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自己是醫生,你還願意讓自己子女學醫嗎?

疼痛診療劉醫生


你自己是醫生,你還願意讓自己的子女學醫嗎?

如果我是一名醫生,我會願意讓我的子女學醫,把我國的醫學搞上去。

一名醫生用自己畢生的精力研究醫術,留下來寶貴的醫療經驗,特別是我國的中醫,望聞問切,有一整套嚴謹的醫療技巧,有許多疑難雜症,經過老中醫的診治康復。

一個醫學專家,一個醫學教授,一個老中醫,如果沒有傳承,如果沒有接班,太可惜了。

有一個節目,報道了三代人都是在學習中醫,爺爺活到老學到老,有精湛的醫學技術,是一個老中醫 ,是一個有名望的中醫。兒子也是一名中醫,正在工作中, 口碑非常好,孫子剛剛七八歲,也在跟著爺爺學中醫,小小的年紀,蒙著眼睛都能分辨出中藥的名稱,不愧是老中醫的子孫。而且把脈,望聞問切,對答如流,中藥湯頭歌記憶也不少。就是一個好醫生的好苗子。

讓自己的孩子繼承自己的事業,這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作為醫生更應該讓自己的子女繼承。

有人說如今醫患矛盾緊張,當醫生很危險 ,有很多人不理解醫生治病救人。

我不這樣看,如今醫患矛盾緊張的確是事實,但是並沒有到不能解決的矛盾,試問,那個單位沒有矛盾,哪個單位沒有危險呢。

我們應該認真的正視矛盾,解決矛盾。首先我們醫務工作者要,認真的和氣的對待患者,多很患者,家屬,溝通治病救人的醫療方案。因為花錢的是上帝,我們在為上帝服務。

如果遇到危重病人,要跟患者,家屬說清楚 ,不要忽悠患者高價治療,給患者造成人財兩空。

只要我們醫務工作者工作做細了,做好了,醫患矛盾就會降低。

當然也應該看到的確有個別的患者,患者家屬,無理取鬧,也確實存在著許多的醫療案件得不到解決的問題。

我們心裡的醫生,大多數都好醫生 她們救死扶傷的英雄事蹟,都已經深入人心,我們應該相信,通過國家有關機關得認真負責的管理,醫患矛盾一定可以徹底解決。


居安思危164299745


我自己的經歷,醫學院畢業,現在沒有在醫院上班,當時我們學校流行一句話“勸人學醫,天打雷劈”

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求學之路

一把辛酸淚啊(我現在正嘆氣搖頭呢)誒。。。。我家外公是鄉村醫生,爸爸也是醫生,所以從小我立志也當一個醫生,最終居然實現了,真選擇了學醫,出學校後真當了醫生,有人肯定會恭喜我,夢想實習了,我只有微笑著回答:呵呵,還行吧。其實我的內心真的是有苦無處說啊。

大學五年,你知道我的的課本有多厚嗎?你知道我們課程表有多滿嗎?你瞭解我們下課在教學樓直接穿梭找教室嗎?你知道週末圖書館的位置有多難搶嗎?平時更難,考試月你沒有5點起床去佔位置,估計是沒有的。知道考試月,多少學生挑燈夜戰、失眠嗎?說重來了一次高三都不為過。這只是一小部分。

畢業了,到醫院了,你以為結束了嗎?不,這是另一個開始。現在的醫學生開始規培,規培3年,我們內地規培工資大概不到3000/月吧。一個24、5歲的年輕人,3000塊錢,三年時間。你敢找女朋友嗎?你有錢和朋友出去吃個飯嗎?有錢旅遊嗎(醫院也不會給你這個時間,你放心吧,沒有時間旅遊的)?

