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粹德國陸軍五虎將有曼施坦因、古德里安、莫德爾以及隆美爾,還有一個你認為應該是誰?

蕭朗1022


納粹德國的陸軍名將太多了,不過要和曼施坦因、古德里安、莫德爾、隆美爾這四個人排在一起,個人認為最合適的應該是克萊斯特。龍德施泰特元帥太德高望重了,是德軍軍官團最具代表的人物,資歷遠比上述幾個人要高,所以將龍德施泰特元帥列入多少有點不合適。



克萊斯特在二戰爆發時是裝甲集群司令,蘇德戰爭時是第一裝甲集群司令,在龍德施泰特元帥的麾下作戰,當時克萊斯特的名氣和古德里安差不多,是非常出名的裝甲兵將領。在烏曼合圍戰、基輔合圍戰中表現突出,表現出高超的指揮造詣,不過克萊斯特最出名的並不是進攻,而是撤退,即其在擔任A集團軍群司令時在1943初率領集團軍群撤離高加索的行動,整個撤退行動是在蘇軍的重壓之下進行的,最終整建制的撤出了部隊,為此克萊斯特也榮升陸軍元帥之銜。指揮一支撤退的軍隊要比指揮一支進攻的部隊更加艱難。




另一個比較合適的人選就是克魯格元帥,他是少數幾個幾乎經歷了整個戰爭的將領,是希特勒最為信任的將領之一。克魯格元帥尤其擅長防禦作戰,在戰術上獨特的造詣,不過在裝甲兵的運用上不太高明,古德里安就曾批評過克魯格元帥在裝甲兵上的使用問題。不過克魯格元帥的作戰意志尤為堅強,即使在最艱難的情況下,也能鎮定自若,從容指揮,1941年的蘇軍在莫斯科的冬季大反攻就是由克魯格率領中央集團軍群頂住的,僅憑這一點就可以稱作是一名虎將。


大家心目中的第五位虎將是誰呢?


戰略論


這個嘛……有人說到龍帥,可是從道理上來講,龍德施泰特根本不可能出現在這份名單上面,畢竟,他的資歷實在是太高了,你這是拿龍帥和這些晚輩去名譽,那這個是不是有點太跌份了?

其實我覺得納粹之鷹凱塞林應該是挺適合這個名單的,並且可以加進去。

從道理上來講,要成為一代名帥,就必須要有獨自代理一支軍隊,並且能夠擁有優秀的戰績。

從他例舉的四位將領來看,確實無可爭議,這四位將臨可以說將納粹德國軍隊一半兒的風騷全給搶了,你比如說曼施坦因策劃閃擊法國的計劃,最終時刻得到希特勒的採納,並且幫助德國短時間之內擊敗了法國,在這之後,進攻前蘇聯的期間更是將自己的聰明才智發揮到了淋漓盡致。在南線戰場的時候,攻克薩瓦斯托波爾要塞,並且在接下來的防守反擊仗裡面多次硬挫了朱可夫的銳氣,以致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盟軍方面要求曼施坦因出任當時北約的軍事顧問。由此可見,當時戰爭雙方對於曼施坦因軍事才能的認可,這個人無可爭議。

至於說隆美爾,他是在北非戰場的時候獨自帶領一支軍隊擊敗了誇張的英國軍隊,如果不是英國的統帥部最後腦子被驢給踢了,派遣蒙哥馬利這樣穩成持重的人來北非戰場的話,說不定隆美爾真的能創造軍事奇蹟。但是隆美爾能夠把戰爭打到這個份兒上,也證明了自己的軍事才華。

而古德里安組建裝甲軍以後,裝甲軍由於德國閃電戰的運用以及對於裝甲集團的集中使用,使得古德里安多次率領裝甲集團深入敵後,實行戰略包抄,閃擊波蘭閃擊法國以及對前蘇聯早期的一系列的陸上軍事力量的行動都是古德里安的裝甲集群擔當急先鋒,古德里安對於戰場形勢的正確判斷也是讓德國在一開始的閃擊戰裡面屢試不爽的真正的推動者 包括曼施坦因在她的進攻法國的計劃裡面也多次的去請教過古德里安的意見,古德里安把他排入到五虎將裡面,也確實沒有任何爭議,畢竟,德國裝甲軍跟他的榮譽是緊緊的聯繫在一起的,德國裝甲軍美壯大一分戰功,每成長一分,他都得領一份功勞,沒有,他為德國裝甲軍的傾心付出,德國人想要發動閃擊戰,這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

