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實的霍元甲是怎樣一個人?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第一次接觸霍元甲的故事是在1980年代初期,當時我在一家寄宿制中學讀書,幾周才回一次家。週末晚上休息,我們便彙集在學校實驗室前的院子看電視連續劇《霍元甲》,我記得很清楚,這部電視劇每週末播放兩集,這是我們最高興的時刻。“萬里長城永不倒 千里黃河水滔滔 江山秀麗疊彩鋒嶺 問我國家哪像染病”,伴隨著香港歌星羅文粵語演唱的主題曲,電視劇中霍元甲、陳真、劉振聲這些人物成為我們這些半大孩子模仿和崇拜的對象。

電視劇中的霍元甲

成年後又看了不少關於霍元甲的電影和書籍,其中也包括李連杰主演的《霍元甲》,對霍元甲有了更深的瞭解,也知道了歷史上真實的霍元甲與電影電視中的形象有所不同甚至大相徑庭。

在電視劇中,霍元甲出身天津一大名鼎鼎的武術世家,家裡奴僕成群,家產萬貫,霍元甲是一位標準的公子哥。其實並非如此,據霍元甲後人介紹,霍家說不上貧寒,但也絕對不是什麼大戶人家,只是天津近郊一個莊戶人家。霍元甲父親的確會武功,但也不是什麼武術大家,而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鏢師。因為這個緣故,霍元甲從小便接觸武功,有一些功底,這為他後來成為武術大師埋下了伏筆。

歷史上真實的霍元甲

霍元甲成年後,到天津一家藥店當夥計。這家藥店東家叫農勁蓀。農勁蓀是個革命黨人,後來加入了同盟會,他以開藥店的名義為革命黨做事。農勁蓀和霍元甲關係很好,後來他讓霍元甲當了這家店鋪的掌櫃,負責日常經營。此間,霍元甲精心鑽研武功,並經常與各路武林高手切磋、探討,武功大有長進,後來自創了一門獨門武功“迷蹤拳”。也就是在這段時間,霍元甲收了一名弟子劉振聲,此人即電視劇和電影中陳真的原型。

李連杰版霍元甲

清朝末年,霍元甲聲名遠播,成為當時京津一帶有名的武術大師。當時先後有俄國和英國大力士來華挑戰,霍元甲都報名應戰,但這兩人最後都懾於霍元甲威名,不敢應戰,霍元甲不戰而贏——所以說,文藝作品中渲染的霍元甲力戰西洋大力士的說法都是子虛烏有的事。

至於霍元甲之死,據知情人透露,有遭人下毒和病死兩種說法。被日本人下毒致死是文藝作品的說法;而據精武會早期操辦者之一陳公哲回憶,霍元甲早年練氣功傷了肺,患有咯血癥,霍元甲後來便是死於此病。


民國年間那些事


我們瞭解霍元甲基本上都是從電視上面瞭解的,只是很多影視劇都是藝術加工過的,虛構的成分挺多的,和真實的霍元甲有很大的出入。

霍元甲出生的家庭不是富裕之家,祖輩有人當過鏢師,因此霍元甲是有功夫底子的。其實當時的舊社會,農村人會幾手功夫很常見。1892年24歲的霍元甲結婚生子,他的妻子是一個財主家的女兒,有了妻子兒女,生活壓力大啊,因此霍元甲到天津打工混飯吃,開始了他精彩的人生。

霍元甲到天津衛碼頭賣苦力混飯吃,當時的碼頭挺亂的,幫派林立,大家為了找生意混飯吃,常常是打架鬥毆。這時會功夫的霍元甲體現出了他的價值,由於他鋤強扶弱,漸漸的在碼頭上有了名氣,就是這段經歷讓霍元甲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也豐富了他自己的功夫,這對他很重要。在天津期間,霍元甲認識了同盟會會員農勁蓀,農勁蓀希望霍元甲去上海發展,其實這也是農勁蓀的心思,讓霍元甲去到革命黨勢力的上海,有助霍元甲發揮他的功夫才能啊,這是雙贏的局面,就這樣霍元甲去了上海。

當時的上海算是個國際都市吧,各國勢力魚龍混雜,也是冒險者撈錢的地方。1902年有個沙俄的馬戲團到上海表演,當中有個俄國的大力士,這個大力士也確實有蠻力,拿起個大鐵球的實在小菜一碟。這個大力士狂妄的登報說要挑戰中華武術,聲稱要打敗中華武術。看到報紙的霍元甲覺得自己出名的時刻到了,正是挺身而出的時候,為我們的國家正名的時刻,不能讓別國看輕我們。霍元甲也登報表示應戰,而且是生死大戰,大家簽下生死狀,打死不怨人。霍元甲這麼有底氣,其實是霍元甲早就看過研究過俄國大力士的表演,摸清了大力士的底子,自己完全有把握打贏大力士。而大力士聽聞霍元甲要和自己打生死戰立刻嚇出尿了,打都不打,馬上捲鋪蓋走人。其實大力士打聽到霍元甲在上海挺有名氣的,手上是有真功夫的,自己表演的力氣是表演性質和實戰完全兩回事,挑戰中華武術只不過是噱頭,目的是賺更多的錢,要和一個有真正功夫的人打,還是打生死戰,大力士不嚇跑才怪呢!打都不用打就把俄國大力士嚇跑了,為國家爭了氣,霍元甲因為這件事,名聲大噪,大家都認識了他也敬重他有民族骨氣。

