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史教材為什麼說是袁世凱殺了宋教仁?

文學痞子


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在袁世凱急電的催促下,準備從上海前往北京。當晚10點左右,宋教仁興致很高地與前來送行的黃興、廖仲愷等人握手告別,準備回北京組織責任內閣。

突然三聲槍響,宋教仁捂住腰部,倒了下去。宋教仁很快被送到醫院。但由於傷勢太重,子彈又有毒,宋教仁於22日凌晨不幸去世,年僅31歲。

宋教仁被刺殺案成為“民國第一血案”。當時好多人覺得是袁世凱派人秘密殺了宋教仁,並且中國史教材也是這樣認定的。

那麼,為什麼大家都這麼認為呢?

一、人證。

宋教仁在民國時期可以說是聲名遠播,得到很多人的尊重。他被刺殺這件事,更是引起了全國人民的公憤。

死訊傳出,有數以百計的人懷著沉痛的心情,自發聚集在醫院門口。23日下午,前來送殯的人更是達到了3000人。群情激昂的人們一致要求查明真相,嚴懲兇手。

孫中山先生從日本匆匆趕回,黃興等人代表國民黨總部致函上海總巡捕房:懸賞一萬銀元,緝拿真兇。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3月23日下午,一名叫王阿發的人走進了巡捕房,提供了重要線索。原來,王阿發是一名古董商。

他與另一名叫應桂馨的古董商常常有業務往來。而這個應桂馨也是中華民國共進會會長和江蘇省駐滬巡查長。

據王阿發說,有一次,應桂馨說讓王阿發“幫忙”,並許諾事成之後給他1000大洋。王阿發問是什麼事,應桂馨拿出了宋教仁的照片,讓王阿發去刺殺。

王阿發說自己膽小,也不會打槍,就婉言拒絕了。

這次,王阿發看到了懸賞啟事,並仔細看了上面宋教仁的照片,確認當初應桂馨讓自己去殺的就是宋教仁,因此趕緊來報案了。

事不宜遲。總巡捕馬上展開部署去抓應桂馨。應桂馨家的家丁說應桂馨去了妓院。正沉浸在溫柔鄉中的應桂馨,還沒明白是怎麼回事,就被當場抓獲。

還有一路人繼續搜查應桂馨的住宅。在搜查過程中,巡捕們有了意外收穫。

他們在應家發現了另一個人——武士英。據刺殺現場目擊證人指認,武士英正是當初開槍殺害宋教仁的兇手。

經過審訊,武士英交待了受應桂馨僱傭殺害宋教仁的事實。

二、物證。

巡捕們在搜查應桂馨的住宅的時候,還在他的房間裡發現了一些重要的信件和密電。

這些往來的信件和密電大多是應桂馨發給國務總理趙秉鈞和內務部秘書洪述祖的。這兩個人都是袁世凱的嫡系心腹。

並且有些內容也涉及到了相關的刺殺內容。

可見,刺殺事件是袁世凱一手策劃的。袁世凱先是發急電催促宋教仁回京,掌握了宋教仁的行蹤後,再秘密指使心腹具體實施刺殺行動。

三、殺人動機。

其實袁世凱殺害宋教仁是有動機的。早在1912年袁世凱於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後,宋教仁被任命為農林總長。

宋教仁由於不滿袁世凱的獨裁統治,於當年7月憤然辭職。

8月,宋教仁在同盟會的基礎上,聯合其它黨派,組成了國民黨,在國會中逐漸佔據了優勢。1912年底的國會大選中,國民黨大獲全勝,宋教仁成為責任內閣的組閣人。

宋教仁為了推翻袁世凱的獨裁專制,到各省去發表演講,並宣傳責任內閣的好處。又由於宋教仁口才很好,他的演講得到了人們的認可。

因此當時群眾反袁情緒高漲。自然而然,宋教仁成了袁世凱的眼中釘。

看到宋教仁明目張膽反對自己,袁世凱按下憤怒,試圖用5萬元的支票收買宋教仁。

沒想到支票照收不誤,宋教仁痴心不改,反而把5萬元作為宣傳的“經費”,更加活躍起來。氣急敗壞的袁世凱對宋教仁動了殺機。

值得一提的是,殺害宋教仁的兇手武士英、應桂馨等人,或者在獄中被毒死,或者在逃亡中被殺死,都沒有善終。

可見,中國史教材說是袁世凱派人刺殺了宋教仁是有理有據的。

一則有王阿發、應桂馨等人證,再者有應桂馨與袁世凱嫡系心腹的信件與密電作為物證。

最重要的是,宋教仁由於不滿袁世凱的獨裁統治,曾到處宣傳發動人們反袁,而且還拿了袁世凱的錢財,依舊我行我素。依袁世凱的人品,收買不成,派人殺之,也是他能做出來的事情。

