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存款一年利息4.0%,五年5.4%,合適嗎?是高還是低?

一樓小院兒


銀行存款一年定期利率4.0%,五年利率5.4%,如果確定是存款業務這是非常合適的,這種存款利率比絕大部分銀行存款利率已經是非常高了;但提醒你謹防銀行利用高利息把存款變保單,建議你辦理存款業務簽訂合同時候仔細閱讀合同。

(1)一年定期存款利率

根據央行一年定期基準存款利率為1.50%,國有銀行一年定期存款在1.75%左右;股份制銀行一年定期存款利率在1.95%左右;而你這家銀行一年定期存款利率高達4.0%,也就是在央行基準利率之上上浮了166.6%,這是已經超高利率了,存款業務肯定合適。


(2)五年定期存款

根據央行五年定期基準存款利率為2.75%,類似國有銀行五年定期存款利率在3%左右,而股份制銀行在3.5%左右,地方性銀行在4%左右,能高達5%以上的年利率只有那些小銀行,民營銀行之類的,民營銀行五年定期存款有高達5.5%或者5.8%的也是不出奇。所以你這家銀行五年定期存款5.4%已經非常高了,在央行基準利率之上上浮了96%,已經超過了絕大部分銀行的存款利率,已經非常高了。

綜合分析一年定期存款利率為4%,在央行基準利率上浮166%;五年定期存款利率為5.4%,在央行基準利率上浮96%;這種存款利率只有在小銀行或者民營銀行才有可能出現這麼高的利率。而在國有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這麼高利率以上超過了大額存單利率了。所以這種只要確定是定期存款是非常適合存的,這麼高的利率很少銀行給的,要把握機會。

但話有說回來這種高利率的定期存款確實適合存,但有些儲戶由於盲目追求高利率給銀行忽悠了,把高利率的理財產品,保險產品當做存款業務介紹給儲戶。有些銀行工作人員為了拿提成或者完成業務,偶爾會出現這種忽悠式的介紹理財產品,等儲戶後期發展存款變保單再來後悔,後悔也沒有用了,簽訂的合同已經黑字白字寫的明明白白,這就是儲戶馬虎,辦理業務簽訂合同時候不看合同的結果,後悔也沒有用,只能自認倒黴。

友情提示:如果你這種確定是定期存款可以放心存,如果不是定期存款而是其他理財產品,需要你謹慎對待,瞭解清楚後再決定存不錯,別到時候再來後悔。


老金財經



只要能夠確認這是一款銀行一般性存款產品,一年期利率4%,5年期利率5.4%,真的是天值地值啦!不僅存款利率高,而且受到存款保險條例保護,安全性極高。對比目前利率市場行情看,只會高不會低,非常適合存入。

當前,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的普通定期存款利率實在寒磣,一年期利率僅1.75%,比央行基準利率上浮16.6%,5年期為2.75%,根本就沒有上浮。股份制銀行上浮幅度稍大些,但1年期也就1.95%,上浮了30%;5年期利率華夏銀行最高為3.2%,上浮了16%。


大家知道,在存款利率中,城商行和農商行素以高利率著稱,但即使城商行和農商行利率也沒有這麼高。以無錫農商行和德陽銀行為例,他們的普通定期存款利率在城商行和農商行中算是最高的了。1年期利率3.3%,比基準利率上浮120%,5年期利率5.225%,比基準利率上浮90%。而題主所說1年期4%,比基準利率上浮了166%,5年期利率5.4%,直接上浮了96%,這樣高的利率實在罕見,不得不令人生疑。

那麼是不是就沒有如此高的銀行存款利率呢?還是有的哈。近期火爆全網的民營銀行部分智能存款利率也是很高的。以振興銀行為例,其中一款1年期存款產品,滿期利率為5.1%,如果提前支取利率為3.8%。還有億聯銀行的用億存5年期利率為5.45%,提前支取超過3年利率就能達到4.5%。



但是,就目前存款利率來看,除了民營銀行智能存款有如此之高以外,好像還沒有任何一家銀行的利率能夠達到這個水平。所以,存款之前有必要先進行認真辨別,不要輕易被高利率所迷惑。比如是其他理財產品或銀保產品,有人為了方便銷售,故意包裝成存款類產品,進行忽悠銷售,這樣是十分危險的。理財產品和銀保產品首先不受存款保險條例保護,其次都屬於有風險產品,不論風險的高與低,總有風險。對於風險厭惡型,或抗風險能力差的投資者來說,需要謹慎介入。


