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秦始皇叫嬴政,而他的兒子卻叫扶蘇和胡亥?

悟空八卦歷史


這裡面其實涉及到兩個問題,秦始皇到底是叫嬴政還是趙政?扶蘇、胡亥是姓名嗎?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什麼是姓氏?大家都知道我們中國人講究姓氏,他可以幫助我們尋宗訪祖,認祖歸宗。但其實姓和氏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而大多數現在人是搞不清楚的。

比如說網上有一個很簡單的區分方式叫“男子稱氏,妊人(女子)稱姓”,於是便認為古代的男子是以氏作為稱呼,而女性是用姓來稱呼。但其實這是對《通志·氏族略》的原句的錯誤理解。

姓氏的變化實際記錄了中國古代從母系社會到父系社會轉變的過程。我國現存不少文獻有“太古生民知其母不知其父”的記載,正是反應了最初太古母系社會的狀態。

那時候的中國還是處在以母親為核心,通過血緣為紐帶而團結在一起的部落形態。而在各部落通婚的過程中,為了區別,部落的女性首領開始有了姓,並作為部落的標誌(圖騰)。其實這是一種防近親結婚的手段,因為在那時只有母系血統可以確定,這也成為後來中國“同姓不婚”傳統的基礎。

這點從《說文解字》對“姓”字的解釋也可以看出:

人所生也。古之神聖母,感天而生子,故稱天子。從女從生,生亦聲。《春秋傳》曰:“天子因生以賜姓。”

而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婚姻制度出現等各種因素,母系社會開始向父系社會發展,這時候一些男性開始掌握權利,擔任某些職務,並獲得封地,便以封地作為自己的稱呼,這就是“氏”的出現。

在社會的發展過程中,男性越來越佔據主導,掌握越來越多的權利,佔據越來越多的土地。氏的地位也開始上升,並具有了區別身份地位的作用,於是有了“氏所以別貴賤,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姓所以別婚姻,故有同姓異姓庶姓之別。”的說法。

舉個例子,一家人就姓“姬”好了,生了兩個兒子,一個最後成為了諸侯被封在了叫“周”的地方,但另一個兒子只是在家種地。幾代過後,諸侯這個兒子的後代就以“周”為氏,名字都是周某,大家一聽就知道他的身份,而代表血緣的“姬姓”一般被省略掉了。而另外一個種田的兒子,後代也都是種田的普通人,也就沒有氏,一般稱呼也就只稱名了。

但有一天周姓的某個兒子看上了種田這家的漂亮女兒想娶她為妻,兩家就開始問對方姓什麼?一問,都姓“姬”,大家是一個祖宗啊,那不行,同姓不能婚。

而相對的氏是可以變的,因為封地和職位都可能有變化,比如後來周氏的封地改到了魯地,但他們還是以“周”為氏,於是便是姬姓周氏。而原來周這個封地給了一個姜姓的後人,這個人便也以“周”為氏,成為了姜姓周氏。

當這兩家人要聯姻的時候,就又開始問對方姓。一問,哦,原來我姓姬,你姓姜,大家可以結婚。

由於夏商周三代,母系宗族還有一定的影響了,所以這種情況就非常常見了。而到了三代之後,社會基本上已經以父系為主,姓和氏便合二為一,不再進行區分。只是在研究的時候,充當“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的作用

搞清楚了姓氏的區別,我們再來說題主的問題。嬴姓的始祖現在一般有皋陶、伯益兩種說法,但兩人為一支,所以就不做計較。

《史記》載:

大費拜受,佐舜調馴鳥獸,鳥獸多馴服,是為柏翳。舜賜姓嬴氏。

其實從前面的分析來看,伯益的“嬴”其實即有姓(統其祖考之所自出),又有氏的性質。

到了商朝,伯益的後代蜚廉和其兒子惡來因為忠於商紂王而被殺,嬴氏一脈這裡從爵位上來說其實算是斷絕了一次。

但蜚廉的另一個兒子季勝一脈還在,其後代造父在周穆王時期因平定徐偃王作亂中有功被封在趙城,於是有了嬴姓趙氏,是戰國時期趙國一支的來源。

而蜚廉另一兒子,惡來革一支也因為造父受寵的原因,也被歸入趙氏。這一脈到了非子時,因為其善於養馬得到周孝王的看重,想要以他繼承其父大駱的爵位。但大駱曾經娶申侯的女兒為妻,生有嫡子成。如果以非子繼承,那申侯的外孫成怎麼辦?