霍元甲在上海認識了陳其美,陳其美可是革命黨的元老了,也是孫中山的心腹啊!在陳其美的推動下,霍元甲成立了“精武體操會”,目的是讓更多的國人練武術,強身健體,提高身體素質。當然陳其美也有自己的小算盤,當時革命黨要積儲力量,如果霍元甲幫革命黨培養更多會武術的官兵不就很好嘛,陳其美也是打了這個算盤。霍元甲不管別人有什麼心思,他心裡就是希望更多的國人練好身體,這個國家才有希望,為強大自己的國家出一分力量。

霍元甲成立“精武體操會”,日本人是很忌憚的,大家都知道日本人總想侵略我們。因此日本武士就上門挑戰,霍元甲的徒弟把挑戰的日本武士全部打敗,讓日本人丟盡了臉面。日本人正面打不過就來陰暗的手段,他們知道霍元甲有咳嗽,就假扮好心幫霍元甲治療,在藥中下了毒,導致霍元甲最終毒發身亡,1910年霍元甲逝世,享年42歲。

在影視劇上,霍元甲最出名的就是“迷蹤拳”了,真實有沒有就不清楚了,據霍元甲後人描述,霍元甲留下的拳法叫“霍元甲練手拳”這種拳法有強身健體的功能,沒有像影視劇那樣有威力。不管霍元甲到底是個什麼人,他那種愛國的民族大義,足以讓後人敬佩!


歷史神秘人282698251





(劇照,黃元申飾演)

提起霍元甲,很多年齡較大的人印象會非常深刻。1983版香港拍電視連續劇《霍元甲》讓整個中國為之著迷,說“萬人空巷”絕不過分。

那一曲《萬里長城永不倒》更是成為了一代人永久的回憶。那麼,歷史當中的霍元甲與電視上到底有何不同?這裡,給你還原一個真實的霍元甲。

迷蹤拳不是霍元甲獨創



(劇照)

從電視上來看,霍元甲偷師學藝,通過觀摩父親及眾多兄弟們的練武,最終創造了迷蹤拳。

實際上,霍元甲偷學是真,而迷蹤拳絕非霍元甲所創。

因為身體弱,父親霍恩第不讓學武,只讓學文。沒想到,通過偷學的霍元甲,竟然學會了一手好武功,而且比兄弟們還要強。

霍元甲等人學的就是迷蹤拳,算下來是迷蹤拳的第六代傳人。雖說霍元甲兄弟有3人,但靠偷學入道的霍元甲卻將迷蹤拳最終發揚光大。

霍元甲具有愛國情操



(劇照,李連杰飾演)

霍元甲在1895年左右去了天津衛謀生,在一次面對一群小混混的挑釁和欺凌時,霍元甲手持一根扁擔,將那些小混混打得四處逃竄,就此進入了馮老闆的眼裡。

馮老闆是誰?此人在天津有些生意,其中之一就是“腳行”(從事搬運工作的機構)。看到霍元甲的身手後,馮老闆便邀請霍元甲做了腳行負責人,26歲的霍元甲答應了下來,真是“藝高人膽大”。

管理了幾年腳行,反饋不錯,關鍵是結識了不少人,其中,有一個人叫農勁蓀,此人來歷不簡單,去過日本留過學,開了一個藥店,談吐不俗,其言語每每讓霍元甲熱血沸騰。實際上,農勁蓀是革命黨人,是孫中山的得力助手,打著開藥店的名頭,結交各路革命義士,霍元甲當然算是農勁蓀願意結識的那一類人。

後來,霍元甲直接當了農勁蓀的藥房掌櫃,兩人的關係更是非同一般。

在農勁蓀地影響下,霍元甲的心裡種下了一顆愛國的種子,心懷黎明百姓,關係祖國前程。

霍元甲與外國大力士並沒有打起來



(劇照)

1909年春,英國大力士奧皮音來到了中國上海公開設擂,向中國武術發起了挑戰,並且充滿著不屑和嘲諷,中國上下一片譁然,特別是設擂的上海,更是群情激昂,但無人接受挑戰。

農勁蓀看到報紙後,與霍元甲,以及元甲徒弟劉振生一起來到了上海。上海的媒體開始大力宣傳挑戰者霍元甲,但非常可惜的是,英國人一看各種報道,知道這是個練家子,竟然桃之夭夭,實在是讓大家錯過了一場好戲。

大力士跑了,霍元甲名聲更大了,結果有幾個外國人不服氣,他們來自日本。日本人向霍元甲發起了挑戰,結果霍元甲派劉振生上前一會,結果連挫五人。日本浪人的頭領不開心,直接對戰霍元甲,結果發現,自己和霍元甲差距還是很大,於是低頭認輸。

