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自己的攝影作品具有獨特的風格?

視覺大鵬


★ 如何讓攝影作品具有獨特的風格?★

獨特的風格,就要有獨特的拍攝方式!

所謂獨特,就是要異於常人,也就是: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構圖,不同的構思,不同的色彩表現,……,風格太多了,只要是與大多數人不同的效果,那麼就是獨特了!

在這裡,我想與大家分享一下利用不同的角度來表現獨特的風格!

有句詩詞寫得好啊——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說的就是角度的不同,最終的效果也會大不同!

以人像拍攝為例:

一般人通常都是始終保持站立進行拍攝,機位基本上都是固定不變的,那麼這樣的照片視角也是基本固定不變的,沒什麼新奇之處!但是如果拍攝者有目的地改變機位,比如為了獲得更加高挑修長的身材,或者大長腿的效果,拍攝者只要降低機位,採用豎幅構圖進行拍攝就能獲得這樣的效果了!
(↑機位在模特的腰部)


多采用側身或者斜側方的拍攝角度,可以將模特的身線完美充分的展現出來,獲得不一樣的獨特氣質!
(↑側身拍攝)



(↑斜側方拍攝)

總結一下:

角度獨特,意味著 拍攝者的機位高低+側身+斜側身 要與其他人不一樣,關鍵還是要多觀察,多拍攝練習,在實踐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獨特角度!日久成習慣就能擁有獨特風格的創作能力了!



攝影匠洪辰


攝影就是多樣性的藝術,如果都模仿一個色調,就不是攝影了。所以我更喜歡各具特色的攝影人。怎麼樣獨特呢?分享一點感想。

1、攝影選擇題材的獨立性。由於題材內容的獨立,你所選擇的題材是別人不屑一顧的或者無暇顧及的,那麼你出彩啦!堅持你的題材,你一定會成功的!攝影題材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風光、紀實、創意、觀念等題材都是攝影藝術。

2、持有使用的器材的獨立性。你使用360度相機拍攝,那麼你一定和別人的不同視覺,奇特也是引起人好奇的一個特點。如果你有無人機,那麼你更應該拍攝不一樣的空間感覺,而不是千篇一律的俯拍。

3、後期暗房處理的獨立性!調色就是你個人的感覺,在數碼時代更是有了極大的便利性,幾億種色彩由你掌控,你還有什麼不能夠個性呢?但是我建議攝影還是以內容為主,色彩只是你的附屬表達,其次重要的是你的解讀和內容分享!

總之,保持專一的題材選擇,保持高度的內容統一,保持謹慎的後期色彩選擇,在紛紛雜雜的大千世界中找到屬於你的攝影內容,走自己的道路,走個性化的道路,你一定會在攝影道路上成功的!

以下就是我近期創作的己亥豬年的春聯,使用賓得相機、賓得鏡頭、後期採用LRCC處理,請您欣賞!

謝謝欣賞歡迎關注我的驪泉影像今日頭條!

歡迎您瀏覽我的街頭攝影作品並在評論區討論哦!


宋渭濤驪泉影像


攝影,是瞬間當場記錄。

攝影風格,與攝影師個人的經歷,生活,環境和長期拍攝興趣形成的,是攝影教科書所沒有的。

攝影風格的形成,也離不開以下幾方面:

一,攝影興趣方面:有人喜歡人像攝影,有人喜歡風光攝影,有人喜歡紀實攝影,有人喜歡花卉攝影,有人喜歡建築攝影,有人喜歡花卉攝影,有人喜歡鳥類攝影,有人喜歡野生動物攝影,等等;

二,攝影技術方面:

(一)是用光來表現。有人喜歡順光拍攝,順光拍攝色彩豐富;有人喜歡逆光拍攝,逆光拍攝立體感增強;當然,還有左側光,右側光拍攝;

(二)是快門來表現:有的人喜歡用高速拍水流,讓飛淺的水凝固;有的人喜歡用低速讓流水象雲霧一樣。

(三)是光圈來表現:有的利用大光圈來拍人像特寫,以突出主體;還有的喜歡用小光圈來拍清楚人與景物。

攝影風格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是攝影師長期拍攝形式的一種攝影習慣,是別人無法複製的。