你以為規培結束了就沒有事了嗎?還是太年輕了。接下來就是各種考試,考執業醫師、考中級、進副高、正高。搞論文搞學術。每個月醫院都有技能考試,尤其是年輕醫師。有考試你就要參加,必須參加。什麼夜班、假期值班、除夕仍在醫院上班的,相信很多醫生都碰到過。

再回頭看看你同學,你朋友,當你還在學習讀書時,他們已經大學畢業了,當你還在醫院規培當苦力時,人家已經帶著老婆孩子自駕游去了,當你還在和病人理論吵架時,人家在星巴克和客戶聊天呢。。。。。說多了都是淚。

你居然問我願不願意讓小孩學醫,別人我是不知道,如果是我的小孩,我要打斷他的腿。(有點激動,如果有不對的,請留言告訴我。謝謝你)


貓頭鷹美食


我們兩口子都是醫生,每當夜班碰一起的時候,著急的沒辦法,有時一週2個人都見不了一面。孩子2歲的時侯媽媽夜班,我自己看孩子,孩子睡著了,醫院有搶救,我扔下孩子,去了醫院。2小時後回到家,孩子雖然還在睡覺,但是覺得對不起孩子。閨女和我們說,爸爸媽媽,你們怎麼沒有當老師,不用上夜班,見週末就可以休班,還有寒暑假。當時我們倆心很酸。我們兩口子不會鼓勵和引導學醫,自己喜歡學什麼就學什麼吧。實在不行了,學醫是最後一條路。


MrJack陳


馮導問葛優,

“如果你有一百萬,願不願意捐給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葛優思索了一會,反問了一句,

“都捐了啊?”

馮導很肯定的點頭說,

“都捐了。”

葛優沒有再猶豫,回答說,

“願意。”

這時馮導加大難度了,問他,

“如果有一千萬呢?”

葛優依然是兩個字,

“願意!”

馮導繼續,

“如果有一個億呢?”

葛優毫不猶豫的說,

“十個億都可以!”

重點來了,馮導不再問錢了,而是問葛優,

“如果你有一輛汽車,願意捐給別人嗎?”

葛優突然回頭看了一眼,轉回來時搖了搖頭。馮導疑惑了,

“為什麼呀,前面你有十個億都願意捐,為什麼車就不行了呢?”

葛優回答說,

“別的都行,就是汽車不行,因為我還真有一輛汽車!”

這是個笑話,但卻符合大多數人的內心想法。所以問這樣假如你是醫生你會不會怎麼樣的問題,不是醫生的人自然會說出很理想很陽光很善意很美好的答案。然而現實很骨幹,就像上面的笑話那麼刺骨一樣,你十個億都願意捐,為什麼一輛車就不行!

虎毒都不食子,哪有不愛和希望自己孩子過的好的家長,孩子選擇職業也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家長是起一定影響作用的。如果醫療環境好,被社會尊重,我想學不學醫的人都願意讓孩子學醫。反之,如果社會和自己都認為醫生心黑,醫生不是受尊重的職業,不會有人去讓孩子學醫把。所以社會的引導有多麼重要。

目前國家已經重視對醫務工作者的保護了,出臺了很多法規。畢竟已經開始出現醫生的緊缺了,尤其像兒科,現在孩子又這麼寶貴,由於待遇不高風險卻極高醫患環境很危險,都知道不要去兒科,時間一長,孩子生病了卻發現找不到兒科醫生了。

其實人心都是肉長的,社會上各行各業都一樣,缺了那一行都不能良好運轉。我們應該尊重每一個職業,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長工金火土


我的孩子學醫怎麼樣?

在我們醫生圈流行這樣一個笑話,當有人問一個醫生,我家有一個孩子想學醫問大夫朋友 ,你說怎麼樣?

這時候醫生非常嚴肅的告訴這個朋友說:我問你個問題,孩子是親生的,如果不是親生的,可以學醫了。

為什麼是醫生這麼說?對他人說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學醫呢?

其實我家的姑娘也上高中了,他也問過我,她學醫怎麼樣?

我說如果你要想學醫,那你就給我認真好好的學,把外語學好,去國外行醫。

如果在國內行醫近些年就拉倒吧,因為我已經做醫生20年了,裡面的辛酸苦辣,醫療行業經歷了不斷的改革。

現在醫生的壓力

醫生職業壓力大。

任何一個行業可能都說我們壓力大,IT行業,銀行,公務員那個行業壓力都不小。

但是,醫療行業這樣與人命相關的行業其中承受的壓力有幾方面。

1、第一個是職業進步的壓力,因為當你成為醫生之前,你起碼學5年,,規培最少在年,如果你繼續讀研究生博士,都是10年以上。這時候你只是一個最初級的醫生,晉升主治醫,副主任醫師,主任醫生,從學醫開始最少20年以上了。這個漫長的過程,你能等到嗎?