不久,在上海督軍陳其美的支持下,霍元甲創辦了“精武體操會”(後改名精武體育會),希望通過鼓勵全民練武,增強國人體魄,去掉“東亞病夫”的帽子。

孫中山對霍元甲的行動大為讚賞:“欲使國強,非人人習武不可”,並親筆寫下了“尚武精神”,並贈予了“精武體育會”。

通過舉辦“精武體育會”,霍元甲等人影響了不少人。

霍元甲被日本人毒死



(劇照)

對中國圖謀良久的日本人,對中國的能人志士充滿著敵意。

前面日本人比武失敗,但是卻也發現了霍元甲的咳嗽聲音,於是經過各種渠道介紹了日本所謂的名醫給予醫治,但是越治越重,最後肺病嚴重至極,咳嗽時大量出血,最後咳血而亡。

劉振生等人對藥起了疑心,一番化驗後,竟然發現是慢性毒藥,回頭再找日本醫生時,早已沒有了蹤影。

一代英雄就這樣走完了42歲的人生,留下了無數的遺憾。

霍元甲一生只有一個老婆,沒有情人,沒有所謂的“尋花問柳”的愛好,徒弟裡最出眾的就是劉振生。



斯人已去,而精神長在,霍元甲死後的十來年裡,在徒弟劉振生、兒子霍東閣等人的努力下,精武體育會海內外有了43分會了,會員達四十萬之眾,也許這是對霍元甲最大的安慰了。


藍風破曉


真實的霍元甲和電影中演得不一樣。

1868年,霍元甲生於一個迷蹤拳世家,霍元甲幼年並不體弱,從小開始練武。小小年紀便打敗了前來挑戰的高手,名聲不脛而走。

霍元甲一生只娶了一個妻子,沒有情人,更沒有婚外情的故事。婚後霍元甲與妻子靠種地為生,1896年,霍元甲投奔天津一家腳行,這種腳行在當時算黑社會組織。

霍元甲真正成名靠的是兩次打擂臺。一次是1901年,有位俄國人來天津賣藝,在報紙上宣稱自己是“世界第一大力士”,打遍中國無敵手,霍元甲提出決戰,結果這個賣藝的怕露餡自己走了。第二次是1909年,英國大歷史奧比音宣稱中國人是“東亞病夫”。霍元甲提出比武,奧比音不戰而退。

霍元甲不戰而勝的消息傳遍上海灘,隨即掀起學武熱潮,各種學校都邀請霍元甲去講習武術。1910年6月1日,霍元甲在上海創辦“中國精武體操會”,開始對外傳播霍家迷蹤拳。

不過當年9月,霍元甲便被一個叫秋野的日本醫師毒害,據說是被一種名為“爛肺藥”的毒藥毒死,霍元甲死後,精武會由霍元甲的弟子霍元卿和兒子霍東閣接任,精武會由此度過難關。

但需要注意的是,霍元甲並沒有叫陳真的弟子,精武會的發展壯大全靠他的兒子霍東閣。霍東閣將霍家武術傳播到南洋,但他的後代並沒有以練武為生,畢竟現代社會,練武並不能直接帶來金錢。

真實的霍元甲,人生還算有故事,但遠沒有電視劇中表現得那般傳奇。


司徒伯雷








霍元甲(1868-1910),字俊卿,兄弟三人,排行老二,祖籍河北東光縣安樂屯。愛國武術家,迷蹤拳第七代傳人。1909年揚名上海,並創辦了精武體育會,培養了大批武術人才,為國民的強體健身和武術的傳承做出了突出貢獻。

1869年1月19日(陰曆1868年十二月初七)霍元甲就出生在“老東鄉”河北靜海縣小南河村(今天津市西青區精武鎮小南河村人)的“以拳鳴於時者七世矣”的霍家,父親霍恩第,迷蹤拳的第六代傳人,常出入東北為客商當鏢師,頗有名望。

霍元甲的家鄉離某故里不遠,再就是本人自幼好武,是故對霍元甲是有一定的瞭解,還看到有的網友說“霍元甲還自幼練摔跤”,更增加了我對霍元甲的瞭解。

然,霍元甲不只是自幼練摔跤亦是練習武術武功,並且他確實把基本功的“彈踢”都練成了絕技。



偶的家鄉離天津衛很近,尤其是在二三十年前周邊五十至百里之內多地多鄉多村都有不少人練武術,且多家多派。如內家拳:太極拳、八卦掌、形意拳;外家拳:劈掛掌、戳腳、翻子拳(保定有的地方已將這兩種拳融為一體了,俗稱“戳腳翻子”)、查拳、詠春拳、洪拳、地躺拳、醉拳、鷹爪拳、五形拳、長拳、少林拳、短拳等(80年拜訪過西距高碑店市10裡70多歲的短拳老拳師);象形拳有猴拳、螳螂拳、狗拳,大概還有燕形拳、青龍拳、龍拳、黑虎拳、猿功拳、鷂子拳等。具瞭解天津拳種與河北無異,亦是拳種很多。以此可以推斷霍元甲自練摔跤和外家拳,或即霍家拳。

