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艺漫谈:中国鼓曲类曲艺音乐始源地,你了解多少?

↑ 点击上方“非遗视野”关注我们,了解更多!

曲艺漫谈:中国鼓曲类曲艺音乐始源地,你了解多少?

本期话题:曲艺漫谈系列之河北曲艺

艺谚云:"千言万语.以唱当先""会唱能把人唱醉"。艺苑之中曾涌现出多少独步艺林的唱曲高手,是他们薪尽火传,把迷人的说唱艺术一代一代地延续下来。

曲艺漫谈:中国鼓曲类曲艺音乐始源地,你了解多少?

一、 河北曲艺概况

河北腹地古为冀州之地,故简称冀。因居黄河下游以北而得名河北省。它南界河南, 北依内蒙古自治区,西邻山西,东连辽宁,东南与山东相接,北京和天津两个中央直辖市均 为河北所环绕,是一个东面大海,西、北有山地,北部坝上地区有高原,中部、南部有大片平 原的多地貌省份。河北省是中华民族较早开发的地区之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北方各民族的交往 中,奠定了文化格局的多样性。元、明、清定都北京后,地处京畿重地的河北由于围绕政治 中心,经济交流及文化交流更趋频繁。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一条支脉的曲艺艺术在河北发端较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瞽矇、诸宫调、元杂剧、散曲、道情、时兴小调、鼓儿词、西河大鼓……这些曲种都在河北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为参天大树,扩散到全国各地,并影响多种艺术的形成与发展!河北曲艺的种类主要有鼓曲类、渔鼓道情类、十不闲莲花落类、时调俗曲类、竹板书类、宝卷焰口类。

二、 河北曲艺的代表

曲艺漫谈:中国鼓曲类曲艺音乐始源地,你了解多少?

1、 代表性曲种——西河大鼓

西河大鼓兴起于保定、河间至沧州一线为轴心的冀中地带,距今已有一百五十余年的历史。 约自清乾隆、嘉庆(1736--1820年)时期,保定地区的单鼓板和弦子书艺人刘传经、赵传璧、王路等开始由各自的单档演出合并为并用鼓板和三弦伴奏的搭档演出,孕育出西河大鼓这种曲艺演唱形式的胚胎。至咸丰(1851--1862年)年间,马三峰又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大胆改革、创新,终使一个新的曲种应运而生,是为西河大鼓创立之始。在流传过程中,西河大鼓出现了北口、南口、小北口三个支系。

曲艺漫谈:中国鼓曲类曲艺音乐始源地,你了解多少?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文艺政策的感召下,广大曲艺艺人激发出很高的政治热情,一大批名老艺人重 新活跃在曲艺舞台上,他们给河北曲艺带来了一番繁盛景象。这些老艺人还积极收徒授艺,仅西河大鼓艺人刘德欣、王彦顺、刘德三、李宝光四人从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就授徒二百余。为更好地挖掘、整理、发展曲艺艺术,1961年5月,河北省曲艺工作室与河北曲协在天津(当时的河北省省会)联合召开了西河大鼓流派座谈会,有省内外西河大鼓著名艺人及其他曲艺工作者六十余人莅会,会后编印了《西河大鼓流派座谈会资料》一书,并出版了由钟声编著的《西河大鼓史话》,在省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成为许多西河大鼓研究者的重要参考资料。西河大鼓的表演形式为一人自击铜板和书鼓说唱,另有专人操三弦伴奏。其唱腔简洁苍劲,风格似说似唱,韵味非常独特。2006年西河大鼓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曲艺漫谈:中国鼓曲类曲艺音乐始源地,你了解多少?

2、 代表性人物——赵玉峰

河北曲艺的代表性曲种是西河大鼓,而"赵派"是西河大鼓的一个重要艺术流派,其创始人是赵玉峰,艺名赵双合。他初学京韵大鼓,后改学小北口西河大鼓,青年时已崭露头角。演出活动多在天津、北京、沈阳、抚顺等地,颇负盛名。他一生虚心好学,努力探求,善于独创,取百家之长、姐妹艺术之精华,终于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色。他擅长的传统书目有《三侠五义》、《隋唐》、《包公案》等。著有传记《鼓艺生涯五十年》。其弟子众多,出名的有田荫亭、赵书棋、马增芬、刘兰芳、王印权等。

"赵派"的艺术特点:行腔浑厚、健美,说唱并重、字硬韵圆,节奏明快,唱作合 谐,苍劲质朴,表演时发挥内在情感,讲究手眼身法,合作自如,成功地将戏剧的刀马、袍带等身段、功架移植于说书之中,使说、唱、做紧密结合来塑造人物,表达书情,主张吸取其它曲种的随腔和衬腔伴奏法以及打、轧指法,用以增强乐感、节奏感。

三、省级和国家级非遗视野下的河北曲艺

1、 省级非遗项目共28项,分别为:大鼓类、渔鼓类、竹板书、梆子、十不闲、干嗑、拉洋片、大板类、道情类、二人转类、评书类、坠子类等。

2、 国家级项目共8项,分别为:乐亭大鼓、西河大鼓、京东大鼓、冀南梨花大鼓、河南坠子、木板大鼓等

如今,这些植根于民族文化沃土具有深厚民间音乐传统的艺术品种,却成了艺术舞台上难以寻觅或声音微弱的一族。它儡一个站在十字路口的行者,显得茫然而有些不知所措——敢问路在何方?时至今日,每个人都面临着新的考验和抉择,危机感和责任感犹如两副担子同时压在了肩上,眼望着前方,我们只有进,不能退!


非遗视野,带您领略不一样的非遗!

曲艺漫谈:中国鼓曲类曲艺音乐始源地,你了解多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