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加拿大油菜籽進口禁令,對國內食用油的影響有哪些?

順通財稅段賢明


簡答來講吧,我國的食用油發展自90年代中期以來進入飛速發展期,逐步由此前的棉子油、菜籽油、花生油、大豆油、動物油,過渡到現在的以大豆油、棕櫚油為主的小包裝食用油時代。

根據行業機構的統計,目前我國每年生產的食用植物油中,大豆油約為1800萬噸,棕櫚油約為500萬噸,菜籽油約為400萬噸,其他小品種油約有500萬噸(包括花生油、玉米油、芝麻油、葵花油等)——各個機構統計口徑不一樣,可能會有所出入,但大的比例差不多就是這樣。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菜籽油佔我國食用油的消費比重還是比較小的。

而在菜籽油這塊,我們的供應主要包括進口菜籽油,國產菜籽和進口菜籽壓榨的菜籽油。

根據海關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菜籽進口總量為476.6萬噸,其中進口加拿大菜籽445萬噸(佔國內菜籽總進口量的92.48%);菜油累計進口130萬噸,其中進口加拿大菜油109.8萬噸(佔比87%左右)。

我們按照42的出油率計算,大約能壓榨菜籽油180萬噸,加上進口的,總計大約是290萬噸,佔我國食用油的總體產量比重不到10%。

因此,對加拿大油菜籽進口禁令,對國內食用油的影響不會太大。

但對於加拿大農業出口市場影響還是比較大的。

加拿大油菜產業每年為加拿大經濟創造267億加元的產值,25萬就業崗位和112億加元的工資。對於加拿大而言,油菜籽是加拿大對華第二大出口產品和第一大出口農產品。


每日糧油


加拿大是全球最大的油菜籽生產國,最大的油菜籽和菜籽油出口國,也是與我國較早開展農產品貿易的北美國家。近三十年來,中國是加拿大第二大農產品進口國。加產高筋小麥與油菜籽以及菜籽油是出口我國的主要農產品。今年3月,我對加拿大油菜籽進口禁令,讓過去10年,中加兩國的農產品貿易快速增長的勢頭戛然而止,必將重創加農產品出口貿易。去年11月份,中國商家和加拿大簽訂的18項農產品協議(主要是小麥與油菜籽菜籽油)大有泡湯的可能。而對加拿大油菜籽進口禁令,對國內食用油的影響基本不存在。儘管菜籽油是僅次於大豆油、棕櫚油排在消費第三位的油脂,但所佔比例並不大。遑論一兩批就是四五百萬噸加油菜籽都不要他的,對國內食用油市場都是毛毛雨。即便菜籽油有缺口,還可大以增加從印度、俄羅斯或者南美等國家油菜籽的進口數量。總之,國內食用油市場依然會如近十多年一樣的價格穩定,品種齊全,敞開供應,任意選購。需要注意的是,進口油菜籽菜籽油除俄羅斯外幾乎100%是轉基因,購買時仔細看清是否標註“轉基因”三字。當然不在乎轉基因與否的消費者,可以忽略不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