2、還有就是面對生命的壓力大,我有一個非常好的老師,是我剛畢業時候帶我的一個主任。

一個手術的患者術後出現併發症去世了,從此,再也不當醫生做手術了,他從事了行政行業,你說一個壓力能有多大?

3、我國現在的醫患關係,我覺得出現的主要矛盾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對健康的需求和要求與醫生能提供的服務之間產生的巨大的矛盾。

而這個矛盾起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制度、管理、醫生、患者方方面面都有,甚至媒體都參與在其中,但是所有的矛盾都集中表現在家屬病人對醫生的不滿,而這個不滿讓醫生每天戰戰兢兢的。

出現一次嚴重的醫療糾紛,醫生可能盡一兩年都緩不過來,,所以這個壓力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變革的時代

我國正在進行巨大的變革時代,不光是醫療醫療行業,所有的行業都在變革,特別是醫療改革。

我想將來一定會有更好的醫療環境,我想短期內不會有一個根本的變化。

至於說醫生掙得多,只是少部分的醫生當成全部醫生,但是有一點醫生的收入可以養家,想發財,那只是少部分人,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大部分人都是工薪階層。

在這麼大壓力下,醫生的生活在醫療科研教學中度過基本沒有了自我,而這樣的生活並不想讓孩子經歷。

“快樂的小大夫”每天為您推送健康醫學知識,分享病例,不要忘記點擊右上角關注呦!


快樂的小大夫


不願意!!!!!!!!!!!!!!不用多說!!!!!

捫心自問一下,你去醫院看病抱著的是什麼心態?!!!

學醫本科5年,規培3年!一個基礎小醫生就合格了!對了還有全國統一的執業醫師考試!

讀書時間學費比一般的專業貴!!!辛苦就不用多說!多少醫學高校的自習室不夠用!大家看一看!學醫就是讀高三!

規培3年,3千左右的一個月!你不耍朋友?開銷大,收入跟不上!還得必須考過執業醫師考試!

執業醫師,正式工作了,頭三年你是掙不了多少獎金的,獎金是根據你的病人流量來算的!

綜合現在的醫療環境看!時刻提心吊膽的上班!熬夜多!沒有固定節假日!

我說的是臨床醫生哈!!!


Y上門女婿


我願意,並且已經在操作,我的兩個兒子都畢業於大連理工大學,當時我就想讓老二學習中醫,可他沒有同意。現在他通過我在治療腎病綜合徵方面取得的效果,兩個兒子都開始學習中醫理論了,已經學了幾年了。我給他們購買了一些中醫學的理論典籍,並把我治療的每一個腎病患者的情況和處方告訴他們。因為中藥處方是根據不同患者的具體情況而處方,也根據患者在恢復過程中不同的狀態而處方,所以就隨時告訴他們,並一起討論。他們雖然都有自己的工作,但卻認真的在學習中醫理論。因為中醫學不僅是一門技術,也是一種修養,一套哲學思想,唯物辯證法。亦是一種傳承。看到他們的學習勁頭我很欣慰。


dukediao


據統計有六成以上的醫護人員不願意讓子女學醫,為什麼呢?下面咱們就簡單的分析分析。

在大家眼中的醫生是這樣的:優點:1.清閒收入高;2.家人朋友看病容易;3.工作穩定;4.工作環境乾淨舒適;5.按時上下班,週末以及節假日休息;6.還能自己開診所;7.有成就感;8.越老越吃香………缺點?有什麼缺點?


