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自建房3.5米會太高嗎?過高的層高會帶來哪些弊端?

烏文俊


農村自建房3.5米會太高嗎?過高的層高會帶來哪些弊端?


地處秦巴之間的陝西漢中地區,我們這裡處於褒河沖積的平原地帶,在歷史上已經有超過4000年的歷史。因為漢中地區93%的土地全都是丘陵山區地帶,所以老張家所在的這片地方就成了少有的平坦地勢,因此這邊修房子的密集程度是相當大的。



我們這邊修房子,住建部規定了統一的高度,那就是兩層樓房的2層樓板下嚥離地面地樑上沿的高度不能超過6.3米,這樣算下來平均高度就是每層樓房3.15米。一般來說如果誰家超過這個高度,如果招到周圍村民的舉報,那麼村幹部就有權來阻止你繼續建房,同時會要求你將超出部分拆掉,如果你拒不執行的話,那麼村幹部會讓人來拆,同時你要承擔這部分的費用,最主要的是這個是強制性的執行。



雖然表面上說我們這邊一層樓房的高度是3.15米,但是在實際上修建過程中,農村基本上都是底層高上層矮的模式。我們這邊是1樓的高度是3.3米,2樓的高度是3米。一層修3.3米是有很大的好處的,一來是農村喜歡在自己屋子裡冬天烤爐子或者甚至有的會烤炭火取暖,樓層高的話有毒氣體容易往上走,在屋子裡面不容易一氧化碳中毒。二來一層樓房樓層高,整個人在屋子裡面顯得不是那麼壓抑。翻來一層房屋,修建3.3米的高度,可以預防以後萬一周圍地勢發生變化,自家屋可以相應的抬高地面高度,而不顯得屋頂太矮。



但是我們也知道屋頂樓層,不是越高越好,這主要是樓層太高的話,會有以下幾個弊端:第一是樓層太高浪費建築材料,現在修房子的材料是相當昂貴的,100平米的房子每提高一匹磚的建築高度都大概花費300元,所以這個是很不划算的。第二是屋子樓層太高的話,屋子冬天取暖效果比較差。第三是現在農村的人非常少,屋子樓層太高的話,人進屋子之後顯得屋子過於空蕩蕩,冷冷清清。


老張談三農


農村自建房3.5米會太高嗎?過高的層高會帶來哪些弊端?

記得前些年我們這裡蓋新房,都喜歡將房子蓋的很高很高,我家現在住的房子是我小時候蓋的,當時就已經是我們這裡比較高的房子,過了三五年,鄰居家蓋新房,他家的房子比我家的房子高出三四十公分,記得小時候夏天的晚上在鄰居家房頂上納涼,閒聊時說到他家的房子距離天空更近。但是近幾年人們蓋房子卻不喜歡將房子蓋的很高,那麼這是為什麼呢?

我家的房子高度就是題主所說的3.5米高,個人覺得並不會太高,因為為了採光好,都會開一個很大的窗戶,窗戶大小的比例是和房子的高度有關係的,如果房屋很矮,窗戶就會很小,屋裡的採光就會很差。我家的舊房子房子就很矮,窗戶也很小,只有臨近中午的時候太陽才能照進屋子裡,屋子裡常年陰暗潮溼,自從搬到我家新家後屋子一直很乾爽明亮,就是因為有個大窗戶。農村多是平房,人們喜歡在院子裡種上一些果樹,如果房子比較矮窗戶又很小,再加上果樹遮光,屋裡的採光就會不好,所以在一段時間內人們都喜歡蓋很高的房子。

那麼為什麼近幾年農村蓋高房子的很少了呢?首先就是原材料漲價。最近幾年不管是鋼筋水泥還是紅磚的價格一直猛漲,房屋變高,原材料用的就會增多,尤其是最近幾年農村都喜歡蓋二層樓,別小看這高出來的幾十公分,能相差幾萬塊錢。其次就是北方的供暖問題。北方農村都是自己供暖,因為自建房的太高,有點熱乎氣全都往房頂上跑,以至於很多房子很高的人家開始吊頂來降低自建房的高度。

以前人們住又小又矮的小平房,在有錢以後便想著蓋高房,蓋大房,但是在住了一段時間後發現房子太高有很多弊端,所以便有開始改變蓋房的高度。


小馬話三農


您好,科學興農為您解答。

農村自建房3.5米會不會太高?過高的話會有什麼弊端?現在農村家裡的房子蓋的都非常漂亮,一個個都像是小別墅一樣。房子不僅寬敞,院子還大,住著特別的舒坦。但是房子高度過高有什麼弊端呢?

