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過抑鬱症的人為什麼都容易變膽小,害怕恐怖的東西?

牛頓的崇拜對象


我來回答一下。患過抑鬱症的人會有些可能有伴膽小等情況,這些可以考慮是抑鬱症的殘留症狀。肯定不是全部會這樣,部分可以恢復到病前水平。約有25%-35%患者有殘留症狀,如殘留有:總感覺疲勞、焦慮、高興不起來、失眠、性冷淡或者性功能障礙、一些認知方面的問題、殘留的內疚感、殘留的罪惡感等等,膽小的症狀可能是認知方面的殘留問題或者內疚、罪惡感的表現。



而另外一種可能性是因為心理社會功能和核心臨床症狀消失是不同步的。經過治療後,抑鬱症的核心症狀緩解,但是心理社會功能還需要一個更為長的慢慢改善過程。其實這是一個常識性的問題考慮,比如有些患者,在抑鬱症發病的時候,家人、親戚朋友任何的安慰疏導起不到作用,而在抑鬱症狀緩解後,家人、親戚朋友再試圖對病人進行安慰疏導,這時的安慰疏導會起到一定作用,正是因為心理社會功能恢復的滯後性問題。正因為心理社會功能恢復比核心臨床症狀滯後,導致患者通過住院,或者通過藥物治療後,顯著的抑鬱症狀改善了,但也會依然感覺自己沒有恢復到病前的最好狀態。其實也不用過於擔心,根據一些研究資料,在出院一年半後,會有約60%-85%患者能恢復到病前的心理社會功能。


因此,不需要過於糾結自己狀態為何沒有病前好,在抑鬱症康復期更需要強調的是在藥物治療、或者合併心理治療基礎上的自我調整。簡單說,患者是能夠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所在的,那就更需要堅定意志,克服面臨的困境。比如膽小怕事,那就更需要大膽的走出去;有睡眠問題,那就加強體育鍛煉,做好規律作息;身體主觀不願意活動,更需要強迫自己活動起來,通過這樣的心態調整會讓疾病恢復得更加理想的。


一盞茶的恬靜



劉亦威他舅媽75



所以,因人而異,心態放寬些,嚴重的一定配合醫生吃藥,心情好一切才會好起來!


微笑向前smile


抑鬱症患者不會都變得膽小,只是自卑。

隨著現代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在巨大生活工作壓力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尤其是女性青年)患上抑鬱症。今天我就來跟大家科普一下抑鬱症是怎麼一回事。

什麼是抑鬱症

抑鬱症是由於大腦特定區域的活動水平出現問題,或大腦中的神經遞質失衡而導致的。抑鬱症是一種讓人感到悲傷,或對生活失去興趣的情緒障礙疾病。

抑鬱症的表現是什麼

如果有以下幾種表現的話,那就要小心了,好大可能是患上了抑鬱症。

1:無緣無故感到難過,幾乎每天都以淚洗面或空虛寂寞。



2:每天對於自己曾經十分喜愛的日常活動失去興趣或快感。


3:幾乎每天都感覺自身沒有存在價值或者內疚,擔心自己不受歡迎而感到自卑。



當抑鬱症患者產生了自殺念頭或試圖自殺,就要馬上向醫生求助。

自殺念頭或試圖自殺的跡象有那些:

1:感覺不由自主地想傷害自己或別人

2:已經決定如何自殺,如使用武器或藥物

3:已經確定自殺的時間和地點

綜上所述,抑鬱症患者是不會變得膽小的,但是會自卑,他們連自殺都敢,又怎麼會膽小呢?


醫學派出所


這是一種類似於觸底反彈的原理。抑鬱症是一場噩夢,毫不誇張的說,得了抑鬱症就像是到“地獄”走了一遭。

得了抑鬱症是不幸的,但抑鬱症好了又是幸運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理防禦機制,這些防禦機制決定了我們如何應對自己的情緒反應,從而影響到我們在應對各種情況時,會作出怎樣的反應。挫折是會使人成長的,人的一生就是一個成長和不斷適應環境的過程。



作為成年人,有時候我們無法滿足童年期、幼兒期、嬰兒期缺失的需求。所以很多人在遇到並非絕望,只是不夠圓滿的處境時,也會陷入抑鬱心境,無力改變。但是,當絕境出現時,人的生存本能就會起作用,這時候即使他體驗到整個世界都是迫害性的,也會為了自己的生存而戰,事實上也就是被迫把自己還原到嬰兒的狀態去重新適應外部環境,先建立起新的應對模式,再反過來影響防禦機制。所以,求生的慾望迫使抑鬱症患者去尋求幫助,一旦治療成功重獲新生之後,抑鬱症患者就會促使自己去尋求改變,也就是我們俗話說的“活明白了”,因為誰都不願意再到“地獄”走一回。



抑鬱症好了,人就會明白,人活在世上,健康最重要,其他沒什麼可怕的,“膽子”自然越來越大!