於是申侯勸說周孝王,讓非子重新繼承“嬴氏”,封在秦地,於是這一支也叫嬴秦,也就是秦始皇的一支。

以上均在《史記·秦本紀》中有詳細的記載,所以說網上秦始皇嬴姓趙氏的說法其實是錯誤的,人家準確說應該是“嬴姓嬴氏”,趙國才是“嬴姓趙氏”。秦始皇依然叫做嬴政,而不是趙政。

而至於扶蘇、胡亥則是他們的名,全稱其實應該叫做嬴扶蘇、嬴胡亥,只不過春秋戰國時期已經有避諱的思想,加上當時的稱呼習慣,直呼全名是非常不禮貌的行為。如果是周王室,一般會稱為王子某,諸侯及其公族的子弟一般會稱為公子某,等有官職後又會以官職+名稱呼,如太宰嚭,秦王政等。

所以扶蘇、胡亥在史書一般可以看到,寫的大多數公子扶蘇,公子胡亥。


潘不安講究史


秦始皇叫嬴政,而他的兩個兒子卻叫扶蘇和胡亥,這是為什麼呢?下面我們來看看一下,這是為何。

秦始皇嬴政,嬴姓,趙氏,名政。我們要知道在古代的話,一個人的名字是有很多種叫法的,可以有“姓+名”,“姓+字”,“氏+名”,也可以有自己的筆名,有自己的稱號,如蘇軾號“東坡居士”,就有人說是“蘇東坡”,這其實些都是可以作為一個人的名字的,只要是能認識到有你這號人就行。



那麼在秦朝的時候,為什麼秦始皇的孩子叫扶蘇、胡亥呢?當然他們不可能姓“扶”、姓“胡”。都是嬴政的兒子,所以他們都是姓“嬴”、“趙氏”,與秦始皇是一樣滴。

先秦時期,每個人的姓氏名是分開的,所以秦始皇叫“嬴政”也可以叫“趙政”,而他孩子也叫“嬴扶蘇”、“嬴胡亥”。另外,那時候一般女性會是用“氏+名”作為名字,男性會用“姓+名”作為名字。




而且古代也有個奇怪的現象,喜歡讀名字,兩個字的讀,就像我們名字如果有三個字,我們熟悉的人親切的稱呼一般是叫我們後兩個字,如果名字是兩個字,也就讀全稱,這樣比較親切。再有就是,古代人對於一些比較有名氣,影響力的人會稱為“公子”,所以扶蘇也有人稱為“公子扶蘇”或者“扶蘇公子”。


總的來說,還是因為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每個時代都有其歷史意義,姓氏名字也有其獨特的意味。


老黑說說事


這個題有意思,讓我想起類似的問題:和珅的兒子為什麼不姓和而叫豐紳殷德?

弄清這個問題,必須先了解清楚什麼是姓名,什麼是姓氏。

姓名,由姓和名組成,也稱名字,是區別於其他人的特定名稱符號(當然也有重名)。

姓氏,這個詞意義變化較大,正好和題目相對,秦朝以前姓氏是分開的,姓是姓,氏是氏。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姓氏逐漸合為一體,姓既是氏,氏既是姓。



《通志·氏族略》載:“秦滅六國,子孫該為民庶,或以國為姓,或以姓為氏,或以氏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茲姓與氏渾為一者也。”

但有一點,如果我們見到不認識的人會問“貴姓”,不能說“貴氏”;做家譜時,需要寫《X氏家譜》而不能寫《X姓家譜》,家譜的“氏”和先秦時意思一樣。

這裡我們就詳細說一說先秦時期的姓氏。

宋朝劉恕(曾經幫助司馬光編修《資治通鑑》)所著《通鑑外紀》中說:“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姓是一個家族的標誌,而氏則是一個家族的分支的標誌。而且,姓和氏不是每個人都有,只有那些顯赫的貴族才有。這句話正是解釋姓和氏的區別。大意是:姓是說明家族祖先出自於何處的標誌,氏是區別家族子孫分化於何處的標誌,例如姜子牙,姜姓呂氏。

具體到本題,秦始皇,贏姓,趙氏,名政,所以也叫嬴政、趙政,又叫秦政。扶蘇,秦始皇長子,贏姓,趙氏,名扶蘇,所以也叫贏扶蘇或者趙扶蘇。胡亥,嬴姓,趙氏,名胡亥,秦始皇第十八子,公子扶蘇之弟,全名叫贏胡亥或者趙胡亥。

是不是感覺很彆扭?如果現在還這樣的話,朋友之間見了面都不知道怎麼稱呼對方,只能叫對方小名:狗蛋、鐵柱之類的了。感謝秦始皇吧,正是因為他統一華夏,結束了分封制,姓和氏慢慢統一了。

秦始皇,人類第一人,後無來者!


