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缺的換位思考,就是這樣煉成的

"

為什麼有的人說話那麼好聽,總是能讓別人稱之為情商高;

為什麼有的人寫作那麼能引起共鳴,總是能讓別人不禁連連感嘆;

為什麼這樣的人給人的感覺總是在替別人著想,讓人心裡暖暖的。

"

我常常在想,人能做到這個份上絕對不是偶然,就像不會有人平白無故的喜歡你一樣。

美國社會學家山姆·理查茲在TED Talk上就《一個關於換位思考的激進試驗》說:

“我常常問我的學生什麼是社會學?”

“我說社會學研究的是人類是如何被無形的東西塑造?”

“然後他們就會問我,怎麼樣才能成為社會學家?怎麼樣才能理解那些看不見的力量?”

“我說換位思考,一切源於換位思考,從你的立場走出來看別人的問題。”

所謂換位思考,是設身處地的為他人著想;即想別人所想,理解至上的一種思考方式;人與人之間要互相理解,信任,並且要學會換位思考。

你缺的換位思考,就是這樣煉成的

從你的立場走出去看別人的問題,不管做什麼事情都不要自顧自的,一定要看看別人能不能理解,能不能接受,顧及他人的感受。

我前段時間在學習文叨叨老師的新媒體寫作的時候,第一課就教我們怎麼去換位思考,怎麼去了解用戶心理之後再寫出別人感興趣的文章。

老師說用一個關鍵詞加一段小故事來做個自我介紹,我當時給自己的定義是“幫助別人的同時成就我自己”。

於是我用“積極”作為我當時自我介紹的關鍵詞,再加上給007-127班開班儀式全程記錄做排版的故事,講述了一段幫助別人成就自己的自我介紹。

我一開始就嘗試按照老師教的方法去寫,叨叨老師說:要學會換位思考,就要嘗試去想想這些問題。

"

“想想你寫的這篇文章的受眾群眾是誰。”

“他們是群什麼樣的人;”

“他們是些什麼職業;”

“他們平常都喜歡看什麼;”

“他們有什麼特點;”

“對於這篇文章,他們可能在期待什麼,他們可能在討厭什麼。”

"

因為文章是寫給群裡的小夥伴們看的,所以我嘗試帶著這幾個問題去尋找答案。

我根據小夥伴的群暱稱瞭解到他們的職業,看他們在群裡的活躍度瞭解他們在陌生環境下的表現,還有去他們的朋友圈嘗試瞭解這個人的生活。

他們雖然來自各行各業,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特徵,他們是一群不甘現狀,積極自我成長,勇於踏出舒適區的人。

而且都是來學習寫作,那麼每個人肯定都有自己想寫作的初衷,每一個都是有夢想的人。

對於這樣的他們,我問自己,該寫什麼才能讓他們看了會喜歡

其實當時是完全沒有頭緒的,但是仔細思考自己觀察的結果之後,瞭解到他們的共同特徵,那就寫一個和他們一樣的共同特徵,那一次“積極”是我的代名詞。

文中表達了和他們的同夢想,同頻率,換來的當然是同話題,同贊成。

你想要換位思考,就是要做到了解你換位思考的那群人。

就像寫作,你畢竟是要寫給別人看的。

在寫文的時候我們應該去做這樣的一個用戶認知和猜測,做完這一系列的動作之後,你寫的文章對別人來講拿才是有價值的。

這也不僅僅是寫作,更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基礎,互相寬容、理解,多去站在別人的角度上思考。



你缺的換位思考,就是這樣煉成的


沒逢7的倍數更新一篇寫作方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