龍門山財經


曾經在錦州銀行見過五年定期存款的利率達到5.4%的情況,但真沒見過存款一年利息達到4.0%的銀行,只知道我們當地的一些小銀行,一年定期存款利率3%左右。



問題中這兩個利率都較高,但如果坤鵬論選擇存款,對於長期閒置的資金,坤鵬論傾向於選擇五年定期存款。而對於流動性強的資金,即使一年利息4.0%,高於大多數銀行的一年定期存款利率,但坤鵬論仍然不會選擇資金存於銀行一年定期。

坤鵬論是這樣認為的,能夠達到5.4%收益的理財產品很少,即使達到,風險也隨之增高,需要做好損失本金或達不到預期收益目標的準備。所以有長期閒置不用的資金,對於普通家庭來說,可以考慮選擇能達到5.4%利率的銀行,畢竟銀行安全性最高,銀行的定期存款保本保息。

而4.0%的收益很容易達到,可以選擇中低風險類的理財產品,如果你是一個年輕人,下載個螞蟻財富,螞蟻財富分為四個版塊:餘額寶、定期、基金、黃金。



可以選擇定期中的理財產品,大部分都是保險公司推出的中低風險類的理財產品,收益率為3.5%—5.2%之間,可以選擇時間短,收益達到4%以上的產品。這樣流動性好,可以隨時根據產品收益情況選擇贖回或續期。

另外黃金屬於中風險類投資,根據坤鵬論經驗,購買黃金時不要著急,當黃金價格低於每克270元的時候,開始購入,根據黃金漲跌進行有效判斷,進行多次購買,等到黃金漲到每克280元以上就可以考慮賣出了,收益肯定超過4%以上。


坤鵬論


目前,銀行吸引存款利率的最高上限也就是5.5%左右。

有人說為什麼我沒有聽說過呢?因為,現在多數銀行的定期存款利率是按照基準利率上浮20~30%確定的。

銀行的三年期定期存款基準利率只有2.75%,上浮20~30%,也就是3.3%到3.575%左右。

如果能達到5.5%,實際上是在基準利率上上浮了100%。

這種情況,一般是地方性中小銀行或者民營銀行吸儲壓力比較大,或者搞的特色營銷活動。目前,全國民營銀行只有17家,不過地方性信用社、村鎮銀行和農商銀行數量卻高達近4000家。

實際上由於這些銀行比較偏僻,網點比較少,讓我們去這些銀行開戶就很麻煩。於是一些銀行開始依靠金融平臺吸引自己的存款,這也是一些特色營銷模式。

大家都知道銀行賺錢主要是靠利差,銀行的成本也需要非常高。銀行一方面要給中央銀行繳納法定存款準備金,還要準備結算的超額準備金,另一方面貸款出去也要有相應的壞賬準備。所以,說如果存款利息是5.5%的話,銀行至少需要8%以上的利息才能有所收益。

當然大家也不要擔心,我們存款會竹籃打水一場空。因為,我們國家有存款保險制度,同一存款人在同一家存款機構的存款,50萬元以內可以受到保險的全額償付,而且存款保險制度還是涵蓋了利息收益的,所以說是沒有任何風險。

但需要提醒我們的是,一定要確認我們存的是存款,而不是購買的理財或者銀行保險。否則受不到保障,那也是自己要承擔的後果了。要想確認存款一般要查看銀行給我們的回單,上面會有明確的信息的。

所以,5.4%的利息已經是非常高了,只要是存款,完全就沒有問題。


暖心人社


銀行一年期存款利率4.0%,五年5.4%,如果是一般性存款,到期利率有保障的,絕對是家非常良心的銀行,可以放心存入。小編了解的一些民營銀行就可以達到這樣的利率。

1、民營銀行藍海銀行360天,利率4.9%;180天,利率4.6%。

2、振興銀行的1年期振興存,利率4.869%;120天,利率4.689%。

3、民營銀行億聯銀行銀行的5年儲蓄存款,利率5.45%;360天存款,利率5.2%;188天存款,利率4.9%。

4、民營銀行眾邦銀行60天,利率4.6%,30天,利率4.5%。

今天剛買入眾邦寶60天,現在民營銀行缺錢,給的利率也給力,想入手的抓緊。


互金圈


如果題目描述有誤不是一年期的銀行定期儲蓄,而是具有一定門檻的理財產品,那麼這個利率也是相對而言較高的。一年期可以維持在4%五年期維持在5.4%,如果中間穿插著三年期利率可以高達4.5%左右,建議提出還是選擇三年期的性價比較高。