有書君語 :有書送書季開始啦~每週會免費贈送1000本實體書給大家作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讀之書《無聲告白》。私信回覆:福利,即可免費包郵領取書藉,本次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看了一些回答,包括排在第一的“青年史學家”的回答,不客氣地說,幾乎都未說到點子上,沒撓到癢處。“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跳出這個問題本身,也許才能看得更透徹。

袁世凱代表誰?北洋。

宋教仁代表誰?國民黨。

推翻北洋的是誰?兩岸兩黨。

北洋的歷史是誰來寫的?

在這邊,你知道的;在對岸,是國民黨。總之,都不是北洋的人自己,他們失去了為自己正名的發言權。有人說宋教仁是陳其美殺死的,國民黨怎麼可能允許這種說法,別忘了陳其美當年是小蔣的大哥,而且正是陳其美把小蔣引見給孫中山,使小蔣得到機會以孫中山繼承人自居。所以,在臺灣出版的相關著作裡,殺宋教仁的只能是一個人——袁世凱。著名的《北洋軍閥史話》寫到“宋案”時不惜筆墨,用了近20頁,目的就是讓“袁世凱殺宋教仁”這個結論鐵板釘釘。

國民黨那邊說袁世凱是殺宋教仁的主謀,這個很好理解,那麼咱們這邊為什麼也這麼說呢?

兩個原因。

第一,推翻北洋軍閥的統治,咱黨也出了力。袁世凱是北洋軍閥的開山鼻祖,如果你反對他推翻他,還會說他好話嗎?他要是好,還推翻人家幹啥……

第二,兩黨對中山先生評價都很高,而“宋案”發生後,中山很快就認定袁世凱是幕後兇手,並且以此為旗幟發起了“二次革命”討伐袁世凱。因此,兩岸必然要順著中山先生的說法,堅持到底。

所以,在兩岸的教材中,都擺出了袁世凱殺宋教仁的種種動機和理由,對一些疑點幾乎則諱莫如深。試想一下,如果北洋政府的統治長久一些,由他們來書寫這段歷史,殺宋教仁的是誰不好說,但恐怕不會是袁世凱。所謂“屁股決定腦袋”,你說呢?


腦洞大開的歷史


教科書顛倒過來看就對了。

教科書中稱,愛國學生火燒趙家樓。痛打曹汝霖等三個北洋政府的官員。

史實是恰恰相反。北洋政府最愛國,這三個官員僅僅是向外國借款。就被稱為賣國賊。此三子鐵骨錚錚,誓死不做漢奸。火燒趙家樓的學生領袖梅思平卻做了漢奸。

教科書對於宋教仁被刺殺一事,雖然沒有言明。但暗指兇手是袁世凱。歷史老師也會一口咬定兇手是袁世凱。


其實刺殺宋教仁的是陳其美。陳其美與孫中山的關係。類似於戴笠與蔣介石的關係。

歷史教科書要顛倒過來看,就對了!


楊朱學派


首先,我們先看看宋教仁臨死前給袁世凱發的電報:“北京袁大總統鑑:仁本夜乘滬寧車赴京,敬謁鈞座。十時四十五分,在車站突被奸人自背後施槍,彈由腰上部入腹下部,勢必至死。竊思仁自受教以來,即束身自愛,雖寡過之未獲,從未結怨於私人。清政不良,起任改革,亦重人道,守公理,不敢有一毫權利之見存。今國基未固,民富不增,遽爾撒手,死有餘恨。伏冀大總統開誠心,布公道,竭力保障民權,俾國家得確定不拔之憲法,則雖死之日,猶生之年。臨死哀言,尚祈鑑納。宋教仁。”這份電報雖然不能否定袁世凱刺殺宋教仁的嫌疑,但至少證明了一點:宋教仁本人心裡面已經有了懷疑的對象,而懷疑的對象並不是袁世凱,否則也不可能再寄希望於袁世凱來維護共和。