1890年,有一武師尋訪到小南河,來交流技藝。一直習武、武功較好的霍元甲小弟霍元卿與尋訪者交流,竟不是對方的對手。霍恩第見狀,知道遇到了勁敵,正想親自上陣,忽然霍元甲站了出來。霍恩第見霍元甲上來,氣不打一處來。但想阻止已來不及。霍元甲已經和來人交起手來。看著看著,霍恩第不由地由怒生喜。霍元甲步步為營、拳拳生風。看準機會,霍元甲潛身上前,將來人抱起,扔出丈外。這一幕,令霍恩第及眾師兄弟不勝驚訝。此時的霍元甲已經成長為能文能武,窺得霍家“迷蹤拳”精髓的武者。



真實歷史是霍元甲曾兩次與外國大力士打擂臺,兩次對方均沒有到場,一是俄國大力士,一是英國大力士,霍元甲不戰而勝,名聲大噪。1909年春,英國大力士奧皮音來上海在北四川路52號亞波羅影戲院(Apollo Theatre)“登臺表演舉重,露肌及健美種種姿態,約二十分鐘,一連數晚,最後一場言,願與華人角力。於言談中,帶多少輕蔑口吻,翌日見於報端,滬人譁然。”於是陳有美、農勁蓀、陳鐵生、陳公哲等“鹹欲聘請技擊名家,登臺與賽,以顯黃魂。” 霍元甲接到邀請,便攜其徒劉振聲於1909年3月趕到上海商談比武事宜,並商定“用摔跤方式,以身跌於地分勝負”。 於是,發起人開始籌措資金在上海靜安寺路張氏味蓴園(張園)內搭建了“高四尺,寬廣二十尺”的擂臺。六月中旬下午四時,比賽的時間已到,但奧皮音並沒有來。就這樣,霍元甲名揚上海。



霍元甲也確有打敗外國拳師的記錄。但在此我想介紹和還原的是霍元甲的練舞的真實的歷史。據當地傳說霍元甲身形高大,武藝高強氣力大,一個人有兩三個人的力氣。那個年代農村屋頂抹泥(河北保定一代稱“抹房”),需人提木桶登梯上泥,一般人需提半桶,還要地上有人遞桶,梯子上有兩個人接力上遞,房上有人接泥,從裝泥到房頂,至少需3-4個人。而只要地上有人給霍元甲裝泥(甚至他自己裝泥),而且裝滿桶的泥,只見霍元甲是一手提一隻,他一個人提兩隻泥桶,登梯上房運泥,而且奔跑如飛——這是什麼樣超絕的武功與氣力?!再就是也是當地人說,當村裡有抹房或上樑的或家家都喜歡請霍元甲幫忙,並且霍元甲非常隨和和村裡人的關係都非常融洽,只要霍元甲來了就成了中心人物了。每至幹活中間歇息的時候,大家就會邀請霍元甲給大家練練把式看看,霍元甲也不推辭就給大家練一趟,大家非常高興情緒高漲,幹活也非常起勁效率高,主人也是樂不可支。



比如當地人說,霍元甲曾給人們看他在房樑上打“旋風腳”(這是外家拳/長拳的一種腿法,全身騰起,正向旋轉365°後,左手拍擊右腳尖的裡側,發出“啪”一聲脆響落地,其次是左腳落地,繼之左手拍擊右腳落地),試想平常人到了房架子上,你別說耍365°武功,你眼暈的連站你都站不住——我常看見木工在樑上都是一點一點地慢慢爬著走,僅怕一不小心掉下去摔個好歹。

看看霍元甲,這是何等的武功!這才是歷史上真實的大俠霍元甲真實的並世無兩的風采!



杲杲湖山

2018年5月16日晚

“杲杲湖山”感謝關注支持:企業管理文章,職場打工、對對聯和有關古典文學的文章,不斷髮送,以文會友。 謝謝友們光臨關注。


杲杲湖山


歷史上真實的霍元甲是怎樣一個人?

霍元甲,出生於天津一個武術世家,父親霍恩弟看到元甲從小體弱多病,不是練武的料,怕他身子骨受不了習武的辛苦。於是,霍恩弟把家傳武學——迷蹤拳只傳授其他幾個兄弟,卻把元甲晾到一邊。然而,霍元甲骨子裡卻非常熱衷傳統武術,對家傳迷蹤拳更是上了癮,每當父親在傳授武藝時,元甲便在一旁偷學,也許是自身天資就高,加上更加刻苦認真,所以,霍元甲的武功,比其他幾位兄弟練得更好。

雖然說霍元甲生在武術世家,家裡的經濟狀況並不是很好。從小,便上山砍柴,然後挑到城裡去賣,來回的路程要走幾十裡山路。稍大些,霍元甲便到天津衛打工了,乾的是”腳行”苦力活,如同現在在工地上搬磚的農民工,總之,就是一個掙扎在社會底層的人。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霍元甲在”腳行”打工時間一長,由於有一身好武藝,為人又耿直豪爽,身邊有一群好兄弟,平時也教他們習武練拳,在江湖上逐漸聲名鵲起。一次偶然的機會,認識了開藥棧的老闆農勁蓀,一來二去,霍元甲跟他成為了好朋友。

