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民規模破 9 億,七成月收入不足 5000 八成學歷在專科以下

既然是19年的報告,我找個09年的報告給你們康康。魔鬼在細節,細節靠對比。

記住,2019年9億網民,2009年3.8億網民。

來,震驚的學歷:

中國網民規模破 9 億,七成月收入不足 5000 八成學歷在專科以下

2009年


中國網民規模破 9 億,七成月收入不足 5000 八成學歷在專科以下

2019年

九年義務教育進步明顯?不是啦,是孩子們都有了手機,直接把高中人群壓縮下去了。

報告剛出來時,各路營銷號驚呼:受過高等教育的網民佔比好少哦~

靠,十年前就這麼少,自古以來更少。

十年下來,佔比提高了約5個點,在絕對數量上相當驚人,符合這麼多年大學擴招的趨勢。但是指望這五個點能扭轉互聯網輿論環境,那是妥妥的想多了。

高等教育佔比多了五個點,可小學生初中生佔比翻了翻。這下你能理解B站為什麼突然多了那麼多睿智發言了吧。


接著,職業分佈:

中國網民規模破 9 億,七成月收入不足 5000 八成學歷在專科以下

2009年


中國網民規模破 9 億,七成月收入不足 5000 八成學歷在專科以下

2019年

2019年的職業劃分比2009年更細,但是合併相似項後,四大主流從來沒有變:

1.學生黨,總是三分之一;

2.上班族,基本在四分之一;

3.個體戶,從十分之一多到五分之一多;

4.家裡蹲和三和大神,長年十分之一。

感慨一句:真是微商崛起,難怪國家不便對傳銷下手,你看看這養了多少就業。

回來。真正值得關注的新人群有兩類:一類是退休老頭老太;一類是農村人口。二者都得益於廉價智能手機的普及和通信網的全國鋪設。

這裡應該重點表揚一下新農村建設。


最後,很多人一驚一乍的收入分佈:

中國網民規模破 9 億,七成月收入不足 5000 八成學歷在專科以下

2009年


中國網民規模破 9 億,七成月收入不足 5000 八成學歷在專科以下

2019年

乍一看,2009年月收入5000元以下網民佔比高達94%,2019年月收入5000遠以下網民佔比下降至71%。

富了那麼多?別開心太早,還有通貨膨脹呢。

面對數字,我一個文科生是標準菜雞,於是我求助於我司那個混跡過一堆投行的新加坡CFO,並許諾他一頓潮汕打冷。

他先查了一遍09年到19年的官方通貨膨脹率,基本都在2%以下。粗算下來,19年的人民幣比09年要通脹了30%。

但是,已經43歲的他堅決不相信這個數字,並且反覆跟我扯皮,說這個數字要是真的,就是侮辱他當年在渣打德意志以及一堆巴拉巴拉的從業經歷。

總之,在吹完一頓牛逼後,他表示:如果是從購買力角度來看,應該是40%左右,上限到50%;如果是看廣義貨幣總量,那差不多到300%。

我個人還是不大信這個數字。畢竟09年我還能在上海買到5塊錢的牛肉拉麵,19年基本都在12/13塊了。而且肉少好多...

總之,很感謝他給的無用數字,因為我還是不會算。於是再許諾他一頓壇燒八味後,他憋半天告訴我:

如果拿19年的5000元去套09年,那麼09年應該至多有80%左右的人在這條線以下。


好,19年三七開,09年二八開。

看來我們過去十年雖然瘋狂增加貨幣總量,但是財政措施特別是基建等國家項目疏導得比較好,新增的貨幣沒有大規模湧入一般消費品,所以CPI不是很誇張。

而且這十年的發展,確實快速擴張了中產階級群體,一億多人上升到了城市中產水平,這個規模也吻合這十年的城市化進程。

有值得慶祝的提升,而且算得上舉世矚目。但是根本結構和十年前還是非常相似。真正意義上的結構性變化,大概要追到00年了。


通篇下來,收入、職業、學歷三大新聞點,其實從長線來看都乏善可陳。第一次看到這種報告的朋友,這三點還有些衝擊;但就報告本身,這三點算是例行公事。

我個人覺得,這兩份報告擺在一起,真正讓我感興趣的只有一個點:上網時間。

2009年:每週18.7小時;

2019年:每週30.8小時。

每天兩個多小時,還能說是打打遊戲看看新聞和視頻;每天四個多小時,那就不止是娛樂了,連工作和日常溝通都在裡面。

強調這是平均數啊,別拿抖音快手B站那些嚇死人的平均使用時間來比。

這個數字,表明互聯網已經是無可爭議的生活基礎建設,我們離科幻小說裡的“完全在線”不遠了。

生活的全鏈條數據都能拿到時,工業互聯網就可以開始得到真正的爆發。因為消費端已經形成了事實上的數據孿生,接下來就可以引導到產業集群領域。

如果能在工業集群上也實現數據孿生,那麼建立一個完全封閉的工業霸權就不再是夢想。

溼了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