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北畢業,月薪5000”:別讓成功學定義了你的人生

名校光環與平凡生活的組合曾造就了不少爆款文章,例如“北大畢業賣豬肉”“北大畢業送外賣”“寒門狀元之死”,還有近來流傳的《“我清北畢業,月薪5000”:我只是個普通人》。除了感嘆造化弄人,圍繞這些文章展開的討論最終都落腳到讀名校的意義上。

有人贊成“名校無用論”:學校的層次只代表死記硬背的應試水平,不能代表綜合素質,進入社會後一切清零。有人堅持“名校光環說”:如果考名校真沒用,為什麼高考還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清北畢業,月薪5000”:別讓成功學定義了你的人生

名校畢業生成為普通人是普遍現象嗎?為何大部分人沒有成為天之驕子?人們對此話題的關心說明了什麼?作為在名校學習、生活了數年的學生,我想以局內人的身份,從自己和身邊同學的切身體會入手,重新探討這個話題。

儘管看上去有些矛盾,但“名校光環”和大多數畢業生成為“普通人”的確是同時存在的現象。名校之所以成其為名校,必然有其競爭優勢,主要體現在教學資源和人才環境上。舉幾個簡單的例子,名校學生想了解某一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能迅速、免費地在圖書館網站上翻閱世界頂級期刊;想申請海外知名大學或者到頂尖企業實習,能向身邊有類似經歷的學長學姐請教;學習研究中遇到問題,自己的導師就是行業一線專家……這些機會在普通大學很難取得。名校學生以此為捷徑,結合自身智識、能力優勢,更好更快地達到目標,達成推進科學、創造財富、傳播文化、造福社會等多種使命——這也是名校聚集各類優質資源,最大化效率的原理,“名校光環”就這樣出現了。

同時,許多名校畢業生並沒有成為“天之驕子”,甚至最終“泯然眾人矣”。如果說賣豬肉、送外賣、月薪5000元等案例尚屬極端,那麼從我的個人經驗看,許多名校生在踏入社會後呈現的狀態就是三個字——普通人:做著技術含量不高的工作,拿著與其他大學畢業生區分度不高的薪水,每天為生計奔波,為瑣碎牽絆……有的甚至與所謂“雙非”大學畢業生區別不大。

“清北畢業,月薪5000”:別讓成功學定義了你的人生

頂尖的資源、響噹噹的聲譽、大佬雲集的校友與黑壓壓、沉默少言的大多數並存,構成了名校畢業生真實的分佈狀態。即便在名校,能脫穎而出、活成“人贏”的也只是少數。根本原因在於客觀存在的資源與主觀利用效率之間的偏差:有的人逐漸形成對未來深入清晰的思考,規劃長遠、勤奮刻苦,善於把握機會,充分利用學校的各種資源,不斷接近目標;但也有人陷入迷惘遲疑,加上潛意識裡認為名校畢業好歹能找個不錯的工作,形成了過一天算一天的想法。勤奮些的則緊盯績點、提升學歷、混跡各種圈子;懶惰的就是論文拾人牙慧,作業敷衍了事,合作敷衍搪塞。對於很多學生,學校提供的資源環境為其所用不到百分之一,其綜合素質和能力自然與普通大學別無二致。即便找工作時,因為名校招牌多了一些機會,從長期看也難有後勁。

說到底,名校雖然有光環,但並非每個人都有決心、恆心、毅力、機遇去接近這個光環。既然名校的優勢沒有為我所用,那麼在名校就讀,也只是物理上生活在名校校園而已,“泯然眾人”並非稀奇事。

不過,本文目的不在於批判沒有充分利用學校資源的名校學生,畢竟每個人的成長軌跡、生活目標都不一樣,機緣際遇更是千差萬別,就讀名校的收穫也不能只用“成功”標準衡量。只是,隱藏在名校爭論下的落後教育觀念值得我們深思。

因為許多名校畢業生不夠“成功”而否認名校價值,認為讀好大學“沒有用”,是典型的功利化教育傾向,類似思潮還有曾經甚囂塵上的“讀書無用論”。大學最大的意義是涵養青年的思想、品性,從而探求科學真理,傳播優秀文化,喚醒社會反思。財富、成功是高水平思維和能力的副產品,強行作為衡量名校的標準是本末倒置——難道大學按照所謂的“有用”標準辦學就能批量生產富豪了?一味從功利角度衡量名校價值,很容易造成忽視基礎研究、缺乏創新意識、荒廢文化建設的後果——這些問題已經在當今的大學校園中顯現,且拖累了社會的轉型升級。

“清北畢業,月薪5000”:別讓成功學定義了你的人生

迷信“名校光環”,認為進入名校便自動“鍍金”的想法也不可取。在這種思潮影響下,大部分高中生乃至他們的老師、家長認為高考就是人生“最後一役”,過了這一關,就是“鯉魚躍龍門”,從此高枕無憂睡大覺,等著高薪工作自己送上門。殊不知,考上名校只是一個起點,而遠遠不是終點;好大學提供的只是一個平臺,而不是一份兜底的保險。目前,名校學生中存在的懈怠心理即由來於此,根本上還是落後的思維作祟。

成功的少數和平凡的大多數,構成了社會結構的基本圖景,名校內部的小社會也是一樣。“名校畢業活成普通人”是個大概率事件,不值得大驚小怪,反而這個話題被屢次炒成熱點才不太正常——名校就是用來造就“成功人士”的嗎?考上名校就是萬事大吉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