至於說莫德爾在德國人幾乎都快放棄東線戰場的防禦的時候,這個人率領少量軍隊阻止了前蘇聯在誇張比例的軍隊的兵力的進攻之下的攻擊,從這點上來講,莫德爾也可以做到獨領一軍,並且能夠獨攬大局的這種能力,把他列入到名帥之列,也是可以的。

所以說,綜上所述,如果想要跟這四位同列,首先資歷上面來講,不能是德國老一輩的人,也就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擔當長官,並且沿襲到第二次世界大戰,還擔任長官的那一批人,是直接被pass掉的。

那麼接下來就是從同一輩裡面開始挑選人才,遍覽整個德國的統帥部以及德國軍事將領,我就覺得凱塞林應該可以擔任,當然,很多人都沒聽說過這個人,這個人是德國的一名空軍元帥,不要小瞧了這個空軍元帥,偏偏是這個空軍元帥最後穩住了意大利的防線。

他是在隆美爾第一次兵敗北非的時候,上任意大利的統帥部,然後在盟軍強大的海空軍力量面前,組建了一條空中走廊,(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幫助隆美爾快速恢復元氣,所以說她一開始是站在隆美爾背後的那個男人。

後來,北非戰場實在支撐不下去了。隆美爾兵敗北非,這個時候德國統帥部形成了兩種意見,說到底怎麼防守意大利凱瑟琳自己提出了意見,說按照我的意見來,我可以防守住意大利,德國統帥部也同意了,但是他們的觀點就是她也守不住意大利。等到他守不住意大利以後,再根據德國實際情況,在進行防守,結果他守住了防線,在德國人本土陷入內戰的時候,意大利方面一直底擋住了盟軍進攻的壓力。

知道柏林失守,凱瑟琳才率領著一部分的軍隊向盟軍投降,從這一點上來講,凱瑟琳單獨領一支軍隊,並且能夠進行有時的作戰的能力,這一點是無可厚非的,他有資格進入元帥的行列,只不過他的名氣並不大,不能夠稱為名帥,這個人是有能力的,但是可惜他的能力體現的太晚了,即便是很晚,他所創造的戰果也是讓人可以側目的。


漩渦鳴人yy


還有一個我覺得一定是馮 克魯格元帥,克魯格元帥參加了波蘭戰役,法蘭西戰役。對蘇聯的巴巴羅薩計劃,值得一提的是,在對法國的作戰中,克魯格上將所指揮的第四集團軍,在對比利時的作戰中,首先突破了由比利時軍隊防守的烏爾特河陣地,同時迫使比利時軍隊被壓迫到馬斯河對岸,同時打退遭遇的法軍,控制了馬斯河,打破了法軍企圖控制馬斯河與馬滋河阻擋德軍的計劃失敗

總之,法蘭西一系列的戰役,克魯格率領的第四集團軍。打敗了比利時軍隊。法國軍隊,英國軍隊。對於盟軍的敦刻爾克撤退,是主要觸發者之一

接著是進攻蘇聯,克魯格元帥也立下赫赫戰功,有意思的是,在此期間。他和古德里安將軍因為進攻速度快慢的問題發生了很多次爭吵。古德里安要求速戰速決,克魯格元帥希望能穩一點。也因為希特勒最高統帥部不斷更改作戰目標。加上各種因素和分歧,導致古德里安的速戰速決計劃失敗。

1941年12月,希特勒自任陸軍總司令,克魯格元帥被認命為中央集團軍群司令,對此與蘇聯展開了一系列的戰爭,展現了自己卓越的軍事才華。

此後,克魯格元帥因為捲入到刺殺希特勒的事件中,迫於壓力,和隆美爾一樣服毒自殺。

對於他的軍事才華,我覺得除了以上四位。就是克魯格元帥了



電動小馬達啦啦啦


能與這4位軍事大家比肩齊名的德軍將領,應該具備以下幾個條件;第一,裝甲兵將領出身,第二,精通閃擊戰戰術,第三,有與這幾位一樣,有值得一提的戰功。為此,我推薦德軍裝甲兵上將赫爾曼•霍特。

赫爾曼·霍特出生於普魯士一個醫生世家,但他並沒有繼承老爸的衣缽救死扶傷,而是早早就參了軍,並在一戰中主動申請調往一線。一戰德國戰敗後,受制於《凡爾賽和約》的德國國防軍人數銳減,不過赫爾曼·霍特仍舊以步兵師參謀長的身份,留任於號稱“德國精銳的4000人陸軍將校團”。

既然能夠留任其中,足見赫爾曼·霍特有著過人的軍事素質,而他的才能等到希特勒上臺以後,更是被迅速放大。由於其作戰思想受到了決策層的重視,赫爾曼·霍特開始了驚人的升遷之路,甚至在1938年11月1日這一天,連續兩次升職,上午剛剛被提拔為步兵上將,緊接著下午又升任第15軍軍長。