這農勁蓀絕非等閒之輩,早年留學東洋,就結識了流亡海外的孫中山。後來回國後,表面上是商人身份,實則是革命黨,意在推翻滿清,建立民國。

霍元甲雖然只是一介武夫,又生活在社會底層。但是他豪俠仗義,手下亦有一幫入生入死的兄弟。於是農勁蓀便請霍元甲到他藥棧做事,並讓他做藥棧的經理。

當時的中國,正處於清朝末期,風雨飄搖,民不聊生。

1901年,有一個英國馬戲團,來到上海灘賣藝,其中有個大力士,叫奧皮音。也許是為了搞個噱頭,增加廣告效果,於是在報紙上吹噓,英國大力士要擺擂臺,專打”東亞病夫”。

農勁蓀便把這個消息,告訴了霍元甲。霍元甲攜徒弟劉振聲,馬不停蹄來到上海,要會會這位言出狂言的英國大力士。

等師徒倆人找到奧皮音,想不到這傢伙卻慫了。他知道中華武林藏龍臥虎,更曉得霍元甲何許人也,於是當面叩頭認錯,連夜乘船跑回英吉利海峽去了。

於是坊間就有了霍元甲痛打英國大力士的傳說。

1909年,又有一個俄國大力士來到中國,說他曾周遊全世界,拿金牌拿得手軟。擺擂臺頭三天,確實沒有一個好漢敢上臺與他對打,於是這個俄國佬更狂了,叫囂中國功夫都是花拳繡腿,中國人都是東亞病夫。

第四天霍元甲來了,一個虎躍上了擂臺,指著傻大個的鼻子說:”敢不敢籤生死狀,雙方打死不論?”

俄國大力士知道這回碰到了真神,如果逞一時之能,萬一把小命兒搭進去不值得!於是答應立馬拆了擂臺,又跑到哪個非洲小國,擺擂吹牛去了。

霍元甲經此二役後,震懾了不可一世的洋大人,讓國人揚眉吐氣,儼然成為當時的民族英雄。後來在農勁蓀等一批有識之士的贊助下,在上海成立了”精武體操會”,旨在強健全民體魄,國人強則國家強。


日本人坐不住了,這個惡鄰居早就盯上中國這塊肥肉,日本人明白:欲亡其國,必先毀其精神和意志。

在黑社會組織”黑龍會”的策劃下,日本空手道高手組團來到中國,名義上是武術交流,實則是要打垮中國人的意志,做日本的附庸國。

當日本武士找到霍元甲,要求比武,霍元甲爽快答應了。元甲先讓高徒劉振聲出馬,劉振聲亦不負師傅重託,先幹翻了五個日本空手道高手。

接下來,日本領隊慌了,便要跟霍元甲單挑,元甲允之,想不到這日本領隊確是武林敗類,在比武中陰招頻出,招招欲取元甲性命。

霍元甲終於忍無可忍,用了家傳迷蹤拳一記狠招,但見日本領隊嘴裡發出一聲痛苦的鬼叫,原來雙手臂被元甲弄折了,於是忍住疼痛,不斷地向霍元甲掬躬,承認輸了。

比賽之後,日本人假惺惺地邀請師徒倆吃飯。在席間,知道了霍元甲有咯血的毛病,又假惺惺地請求元甲到日本人開的醫院治療。

不料在日本人開設的醫院裡,霍元甲的咯血癥非但沒好,還愈治癒嚴重了,後來在家人和徒弟的強烈要求下,霍元甲出了院,不久,霍元甲病逝在家中,殞年42歲。

後來經過屍驗,霍元甲是被一種慢性毒藥毒死的,日本人出陰招害死了民族英雄霍元甲!

國父孫中山,在紀念”精武體操會”十週年的大會上,寫下了”尚武精神”四個大字,以資緬懷一代大俠霍元甲!


譚明慶AbeI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一部由香港著名導演徐小明執導的《霍元甲》,曾風靡一時。劇中霍元甲憑藉高強的武藝,與陳真、劉振聲等眾徒弟,血氣方剛、一身正氣,為中國雪恥,永遠摘掉“東亞病夫”的標籤,上演了一幕幕感天動地,震撼人心的精彩片段。但是在電視劇中,霍元甲最終是因遭人陷害下毒而導致身亡。

那麼歷史上真實的霍元甲到底是怎樣的人呢?

現在,就聽有書君為您講述這位傳奇人物-真實霍元甲的故事。

一、出身武術世家,天生學武奇才。

霍元甲於1868年出生在天津的一個武術世家,當時霍家有套祖傳的獨門武術絕技-迷蹤拳,到了霍元甲父親那一代,已是第六代傳人。

霍元甲從小就酷愛武術,特別想跟父親學習迷蹤拳,但因他體質羸弱,父親認為他不適合習武,也擔心他毀壞了霍家武術世家的聲譽,因此不准他學習武術,只讓他好好讀書,希望將來能考取功名。所以,最初霍元甲並沒有隨父親和眾兄弟習武。

