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了減速板的中國殲20,是如何給戰機減速的?

夜丶未明


中國的殲20戰鬥機不使用減速板也可以使用其他辦法減速的。主要有兩個辦法第一,殲20使用了碳-陶剎車片;第二,殲20的鴨翼配合襟翼和副翼也可以當做減速板使用。其實使用減速板的殲20只有驗證機,從2011號機型開始,以後的機型都取消了減速板。



由於減速板的設計佔用了一定的機體空間,增加了重量。如果在量產機型上繼續使用,就會影響其整體性能。而在驗證機上使用時,就沒有這種影響。殲20的驗證機估計沒使用碳-碳剎車片,所以才外增了減速板。倒不是說碳-碳剎車技術有多難,主要是由於其耐久性不行,用不多長時間就要更換,不經濟。畢竟2001型只是驗證機而已,又不用參加實戰,使用減速板也無可厚非的。

殲20的技術驗證機,僅僅是驗證相關技術,並不進行作戰部署,使用減速板時,既不妨礙其相關性能的實驗,又經濟實惠,一舉兩得。而進行作戰部署的機型,就對航程,機動性有嚴格的要求。省去了減速板的,就可以將這部分空間設計成油箱或者其他電子設備,以增加航程或者空戰能力。
殲20的減速措施有兩個。第一,鴨翼+襟翼+副翼;二,使用了碳-陶剎車片。眾所周知,殲20為鴨式氣動佈局,巨大的鴨翼可以充當減速板。碳-陶剎車技術是中國在2008年左右解決的,這種剎車片要比碳-碳剎車片性能高得多。碳-陶剎車片的使用壽命是碳-碳剎車片的2倍,價格是三分之二,生產週期是三分之一。目前,在戰鬥機上使用碳-陶剎車片的國家只有中國。所以說,殲20的後續機型取消了減速板也有辦法進行減速。


江山何沉


殲-20戰機在2001原型機上確實是有減速板的,這也在一些試飛的照片當中可以證實。不過隨著殲-20戰機實驗的推進,確實沒再看到殲-20戰機配備減速板的設計,如果真的取消減速板設計,那麼殲-20戰機必然是有其他的減速方式。

那麼殲-20戰機會依靠什麼來進行減速呢?殲-20戰機有一個其他五代機並不具備的特長,那就是全動式舵面。包括全動式鴨翼設計和全動式外傾垂尾設計,這樣的設計除了能夠給戰機提高其高機動性,另外一個重要作用就是可以起到減速板的作用。



比如全動式鴨翼設計就可以在戰機需要減速時,將其推向垂直機身直線上,利用空氣阻力達到減速的目的。但是單靠鴨翼進行全動式減速,又會導致戰機出現機體機動。而這又需要主機翼襟翼配合使用,並且保持戰機的力矩平衡。在襟翼與鴨翼的配合使用之下,達到平衡力矩後,進行戰機的減速運動。


另外一方面利用全動垂尾與鴨翼配平的配合也同樣會起到一定的制動效果,這樣的設計這樣可能會更加複雜一些,但是就目前的信息來看,還沒有獲得更多的證實。利用發動機設計反推力裝置也可以達到減速的作用,但是殲-20配備的WS-10B發動機,顯然是沒有這樣的設計,而這樣的設計也逐漸處於淘汰的地步。畢竟過多的死重設計並不利於寸土寸金戰鬥機應用。

如果去掉減速板的殲20戰機,可以減少很多不必要的死重。可以減少活動的液壓減速機構,減少不必要的控制流程。對於在戰鬥機而言,其內部結構都是寸土寸金之地,哪怕去掉100公斤的重量,對於戰鬥機而言都是相當難得。



殲-20戰機利用鴨翼和襟翼作為減速板使用,掉了機背減速板,這對於我們的航空工程師來說是一個突破。畢竟全動式鴨翼與襟翼配合是需要設計好一定的制動程序和必然的控制系統,而這樣的應用,顯然我們的航空人已經完全解決了這樣的問題。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


