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滅亡是必然,滿清入關是偶然,如果吳三桂不放滿清入關,中國將何去何從?

亦喜亦悲歡


明亡清興,其中一個關鍵人物就是吳三桂。

李自成招降吳三桂不成,就親自來打吳三桂。眼見山海關即將陷落,吳三桂乾脆投降滿清,打開山海關放滿清入關。一片之戰,李自成慘敗,而清廷則入主中原。因而,吳三桂被人唾罵,淪為歷史丑角。

那麼,吳三桂要不降清,清軍會統一天下嗎?

早在李自成折騰明朝時,沒入關的清廷,就已定好策略:等李自成滅明後,清軍再入關。果然,崇禎剛自殺,清軍就開始入關。

關外的清廷已立國三十年,政權穩固,八旗兵戰鬥力非常強大,再加上有很多漢人士大夫的支持。而這些條件,都是奉行流寇主義的李自成沒法比的。

更重要的是,李自成剛滅明,就驕傲自滿,開始腐化變質。本來,老百姓和大順軍就不熟,沒什麼階級感情。大順軍變質,農民非常失望。何況北方連年打仗,糧食短缺,大順軍也撐不下去了。還有一點,大順軍內部山頭林立,互不相服,嚴重影響戰鬥力。再說,南明當時勢力還算強大,滿清在北,南明在北,夾心餅乾的大順軍,潰敗勢在必然。

而比較滿清和南明,明顯是滿清的軍事實力更強。早在吳三桂降清之前,清軍就多次打進內地,只不過沒走山海關,相對麻煩點。吳三桂願意獻出山海關,可以讓清軍省大量人力物力,自然求之不得。但如果吳三桂不降清,清軍也是可以入關的。換言之,吳三桂獻山海關,對於滿清,只是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有沒有吳三桂,清軍都能入關。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城,明朝最後一位皇帝崇禎在煤山自縊,標誌著統治中國276年的明王朝徹底滅亡。但此時的明王朝任然有一支精銳,駐紮在山海關,那邊是吳三桂率領的關寧軍。不過,這支部隊並沒有成為明王朝起死回生的良藥,隨著吳三桂開關,清軍八旗攻入關內,隨後以秋風掃落葉之勢滅掉了農民軍和南明,最終一統天下。

清軍一統天下的過程中,最重要的一環便是入關,山海關是明清對峙之界限所在,清軍雖然進入內地無數次,但是始終沒有通過正面進攻打開山海關。所以,現在有不少人做出假設:如果吳三桂當年不做出獻關投降的決定,明末清初的歷史將會改寫。事實果真如此嗎?

實際上,山海關並不能阻擋清軍的腳步。明清兩方在遼東的勢力變化,總體而言是明退清進,但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明清之間對峙的地點並不是山海關,而是在更加東北方的錦州。自努爾哈赤起兵以來,明軍在遼東一潰千里,明朝重臣孫承宗便設計構築關寧防線,自北向南連接錦州,寧遠和山海關,形成一條首尾呼應且堅固的防線,後來袁崇煥加固了這個防線。所以,明軍能長時間與清軍保持僵持,依靠的是這條防線,而不是山海關,山海關因為有寧遠和錦州作為屏障,所以幾乎沒有受到過清軍的正面衝擊。在這條防線上,明朝投入了十三萬精銳的關寧軍,這也為防線的鞏固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因此,僅僅依靠山海關,是難以抵擋清軍的。這條防線在1640-1642年的松錦之戰中被清軍徹底摧毀,此役清軍殲滅關寧軍主力,俘虜明朝遼東方面的重要將領祖大壽和洪承疇,擊殺曹變蛟等名將,並且攻陷錦州。如此一來,這條防線便再也不復存在,山海關便首當其衝,成為了清軍火力的唯一集中點。

所以說,即使吳三桂不開關投降,那麼僅僅憑藉自己的五萬關寧軍殘部,根本無法抵禦清軍。

至於李自成與吳三桂聯合,那更是不可能,因為吳三桂與李自成的利益是天生對立的。這一點從後來南明提出的“聯虜平寇”策略可以清晰地看出,明朝的統治階級對於李自成的仇恨,遠大於對清軍。所以,李自成與吳三桂不可能聯合,歷史也證明了這一點。

所以,可以大膽假設,如果吳三桂不開關,那麼清軍可以憑藉自身的力量攻破山海關,然後直接和李自成交手,而李自成的軍隊戰鬥力遠弱於清軍,故李自成會若如同歷史上一樣被迅速消滅,之後便是清軍一統天下。

故,吳三桂開關與否,都並不影響清軍一統天下的結果。


庭州行者



誰說清朝入關是偶然?


