為各位不講道理的要求,我們可以和世界比肩,沒錯,就是和世界比肩。科技方面,量子技術。軍工方面,飛機,航母,導彈,衛星。人文方面,中華文化更加讓人自信。也許在各個方面,我們不是最強的,可是我們可以自給自足了。


風翎雪


別過度反應,這純粹是翻譯的問題。don't let them 的意思並非強制不讓他人如何,而是別讓敘述的情形發生。好比說: 我不會讓你考比我更高分的,意思不是說我會制止你,而是說我會努力不讓這樣情形發生,這個例子說的是我會考更高分。larry ellison 的意思絕對是美國應該想法得到更多優秀工程師。此前H-1B之戰,ellison的態度向來是支持更高度的開放,讓更多工程師移民到美國。此時接受訪問應該也是捍衛這個觀點。甲骨文以其歷來強大的數據庫應用軟件市場佔有率,其雲服務慘敗給AWS,微軟,IBM,落到幾乎出局是誰都始料未及的下場。特朗普如果要幫助像甲骨文這樣的企業,讓它們搬回美國,ellison的意思是美國應該想辦法得著更多的工程師。


比利與安迪


感謝您的閱讀!

他說的似乎符合邏輯!我們乍聽甲骨文CEO的話會覺得反感,可是細細琢磨,站在他的立場,一個美國人的立場有錯嗎?我們也想著美國的硅谷不復存在呢。所以,從美國角度,甲骨文CEO,只是從一個美國人的角度,講了一番“他愛國的話!”

其實,5月7日,甲骨文召開全員大會,正式敲定了中國研發中心裁員調整一事,此次主要針對中國研發中心人員,裁員名額高達900人,這似乎印證了拉里·埃裡森說法,他不希望中國工程師越來越多!


裁員是早就註定的事情:曾經的阿里是甲骨文的最大客戶,隨著阿里雲的不斷髮展,特別是中國雲數據庫的能力強大,甲骨文和它相比,只能退居二線,而且中國市場的萎縮,讓甲骨文不得不進行裁員。

實際上,中國技術的發展,特別是雲技術發展,讓甲骨文這個以專做數據庫的企業,感覺到了威脅,我也覺得這是甲骨文CEO說出不想讓中國工程師多的原因所在。

其實,在甲骨文CEO採訪中提到了,中國是美國最大的競爭對手。可以看到,他還是比較認可中國目前的實力的,雖然他的美國種族思路會讓他覺得美國應該第一,可是自己中國日趨發展的今天,他的思路,充滿了可笑的思路。


其實,類似於埃裡森的人很多,比如特朗普,他積極阻止華為,何嘗不是因為擔憂華為5G技術的發展,超越美國呢!

我們在市場經濟的今天,更多的是全球合作。他們可能站在他們的角度,沒有錯;但是,從全球化的角度,他們是在拒絕未來進步。


LeoGo科技


甲骨文就是硅谷的養老院,沒啥前景。而且靠當專利流氓也能苟延殘喘。這基本歸功於它的管理方針政策,用人等等。比如他家去一些對口學校面試,存在聊兩句就錄取的;相比之下谷歌微軟對於對口學校還有技術面試,只是招的相對多。

說回到這個ceo,硅谷主流公司,flag或者新興企業都是自由主義,沒有一個創始人個人會表態,或者會說出有“麥卡錫主義”遺毒的話。即便像Plantir這種和五角大樓有一堆合同的精英公司也不會公然說出這麼露骨的話。只能說這老哥習慣站隊了。

順便,大家能看得出來,他已經是個74歲的老人了麼?


kak126


典型的受不了別人好,哪怕沒那麼好也不行。你們就應該在我腳下匍匐仰視我,所有試圖靠近我的行為都要遭到打擊壓制。最讓人無語的的是,這種完全利己主義,小市民自私心態的言論居然在一個移民國家,在一個把自由民主寫進憲法當做立國之基的“文明國家”相當的有市場。很難想象一個自詡為西方文明領頭羊的國家連最基本自信包容都沒有,還要怎麼延續,還要怎麼偉大。滿腦子都是鬥爭都是壓制與掌控,所以在二戰結束的幾十年後,美國成為了全世界範圍內,最大的爭端輸出國,尤其是進入二十一世紀的這些年美國的對外政策已經完全就剩施壓制裁與軍事打擊了,這也就不難理解作為一個世界範圍的商業精英艾里森會說出這樣攻擊性極強的話語還被很多美國人接受認可。作為一個有這悠久歷史文化傳承沉澱的國家,中國並不缺乏鬥爭學習融合的經驗,作為當今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產品製造輸出國,中國並不懼怕包括局部戰爭在內的各種挑戰,所以個人覺得在打不起全面戰爭徹底摧毀中華文明之前,麻煩“高貴強大”的美國老爺們去習慣去接受一個東方的古老文明再一次站上世界之巔


維生素B5236


全球化是美國人一開始唱的最響亮,為什麼了。看看幾百年前英聯邦模式,有興趣者可以自行去查看資料。現在美國人中有人後悔了,和當年英國面對,法,德,美,奧,意國家工業化發展。本國商品無法有效佔據市場時,開展玩成小圈子,以實現本國商品產業行業佔領市場優勢。

美國從二戰後,依靠自己的科技,經濟,軍事,政治優勢,大量對外傾銷商品。獲得了豐厚的回報。美國人為了把自家商業進一步擴大優勢,開始鼓吹全球化。但隨著歐洲老牌工業國家,日,韓,中…等等國家工業發展與革新後,美國很多工商業開始衰落。一方面美國有著優勢商品產業,美國政府不余余力的揮舞著大棒,強迫者對方打開其市場,美其名全球化分工與合作。一方面面對衰退的產業結構經濟,大打貿易保護的旗號遏制對手,維護與保持美國國內市場就業以及相關行業。典型大流氓之首做派。


雲無相22974309


以前其實對埃裡森這個人還是比較有好感的,畢竟這個人狂妄,同時又非常有能力,筆者到現在還記憶猶新,他當年說出要打敗微軟的豪言壯語,雖然說甲骨文和微軟並不能相提並論,但至少也是一個國際巨頭。



此次埃裡森說出這些話還是蠻讓人驚訝的,對於一個商業巨頭來說,說出如此狹隘,甚至於和自己地位不相符的話,有點讓筆者懷疑他的腦子是不是壞掉了。

當然不排除場外因素的影響,也就是說阿里森在某些層面上可能會藉助此次採訪向外界表達一個態度,眾所周知的事件,阿里森作為商人,很可能會附和一些政客的要求。



不過這樣的言論確實是比較可笑,也就是說,即便是沒有了甲骨文,中國依舊不會缺少比較優秀的互聯網或者說軟件行業的工程師,這基本上已經是不可遏制的,也就是說在互聯網領域裡,目前來看的話只有國內能和美國的市場,進行勢均力敵的一場PK。

而中國互聯網高速發展了將近20多個年頭,這其中的沉澱也是不會因為一個甲骨文就完全抹殺掉的,綜合來看的話,甲骨文此次裁員完全是因為自己的業務,不是太好想要轉到可能成本更低廉的東南亞市場,要知道甲骨文的雲服務,目前連阿里雲都沒有幹過,排在谷歌之後沒有進到前5。



這麼多年以來,自身的業績不足才是導致裁員的一個主要原因,倒並不是因為所謂的不讓中國產出更多的工程師,這實在是太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