但是必須要指出的是:不是所有的觸底都會反彈,人也一樣。如果“彈簧”拉得過猛,就會失去彈性,所以有的人不堪抑鬱症的折磨,自身不具備觸底反彈的力量,遭遇絕境會被慢慢淹沒。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世上最幸福的事就是堅強地從谷底爬出來,看著自己一點點地變好……


我愛布加迪之成都美食


不是專業的心理專家,只是憑藉著身邊有類似的患者和蒐集資料來回答。

我朋友去年得了輕微的抑鬱症,但是我能感受到她不是膽小,而是對外人的漠視,她幾乎是不願意外出的,人多的地方也絕對不願意去,不想說話,會經常發呆。

但是有一種情況是, 你覺得她變得膽小了,心理學家說:抑鬱症不僅吞噬著人的精神和靈魂,也會對身體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比如食慾減退、神經衰弱、身體眩暈嘔吐、記憶力嚴重下降、特別容易犯困卻經常失眠等等。但比病痛更可怕的是,是周圍人的不理解。而周圍所謂開朗的人們,會指責抑鬱症的病人們只是自卑懦弱、膽小無知。

他們只是在患病的時候變得更加的敏感了,心更容易碎了,也許不僅僅害怕的是恐怖的東西,也許害怕的是任何周遭會傷害自己的東西。

所以對他們,我們要加倍的呵護,不要覺得是他們膽小了,只是,他們變脆弱了而已。


胡TOOYOUNG


我的回答是會的,因為抑鬱症所帶給人本身的就是更大的恐懼,所以你想他的膽子能大的起來嗎?

我曾經就患過抑鬱症,感覺這世界都沒有愛了,自己就像一具死了的驅殼一樣活著,萬念俱灰,甚至會想到結束生命。

這過程中最折磨人的就是心裡的鬥爭,整天活在胡思亂想之中,聞不了一絲的風吹草動。

怎樣活都不理想,怎麼做都不放鬆,神經時刻在緊繃,而每天都在恐懼中!害怕這個、害怕那個,甚至害怕面對一切。

因為不敢面對自己,因為失去了生活的勇氣,所以每天帶給自己的都是痛苦。

直到慢慢的克服自己,克服恐懼,到擺脫抑鬱。這個過程需要很長的時間,然而擺脫抑鬱後也留下了怯懦的後遺症,就是所謂的膽小,而這已經形成了一種自然的心裡反應,

不是不想改變,而是根深蒂固。



姜姓小寶


抑鬱症與膽小沒有必然聯繫。

首先患抑鬱症的人有這樣的表現,在生活中興趣愛好、社會交往減少,閉門不出,不與人交往;其次,患抑鬱症的人,一般而言,性格都比較內向,不主動與人交往,屬於被動性社會交往,又由於有不喜歡交往、閉門不出,給人一種膽小的印象;再次,抑鬱症患者一般都自我評價低,有自卑心理,害怕別人說自己,擔心別人不接納自己,因此在言行比較謹慎小心,所以也會給人一種膽小的感覺;第四,如果說患過抑鬱症的人膽小,那可能與他/她早年的生活經歷有關,生活環境不安全,受到過傷害等,形成缺乏安全感的自我防衛心理,湊巧又患了抑鬱症,給人造成膽小的印象。


老左心理工作室


抑鬱症和膽小沒有因果關係。膽小的人不一定患抑鬱症,患抑鬱症的人不一定膽小。

只是抑鬱症的人在發病期是會出現膽小的傾向,但是這是病理原因,隨著病情好轉膽小的情況就消失了。康復良好的甚至比之前還膽大了。

膽小與早年扶養方式和創傷有關,如果很小沒有母乳餵養,或者頻繁更換扶養人,或者很小扶養人給講鬼故事等等有關。又或者從小被家暴和語言攻擊,或者送養等等。


星期五心理


唉,只是經歷特殊事件,刺激大腦病變,使病人在經歷情緒困擾時比常人嚴重很多倍!然而消極情緒在大腦內不斷循環蔓延、發酵,加上外部刺激(家人朋友的不理解、歧視、疏遠),他們當然會沒有自信,疏遠朋友…… 個人認為家人如果有了情緒上面的不舒服,一定要給她營造一個輕鬆良好的生活環境,也許她自己就走出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