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選政史地可以報考哪所大學?

趙曉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其實你擔心的是,“這個選科組合,能報考的大學和專業有多少?” 在上海、浙江試點之後,今年北京、天津、山東、海南的高中開始新高考選科了。面對新高考選科,很多同學、家長都會有這樣的困惑。我是上海新高考的親歷者,我兒子在2018年參加高考,並且錄取在上海交通大學。我很樂意跟新高考的同學和家長分享一些新高考的心得。

具體地看這個選科方案,政治+歷史+地理是一個純文科的組合;可報考的院校專業比較有限;選這個科目組合的孩子,通常是文科成績不錯,而物理和化學相對較弱的。但是你可能不知道,新高考給你帶來了更多新的機會。

我們可以用優志願的“新高考選科”功能查看詳細的對應專業和量化的數據。

政治+歷史+地理的組合, 可報考的專業類有209個,詳細情況見下圖。

如果我們將選科組合稍做調整,生物+歷史+地理的組合, 可報考的專業類有268個,詳細情況見下圖。

作為對比,地理+物理+生物可報考的專業類有334個。差異很顯著。

進一步地,我們可以查看這些專業類的詳細內容。

因此,從家長和考生的角度來看,我會建議您這樣考慮:

第一,選科要考慮學生自身的相對優勢,因為小三門是按考試成績在全省所有選考學生中的排位來折算賦分,而不是卷面的原始考分。這個排位信息,可以參考本校的歷史數據(如果是第一屆參加等級考的,就比較難有數據了,只能半定量地分析)。簡單地說,就是要考慮學校和學生本人的相對優勢來選科。如果你的物理和化學不是很強,那麼你可以將政治+歷史+地理的組合調整為生物+歷史+地理的組合,或政治+歷史+生物。

第二,選科要與目標大學的招生專業的要求相匹配。你可以用上述優志願的工具查看這些科目組合能報考的專業類。這樣調整科目組合後,可報考的專業範圍明顯擴大了。在高一選科之前,你要有一個初步的目標(院校和專業的大方向),這樣才能確保高考時有資格填報這些大學和專業。

第三,選科要與自己的學業生涯規劃一致。學生可以用優志願的科學的心理測評(專業定位測評)來分析自己的性格、興趣、能力、職業傾向,初步確定自己適合的職業和專業大方向,並對目標大學和專業有初步的瞭解。這就是高中學業生涯規劃的基本內容。

關於新高考選科和高中生學業生涯規劃時該考慮的其他問題,您可以關注我,我們可以更多的交流。


李賢瓏看高考


去看一下《山東省普通高校招生填報志願指南》一書中本(專)科文,所列院校,就是你的目標院校。


開口勝黃金


其實政史地就相當於文科,很多文科類的大學都可以選,前提是你的分數能上線。所以,努力吧。。。


陳言網事007


選了歷史就不能選物理,這和沒改革有什麼區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