事實上清朝定鼎天下是必然結果,即使吳三桂不放清軍從山海關入關,清軍也照樣從喜峰口入關。


在談論明朝滅亡問題上,一定要明白一件事:明朝中後期最強大的武裝力量在誰的手裡。


如果我說在明末,明朝最精銳的力量是邊軍,想必不會有人反對我。


那麼,明朝邊軍戰鬥力靠什麼維持呢?


薩爾滸之戰時明朝殉國將軍裡最有名的是杜松,他當時帶兵號稱天下第一,然而杜松部戰鬥力核心卻是少數民族戰士。


榆林武卒素稱雄於諸鎮衝鋒破敵大抵皆恃夷丁……夷丁利於野戰


那麼,杜松部隊情況是個別現象嗎?


活躍在嘉靖後期、隆慶一朝、萬曆前期,久任邊疆巡撫總督,做過陝西、延、寧、甘肅總督,山西、宣、大總督的王崇古就曾經直言不諱的指出“各邊納真夷人之降,以充家丁衝戰之用。行之巳久。”



在薩爾滸之戰前,明朝人自己議論所謂名將時也忍不住吐槽“今之號稱名將者……不過恃其弓馬技藝,蓄養降夷為家丁,勇敢直前耳。”


而薩爾滸一戰後,有大臣向萬曆皇帝上書,認為邊軍現狀應該改革,邊軍應該更重視火器,之所以邊軍應該更重視火器原因是邊軍將領“專以雙糧厚賞,招養夷丁,驅我華人,為虜奴僕,辱我族類,餒我士氣”


事實上就連大名鼎鼎的“關寧鐵騎”,其中多一半也是蒙古降人,崇禎九年《合兵理嚴馭將疏》:“關寧鐵騎素為敵憚,祖大壽新任提督命成師而出……而所部夷漢丁副將守備如桑昂、那木氣七慶及恰臺吉等又皆夷種,以夷攻夷無堅不摧。”


等到了吳三桂時代,關寧軍戰鬥力幾乎完全依靠吳三桂手裡的“夷騎”,《明季北略》是這麼說的“吳三桂,字長白,高郵人,遼東中後所籍,膂力絕倫……

夷丁突騎數千,尤為雄悍。敵望之輒遁。”



簡單來說,明朝末年,明軍戰鬥力最強的是邊軍,而邊軍戰鬥力則直接來源於少數民族戰士多寡,那麼按照這個邏輯推導,清朝八旗那十幾萬幾乎全部由“夷人”組成的軍隊,自然是當時東亞第一的軍隊,坐擁戰鬥力第一的軍隊的政權獲得天下難道不是再正常不過了嗎?


事實上後來清軍在江南的遭遇也證明了“真夷”戰鬥力,當時清朝任命的嘉定縣令帶著幾個冒充真滿洲的蘇州衙役就幾乎控制了全城,如果不是剃髮令,清朝在嘉定的統治也就穩定下來了。


而李自成軍隊在一邊石大戰後,雖然也不乏重整旗鼓的時候,但是碰上豪格與吳三桂帶領的軍隊也是屢戰屢敗,這也充分說明李自成大順軍戰鬥力。


蘭臺


假如吳三桂不和多爾袞合作:

一、吳三桂擁立崇禎帝16歲的太子朱慈烺為大明皇帝。

在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城時,曾有流言朱慈烺曾在吳三桂手裡。在北京城破後,李自成找到了朱慈烺,並封朱慈烺為宋王。