但是,這並未阻擋霍元甲學習武術的夢想,他每天趁父親不注意,偷偷地學,起早貪黑刻苦的練習。

一般來說,偷學藝者更容易成功。果不其然,霍元甲還真的學成了。而且還給了展露身手的機會。

一次,霍家來了一夥人,說是想討教一下,其實就是來挑釁鬧事兒的。

於是,霍元甲的父親把所有精心培養的弟子們都叫出,挨個過招,結果一個個的全都敗下陣來,這讓霍家父親很失望。

就在這時,霍元甲站了出來,竟然打敗了挑釁者。給霍家贏回了面子,這個結果讓霍元甲父親及在場兄弟都瞠目結舌。

從那以後,霍元甲父親才發現,其實他是一個武術奇才,比其他兄弟都有天賦和悟性。因此,把祖傳絕技-迷蹤拳傳授給了霍元甲。

他的確也很爭氣,不僅學會了自家獨門絕技,而且還對其他各門類的武藝都進行了研究,這使他在武術上的造詣越來越精湛高深,逐漸的開始有了名氣。

二、正直鐵骨硬漢,擁有先進思想。

儘管霍元甲學了一身的武藝,但無法改善家境貧困的現狀,為了賺錢貼補家用,他就只好靠砍柴賣柴為生。

最初,他經常在天津街頭擺攤賣柴,但總有當地的小混混來欺負他,或者欺負其他擺攤的窮苦百姓,霍元甲就揮起扁擔,用學到的武術把小混混們打得落花流水、抱頭鼠竄,小混混們不服氣,又找來一夥幫手,結果都被霍元甲給打跑了。

這一幕恰巧被天津腳行掌櫃馮老闆看到了,於是就請霍元甲到腳行當保鏢。在當保鏢過程中,霍元甲又結識了藥棧的掌櫃農勁蓀。

農勁蓀是一位愛國志士、有識青年,他見霍元甲一身正氣,而又一身功夫,後來與霍元甲結為莫逆之交。

在農勁蓀的影響下,霍元甲逐漸認識到了清廷的腐敗,瞭解到列強想要侵吞中國的野心,於是堅定了以武術救中國的信念。

後來,霍元甲又通過農勁蓀結識了孫中山、陳其美、嚴復等社會精英,從而思想發生了變化,更加堅定了他救中國的決心。

與幾位思想先進的愛國志士的相識,成為霍元甲命運的轉折點。

三、胸懷民族氣節,忠心愛國英雄。

霍元甲自從跟農勁蓀結識後,就燃起救中國的理想抱負,他心中始終懷揣著大義凜然的民族氣節。曾主動請纓參加過三次比武。

一次是在 1901 年,有一個非常猖狂的俄國人,自稱為“世界第一大力士”,而且還在天津戲院張貼了

“打遍中國無敵手”

的標語。

霍元甲因俄國人的無恥行徑而勃然大怒,於是主動帶著農勁蓀,一同去找俄國人打擂。結果,那位俄國大力士一聽霍元甲要與他較量高低,居然主動認輸,並登報致歉。

第二次是在1909年春,霍元甲受邀請,趕到上海,與一位英國大力士打擂臺。

因為當時有個英國大力士,曾在上海亞波羅影戲院,一連幾個晚上都在展示他發達健壯的體魄,最後還以輕蔑口吻揚言要與華人比試比試。

這則消息,在第二天就被記者登在報紙頭條,曾一度引起上海民眾的不滿與憤慨。於是霍元甲就立即趕赴上海,去參加打擂比賽。

結果,當真正開始比賽時,那位英國大力士因為一些事情沒去參加比武。

因此,霍元甲的兩次打擂,都獲得不戰而勝的結果,為中國人民洗刷了恥辱,贏回了尊顏。

從此霍元甲名揚上海灘,而且掀起學習武術的熱潮。並在,陳其美、農勁蓀等人的共同協助下,創辦了精武會,由霍元甲出任總教師,其徒弟劉振聲擔任助教。

第三次是在精武會成立後,日本柔道武士聽說了,專程到精武會來“踢館”,美其名曰來討教,並與霍元甲約定在虹口道場比武。霍元甲與徒弟劉振生準時赴約。

經過艱苦決戰,最後,霍元甲師徒取得勝利。

然而,在與日本人交手後沒多久,年僅四十二歲的霍元甲就突然撒手人寰。一代武術大師,就這樣結束了他光輝的一生。

關於霍元甲的死因,有的說是因勞病而亡,有的說是因中毒而亡……但始終是個謎團。

據史料記載,孫中山曾給予霍元甲

“以武保國強種”

的高度評價,還曾在精武會成立10週年時,親臨大會,並提寫

“尚武精神”

四個大字,以示對霍元甲的紀念。

綜上分析,歷史上真實的霍元甲雖然沒有影視劇中表現的霍元甲那樣出神入化、神通廣大,但也同樣是一位英勇無敵、大義凜然、充滿正義感和愛國主義情操的民族英雄,值得我們世代傳頌與敬仰!