而醫生眼中的自己是這樣的:優點:穩定…......然後,讓我想想,實在想不到啦!缺點:1、前期投入極大,門檻在所有職業裡面最高之一,投入高收入低。本科實習期還要給單位交錢,畢業還要考研,還要規培,還要專培,人家孩子打醬油啦!醫學僧還在實習!多麼痛的領悟啊! 2、工作強度大、壓力大,風險高。每週至少1-2個夜班,半夜三更隨時起來處理病人,第二天還要繼續上班,該上手術上手術,該開會開會,該寫病例寫病例,反正最快也到中午才能下班。病人病情隨時變化,精神一直緊繃,心裡壓力山大。

3、沒時間顧及家庭,夫妻關係及與孩子關係容易惡化。孩子:“爸爸媽媽,你們什麼時候陪我出去玩啊”.等我下夜班,等我寫完病例,等我開完會,等……一天已經過去啦!如果夫妻雙方都是醫院工作的,那麼帶孩子就是一個超級大的問題,每個月都要算排班,為什麼?兩人不能同時上夜班啊!不然孩子沒人管啦!


4、當前醫患關係較差。現在病人看病經常說百度上是這樣的,是那樣的,怎麼跟上面說的不一樣啊。如果不相信醫生,請回家按百度上自己治,藥店裡的藥品種類比醫院還齊全,自行服藥治療就好啦!也不用來醫院排隊,也不要去掛號,也不用做檢查!這樣不是更好? 5、基本不用考慮一夜暴富、大富大貴這種事情。每天白班夜班加班,每月收入都差不多,暴富這種奢望,做夢都不敢想;有人可能會說我知道某某專家,某某教授月薪多少多少萬,你們也看看那是金字塔尖尖上的人群,那大家想想自己領域上頂尖的人群收入又是多少呢?

為什麼醫護人員不願意讓自己的子女學醫呢?看完上面的分析,大家也都應該清楚了吧!大家都不想自己的孩子受苦,不想走自己走過的蜿蜒的泥濘的小路,都希望孩子們有份輕鬆的高薪的體面的工作,這樣的工作有嗎?每個職業不都是有利有弊的呢?就想圍城一樣,裡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進來。


白衣木子


不願意。孩子也確實沒有學醫。當初也猶豫過,雖然孩子的各項特點特別適合學醫,但經過自己這麼多年的行醫經歷,最後還是放棄孩子再從事這個行業了。從醫這個行業,工作順利時,大家累並快樂著,表面很光鮮。但是,不順的時候很多。自己沒有拒診病人的權利,遇到什麼病人接診什麼病人,尤其是是急診病人,不知道深淺,不知道哪個地方有坑或者陷阱。總會遇到極個別素質差的病人或家屬或者隱瞞病情的,出了點問題或者哪個地方有點瑕疵,或者花錢多了點,就開始折磨醫生了。手術也沒有十全十美的,出了點併發症或者其他什麼的,病人或家屬理解不了的,就開始折騰。遇到糾紛時大概率事件往上賠錢。經過這麼些年的精神折磨,我都挺為自己精神抗壓能力自豪,竟然沒有得抑鬱症。所以絕不能讓孩子再重蹈覆轍。


五月502


2001年高考,志願全是報的計算機,結果沒考上,給調配到福建農林大學蜂學專業本科,那年信息不發達,壓根不知道這個專業幹嘛的,所以直接復讀了,後來才知道是相當牛逼的專業。

2002年高考,家裡都讓學醫,結果差3分上重點,與大連醫科大學失之交臂,那一年大連醫科大學第一年在四川招生,招生考試報把他印成二本,最後關頭才改過來,導致那一年上線就走,但即使這樣人都沒招夠,哎!於是讀了瀘州醫學院一個坑爹的專業——中西醫臨床(皮膚性病學方向),畢業沒關係工作也找不到(中西醫結合沒人要),參加了西部計劃志願者服務了2年,現在搞皮膚美容。

老婆是在志願服務西部計劃認識的,也是醫生搞針灸,真的是陰差陽錯,丈母孃也是醫生搞中醫,老丈人雖不是醫生確是搞檢驗的,後來妹妹結婚我才知道妹夫是醫生開診所,妹夫的姐姐也是醫生搞外科,哎,我們算是一大家子都是醫生,所以對這個職業是深有體會,苦累不說還沒有假期,沒有固定週末,沒有職業榮譽感,出門從來不敢說我是醫生,路上有病人需要救治也不敢就

哎,和老婆討論幾次,以後絕不讓孩子學醫,學習時間長,又苦又累,畢業還要規培,各種考試,30歲了都還在學習沒有掙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