陳國平攝影


攝影不應被簡單理解為複製世界,如果那樣,就會於普通照相無異。事實上,國內攝影跟風很普遍,圖片的同質化非常嚴重。

確立自己攝影具有獨特風格,讓自己作品有別於其它顯得尤為重要。第一、要充分反應出自己所具備的素質。攝影師 Ansel Adams有句很名言 :「我們不只是用相機拍照,我們帶到攝影中去的是所有我們讀過的書、看過的電影、聽過的音樂、走過的路、愛過的人。他的話很有代表性。從攝影本質上來講,我們每個人都有異於他人,只要不跟風,尊從於內心去拍攝,你的作品肯定會區別於他人。這是構成攝影個性化的基礎。第二,增強攝影方面學識。多看經典,掌握一定攝影方面的歷史知識。理解和對照反思自己作品,逐步完成對自己作品的定位。第三,深度挖掘攝影題材。許多攝影人感嘆,題材不好找,因為全民攝影時代,每個角落,每個犄角旮旯都被拍個遍。其實這種認識是偏頗的,也是膚淺的。攝影師安德烈.科特茲說過:我從未跑到大老遠尋找素材,他們時常就在我家門口的臺階上。他的作品大多是在家門口拍的,既有趣又有特殊含義。好的作品不在於有無獵奇,更在於她的內涵、有趣有韻味。攝影反應的是世界、是社會,如果能做到耐心細緻的觀察,我們的周圍事物都可以成為不錯的素材。發現素材,再加以深度挖掘,你的作品就會更上一層臺階。第四,要多利用好各種表現方式。相機只是一個工具,攝影師只不過是通過它來反映外在世界。好的攝影作品可以是一首詩,一篇散文或一個故事,這就看作者如何在表現方式、形式與心中世界、外在世界之間能不能找到最佳契合點。比方說,主觀攝影、觀念攝影等。以上只是自己管窺之見,總的來說,攝影外延很多,多努力了,多學習,多實踐才是真諦。


倚在旮旯講故事


每個攝影師都有自己的風格與想法,這都是他們的個人經驗,經過一次又一次的拍攝磨練出來的,我們可以嘗試學習他們的風格,但不會成為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與審美。說到審美,攝影師對於色彩的審美要求是非常高的,很多愛好者都說,照片拍多了,審美觀也就逐漸出來了,是這個道理沒錯,但這個不過是大部分正常人本來就擁有的審美觀,很多專業攝影師都通過空閒時間畫畫來提升自己的審美,一個人的審美以及對於色彩的掌控可以通過畫畫來提高,畫畫所考驗的是你應該如何去運用色彩。題主說到,自己也拍過很多次照片了,可怎麼拍都是普普通通,如果是這樣,那存粹是為了拍而拍,也不知題主在空閒時間是否有去學習他人的攝影經驗或者是參考別人的前期參數和後期調色經驗,觀看他所拍攝的作品也是一種提升的好方法,好照片需要的是經驗與方法,多學習,多讀書,多去拍照,這個不能急於求成,只能日積月累。

隨手拍視界


首先來講,這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前提必須經過不斷的學習摸索,摔打磨練。其實就像繪畫一樣,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也就快成為大師了!舉個簡單的例子,導演甯浩是模仿國外電影非常成功的一位導演,在這個過程中他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我覺得,形成獨特的風格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就是不斷的學習強化。從最基本的學起,理論,操作,技法等等。再一個就是始終模仿大師。從大師的作品中摸索你看到的規律,不斷模仿大師的作品風格。還一個就是探索自己獨特的一面。這個就是最關鍵的一點了,現在攝影風格已經很多,要想摸索出獨特的一面,還是比較難的,如果做好了前兩步,再加上不斷的成長,不斷探索吧!


狗蛋視界


談到風格,我沒有自己的風格。其原因有如下幾點

1、自己的拍攝基本沒有固定的內容,而且拍攝的機會不多。所以只是見到什麼拍什麼,很難能有統一的風格建立。不像有些人專門拍非洲野生動物,有些人專門拍戰爭,有些人專門拍苦難的地區,有些人拍西藏高原等。他們相對容易建立自己的拍攝風格。

2、拍攝風格,是你牛逼到一定的程度後,形成的一種特有的鏡頭語言表達形式,讓別人看到後,就能判斷出是某某人拍攝的作品。談到這裡,你就會知道我不牛逼,我離這種標準相差十萬八千里。所以我沒有風格

3、如何建立起自己的風格,我是這樣去想的,首先要專注攝影的某一個領域,比如你有條件拍美女,那麼你專注這個領域去創造一段時間。然後拍出一系列非常成功讓人記憶深刻的影像。這點比如中國的人像創意大師陳曼的圖片的確是有獨特的風格的。

大家可以去網絡上看看陳曼的圖片,大家感受一下,體味一下,自己去想一下。為什麼讓大家自己去想,因為我也在想之中啊和你們一樣,歡迎大家關注我的今日頭條


任吉的雲吹


首先這種風格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可,並且具有一定的美感:其次堅持這種風格,就要多拍多練多揣摩多思考;最後想要保持這種風格,需要鑽研精神,有創新意識。


後海聽風


一是具備攝影基本功,二是眼睛要有思想,三是照片有題目。


曾眼瞎看


我拍的民間藝人的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