現在的互聯網理財產品中投不了幾家支付寶,微信理財通中一年期的封閉性理財產品利率可以達到4%以上,起步門檻在5萬元以上的可以達到5%,但是這些互聯網理財平臺,至少在投資者的心理安全性對比上還是稍遜色於銀行的。

所以如果可以接受支付寶或者微信理財通,或者其他的互聯網投資理財產品,也是可以選擇這些相對而言風險較高的理財產品,他們的利率一年期就可以維持在5%附近性價比還是相對不錯的。


晴天閱


合適不?

當然合適了,利息高本對我們就是一件好事,以四大行為例,目前櫃面一年期的利率僅1.95%,存1萬元在四大行,一年的利息為195元。反之存在你所說的銀行裡,一萬元一年的利息可以達到400元,兩者相差了一倍以上的收益,故而這個利率對於我們儲戶來說,肯定是合適的,畢竟利率越高我們的收益越多。

高還是低?

可以肯定的高速你,這個利率是逆天級別的,以一年期的4%為例,相當於央行基準利率上浮167%,而目前市面上銀行一年期的利率主流基本都在基準上浮50%以內。

再來看看市面上的理財產品:國債三年期的利率為4%,銀行理財產品R2及以下的主流收益率也就3-4%,貨幣基金目前大部分更是隻有3%左右,作為一個一年期的存款擁有與三年期國債及其他低風險產品相媲美的利率,不得不說這個收益率之高了。可以說如果這款定期產品在市面上普及,那麼當前所有的貨幣基金產品,銀行理財產品等等至少得萎縮80%以上的體量。

這個利率真與假?

如果在2018年上半年之前,我會告訴你這個利率不可信,但自2018年下半年部分民營銀行為了攬儲及擴張影響力之後,這個利率變不可能為可能了,比如富民銀行、三湘銀行一年期的利率可達4.3%,振興銀行更是高達5.1%,而五年期的億聯銀行及藍海銀行的利率也可以達到5.4%的水平。

總結

目前這個利率僅在民營銀行有見過,其餘的銀行暫未聽過這麼高的利率,當然中國有4000多家銀行業金融機構,一切皆有可能,不過這個利率假的概率比真的高,建議存之前先撥打銀行官方客服電話核實確認一下,以防遇到虛假存款。


鯉行者


這應該是民營銀行的一款智能存款產品,五年利率達到5.4%的銀行據瞭解並不多見,只有民營銀行中的藍海銀行5.4%,億聯銀行5.45%,其它銀行還達不到這樣的利率。這屬於國內利率當中的最高水平,目前存款類產品超過5.5%的幾乎沒有。


第一,民營銀行創新的現金管理產品利率最高。民營銀行為了解決攬儲困境,紛紛發行了一些現金管理類存款,這些存款產品具有利率高、期限靈活、門檻低等優勢。比如振興銀行的“振興存”,120天期限年利率達到5.1%,提前支取利率4.2%;藍海銀行的“藍寶寶”五年定存5.4%,提前支取利率4.3%,和傳統的存款相比,可以提前支取靠檔計息了,利率整體很高,而普通定存五年只有3.3%—4.2%的水平,提前支取按照活期計息,可以說智能存款開創了流動性靈活的先河。

第二,民營銀行的智能存款正在被限額銷售。民營銀行的智能存款固然有收益高的優勢,但是大家都知道收益和風險成正比,本身允許提前支取就使得資金儲備風險加大,更重要的是智能存款缺乏有效監管,把它納入普通存款範圍一同監管,畢竟還是有不同之處。目前只能對智能存款進行限額銷售,按天或者按月售罄為止。