4月12日,李自成和吳三桂在山海關作戰,朱慈烺隨行。4月14日北京城有人私貼告示,聲稱明朝氣數未盡,約定在4月20日擁立朱慈烺為帝,年號義興。

4月22日,在李自成和吳三桂議和時,李自成將朱慈烺送給吳三桂。隨後吳三桂發佈告示,聲稱要護送太子回京,擁立太子為帝,年號義興。

4月30日,李自成離開北京,逃亡西安。

5月1日,吳三桂帶著太子朱慈烺回到北京。

6月6日,多爾袞帶著清軍進入了北京。吳三桂要求多爾袞立朱慈烺為帝,被多爾袞拒絕。吳三桂於是將太子挾持到山西。

《明季南略》對此也有記錄:

“先是,吳三桂擁太子離永平,檄中外臣民:將奉入京即位。至榆河,陰逸之民間,使人導入皇姑寺。”“自成戰敗西還,不見太子隨後;人傳太子歸吳三桂軍中矣。”

左良玉的上書:

“東宮之來,吳三桂實有符驗,史可法明知之而不敢言;此豈大臣之道!”

劉澤清上奏死於亂軍之中:

“甲申六月十八日,劉澤清奏:『有典史顧元齡,系浙江錢塘人;五月初二日出北京,傳言皇太子卒於亂軍,其定王、永王俱於賊走之日遇害於王府二條巷吳總兵宅內』”

總之,太子朱慈烺在北京城破後就沒有確定消息。傳言有二:1、被李自成發現,後送給吳三桂,最後跑到南明;2、在亂軍之中被殺。

二、吳三桂率軍南下,效忠弘光帝。

《明季南略》:

1644年5月28日

“馬士英奏吳三桂之捷,命封薊國公,世襲;戶部發銀五萬兩、米十萬擔,責令沈廷揚送與之。”

萬元吉要求弘光帝將吳三桂丟棄山海關會南方佈防:

“賊既渡河,臣即與閣臣史可法、姜曰廣雲:「急撤關寧吳三桂,俾隨路迎擊,可以一勝」”

如果吳三桂繼續效忠,南撤到江南佈防,這是最大機率發生的。

三、吳三桂和李自成合作

李自成同意吳三桂割據河北、遼東為王,作為大順的藩屬。李自成割據陝西、山西,繼續大順政權。

於是就會形成:東北的大清、河北的吳三桂、李自成的大順、張獻忠的大西、弘光帝的南明、西域的準噶爾汗國、漠北的喀爾喀蒙古等7個分割政權。

7個政權相互勾心鬥角消滅對方。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
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歷史哨聲


如果吳三桂不放清兵入關、引狼入室,首先就是沒有現在的中國地圖、沒有近現代的中國傳統服飾文化_滿服:旗袍文化。清朝是中國版圖的奠基者,滿服:旗袍、馬褂辮子裝/唐裝是中國禮服的創造者。這兩者對文化部非常的重要。

在當時,從全國其它各族的文明來分析。華夏文明快要不行了,眼看中國即將快要四分五裂。漢族人已經主持不了大局,其它少數民族更是不行。當然,除了漢族人是華夏文明的正統之外。其實還一個最讓滿洲人不起眼的少數民族,而且這個不起眼的少數民族就是四千年前建立過商朝的睢/水族人!除了漢族人之外,睢/水族人才是華夏文明的正統!這時候由於是漢族人不行了,因此才讓滿洲人,這個來自西伯利亞通古斯的異族侵略者有機可乘。

真是天意弄人啊!華夏文明的正統除了漢族人不行之外,其實還有其它少數民族的啊!為什麼其它少數民族比漢族人更加的不行呢?在華夏文明最危險的時刻,應該有其中的一個民族挺身而出來延續的。可見偏偏在這個關鍵的危險時刻卻沒有其中的一個民族站出來。這樣眼睜睜的看著滿洲鐵騎踐踏我神州大地,卻沒有一點絲毫的還擊之力。被滿洲人殖民統治的結局,其實也不怪其它少數民族。怪,只能漢族人自己太不會珍惜了。甘願做滿洲人的馬前卒,才論到當亡國奴的下場。這樣悲慘的命運不只是漢族,其實也牽連到其它部分受害的少數民族。