有書君語 :有書送書季開始啦~每週會免費贈送1000本實體書給大家作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讀之書《無聲告白》。私信回覆:福利,即可免費包郵領取書藉,本次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電視劇《霍元甲》以及電影《精武門》讓霍元甲以及霍元甲的弟子陳真,享譽海內外。後來,這個非常好的題材被翻拍了無數次,很多導演演員,都從不同的角度來詮釋霍元甲的人生歷程和俠義精神,也讓很多人,對歷史上的霍元甲產生興趣。

藝術都是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的,人們往往更加喜歡藝術創作中的霍元甲,以為那些都是真實的霍元甲。

拋開那些虛構的,比較有看點,很燃的情節,就會發現,真實的霍元甲實際上只是一個普通的人。

霍元甲生於一個武術家庭,但他的家境條件並不是很好,處於一種半中落狀態。雖然家裡還有一些餘錢,但談不上富裕。

他是家裡最小的一個孩子,從小身體不好,偏生喜歡練武。霍元甲的勤學苦練,讓他本來孱弱的身體一天比一天強壯。

這讓年少的霍元甲感受到了武術的魅力,也深刻體會到通過練武來強身健體的神奇作用。

電影裡的霍元甲,一直都很好鬥,而且,想要通過和別人比武打鬥,獲得榮譽和尊嚴,因此,他不斷的和別人交手,不斷的勝利,他的名聲漸漸大了起來。

而歷史上的霍元甲,並不是一個很好鬥的人,相反,他很低調,他從來不覺得練武是為了戰勝別人,像是故事中的俠客那樣行俠仗義,當然,他也不反對,但他更希望看到,通過傳播武術,讓那些像他一樣身體孱弱的人,身體強壯起來。

▲:霍元甲真人照

他認為,只有中國人的身體強壯起來,才能揚眉吐氣,至少從後來霍元甲所做的事情上可以看出來。

成年後的霍元甲,只是低調的在天津做起了藥材的生意,販賣藥材,然後看病救人。這當然是霍元甲生計的本事,現實中,像那些到處遊走,到處行俠仗義,到哪都有銀子花的俠客,是永遠不存在的。

即使再怎麼會武功,終究要生存,理想這種東西,沒有物質基礎,那都是依據空話。由此可見,做事很踏實,很清楚生存、溫飽、發展的邏輯關係。

霍元甲一手經營著藥店,滿足自己的溫飽要求,另一方面,也沒有忘記自己的理想,開始廣收門徒,教授徒弟武藝。他的徒弟中,最出名的就是劉振聲,這個人,也算是陳真的原型。


攢夠了錢,然後,有了一些門徒弟子,霍元甲開始向著第三步,發展,而前進。霍元甲是武術世家,又希望通過武術,讓中國人強壯起來。

而開藥店只是他的生計,於是在上海,他開辦了精武體育會。這是霍元甲創辦時候的名字,並不算是開宗立派,甚至連名字,都相當的低調。這符合霍元甲低調安靜的性格。

這樣的現實,其實沒啥看點,人們經常受到民間藝術裡武林高手事蹟的影響,感覺開宗立派是一個非常光榮,而且很燃的事情。尤其開宗立派,當上一代宗師,一定很有看點。


從許多資料上看,霍元甲並沒有當一代宗師的打算,也不想開宗立派。他的這個精武體育會,更像是一個武術學校,只是一個傳播武術,強身健體的學校而已,低調的名字體現出霍元甲並不爭強好勝。

只想踏踏實實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如此而已。

經過霍元甲的努力經營,精武體育會的名聲越來越大,但外國人對於中國人的評價,依然非常刻薄,這讓霍元甲很是惱火,他開始向那些非議中國人的人挑戰。


這些挑戰的過程,說法實在是太多了,總結起來,無非是兩點,打贏了,和根本沒打,把對手嚇服了。

主流上比較偏向於打贏說,我也相信打贏說是真的。當時中國的國力衰微,外國人囂張跋扈,不可能嚇一下,就服軟。

後面的事情,在影視劇裡都演得很清楚,也比較符合實際情況。後世對霍元甲的死,大部分都是下毒說,但還有一些說法是生病說。

但我個人還是偏向於中毒說,因為霍元甲死的時候,只有43歲,而且在死之前的確用過日本人的藥。在霍元甲弟子劉振聲的調查中,也證實了這一點。


這大概就是把藝術中那些細枝末節全都砍掉之後的霍元甲的一生,說不上精彩絕倫,也絕非平庸,一個人的力量真的很渺小,也無法改變當時的社會,但霍元甲的偉大之處在於,他影響並激勵了很多人,那些人依舊為這個民族的覺醒獻出自己微薄之力,積沙可以成塔,這或許要比影視劇裡爭勇鬥狠的霍元甲,更值得人們尊重和懷念。


小小嬴政


霍元甲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只不過沒有各種電影裡演的那麼誇張罷了。霍元甲是天津市西青區精武鎮小南河村人,愛國武術家,迷蹤拳的第七代傳人,他在1909年的時候名揚上海,並且創辦了精武體育會,培養了大批的武術人才,他為傳承武術文化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霍元甲出生於一個練武世家,有趣的是霍元甲從小就體弱多病,沒有練武的資質,因此他的父親便不讓他學習武術,他父親認為如果讓霍元甲學習武術的話,肯定會辱沒了霍家的名聲,霍元甲比較的倔強,他一直在私下裡偷偷學習霍家的武術,俗話說得好,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沒有多久他的父親便知道霍元甲偷偷學武。