其次,我們再看一看事發後各方的反應。袁世凱要求徹查此案,並懸賞緝拿兇手;黃興要求用司法途徑徹查此案,並懸賞一萬銀元緝拿兇手;孫中山認為本案已經很明確了,就是袁世凱乾的,所以不用再查了,號召大家武力推翻袁世凱。

第三,我們再看一看作案動機。先說袁世凱,從要搞獨裁的角度看,有個實權總理肯定會威脅自己的地位,那麼刺殺宋教仁貌似變得理所當然,但大家忽略了一點,選舉獲勝的是國民黨,而不是宋教仁個人,宋教仁北上組閣是因為他是國民黨黨魁,正常情況下即便宋教仁死了,也應該由國民黨的新任黨魁繼續組閣。所以無論是袁世凱還是黃興,他們在案發後的表態實際上都沒有脫離這個方向,如果按照這個軌跡發展,繼任的總理就有可能是黃興或者其他年輕人中的佼佼者,孫中山就再也不可能有機會登上權力的巔峰!所以我們再來分析孫中山的動機。一旦宋教仁北上組閣成功,袁世凱、宋教仁將會成為維護共和的絕對功臣,袁世凱繼續掌握最高權力並控制軍隊,宋教仁也能按照自己的思路施政,到那時將不會再有革命的空間,換言之孫中山將徹底的遠離政治的核心。所以從這一點上看,孫中山具有最大的嫌疑!並且從事發後各方表態來看,如果按照國民黨副總裁黃興辦,繼續司法調查此案,孫中山顯然也無法進入權力的核心,所以他堅持武力推翻袁世凱,並且重組政黨,並要求黨員宣誓效忠其個人!

第四,我們再看一看當時的調查情況,初步證據認為槍手是武士英,而武士英的上線是蘭桂馨,而蘭桂馨和時任國務總理趙秉鈞有聯繫,於是孫中山據此馬上認定是袁世凱乾的,並號召武力推翻袁世凱!但先不說事情太蹊蹺,就按現有證據看也無法認定是袁世凱乾的,所以黃興堅決反對武力討袁,堅持司法調查,這也為之後二人分道揚鑣埋下了伏筆。武士英幾天之後就死了,事後雖然孫中山認定是袁世凱殺人滅口,但卻有證據指向陳其美!陳其美是什麼人?他是蔣介石的老大,更重要的是他是孫中山的鐵桿支持者,並且從事後來看,陳其美做事心狠手辣,不按常理出牌,關鍵的是他還具有這個能力!

最後,我們再看事情的結果:袁世凱重新走上了獨裁之路,孫中山在排擠掉黃興後成為革命黨無可爭議的老大(之前只能勉強算精神領袖,畢竟每次起義他都不在國內),並最終通過先成立新政黨再改組國民黨的方式完全控制了國民黨,成為宋教仁案的最大受益者!所以,綜上所述,宋教仁遇刺案的幕後主使有可能是袁世凱或孫中山,但我認為最大的可能是孫中山!


飛彤小可


我記得教材裡並沒有確切的說是袁世凱殺了宋教仁。只是說部分證據指向了當時的國務總理趙秉鈞,以及內務秘書洪述祖。殺害宋教仁,嫌疑最大的就是趙、洪二人。這兩人都是袁世凱的親信,如果是他們殺的,自然讓人懷疑是出自袁的授意。

宋教仁案策劃者應桂馨被捕後,在他的住所搜到了大量的與趙秉鈞、洪述祖的來往電文。這些電文顯示,他們早就在暗中跟蹤、抹黑宋教仁,部分內容顯示出要暗殺宋教仁的意圖。甚至有些電文也牽扯到了袁世凱。

當然,這些電文大量使用了暗語,無法確定就是趙秉鈞、洪述祖殺的宋教仁。但這些證據的存在,讓袁、趙、洪都成為了重要嫌疑人。

宋教仁被暗殺後,趙秉鈞、應桂馨也都被袁世凱殺死。更讓人懷疑是袁世凱在殺人滅口。


國史拾遺


宋教仁,字鈍初,號漁父,1882年4月5日出生於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原同盟會中華興會的創始人(孫中山是同盟會中興中會的創始人)。中國“憲政之父”。1913年3月20日在上海遇刺,於22日身亡。