比如是睢/水族人,在四千年前建立過商朝,應該是華夏文明的民族正統。自從商朝滅亡之後,部分北遷到拉丁美洲的,早已經是印第安人了。跟亞洲大陸隔海相望。而部分南遷融入百越之後的,雖然分支還原過來了,在中國境內的啊!可見這個商朝王族之後早已經不復當年了。只能隱居在西南黔、桂的山地亞熱帶雨林中,從一個文明人被冤枉叫成野蠻人。

正當華夏文明遭到異族侵略的時候,這個民族部落即使想要起來抵抗異族侵略也是有心無力的。就拿貴州鹹同大起義失敗的例子來說吧!動搖滿洲人的殖民統治是根本動不了的。

從這些很多例子,我們就很顯然的明白。遭到異族侵略者的殖民統治也許是命中註定,大勢所趨的吧😄沒辦法,只能認了。

如今能夠得到一個和平統一而穩定的就算不錯,其它的最好不要提了。以大局為重才是第一。


我是一個漢化失敗的人


明朝的兵敗那是必然的,因為這個政權已腐敗透頂,到了氣數,吳三桂的降清,那是必然的,因為已有許多明朝重臣投降了清朝,並得到了很好的待遇,大清帝國統戰做得好,說是怒髮衝冠為紅顏,吳三桂引清軍入關,只不過是一個託辭。


而李自成的兵敗似呼有點兒意外,其實仔細一琢磨,他一點兒也不意外,這李自成的農民軍,他就是一個大股份制,而大部分這裡也有許多小股東,與明朝爭奪天下的時候,那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還能協調一致,一旦奪取了全國的政權,利益的爭奪會使他們再次分裂,如果出現了危機,他們會各奔東西。

那麼明朝抵禦了清朝多年,使清朝在入關的問題上很是艱難,因為明朝軍隊,經過多年的會戰已摸透了清朝軍隊的脾氣,知己知彼能很好的抑制清軍的入關。

李自成的軍隊經過多年的戰爭,在軍事上已經成熟,與明朝軍隊作戰,可以說是摧枯拉朽,在極短的時間內打敗了明朝。


成熟的農民軍,為什麼在清朝軍隊的面前卻不堪一擊呢?

其實這也是一個偶然現象,也可以說是一個必然現象,如果我們按軍事實力來講,清朝的軍隊打不過明朝,而明朝軍隊卻敗給了李自成,按理說,李自成的農民軍可排第在第一,完全有能力打敗清朝軍隊。

我說的是偶然現象,一點也不足為奇,在李自成與吳三桂的軍大決戰中,那清朝軍隊,多了個心眼兒,一方面坐山觀虎鬥,一方面瞭解農民軍的戰術,等李自成的農民軍精疲力盡的時候,出其不意的在側面衝擊了農民軍。

這就叫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清朝軍隊的出現,讓農民軍非常的感到意外,對清朝軍隊不瞭解,而清朝軍隊又使出了看家的本領,在這次戰役中重創了農民軍,致使農民軍一次敗北,接連敗北,農民軍的失敗成了必然的結果。

如果像題主所說,如果吳三桂不放清軍入關,那中國將是一個怎樣的結果呢?那清朝軍隊很有可能趁李自成立足未穩,繞道山海關,與李自成展開一場激戰,但吳三桂的軍隊卻不容忽視,恐怕成了李自成和清朝,他們之間的爭奪對象,因為這吳三桂很有可能在背後襲擊任何一方,都會使他受到重創。

此時明朝的殘餘勢力,李自成的農民軍,清朝勢力,再加上吳三桂的勢力,這四方恐怕就要在中國展開一場曠日已久的爭奪戰。

最後鹿死誰手很難評說。

但不管怎麼說,善於統戰工作,打政治戰爭的清朝勢力,將佔據上風。

歷史沒有假設,一切依然照舊,滿清勢力滅掉李自成的農民軍,又滅掉明朝的殘餘勢力,最後同樣滅掉了以吳三桂為首的三藩勢力統一全國。



趙志軍001


明朝滅亡是必然,滿清入關也是必然,但清軍一統天下有點偶然,就人家自己看來,都沒想到可以一統中國。最初多爾袞只是想逐鹿中原,然萬萬沒想到順軍這麼菜,而南明也是如此的不爭氣 。