霍元甲父親無奈之下,告訴霍元甲學習可以,但是不可與人切磋,以免丟了家裡人臉面。1895年的時候,霍元甲娶妻生子,他因為習武有一把子力氣,也算是過的不錯。後來的霍元甲因為經常打抱不平,沒有多久在天津衛混出了一番名氣,在這期間他還結識了農勁蓀,農勁蓀一直是受孫中山之命在天津活動,所以霍元甲也受到了農勁蓀的影響。

1909年英國大力士奧皮音來到上海,他公開表示要和中國人比武,霍元甲也受到了邀請,在比賽時間到的時候,奧皮音卻沒有去,霍元甲因此名揚上海,在後來日本人又不停的前來找霍元甲比拼,霍元甲開始名揚天下,1910年霍元甲咯血病發作逝世。

值得一提的是,民間謠傳霍元甲是被日本人殺的,根據對霍元甲的屍骨檢驗結果來看,霍元甲也的確是中毒而死,歷史上真實的霍元甲是一個愛國武術家,武藝高強,當然和影視劇中還是有差距的。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 喜歡歷史的讀者們不妨關注歷史雜貨鋪,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歡迎指出,請多包涵。


歷史雜貨鋪


伴隨著“萬里長城永不倒,千里黃河水滔滔”蕩氣迴腸的主題曲,經典武俠劇《大俠霍元甲》在八十年代初期風靡全國,成為七0後揮之不去的記憶。劇中的霍元甲武藝高強,與徒弟陳真、劉振聲凜然正氣,誓雪“東亞病夫”之恥,不畏外國武者,譜寫了一曲曲正氣之歌,而大俠霍元甲卻最終中毒身亡。那麼歷史上真實的霍元甲是否也這般傳奇?

霍元甲出生於天津靜海小南河村的一個武術世家。霍家有套祖傳的武藝叫秘宗拳,到霍元甲的父親霍恩第已是祖傳六代了。霍恩第一身武藝,就做了個鏢師的行當。

霍家是武術世家,霍家子弟肯定是要習武的。但由於霍元甲體質比較弱,霍恩第看他不是一塊學武的好料子,怕他禍害了霍家的聲譽,就禁止他習武。可偏偏霍元甲對武術情有獨鍾,就揹著父親暗裡地偷偷學習秘宗拳。

1890年發生的一件事,讓父親霍恩第對霍元甲刮目相看。這天霍家來了位以武會友的武師,霍恩第就讓霍元甲的弟弟霍元卿與武師切磋技藝。誰知霍元卿很快敗下陣來。這時,霍元甲出面迎戰。霍恩第那個氣啊,本來他早已知霍元甲在偷學武藝,只不過為了健身強體,他也未阻止。可今天這場面,霍元甲出面應戰,這不是以卵擊石嗎!正想著,霍元甲與武師已交起手來。只見霍元甲穩打穩紮,見招拆招,竟將武師拋出丈餘。霍恩第喜出望外,從此對這個兒子也刻意栽培。

成年後的霍元甲以賣柴貼補家用,在賣柴的時候又遭到小混混勒索保護費。霍元甲不吃這一套,對付這些小混混簡直是小菜一碟。於是腳行的老闆看上了霍元甲的身手,叫霍元甲入夥了腳行。


霍元甲入夥腳行後,取消了許多勒索百姓的保護費,造成腳行收入銳減,又被腳行炒了魷魚。失業後的霍元甲又在天津衛北門外的懷慶藥棧謀了個差事,這個藥棧的老闆就是革命志士農勁蓀。

霍元甲聲名鵲起是在1909年。當時英國大力士奧皮音在上海亞波羅影戲院登臺表演,並登報向華人挑戰。霍元甲在農勁蓀、陳其美等人的鼓動下登報向奧皮音應戰。

不過,這場擂臺賽並沒有打成。奧皮音單方面規定了許多賽中不能使用的招數,但霍元甲並不認同這些限制。在比賽的當日,奧皮音並沒有出現在上海靜安寺路張園的比賽現場。其實奧皮音的失約只是因為雙方比賽規則沒有談攏,並非是因為畏懼霍元甲。但不管怎麼說,霍元甲敢於應戰,不懼洋人,也是不失國人氣節,因此名揚上海。


此後,農勁蓀等人在上海成立精武會,霍元甲出任總教師。日本柔道武士聽聞霍元甲大名,約定與霍元甲在虹口道場比武。霍元甲與徒弟劉振聲大勝日本武士。

但在1910年9月14日的時候,年僅四十二的霍元甲英年早逝。關於霍元甲的死因,有說因為霍元甲早年的肺病復發,咳血而亡。又說重修霍元甲陵園時,化驗發現霍元甲體內有砷化物,霍元甲應屬中毒而亡。

總而言之,影視劇中的霍元甲與歷史上真實的霍元甲還是有所差異的,影視劇中的霍元甲被過度拔高,賦予傳奇色彩,而真實的霍元甲就是一個具有正義感的武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