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燕郊通了地鐵,燕郊房產市場會回暖嗎?

周言華


北京城已經很飽和了,這不市政府已到通州辦公,大國企也要遷往大雄安,但對大北京的嚮往卻依舊揮之不去,增長的人怎麼辦,到燕郊去,到雄安去。

我認為,燕郊通地鐵是確定的,燕郊房價繼續上漲也是確定的,但什麼時間就不好說了。

通地鐵與房價上漲本沒有必然的聯繫,房價處上升通道時,不通地鐵也蹭蹭上漲;房價處下降通道時,不管什麼利好消息,也無動於衷。我想,這類表現很多人從炒股中有所體會了。

有益的判斷在於未來5年內,燕郊房價如何走,如果確定現在均價是3萬一平米的話,未來5年如果漲到3.5萬元,就不是太好的投資,但對於居住而言,如果不會降低到2萬元,似乎都是不錯的買入點。如果會跌破每平米兩萬元,那麼這五年幹什麼都不能在燕郊買房。就這麼一個簡單邏輯。

北京的人口首次出現下降了,今後的幾年也會維持這個態勢嗎?北京的人口准入越加艱難了,想在大北京城生活的人有什麼辦法呢,未來5年的價值觀是否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天奔波4小時往返北京上班的模式是否越加被拋棄?

我的判斷燕郊房產回暖的事,至少要5年後了,而地鐵不地鐵的,根本沒那麼重要,沒有那麼本質作用。只不過對於現在生活在燕郊的人來說,通地鐵,是莫大的喜訊。


財經作家邱恆明


關於燕郊通地鐵,這事已經被爆炒過很多次了,而且,燕郊也確實會通地鐵,規劃中的平谷線已在建設中,燕郊北站的拆遷在去年也進行過了,在前趙村,也就是現在的首爾甜城向北大約1公里的位置。

燕郊房價下跌,主要是由於限購導致,三年社保這招,把絕大多數的投資客擋在門外。北京市政府東遷,北三縣執行與北京相同的政策,燕郊短期內取消限購無望。

三河市從2017年,已經轉變工作重心,重點在想轍做產業招商,不過,也很難,燕郊距離北京太近,產業政策執行的也參照北京,除動批的部分商戶遷移到了東貿市場外,一級通州的八里橋批發市場商戶遷移到了京貿物聯批發市場外。北京的大量生產型企業,也無法在燕郊選址落地。

燕郊的產業基礎薄弱,已錯過了集聚生產型企業的機遇,未來燕郊的產業只能是物流、康養、教育等不多的選擇。

相對大廠縣和香河縣,燕郊有一定的交通優勢,但燕郊的產業空心化,會是制約燕郊發展的瓶頸,未來會否被香河、大廠兩縣超越還很難說。

如果傳言中的中央政務區設立,同時將北三縣劃入北京區劃,那對燕郊會形成大的利好,否則,燕郊的房價很難回到之前高點。


戴耀邦 ,產業地產諮詢分析師、財經媒體人,新疆兵團人,現居北京,專注於產業地產領域的諮詢與品牌營銷,歡迎關注本人頭條號“戴耀邦”,一起溝通交流。


戴耀邦


燕郊屬於六環外,距離北京東三環大約30多公里左右,有一條高速公路,上下班時間可以走公交車專用道,大約也就三四十分鐘左右就能到北京。如果通地鐵的話,可能速度還會更快一些。如果燕郊通地鐵了,那麼只能說燕郊的房產下跌的阻力就比較大了,但是燕郊的房地產市場會有所回暖,但肯定不會到失控程度。

一方面,與其他一線城市不同,環京區域則主要打造生態優美,環境宜人,人口適度,產業“較輕”的新市鎮,如此一來就對開發商、炒房客的容忍度是很低的。也就是說,環北京區域在發展水平並不高的情況下,並不希望人口過度集聚。在這樣的背景下,環北京區域則存在“限制發展”的整體思路,這就意味著當地房地產政策執行可能更加嚴厲。所以燕郊房子回暖是受到遏制的。

另一方面,隨著CBD聚集的寫字樓越來越多,燕郊知名度的上升,必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到燕郊買房子。而北京地鐵6號線雖然不會直接通往燕郊,買房者可能還要轉其他班車,才能順利到達自己居住小區,燕郊的房產比較偏遠。但對燕郊樓市的促進是顯而易見的。鑑於北京的房價過高,未來會有更多自住型購房置業者會選擇燕郊地區。


不執著財經


環環有房對這個問題的理解如下:

要回答這個回答,首先得搞清楚燕郊房價上漲和下跌的邏輯。

1992年,燕郊的人口只有2.3萬人, 2015年以常住人口75萬位列全國人口特大鎮第一名。根據燕郊2013-2030年的總體發展規劃,人口規模到2030年達到105萬人。作為與北京僅一河之隔的小鎮, 在2015年到2017年初,燕郊迎來了史上最瘋狂的漲價,一些好的小區價格直逼4萬。而在廊坊市限購政策出臺之後,燕郊房價又迅速轉頭向下,幾近腰斬,成為新聞裡的熱詞,隔三岔五就以其下跌幅度博得一眾眼球。