其實如果吳三桂不開關,滿清也是可以進來的,入關不是一定要走山海關(這只是最近的道路),從1628年到1640年,清朝最少5次從古北口等長城防線突入明朝腹地。1644年4月,就在李自成進北京之際,已經養精蓄銳了一年的多爾袞決定再次入關搶一波東西,因為聽聞李自成已經拿下了山西和北直隸,再加上對大順實力的不瞭解,所以多爾袞放棄原定計劃借道蒙古從山西入關,而是在寧遠駐足觀望,以待時機。

而歷史的天平在不斷的偏向多爾袞,吳三桂的求救,給了多爾袞從山海關入關的機會,歷經了父兄三代,多爾袞終於拿下了這個阻撓了大清二十幾年的障礙。進北京了之後,清軍迅速蕩平順軍,控制了黃河以北。此時滿洲上下皆認為應該見好就收,而多爾袞在洪承疇等人的建議下決定在賭一把--南下滅明。



其實當時清軍一共只有20幾萬人,而且又分駐各地,兵力很難集中,所以對於和南明開戰,清軍並沒有十足的把握,就在猶豫的時候,南明的使臣來了,不但表示北方給你們了,還要來送錢。這麼軟弱的政府,不打一波都對不起祖宗。接著多鐸領命南下,傾之攻陷歸德、潁州、太和、泗州等地。隨後兵破揚州,因為揚州抵抗激烈,所以多鐸大怒,下令屠殺揚州十日。揚州兵敗,江北四鎮也早已投降,清軍人數劇增,火速直撲南京,弘光政權亡。


因為這仗打的太輕鬆了,故而助長了清軍的時期,而新加入20多萬軍隊又壯大了清軍的實力。從這之後,清廷堅定了一統中國的決心。但是你說清軍此時能絕對一統是沒道理的,歷史給了南明好幾次反殺的機會,卻被南明的辣雞朝廷一一浪費,最終孫可望降清,南明喪失了與清軍對抗的實力,開始不斷的敗退。磨盤山之戰後,南明軍力盡失,大清一統再不可逆。


如果吳三桂不開關,那他最後會被李自成吃掉,然後清軍會試探的進攻,然後發現這些軍隊比想象中的弱的多,然後繼續騷擾北方。

事實上吳三桂一定會開關,因為這就是吳三桂,一個大軍閥,眼裡只有自己利益的大軍閥。


火器工坊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明末清初是我國古代歷史上最後一個動盪時期。在這一時期裡,因為明亡清興,出現了顧炎武所說的“亡天下”的局面。所以無數的人也做出了自己的選擇,他們的人生軌跡也因此而改變。

在先前的文章中,靜夜史曾經對明亡清興期間的很多人物做過描寫和分析,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吳三桂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比如:

作為大明的將領,在明朝覆滅前,吳三桂和4萬關寧軍是大明最後的希望,崇禎在遭到李自成的包圍時還下詔吳三桂進京勤王!

作為漢人的希望,在李自成和多爾袞爭相對吳三桂拋出橄欖枝時,吳三桂審時度勢,差點就和李自成成為一個戰壕的兄弟,如果不是劉宗敏等人色令智昏,吳三桂還是可以成為大順抵抗多爾袞的中堅力量的!

作為天下的英雄,在多爾袞想要趁大明覆滅,大順入京的混亂局面入關奪取勝利果實時,吳三桂據守山海關,有力阻止多爾袞的陰謀,使其不能越雷池一步!

牛皮吹多了,就可能會撐破;捧的人多了,吳三桂也臉紅!

一個自私自利,罔顧天下只為自己,出賣民族唯圖富貴的人,本質是徹頭徹尾的軍閥,是明末眾生相的典型代表。這樣的人要是能受得起這些英雄稱號,那歷史就要被徹底改寫!

所以吳三桂,並不是那個乾坤顛倒的關鍵人物,在明末清初的亂世中,他做什麼或者不做什麼,都改變不了什麼。真正撼動天下的,是1673年吳三桂狗急跳牆挑起的三藩之亂!