1939年9月1日,窺探已久的希特勒下達了入侵波蘭的指令,赫爾曼·霍特也在歐洲戰場上迎來了自己的二戰處女秀。他麾下的第15軍隸屬南方集團軍群的第十集團,負責對波蘭軍隊的主攻。此次戰役,赫爾曼·霍特的機動化作戰思想得到了很好的實踐,第15軍以驚人之速撕破防線殺入波蘭境內,並在此後的大規模集團軍群的殲滅戰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只是這樣的戰果還是遠遠不夠的,次年5月1日,法蘭西戰役爆發後,赫爾曼·霍特指揮第15軍第一個突破了繆斯河防線,為之後的佈列斯特突襲行動中大敗法軍埋下了伏筆。閃擊波蘭和法國的輝煌勝利,讓赫爾曼·霍特聲名鵲起,他和他的裝甲部隊開始冉冉升起。

不過,真正讓他躋身一流名將之列的戰役,還要數基輔會戰。1941年6月22日,巴巴羅薩計劃正式啟動,赫爾曼·霍特與古德里安這兩位裝甲界的領軍人物首次合作,分別率第三和第二裝甲集團軍嚮明斯克地區進擊。還沒等蘇軍弄清楚到底是怎樣回事,二人已經形成了巨大的基輔包圍圈,並利用裝甲作戰的協同作戰優勢,完成了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合圍戰,最終殲俘60餘萬蘇軍,震驚世界。

接下來,無論是在烏克蘭的防禦作戰給冒進的蘇軍以致命的打擊,還是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一舉殲滅鐵木辛哥指揮的蘇軍精銳,又或是在第三次哈爾科夫戰役中全殲波波夫坦克軍,從個人的戰績上講,赫爾曼·霍特無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不過到了1943年的下半年,由於希特勒的錯誤預判而把戰線拉的過長,導致德軍出現了兵力不足的問題,在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裝甲會戰——庫爾斯克戰役中,赫爾曼·霍特雖然取得了1:3的傷亡比例的戰果,卻依舊因為兵力不足而惜敗於源源不斷的蘇軍。

同年11月,同樣是因為兵力嚴重不足的問題,導致了基輔防衛戰的失敗。此次失敗,徹底惹怒了希特勒,赫爾曼·霍特亦因此被免職。自此以後,霍特退出了戰爭這個大舞臺。



臨時客


馮·倫德斯特是二戰期間德國軍界年事最高、資格最老的陸軍元帥,也是一位具有典型普魯士傳統的軍人。他參加過一戰,20年代已經是國防軍中將,1938年以上將軍銜退役,但一年以後即恢復軍職,並在波蘭戰役時出任“南方集團軍群司令”。當他率軍突破不堪一擊的波蘭軍隊防線時已年屆64歲。1940年西線戰役開始後,馮·倫德斯特率A集團軍群經阿登山區向英吉利海峽成功突破,對戰局起了決定性作用,並由此晉升為陸軍元帥。蘇德戰爭初期任“南方軍群司令”但因此在羅斯托克戰役中失利而被撤職。此後他於1942年至1944年兩度出任西線總司令時,戰線已經快後退到德國西部邊境了。1945年戰爭結束時分馮·倫德斯特為盟軍所俘並囚於英國,1949年因病獲釋。1953年於漢諾威去世。戰後馮·倫德斯特曾對盟國提審人員談到他重返西線時的心情:“就我個人而言,戰爭在那時已經結束了。


歷史子午線


隆美爾不夠格。不就是用十幾萬意大利垃圾軍打敗了更垃圾的英美軍,才成全他的名聲的嗎?本來一個平庸的將軍當了元帥,古德里安到了強大的蘇聯戰場,沒能打敗蘇聯 當不了元帥。


為平746


本人覺得首先這個命題有誤,除曼帥外其他三個只能算作將才,從這一層面上沒有可比性,德軍著名就將才太多了不好比,只能說誰更出名。帥才的話首先是曼帥不接受反駁,其次龍帥,凱瑟琳,博克等等


黑子114


保盧斯元帥。德國陸軍元帥。入侵蘇聯的南方集群司令。入侵蘇聯之初,曾經在烏克蘭成功俘獲蘇聯的整個西南方面軍(20餘萬人)。但是兵敗斯大林革勒城下。


龍場初心


克魯格!指揮過中央集團軍群。防禦大師。


淵源166339088


當然是有“沙漠之狐爫之稱的隆美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