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河岸邊的千年古鎮——馬頭鎮

沂河縱貫古郯腹地,其有一段折而西去的河床,左岸便是千年水埠重鎮——馬頭。這個擁有繁華歷史的小鎮自古以來商賈雲集,貿易發達,於2013年被省住建廳成功確定為山東省“百鎮建設示範行動”示範鎮。全鎮總面積85.4平方公里,轄67個行政村,總人口8.4萬人,其中回族居民3821人,是全縣最大的回漢族聚居區。緊靠沂河,讓馬頭在舊時代得以繁華興盛,古鎮開發,讓歷史的馬頭再一次煥發出生機和活力。

沂河岸邊的千年古鎮——馬頭鎮
沂河岸邊的千年古鎮——馬頭鎮

一、舊時代,古鎮馬頭繁華鼎盛

《郯城縣馬頭鎮百年滄桑》一書中這樣記載道:“馬頭鎮,始興於唐,盛於明清。傍依沂川,舟楫入運,上至京衛,下抵蘇杭,素為魯南蘇北之重鎮,物資交流之商埠。”字裡行間透露了馬頭繁華的商業歷史。歷史記載,早在唐朝時這裡便已形成適宜人居的村落,因此有“古鎮”之稱。到了明清時代,此地水旱交通便利,是商賈雲集的貿易碼頭,素有“小上海”之美譽。鼎盛時期,全鎮的大小商店和手工業作坊有三百多家,在郯城縣有商會之前,馬頭就有了商會。古馬頭分為北水門、顏道口、西道口、大東門等多處集中的商業區。

沂河岸邊的千年古鎮——馬頭鎮

歷史上馬頭不只是商業重鎮,也是紅色革命的沃土。早在1929年10月,前輩鄉人劉之言在濟南求學期間,接受了馬克思主義的先進思想,回到家鄉在求是小學校長於靄辰的幫助下,創建了“魯南第一支部”,後來演變成為早期的臨郯縣委並指揮了著名的“蒼山暴動”。中共魯南第一支部是蒼、臨、費、莒、邳等地區建立的最早的一個支部,馬頭鎮也成為中國共產黨在魯南地區的發祥地之一。

回顧歷史,沂河曾經為馬頭古鎮創造了輝煌的商貿繁榮,卻在近代戰爭中幾度淪陷後結束了它的漕運使命,馬頭鎮也淪落成了一個普通的鄉間小鎮。

二、新時期,古鎮建設項目順利崛起

為了延續古鎮歷史,再現古鎮繁華景象,馬頭鎮黨委、政府決定啟動馬頭古鎮建設項目,並於2014年被省政府列為全省重點建設項目。項目總規劃面積72.8公頃,總建築面積211333.77平方米,總投資79923萬元,於2013年9月開工建設,預計於2017年全部建成。

為做好馬頭古鎮開發建設工作,我鎮堅持高起點規劃、大手筆投入,聘請了中國工程院院士戴復東領銜的設計團隊和山東省城鄉規劃設計院為馬頭鎮做總體規劃。馬頭古鎮開發總體規劃秉承傳承與創新的理念,依託現有資源打造“一河、一湖、一古鎮”的多功能旅遊景區,項目擬分為沂河沿岸區域、南北旱街區域等5個區域和沂河春帆功能區、紅色文化教育區、馬頭歷史紀念區、回民文化主題區等14個功能區,通過各個功能區的重點打造集中展現馬頭的商幫文化、水運文化、回民文化、紅色文化、民俗文化和美食文化,重塑馬頭絢爛的歷史風采。

沂河岸邊的千年古鎮——馬頭鎮
沂河岸邊的千年古鎮——馬頭鎮

歷史文化紀念區是古鎮開發建設的核心區,總建築面積16600平方米,總投資5400萬元,包括歷史文化展覽館、古鎮文化廣場和十個商業組團。建成後將集文化展覽、參觀體驗於一體,成為郯城縣最大的歷史文化展覽區。目前,歷史文化紀念區一期五個商業組團已交付使用。郯馬民俗文化館布展工作已全面完工,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認可。

東西大街和南北大街是古鎮的兩條中軸街,呈十字型交匯。南北大街貫穿了南門、歷史文化展覽館、源興湧商號、蘭家大院、魯南第一支部等多個景點,東西大街串聯了烤牌、醬菜、清真糕點、清素蘿蔔卷等特色美食,擁有600年滄桑歷史的清真寺也坐落於此。今年5月,投資了1400萬元對兩條大街進行提升改造。為消除空中蜘蛛網,完成了弱電下地、高壓電下地工程,同時鋪設了各類地下管道。目前,南北大街完成了全長1100米、寬9米的道路鋪設工作,整個路段全部由青石板磚鋪設而成,東西大街完成了全長2600米、寬12米的水泥路面硬化工作。正在進行道路兩側的綠化、亮化工程以及路沿石和步道石的鋪設工作。兩條大街的規範提升為整個古鎮的開發建設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沂河岸邊的千年古鎮——馬頭鎮
沂河岸邊的千年古鎮——馬頭鎮

根據戴復東院士的規劃設計,鎮黨委投資近千萬元對南北大街進行房屋改貌,共新建房屋120間、改貌房屋300間,古建面積達20000平方米,青磚紅柱的古鎮小街已初具規模。

沂河岸邊的千年古鎮——馬頭鎮

南門是整個古鎮的入口,也是馬頭具有典型特色的歷史文化景點,為了把南門打造成馬頭古鎮的“迎賓門”,投資了300餘萬元,採用大理石幹掛技術對南門進行裝修,特邀省政協副主席王宗廉為南門親筆題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