第三,央行降準後銀行面臨著新一輪的降息浪潮。國家已經降低存款準備金率,意圖增加資金流動性,打通經濟疲軟的命脈,利用資金的流動性加大的優勢大力發展實體經濟。既然央行已經下令降準,各家銀行現有的存款利率維持下去會增加存款成本,一些銀行只能跟著降息。當然只是部分銀行的所作所為,肯定還有加息的,以後5.4%這樣的年利率估計更加難以看到了。


民營銀行通過互聯網銷售的模式,大大節省了存款成本,這就使得智能存款成為了國內銀行的利率最高峰,而物理網點較多的銀行不可能出現5.4%的利率也是源於成本,不過最多也可以達到5.225%的定存利率。


財富公元


  這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存款,比如不是一般的普通存款或大額存單,而應當是變相的存款,比如結構性存款或智能存款(創新型現金管理類產品)產品,其風險在一般普通存款或大額存款之上,高於貨幣基金的低風險,接近於中低風險理財產品,因為收益與風險總是成正比。

  所謂的風險不單單指本金遭受虧損的風險(信用風險),而是表現為收益或者代價的不確定性,比如結構性存款預期收益率它是一個範圍值,與之相掛鉤的衍生工具行權是一個預期收益率,不行權則是另外一個預期收益率,收益存在不確定性。而且,如果購買是部分保障型結構性存款(相對收益較高),那麼還可能遭受部分本金損失。

  而智能存款運營模式為收益權轉讓,類似銀行發行三年或五年的債券,而流動性由與銀行合作的其他金融服務機構提供,即其他金融服務機構存在較大的信用風險和流動性風險,比如集體贖回時可能變現不了。同時,當下很多平臺停止了該項業務,比如微眾銀行和京東金融中的銀行基本都停止了該項業務,未來受監管層整頓風險較大,畢竟打的是擦邊球。

  如果題文是結構性存款,那麼一年期4%屬於保本型結構性存款的正常水平,說不上是高還是低,或者說大銀行的話高了,小銀行的話低了。但是結構性存款一般不提供五年期限產品,它實際更偏向理財產品,期限一般在一年以內。

  顯然,即可存一年又可能存五年的應當是小型城商銀行提供的智能存款(題文收益在小型城商銀行提供的智能存款中屬於正常水平),與之合作的其他金融服務機構存在較大的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和被整頓風險,還真不如購買二級市場的企業債。


三人聚眾


對於銀行存款來說,如果1年期利率是4%,5年期利,率是5.4%,可以說是非常非常高了,極少有銀行存款利率能達到這個水平。如果說5年期存款利率5.4%還有可能,1年期存款利率4%基本沒有可能。


從去年來,我們看到很多銀行的存款利率非常高,活期利率都能在4%以上,1年期利率就能達到5%左右,實際上,這並不是標準意義上的定期存款,而是經過“包裝”之後的創新型存款,也被稱為“創新型現金管理類產品”,基本都是民營銀行發行的,也有百信銀這樣的直銷銀行參與其中。


什麼是創新型現金管理類產品?


民營銀行的存款利率本來就很高,5年期利率是有可能達到5%以上的,目前最高是5.45%。


創新型現金管理類產品的底層資產是標準的3年期或5年期定期存款,儲戶如果存滿5年,是可以拿到5.45%的利率的,如果未滿5年提前支取,比如剛存一個月就要取出來,相當於把存款收益權轉讓給第三方金融機構,一般指信託公司,這樣你可以拿到略低於5年期存款的利率,比如4.1%。


這類存款安全嗎?


這類產品也受《存款保險條例》保護,50萬元以內100%保障安全。說白了,民營銀行沒有實體網點,攬儲難度大,而且貸款利率高,可以支付更高的存款成本。


創新型現金管理類產品也屬於存款產品,所以本質上還是很安全的。我現在零錢基本上都買了這類產品,包括富民銀行、眾邦銀行、億聯銀行、百信銀行的都買過,體驗不錯,每次提現都實時到賬,幾萬元、十萬元的大額贖回也是實時到賬,比餘額寶之類的貨幣基金更方便,利率也更高。


現在京東金融、度小滿理財、各大民營銀行APP都有這類產品,大家自己可以研究一下。


當然,肯定還是有一部分老百姓無法接受這種沒有實體網點的銀行,如果實在放心不下,不存就罷了,存在實體銀行就是利率低點,圖個安心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