燕郊此次房價的下跌,除了限購將持幣入市者硬生生地攔在了認購資格的門檻之外的因素,還有首都功能調整和產業疏解戰略的考慮。燕郊一直都承擔著北京產業和人口大疏解的重擔,其歸於北京的傳言雖然延續了幾十年,但這碗舊飯時不時仍被拿出來炒一番,也說明了在房價上燕郊的下跌和北京的下跌之間的重合並不是毫無根據的。

綜上所述,燕郊房價的漲跌在於地理位置優勢、環京概念、戰略考慮,以及由此所帶來的人口優勢。起碼,在以往房價的潮起潮落中,並沒有看到地鐵的因素。當然,地鐵的開通對於燕郊肯定是利好,能夠緩解交通的壓力。但要說地鐵開通會促使燕郊樓市回暖,則沒有因果關係。只要限購政策不放鬆,燕郊樓市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則會處於目前的狀態。


環環有房


首席投資官評論員王天天:

首先,在整體政策限制的大環境下,房價大漲是基本不會發生的事情。

即使是燕郊通地鐵這樣的利好消息,也不會使其房價有極大的提高。

限購,社保等等限制,將使北京的房價一定在近年持續穩定的發展曲線。


大漲是不可能的,但回暖是一定的。

交通更加便利,這確確實實會讓更多人考慮去購買燕郊的房子,地鐵將縮短大部分上班族近一半的上班時間,這樣一來基本不會出現上下班四個小時熬不住,賣掉燕郊大房買小房的事情了。

燕郊近年的發展有目共睹,更多辦公樓與更多公司落地燕郊,環京地區的發展策略,通往燕郊的地鐵將為這些有利於燕郊發展的條件增加很大的助力。

北京對於環京區域的規劃重在環境與生態,其並希望燕郊聚集大量的人口,所以燕郊的購房管控將更加嚴格,剛需購房人占主導地位,因此房價不會為之大漲,但一定較之前的下跌來說,有一定的回暖趨勢,但最終也只是一個趨勢,地鐵什麼時候通,通過之後是否能節約多數人的上班時間,政策導向都是需要考慮的因素

綜上所述,地鐵通了之後,前提是已經通了之後,燕郊的房價會有好轉,但只是回血的可能性大,要說爆發, 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了。


房價不會大漲,漲的是房租。

最簡單的道理,你租的地方原來上班要2個小時,現在只需要不到一個小時,對於租房的上班族來說,變相的相當於租房的位置更加靠近北京的中心,更多的人湧向燕郊租房,房租上漲是必然的結果。


首席投資官


燕郊以及環京的房價,從2017年開始普遍下跌,這是政策引導的結果。跟基礎設施的修建沒什麼關係,哪怕把北京政府搬過來,房價也不會有什麼太大的變化。

因為壓根沒有人有資格去接盤,政策直接封死了買方的購買通道。要知道外地人3年社保這個購房准入資格,目前能夠達到的人寥寥無幾。畢竟在燕郊居住的人幾乎都在北京上班,所交的社保也都是北京的。

如果取消限購政策,即取消外地人3年社保這個條件,燕郊的房價還是會漲起來。作為離北京最近的一個河北省小鎮,燕郊有天生的區位優勢。燕郊到天安門的直線距離也就30多公里,這個距離甚至比房山區到天安門的距離還要近。

另外,地鐵作為一種優質的交通資源,地鐵的修建也會帶動燕郊房價更加猛烈的上漲。


非著名程序猿


燕郊作為環京樓市中最重要的一環,在北京樓市限購以後也開始限購。但是到目前為止,燕郊的房價還是呈現上升趨勢。無疑,燕郊通地鐵就和飛機插火箭一樣,嗖嗖的!



燕郊於北京僅一河之隔,特殊的地理位置成為北京候鳥族的鳥巢。白天人去城空,晚上燈火通明。這得益於燕郊開往北京的通勤、公交等系統的發達,但是交通再好也有堵車的時候。



如果可以同上地鐵,原本兩個小時的上班路程就可以減半,辛苦的“燕郊候鳥們”也可以晚出早歸一些了。

目前來說,燕郊的房價在兩萬以上,在不大的小鎮裡這個房價甚至驚人,如果不是北京這裡的房價可能還在千元時代呢。

所以,我們可見一條順暢的直達北京的交通線路會給燕郊帶來多大的人口增長和房價的增長。


一旦燕郊通上地鐵,那麼無疑燕郊就和北京沒有區別了。房價也會無限靠近北京的房價。同時,會有更多的人因為燕郊的房價遠低於北家而選擇在燕郊買房。也會有更多的企業來到燕郊投資房地產行業。

等到那個時候,燕郊的房產市場一定會異常火爆。勢不可擋!