那麼,為什麼說吳三桂無足輕重呢?靜夜史認為有以下幾點因素:

1、大明的滅亡是註定的

作為一個普通的封建王朝,明朝的發展必然經歷從興起,到興盛,再到衰落,最後到滅亡的階段。

在之前的文章中,靜夜史曾經寫過關於我國秦朝之後王朝難超300年的問題,得出的結論是:

因為土地兼併的規律、氣候的週期性變化以及官僚體系的興衰週期,一個王朝的時間想超過300年是很難的事情。

而明朝從1368年建國到1644年滅亡,前後經歷了276年,已經接近了封建王朝興衰週期的極限,所以明朝的滅亡是註定的。

即使沒有李自成,明朝也會走向山窮水盡。或者被其他農民起義者顛覆,或者被文臣的黨爭終結。總之,都會滅亡!

而明朝相對於前朝還出現了很多不同的因素,比如小冰期加劇,讓以農業為生的帝國徹底陷入困境;美洲的白銀大量湧入,導致明朝爆發了嚴重的經濟危機,最後財政崩潰;明朝後期,後金蒙古以及農民起義軍對明朝連續敲打,最終讓明朝陷入三線作戰的境地,

所以,這樣的王朝不滅是沒有道理的!

2、清朝的入關是必然的

那麼,明朝滅亡後,誰會是取代明朝的新政權呢?是李自成的“大順”?張獻忠的“大西”?還是關外多爾袞的“大清”?

在靜夜史看來,取代明朝的是大順,但是成功建立政權的一定是大清。也就是說:

清朝入關是必然事件,沒有偶然!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朱元璋時期幹了一件事,導致後世的封建政權再也不能完成漢代秦,唐代隋的宏圖大志了,這其中之一就是八股取士的科舉制度。<strong><strong>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將四書五經作為科舉的考試內容,在完善科舉的同時推行八股文字體,並且規定學子不得以自己的觀點書寫,只能借四書五經之言寫作。此文體一出,廣大學子陷入了深深的迷茫,很多讀死書的人成了真正的書呆子。

不過,因為有了功名之後待遇翻番,且可以免除賦稅,讓所有的學子都躍躍欲試。這導致但凡有點文化的文人,都混跡在科舉的大潮中。李自成造反需要招聘李善長劉基等級別的軍師,然後發現真的找不到,最後只能拿牛金星之流來湊合。

關於人才的重要性,前段時間天津搶人大戰仍然記憶猶新,那是一個城市乃至一個政權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不過眼下這些人才都被大明割了韭菜,後面的政權想要在沒有人才的情況下崛起,基本是必敗的!

其實這不僅是李自成的困境,也是南明外所有漢人政權的困境,所以這注定了中原地區的“淪陷”,註定了清軍入關是必然的事件!

3、吳三桂的降清不可避免

吳三桂的地位之所以被吹這麼狠,在於很多人迷信關寧防線的鎖鑰作用,迷信關寧鐵騎的戰鬥力。

在這裡,靜夜史想說:自1642年明清松錦大戰後,明朝就再也無力阻擋清軍的南下了,打穿關寧防線,消滅吳三桂,從山海關殺進來只是時間問題。

最要命的是,除了山海關,清朝入關的線路還有好幾條。

自1635年皇太極征服漠南蒙古之後,漠南蒙古就成為後金的堅固同盟。因為漠南蒙古位置相當於今日的內蒙古,這意味著長城以北全部成為漠南蒙古的地盤。當然,也是清朝的地盤!

從1628年己巳之變開始,清朝最少5次從古北口等長城防線突入明朝腹地,孫承宗嘔心瀝血設計的關寧防線成為擺設!

這就讓吳三桂的地位非常尷尬了。你打開山海關了,自己就是漢奸賣國賊;不打開吧,清朝繞過山海關抄了吳三桂的後路,吳三桂還是要當賣國賊。

關於吳三桂的處境,在先前的文章中靜夜史也提到過:不同於明朝前期的軍戶制度,關寧鐵騎是真正的募兵制軍隊,這些職業軍人是需要朝廷發軍餉生存的。如今大明覆滅,自己又和李自成結下樑子,如果吳三桂不在短時間內做出打算,自己和陷入困境的4萬關寧軍就只能守在山海關城樓上喝風!

所以,無論吳三桂怎麼做,做或者不做,最後他都要降清,成為漢奸賣國賊!