淡然小司


殲20作為第四代戰機,數字飛控技術已經在其身上得到了非常成熟和廣泛的應用,減速板已經不再是早期三代機上的那種功能單一的存在,比如最經典的如蘇27和F15都採用的機背式減速板,不但多出一個巨大的機背口蓋,造成強度下降,而且還配有複雜笨重的液壓系統,更要命的是——反應遲鈍,根本無法在空戰中使用,相對而言殲10的分瓣式減速片就好用得多,而且減速力矩均勻,輕巧靈活,可在格鬥空戰中游刃有餘,但這也是要有專門的液壓系統,而JAS39就更進一步,用近乎呈直角的鴨翼充當減速板,一物多用,省去了一套傳動裝置,只是不知道能不能在空戰中如此操作,後來殲20的全動垂尾終於有了專屬的終極減速板,粗壯的全動垂尾同時內傾形成了巨大的阻力,實現空中瞬間剎車,在格鬥空戰中把對方蹓進自己的殺傷扇區內,殲20之所以有如此強悍的減速性能,除了受益於全動垂尾得天獨厚的條件以外,還有全數字化飛控帶來的控制面強大的自由組合能力,因為全動垂尾在機身後上部,在其減速執行的過程中機頭會有上仰力矩,必須同時偏轉鴨翼來進行平衡操作,只有全數字飛控軟件的自由編程能力以及飛控計算機強大的處理能力,能將多個氣動舵面組合完成特定的功能。這是早期飛控系統無法完成的使命。以至於不論F22用了何種減速裝置,就是無法媲美殲20的全動對稱大面積減速板,全動垂尾似乎就是為減速而生的,如果發生四代機的近距離對抗,必將顯示其巨大的優越性。


白雲深處fly


殲-20的減速措施有兩個。第一,鴨翼+襟翼+副翼;全動式鴨翼設計就可以在戰機需要減速時,將其推向垂直機身直線上,利用空氣阻力達到減速的目的。但是單靠鴨翼進行全動式減速,又會導致戰機出現機體機動。而這又需要主機翼襟翼配合使用,並且保持戰機的力矩平衡。在襟翼與鴨翼的配合使用之下,達到平衡力矩後,進行戰機的減速運動。二,使用了碳-陶剎車片。眾所周知,殲-20為鴨式氣動佈局,巨大的鴨翼可以充當減速板。碳-陶剎車技術是中國在2008年左右解決的,這種剎車片要比碳-碳剎車片性能高得多。碳-陶剎車片的使用壽命是碳-碳剎車片的2倍,價格是三分之二,生產週期是三分之一。目前,在戰鬥機上使用碳-陶剎車片的國家只有中國。所以說,殲-20的後續機型取消了減速板也有辦法進行減速。


環球雷達


不管是什麼樣的現代戰機都不一定非要依靠減速扳來減速,減負板,實際上已經是一種正在逐步消失的減速方式,不是新型代戰機上的標配,尤其是在

第5代戰機上,已經不再流行。殲20也只是原型機用過,後來取消。

飛機在著陸過程中減速的方式除減速板外,還有其他幾種方式,其中之一就是:輪胎剎車,與現代汽車的剎車方式非常類似,不過要求更為苛刻一點。

這個剎車技術實際上西方戰機使用多一點,我們由於技術進步,相關技術也提高的很快,目前也可以採用於殲20,只是這個方式成本略高一點,採用的剎車

片非常昂貴,維護上要麻煩點,要經常的更換剎車片。

再有一個就是使用減速傘,我軍戰機的基本是標配,殲20也有。一種小型的降落傘,它在著陸時打開給飛機減速,達到一定速度時就會自然墜落。可以

進行重複使用這個呢,回收、維護等就較為麻煩一點,但是成本很低,而且也很方便。


麥田軍事觀察


前面不有鴨翼嗎,那玩應立過來就是減速板,凡事鴨翼氣動佈局的都沒有減速板,都拿鴨翼當。


曼殊沙華56


飛機在飛行中減速,採用減速板減速的,蘇系戰機採用的比較多。其他飛機都是收油門,放鬆噴口的收斂程度、打開襟翼與副翼即可,殲20也基本是如此。


清風雲淡霞滿天


全動尾翼就是最好的減速板!


怕瓦落地81192


中國的材料研究在飛機剎車片方面有了新突破,估計殲20靠的是這個


逐日55


這個問題一般人回答不了,我也一樣,但是我們國家的國防力量強大了,我是萬分的高興的,祝願祖國繁榮昌盛,國泰民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