順便說一下,和珅姓鈕祜祿,他兒子豐紳殷德也姓鈕祜祿。


我是別酒怯流年,我加這句話就是為了希望您關注我一波,當然,不關注也沒事。


別酒怯流年


中國第一個統一的國家秦國的開國皇帝秦始皇的名字叫嬴政,贏當然就是他就是他的姓。贏得姓氏在中國非常少見,但確實是一箇中國姓氏,也就是上古八大姓氏之一復甦和胡亥是嬴政的兒子,他們也應該是姓贏,之不過他們的名字叫扶蘇和胡亥而已。

扶蘇這個名字起的很有講究,很有詩意,引經據典。據說是從我國古代有一首古老的詩經《山有扶蘇》詩句:“山有扶蘇,隰有荷花。不見子都,乃見狂竊”,很風雅文藝的名字,可見他的出生給秦始皇帶來喜悅,是非常認真再給這個初生兒子取名字。從中可以看出嬴政是個很有文學修養。至所以胡亥的名字起的也有講究,因為胡亥是胡姬生的,是嬴政的第十二個兒子,所以就給起名叫胡亥。扶蘇就像他的名字一樣有才華,胡亥也像他的名子一樣糊塗豬。如果不是趙高和李斯篡改遺詔,害死扶蘇,輔佐胡亥上位,中國的歷史還不知道這樣寫。

姓氏文化實際上是我國非常重要的文化,當時雖然對血緣關係也非常看重,但並沒有過多關注。加上秦朝的時候姓氏也很少,所以也就不可避免的出現了扶蘇和胡亥作為姓名這種情況。


海納百川233699882


先秦時期,姓氏有別。王國維在《殷周制度論》中所述:“男子稱氏,女子稱姓,此周之通制。”所以,像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發、秦始皇嬴政等這些叫法。都是後世對他們的稱謂,而非當時的合適稱謂。

姓代表著血緣,是用來辨別婚姻的,而“氏”是用來別貴賤的。始祖之姓,謂之正姓,而氏亦謂之庶姓。正姓是永遠不改的,而庶姓則隨時可改,因為同出一祖的人太多了,而分支派別,並無專名以表之,隨著專名沿襲太久,則共此一名的人太多,不得不改了。明末大儒顧炎武在《原姓》中寫道:“氏一傳而可變,姓千萬年而不變”。

氏是用來別貴賤的,而國君最為尊貴,無需用氏來辨別。

最貴者國君,國君無氏,不稱氏稱國……次則公子,公子無氏,不稱氏稱公子……最下者庶人,庶人無氏,不稱氏稱名……

所以有公子扶蘇,公子胡亥之說!


我是一個存在483


秦之前,男稱氏,女稱姓,秦始皇就叫趙政,史書上也沒有「嬴政」這個叫法。他的兒子就叫趙扶蘇、趙胡亥。那個引經據典說男稱姓女稱氏的明顯裝逼失敗。

親之後,姓氏合一。今天的百家姓,幾乎都是先秦時代的氏。


占星師靜電魚


大家都知道秦始皇叫嬴政,贏自然就是他的姓,贏自然就是他的姓,贏的姓氏在中國非常少見,但確實是一箇中國姓氏,也是上古八大姓氏之一。胡亥和

扶蘇是他的兒子,他們自然也應該姓贏,只不過他們的名字叫扶蘇和胡亥而已。

扶蘇這個名字非常文藝,在古代稱呼扶蘇,一般都叫他扶蘇或公子扶蘇。事實上,出於對他的尊敬,當時的人們不會將贏這個姓,架在她的名字前面。


李哥哥1992


嬴姓,趙氏,名政,女的稱姓,像什麼季嬴、文姜、宣姜、南子、息媯、文姬等,嬴,姜,子,媯,姬都是姓,姓是不可以變得,氏可以根據官職,封地等變化而變化,魏國韓國這兩個都姓姬,因為封在魏地,韓原而氏是魏,韓,還有那些氏是司馬的,趙國也是嬴姓,封在趙而氏為趙,秦趙的祖宗是哥倆。至於扶蘇和胡亥這兩個肯定是嬴姓,氏嗎我感覺應該是秦,秦扶蘇,秦胡亥


殿前司都點檢


嬴扶蘇、嬴胡亥


貝貝127554956


秦始皇他就不叫嬴政而叫趙政。姓趙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