房產老J


低聲下氣的找接盤俠!燕郊炒房客,虧的連首付款都沒有了

忠言逆耳,當很早的時候,你給瘋狂中的人說,沒有隻漲不跌的樓市,他會對你嗤之以鼻!

而該來的總會來。

看下面的燕郊炒房客,虧的已經連首付款都沒有了,不得不低聲下氣的找接盤俠。

燕郊88平米的房子,貸款就188萬,一般按三成首付的話,整個房子算下來,炒房客當時買房的價錢,應該是279萬左右。

平均下來,房子的單價應該是3萬多,首付款80多萬。

截圖中,炒房客已經認栽,虧掉首付,來找人接盤,或者說幫他還銀行的貸款。

保守的講,已經虧掉了30%左右。

看到這,唏噓不已,真是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想當初,燕郊樓市如烈火澆油一樣熱烈,紅眼的人,如搶白菜一樣,眼睛都不眨的搶房,可曾想到現在?虧掉三成,都不一定有人願意接盤。

為什麼說,現在炒房客虧損三成,出貨,也不一定能有接盤俠?

因為,有可能別人賣房價錢比他更便宜。

賣的便宜還是小事,重要的是賣的便宜,別人還是賺錢,還是幾倍的賺錢,你怎麼比?

為什麼?

回顧燕郊的發展,最初只是一個不足3萬人口小鎮,因為與通州只隔一條潮白河,因而劃到環京重地,短短几年時間,人口破百萬,房價從最初的每平米1200元左右到每平米3萬到4萬左右。

看到沒有房價短時間從一千多,漲到3萬多,其中的獲利有多大?

幾十倍的獲利呀!

所以上面的哥們你3萬多買的,2萬多的賣,可想過,有些人是1000多買的,他賣1萬,甚至賣5000多,都是賺錢的,而且是幾倍的賺錢的。

所以,短期獲利太大,是燕郊樓市最大的問題。

綜上所述,永遠不要再瘋狂的時候,從眾做事,比如共享單車火爆的時候,各路資本和燕郊的炒房客一樣,紅著眼大把大把的投錢,進入共享單車領域。

火爆到什麼程度,當時小綠車,小紅車,等等各種顏色的共享單車都出現了,以致有人戲稱,共享單車的顏色都不夠用了。

結果呢?

現在共享單車的龍頭ofo都自身難保,那些什麼小綠車等等,更是銷聲匿跡,不見蹤影。

樓市還是要平穩發展。


軍輝論房


不用回答那麼長,燕郊房價下跌原因有三個1、炒房比例高,槓桿高,割肉導致連續下跌。2、三年社保政策,這個影響最大,這個破不了,其他都扯淡。3、燕郊產業差,需求端飽和,具備三年社保資格群體少,而且未來一段時間不會有太大改善。綜合起來,三年社保限制解決不了,別說通地鐵,通了飛船也沒用。很簡單,想買的沒有資格,有資格的麼錢了。


地產週刊


我的回答最專業

先回答地鐵問題。

第一,地鐵是地方財政支付,比如北京地鐵是北京市出錢,上海地鐵是上海出。所以跨省市的不同行政管理區的地鐵是不存在的,因為審批,投資,拆遷,都沒辦法操作。

第二,地鐵要國家發改委批,條件之一就是常駐人口300萬以上,目前燕郊130萬人口,是不符合要求的,所以審批是過不了的,比如之前的包頭市地鐵,就沒通過。當然它沒過的原因不是人口。

第三,從北京修道燕郊,多30公里,一公里投資10億,就是300億,你覺得北京市能出這個錢為河北造福?

結論,目前國家發改委就沒有收到關於燕郊修地鐵的報告,更別說審批了。所以,謠言止於智者。

再回答燕郊房子的問題。

第一,未來燕郊指望外地人來買房,怕是難度大了,沒有外地人會如何?

第二,燕郊130萬人口,對比北京朝陽373萬,2017年數據,可以有個大概的輪廓範圍了。

第三,130萬,裡面老人孩子,佔一半,沒多說吧,那就還剩下65萬人口,假設65萬里面,無論如何5個人就要有1人買房子,那就是13萬套。

第四,我還不說有的人已經有房子甚至是多套,就按13萬套算,10年消化掉,咱們還別說15-20年,那一年最多需要1.3萬套,我這可是還多算的。

結論,你知道目前燕郊庫存就6-7萬套了,賣不出去的,也就是5年開足馬力賣,都賣不光,還有新盤建設,所以,越往後越糟糕,2025年之前,都會越來越糟糕。誰買誰套。如果你非要買,我建議等等,跌倒7-8000了,你再買,而且買了也短期不可能再增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