自建房3.5米合適嗎?

過去農村的住房都比較寬敞,並且也亮堂,因為層高比較高,尤其是那種老式的木樑結構的房屋,一般屋內高度都在3.3米左右,但是現在城市的商品房層高一般都在兩米八左右,如果再裝修吊頂之後,屋內就會顯得非常的矮,給人一種比較壓抑的感覺。

不過農村大的自建房還是比較好的,屋內高度一般都在三米以上,但是3.5米會不會過高呢?這個問題其實要放在不同的地區來看,比如說在本人家鄉這邊地處北方,比較乾燥,農村建房一層的淨高度一般在三米二,但是在一些南方比較潮溼的地方,地基會高一些,這樣看起來一樓就會比較高。

自建房高度保持在3.5米在農村來看還是稍微有些高的,不過如果是要蓋兩層的話,二樓就可以適當的矮一些,畢竟蓋的過高雖然自家住著比較舒坦,但是對後面的鄰居採光就會造成一定的影響,不利於鄰里關係和諧。另外如果房子是臨街的門面房的話,3.5米其實也是非常合適的,門面房會高一些,這樣更顯得亮堂。

層高過高有什麼弊端?

如果自建房的層高過高自然在建築費用方面要更多,這也是現在很多城市當中的商品房的層高一般都比較低的原因,層高低就能夠節省建築費用。所以說如果在考慮到建築費用等方面的問題的話,層高過高自然是不利於節省費用的。

其次就是上面提到的一點,層高過高會導致鄰居的採光受到影響。並且如果自家的兩層樓比鄰居的高出好些也的話,也不是十分妥當,在農村建房很多人會比較忌諱鄰居家的房子過高,壓過自家房子高度。所以和鄰居保持比較統一的高度,也有利於鄰里關係。

另外層高過高也會影響冬季室內取暖,屋內高度高,自然熱氣不容易聚集。夏季如果開空調的話也不利於快速製冷,自然會造成電力的浪費。並且室內高度過高,雖然顯得亮堂,但是卻會給人一種非常冷清的感覺,也容易導致宜居程度下降。

其實農村的自建房沒必要蓋的非常高,把高度控制在規定的範圍內,這樣既能夠讓自己住的舒坦,也能夠讓鄰里關係更加和諧。

這裡是科學興農,歡迎添加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科學興農


農村自建房3.5米會太高嗎?過高的層高會帶來哪些弊端?

自建房3.5的層高確實高了,一般自建房層高在3米到3.3之間。但如果是臨近鄉鎮集市、馬路兩旁,如果是建兩層及以上的話,一二樓不準備住家需要另作他用,那就要建高一點。不過一般農村自建房就算需要另作他用,那也一般只是一樓。

一樓可以做門面房、車庫、倉庫等,這樣的情況可以3.5米到4米都是可以的,因為這個高度才好做這些用途。



過高的層高有哪些弊端

如果你家不是在城鎮邊緣及馬路邊邊上,不需另作他用的情況下建過高的層高,那第一肯定是造價更高,建房成本就會高出一籌。一般住人都是在二樓及以上的樓層,像這種層高過高的話家裡裝修費用也是需要高出一大截,因為這種必須是要吊頂的,如果只有2.8米高這樣可吊頂可不弔頂,但像3.5米的高度則必須吊頂。因為雖說空間大了很多,但會顯得很空蕩,還有就是空調也會消耗更多能耗。

層高過高對於地基承重也是一種考驗,所以地基也是必須更牢固。

高的層高也是有很多好處的,層高高了房子同樣的層數你家就要比別家高,頂層更是高出一截,房子顯得更加大氣。裝修時雖說需要吊頂,但裝修出來的效果更好看,有更多設計空間。層高高了還可作為他用,例如倉庫等。

總之不缺錢建的房子層高高一點弊大於利,城裡商品房為了省錢基本都只有2.7/8米高,但一層都是5米高,這樣的用途更多。

以上是小曉個人觀點,有不同觀點及補充請留言,謝謝大家!