1912年8月13日,在宋教仁的主持下解散了同盟會,同盟會、統一共和黨、國民公黨、國民共進會、共和實進會聯合發佈《國民黨宣言》,宣佈合併為國民黨,推選宋教仁為臨時主席。因此宋教仁是中國國民黨的真正締造者和創始人。

1913年2月19日,宋教仁在上海發表演講時,旗幟鮮明地堅持自己的三權分立的憲政設想與孫中山發明的五權憲法針鋒相對,在我國新政權的組織形式上,宋教仁主張英國的責任內閣制,孫中山主張美國的總統制,在中央與地方分權管理問題上,胡漢民主張地方分權,而宋教仁主張中央集權,在國家定都問題上,宋教仁堅持己見,就主張定都北京。

1913年,中華民國國會大選,國民黨大獲全勝,獲國會壓倒性多數席次,成為國會第一大黨。宋教仁正想模仿英國“責任內閣制”,以黨魁身份任總理組閣。在由上海前往北京的時候,遇刺身亡。

由以上可以看出,孫中山已經被邊緣化,正在逐漸遠離歷史舞臺。而宋教仁與孫中山政見相左。

在當時的中國,只有國民黨喜歡搞暗殺。1912年1月14日凌晨,孫中山的另一個不同政見者、光復會的創始人陶成章就是被受陳其美指使的蔣介石、王竹卿暗殺於上海廣慈醫院,年僅34歲。

只有已經被邊緣化了的孫中山在宋教仁被刺後重新回到了歷史舞臺上。並於1940年被蔣介石封為中華民國“國父”。

陳其美最終也沒有逃脫被暗殺的命運。

宋教仁被刺和袁世凱稱帝改變了中國的國運和歷史進程。


伯樂公


先來看一個版本的中國史教材如何描寫“宋教仁遇刺”的。


“以宋教仁為代表的資產階級政治家力圖通過合法的政治鬥爭重新掌握政權。有人推測,國會正式選舉大總統時,袁世凱未必能夠當選。但是,宋教仁等幼稚天真,忽視了北洋軍閥手中的武力”。


“袁世凱決心用鐵血手段撲滅民主勢力。1913年3月,宋教仁準備北上組閣,在上海車站遭暴徒槍擊,傷重逝世。袁世凱聽到宋教仁被刺的消息,表示“愕然”,電令江蘇地方官吏“迅緝兇犯,窮究主名,務得確情,按法嚴辦”。然而,窮究的結果,主使行刺的正是袁世凱自己,而直接佈置暗殺的則是國務總理趙秉鈞”。

這個版本的教材認為“宋教仁”案的幕後主使就是袁世凱和趙秉鈞,原因很簡單,宋教仁改組國民黨後,通過國會選舉組閣,最害怕的是袁世凱和趙秉鈞。



“宋教仁”案目前還是史學界的一大懸案,除了武士英、趙秉鈞、袁世凱三人之外,還涉及到了一個威望極高的人。


歷史軍魂


第一,袁從未搞過暗殺,對不同政見者一般採用懷柔手段,要不蔡鄂怎麼能走的掉。袁除了稱帝錯了,一生辦事還是光明磊落的,維新變法時袁也沒有告過密。就是稱帝時讓一個湖南人寫勸進表,說好30萬,定金4萬,後稱帝失敗,袁定金也不要了,但其它的錢還是讓這家的女傭生生給討去了。暗殺從來是革命黨在做,而且對自己人從不手軟,包括後來被暗殺的陳其美和廖仲愷,皆死於自己人暗殺。

第二,宋和袁有交情,在間島問題上曾放棄異見,共同維護了國家利益,宋當時放棄回本的鉅額收買,把證據給了袁世凱,後袁給宋兩千日元,宋用這些錢還資助了留日學生,兩人有默切,雖然有分歧,但只是普通分歧,合作更多,遠沒有到你死我活的程度。

第三,宋與黃興屬於華興會,與孫只是同盟關係,主張並不相同,而且指使武士英殺害宋教仁的應桂馨當過孫中山的衛隊長,兇手武士英死於革命黨陳其美控制的軍營中。


用戶92476425140


這是案發後一度最流行的看法,並曾讓袁世凱百口莫辯。故北洋垮臺之後,官方史書至今猶力持此說。不過今日嚴肅史家多數都已不再主張此說。下面具體分析。

袁世凱被指為“真兇”,自是因為他確有嫌疑。

宋教仁死後,黃興撰寫輓聯,痛斥袁世凱:“前年殺吳祿貞,去年殺張振武,今年又殺宋教仁;你說是應桂馨,他說是趙秉鈞,我說確是袁世凱。”