概括起來,吳三桂本質是一個軍閥,地位則是明亡清興大變局中的一個小人物。在這場大變局中,參與博弈的是崇禎、李自成以及多爾袞這樣的大佬,至於吳三桂,並沒有很多人想的那麼重要!

吳三桂開不開關,最後山海關還要開!與其如此倒不如主動獻關!拋去所謂的“衝冠一怒為紅顏”的演繹,真正能讓吳三桂做出抉擇的,是自己的私心。

所以,吳三桂改變不了歷史大勢!歷史終歸在明亡清興的大潮中滾滾向前!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明朝的滅亡,確實是一種必然,但未必立即就滅亡。明朝之所以很快就傾覆,源於崇禎帝的突然死亡。如果崇禎帝沒有在煤山自盡,而是在南方組建南方政權,大明至少還可以多維繫幾十年,至少可以比照南宋劃江而治。可惜,崇禎帝過早的死掉了,大明國將領喪失了效忠的對象。

有人提問,如果這個時候,吳三桂不投靠後金,而是投靠南明或者李自成的大順政權,是不是可以阻止後金統一天下?

答案比較讓你遺憾。以吳三桂當時的處境,並沒有多少選擇。大明的北方當時遇見了百年一遇的旱災,顆粒無收,造成了很多的饑民,財政收入根本解決不了。南方的情況要好一點,但由於河道堵塞和官僚腐敗,南方的糧食根本無法輸送到北方。這樣就造成饑民不斷揭竿而起,他們要的無非就是吃飯。李自成的軍隊,都是饑民,也不過是為了吃飯。吳三桂確實有54000精兵,戰鬥力一流,但是強悍的戰鬥力建立在巨大的金錢投入的基礎上。吳三桂的軍隊,每年需要花費500萬兩白銀。崇禎帝死後,北方一片混亂,已經沒有錢給吳三桂的軍隊。而李自成更差,根本沒有本事解決財政問題。不僅如此,再看看李自成手下大將劉宗敏的橫行霸道,霸佔了吳三桂的小妾陳圓圓,毒打吳三桂的父親,李自成也不敢過問。吳三桂投降李自成,只能死得更快。

吳三桂保持中立,可以嗎?不可以。每年500萬兩白銀,這筆巨大的開銷從哪裡來?軍隊沒有糧餉,用不了一個月就不戰自潰,就別談什麼和後金作戰了。至於投靠南明,看看馬士英等將領被東林黨人迫害,就知道是不是值得去了。或者,吳三桂可以退往高麗,這條路也比較坎坷。所以說,吳三桂並沒有什麼選擇,投靠多爾袞是最好的出路。

所以結論是,如果吳三桂不放後金入關,吳三桂支持不了一個月。後金依然會攻入關內。


懷疑探索者


吳三桂衝冠一怒不是為紅顏,還是害怕李自成的出爾反爾,所以滿清入關絕非偶然,而是必然。

李自成起義打出來的旗號是“不納糧”,也就意味著李自成大軍的軍餉靠的就是搜刮明朝官員,這一點使得吳三桂對李自成缺乏足夠的相信。所以李自成會選擇多爾袞,因為當時多爾袞的承諾更加誘人,同時也更加的實際。


假如吳三桂投靠了李自成,那麼建立的王朝也不能跳出明朝的框架之內,並且還要面對世族的強烈反撲,改革難度不是一般的大,大到大順政權可能只有選擇妥協。

大順王朝會不會又是一個清朝?可能性很大

明朝之後的清朝,為什麼處處能看到明朝的影子?就是因為明朝制度是封建主義的巔峰,也就是說清朝不得不採用明朝的遺留制度,為了使得其更加適合清朝,進行了不少的改良和改進,但是本質沒有改變。

從科舉制度照搬明朝這一條就可以看出來,明朝的各項制度都是為了中央集權而服務的。但是明朝避免不了土地兼併,清朝建立也只是短暫的打破了土地的兼併,也就是說土地兼併的根本問題依舊沒有解決。

所以無論明朝滅亡以後誰登基開國,都無法避免走明朝的老路,當時由於海禁和傳統觀念的限制,使得當時難以形成以商品經濟為主的社會結構,而以土地為主又不能避免其兼併問題,只能導致資源分配越來越不合理。當這個槓桿達到極限之後,就將面臨崩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