小曉農民


農村自建房太高。一是增加投資,浪費建材。二是不利於保溫,浪費熱能。農村冬季供熱較差,煤改電和煤改氣工程實施以後,供熱成本加大,層高低0.3米可以節約費用。三是層高太高,影響鄰居採光,就要讓出更大的間距,使院子變小。





心若止水168804448


農村自建房3.5米會太高嗎?過高的層高會帶來哪些弊端?

由於城裡買房的成本太高,再加上很多人考慮到養老等方面的因素,因此在深思熟慮之後還是會選擇在農村的老家建房子。而農村建房子的優勢也是比較明顯的,相比於城裡買房,這樣的成本更低,而且還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設計房子的佈局、朝向雞高度。那農村自建房3.5米會太高嗎?過高的層高會帶來哪些弊端?

在城裡的商品房普遍都是兩米七、八,有些不良商家甚至還是兩米六多,走進這樣的房子裡確實感覺很壓抑。而在農村裡基本不會存在這樣的情況,房子的高層高普遍都是在3米以上。有些一層如果準備出租的還會達到3.5米,甚至有的還有4米高。但是二樓的話高度則要低一些,一般都是3.1米以上。其實也並不是房子越高越好的,如果是一樓的話3.5米並不算高,而二樓這麼高,就真的有點浪費了。

農夫的表哥前些年新年了一棟房子,因為靠近馬路邊,當時也考慮到以後用來出租的,所以一樓的淨高達到了4米,平時他就用來把自己的大汽車停在裡面,看起來確實很高大上。而他家的二樓也有3.2米多,這樣問題就來了,看起來總有點不倫不類的。因為他家所安裝的門都是集市上買的,並不是定住的門,這樣安裝好了以後,上面會空出一大截,看起來不美觀,總感覺空落落的。

而且後來安裝空調了,為了有更好的取暖效果,開始的時候是並不打算吊頂的,可是為了美觀,也為了省點電,這樣就又對二樓的房間進行了吊頂,一翻下來又是花費了好幾萬塊錢。

在農村裡有些人建房子,就是刻意去追求高度,總是認為自己家的房子比別人家的高,這樣就有面子,這是實力的體現。其實房子設計過高,像3.5米就以及是超高了,這樣會浪費很多的建築成本不說,而且後期的裝修成本也更高。如果不弔頂安裝空調以後,也要更浪費電,空調的效果也會大打折扣的。另外如果房子比別人的房子高,還容易引起鄰里之間的不和睦。所以,自建房的設計時也不要片面的追求高度,要因地制宜,結合美觀和實用性考慮。


農夫也瘋狂


要是在農村的話,自己蓋的房子,3.5米不算很高,農村和城裡衚衕不一樣,農村自己蓋的房子都是一個通暢大屋,一般中間是隔離幾間,我們家房高是4米,隔離了五間房,蓋了一個配房。
但是也不能太高了,在農村攀比性較強,如果你蓋的太高了,前後鄰居會有意見的,認為你
不尊重他,看不起他,還有蓋的太高了,後面的鄰居家裡採光上可能會有些影響。


在我們邯鄲農村這邊,自己蓋的房子高低都相差不太多,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房子就是來住的,也沒必要去蓋的太高。總之你說的高度,要是在我們這裡,我認為不算太高,也可能每個地區不一樣吧,蓋的房子高度不一樣,根據自己情況來定吧。


燕趙蝸牛


農村自建房3.5米會太高嗎?過高的層高會帶來哪些弊端?其實這個也是要看地方及樓層的,鄉居小菜去年也在農村做了自建房,村裡這幾年也有人陸續的起房子,下面小菜就說說自己的看法:

農村自建房首層

如果這是首層也就是第一層的高度,總高度3.5米顯得稍微有點矮了,若是第一層以上的樓層的話合適,像我們廣西這邊一般農村自建房首層的高度是3.8米的,有些地勢比較矮、附近是鄰居樓房或者喜歡高點的房子,那樣家裡更明亮,會多做個三四十釐米,也就是4.1m、4.2m這樣。

因為房子做好了之後要鋪水泥地板或者瓷磚的,這樣相當於房子裡面的高度變矮了一點,而且大門的高度一般要比窗戶的矮一些的,你房子整體的高度矮一些,大門也是沒有人家的高,大廳的採光可能會有些暗哦。若是周邊種有樹木或者鄰居的房子捱得近,更影響採光哦。