湘籍名士易實甫的輓聯,亦暗指袁世凱:“既生瑜,何生亮;卿不死,孤不安。”

的確,正如譚人鳳所指出的:“國民黨中人物,袁之最忌者惟宋教仁。”

在與楊度的一次談話中,袁世凱說無論孫中山,還是黃興都好對付,“頂難駕馭的,只有一個宋教仁……以暴動手段,來搶奪政權,我倒不怕;以合法的手段,來爭取政權,卻厲害多了”。

據說老袁為示好、“收買”宋教仁,曾贈送他價值3000元的貂皮外套一件,後又託人贈以高達50萬元可隨意支取的存摺一份。而宋教仁不買賬,全部退回不受。

然而,要說老袁因此就想除掉宋教仁,卻未必盡然。

據國民黨元老張繼回憶說:宋案發生不久,他和人去拜訪趙秉鈞,恰好北京警察總監王治馨也在。王說洪述祖南行前面見袁世凱,問:“國事艱難,不過是二三反對人所致,如能設法剪除,豈不甚好?”袁說:“一面搗亂尚不了,況兩面搗亂乎?”宋被刺後,洪又見袁世凱一次。袁問究竟是誰殺宋,洪回答:“這還不是我們的人替總統出力。”袁面露不悅,洪出總統府即告假赴天津養病。

另有資料顯示,袁世凱在初聞宋案發生後一度非常恐慌,對人說:“這是怎麼好!國民黨失去了宋遯初(按:原文如此,宋教仁,號漁父,字鈍初,或寫作遁初、遯初),少了一個大主腦,以後越難說話!”

又據老袁二兒子袁克文後來回憶,袁世凱曾說:我代人受過多的很,從未辯過。我雖不殺遁初,遁初亦因為我而見殺,怎麼辯呢!明事理的人一定察覺出,如果我想殺他,不必一定招其來而殺之。我完全可以等他來了後,陷他以罪殺他,何必要數次邀請他,乘他將行而殺之?這明明是授人以柄,愚夫也不會做這等傻事。

此番話雖然有洗地的嫌疑,但也不無道理。

另據曾任袁世凱機要秘書的張一麐二十多年後回憶:“宋案之始,洪述祖自告奮勇謂能毀之。袁以為毀其名而已,洪即嗾武刺宋以索巨金,遂釀巨禍。”

綜上,竊以為,因無直接證據,在今日要坐實或完全否認袁世凱主使的說法,都未免不夠客觀。


史問道


究竟是誰殺了宋教仁,這本來就是一個很難解開的迷案,只能分析其可能性。

首先說袁世凱,從情理上講是有很大的嫌疑的,因為袁世凱想當總統、想當皇帝、想中央集權,而宋教仁想搞政黨政治,想搞議會政治,所以二者構成尖銳的衝突。袁世凱曾想多方的收買宋教仁,但是宋教仁不買賬。宋教仁是國民黨中的新星,口才極佳,組織能力強,與孫中山、黃興等堪稱國民黨的三劍客。如果任由其推行議會政治,已經成為國民黨在議會中領袖的宋教仁可能進一步做大,從而威脅袁世凱的統治,這是袁世凱無法容忍的,必須除之而後快。所以從邏輯上推論,這有很大的可能性,當然這也不是定論。就像光緒帝先於慈禧太后前一天死一樣,事實雖很難證,邏輯上卻非常契合。宋案發生後,全國輿論譁然,媒體報道,認為是袁世凱的總理趙秉鈞僱傭殺手應桂馨所為,民意多以為是。

但還有另外一種說法說是陳其美,因為陳其美是孫中山的嫡系,而當時宋教仁在國民黨內地位迅速攀升,風頭蓋過了孫中山,所以不得不殺其勢。陳其美本來就是以暗殺起家,光復會首腦陶成章因為不滿孫中山就被其暗殺。而且應桂馨和其關係密切,曾當過孫中山的衛隊長,兇手武世英就是在陳其美的上海模範監獄中死去的。而且宋教仁臨終遺言只寫給了袁世凱,只是叫黃興幫忙料理後事,絕口不提孫中山。因此這一方面也有可能,不可一般以前一種可能性為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