農村自建房非首層

我們這邊在第一層的基礎上再升樓層,高度一般也是3.5m/3.6m這樣;你家自建房3.5米是第二層及以上樓層的高度的話,不算高的,是平常農村自建房升建樓層的高度,在農村很常見。

而要說農村過高的層高會帶來哪些弊端,主要是建築材料花費、工錢、空調用電及影響周圍鄰居房子採光的問題。

樓層建得高些,不單是砌牆磚頭用的多些,水泥、沙子、石灰也要用多;而且後期裝修批砂漿、刮膩子、外牆貼瓷磚用料也更多些,工錢按平米算的,工錢也會多些;樓層高了,房子裡的空間也變大了,家裡使用空調的話,用電也會增加的。

樓層建得高些,要是鄰居的房子跟你家的自建房捱得比較近,會比較遮擋光線;比如平時可能人家早上10太陽就照到門口了,而因為你家的自建房多高几十釐米,人家的門口要11點這樣太陽光才能照到。

雖說是自家的宅地基,建樓層多高是自己的事兒,但都是村裡鄰居的,你搞特殊,比平常大家建房子樓層的標配高度還高影響人家房屋採光,人家也會不高興的。

而有時候鄰居建2層夠住了,而你家要建3層才夠住,雖然樓層高度也是平常農村起房子做的那個高度,但畢竟多升了一層樓,多少還是影響採光的,這也是沒辦法的事,不升不夠住人啊。

所以說,農村自建房,沒有必要刻意追求層高過高,取大家常用的農村自建房層高的那個高度範圍就可以了,就算你家不夠住人需要升層,大家也是能理解的。


鄉居小菜


農村自建房3.5米會太高嗎?過高的層高會帶來哪些弊端?

農村自建房3.5米會不會太高?有我們這邊的農村裡,以前建的都是木頭房,要說層高可不止3.5米,一樓的高度都有4米左右,農村老家的木頭房子層高比較高,在夏天時住在裡面是很舒服,樓層高,通風性好,散熱也快,以前在農村裡基本上是沒空調的,風扇也用的少,就是到冬天時很冷,保溫效果不好。



在農村後面建的房子都是磚混或者是框架結構的,在我們這一般一樓的層高在4米左右,太低了感覺很壓抑,因為白天大部分時間,或者是有客人來時,基本上都是在一樣玩,太低了人一多,感覺就很不舒服。



二樓的層高基本上都在3.2米左右,三樓的層高一般在3米左右,臥室基本上都是在二樓,現在也有很多人裝了空調,如果層高太高,夏天開空調製冷一是沒那麼快變涼,二是空間太大了也費電,到冬天開暖氣時也一樣。



所以個人認為在農村自建房,層高3.5米,如果是一樓的層高不會太高,如果二樓的層高,個人認為是高了點,有3.2米就夠了,主要還是看個人喜好吧。


農友君


前些年,農村缺乏統一規劃,普遍把房子的樓層建得很高,尤其是第一層,至少要達到3.5米,有的甚或達到了誇張的3.8米甚至4米,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以下幾點:

1.歷史習慣。上世紀80年代之前,農村很窮,鋼筋、水泥、紅磚等現代建築材料沒有普及,農村的房子多為土木結構,為了排水,須在牆體之上建造“人”字形屋頂,致使房子很高,以後沿襲成規。

2.封建迷信作祟。農村人相鄰而居,倘鄰家的房子高過自家,會被認為壓住了自家風水,於是相互竟高,甚或引發鄰里不睦。

3.追求寬敞明亮、涼爽。混磚、鋼筋混凝土結構吸熱性強,高房大屋不僅寬敞明亮、視線開闊,而且透氣性好,夏季相對涼爽。

但凡事有利必有弊,高房大屋的弊端主要有以下幾點:

1.建造時費工費料,不利於節約。

2.建成後取暖、製冷不便,浪費能源。而今許多農村禁止燃煤燒柴,冬天取暖、夏季製冷都需要用電、天然氣,而農村電壓、氣壓又相對偏低,高房大屋取暖、製冷均不方便,且浪費能源,增大開支。

3.易相互攀比,引發鄰里矛盾。

竊以為,應統一規劃、限高,在同一地平條件下,首層以3.2米、二層及以上以3米為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