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是怎麼霸佔榮宗敬和張謇的產業的?

歷史知事


杜月笙是舊上海混得風生水起的流氓大亨;榮宗敬和張謇都是做了幾十年產業的實業家,一個被稱為“麵粉大王”,一個被譽為“狀元實業家”,都是舊上海知名度很高的人物。那麼,杜月笙是憑著什麼樣的手段,霸佔了榮宗敬和張謇的實業,讓自己成為流氓大亨加商業巨頭的呢?

(杜月笙舊照)

一、一心想洗白的杜月笙。

杜月笙早年不過是黃金榮手下的小嘍囉,由於他會做人腦子活,很快得到了黃金榮的賞識,先從管理賭場開始,一步步混成青幫領袖級人物,最終風頭蓋過黃金榮和張嘯林,成為上海灘上叱吒風雲的黑幫教父。

在杜月笙靠賭場妓院販鴉片賺得家大業大後,他致力於結交軍政要人。但他發現,想要得到社會聲望和尊重,成為上流社會的一分子,憑他黑社會的出身,顯然是永遠也躋身不進去的,所以他極力想要洗白自己的身份。

經過短暫的思考後,杜月笙將眼光瞄向了生意興隆的榮宗敬和張謇的實業。

二、霸佔大達船務公司。

大達船務公司是張謇創辦的實業之一,也是華東最大的輪船公司。

高中狀元的張謇,早年因不滿慈禧的治國策略,回到上海大興實業。不僅創辦了大達船務公司,還興辦紗廠、鐵廠等工廠企業。由於他經營得當,生意一度紅火之極,因此他被譽為“狀元實業家”。而他亦本著“實業救國”的理念,堅持開辦學校等社會事業,成為當時有口皆碑的影響力人物,同時也成為當時各黨派極力拉攏的熱門人物。

1926年8月,73歲的張謇病逝於南通。

(張謇舊照)

張謇病逝後,他創辦的實業由於管理不善等原因,也開始走向了末路窮途。曾經風光無限的大達輪船公司,陷入了尷尬的求生境地。

當時,接管大達輪船公司的,是張謇的兒子張孝若在讀書上張孝若是塊好料,但他卻不善經營家族企業,以至於大達輪船公司連年虧空。

杜月笙看中大達輪船公司這塊肥肉後,一方面派人不斷吃進大達輪船公司的股票,另一方面又派小混混不斷在大達輪船的幾條航線上無端滋事。

張孝若哪裡懂得怎麼擺平黑社會。再加上張謇去世後,那些關係也隨之淡漠,因此他根本解決不了這些問題。

然而,大達輪船公司的最大債權人陳光浦卻坐不住了,他害怕大達公司一旦倒閉,那些賬就成了壞賬,所以他找到杜月笙,希望他能主持大達輪船公司。

此時杜月笙經過數度收購大達股票後,已成為大達輪船公司最大股東。對於陳光浦的提議,他先是推託再三,在陳光浦等人的極力邀請下,他才同意試一試。

不過,大達公司的元老們卻很瞧不起杜月笙,都不贊同讓他來接管。張孝若深知自己不能救大達公司於水火,經過深思熟慮後,他不但說服了那些反對的元老們,還同意將董事長一職交給了杜月笙。

就在杜月笙出任董事長第二年,張孝若被無辜槍殺,兇手也緊跟著飲彈自盡,此事立刻轟動了整個上海灘。

隨之,大達輪船公司被杜月笙吞併,兇手遺孀和家屬,一直深得杜月笙照顧。

(榮宗敬舊照)

三、吞併榮氏麵粉業。

榮宗敬亦主張“實業救國”。他與弟弟榮德生早年靠麵粉起家,隨著事業越做越大,旗下面粉廠多達12家之多,幾乎壟斷了上海的麵粉行業。家底豐厚的榮氏兄弟亦得到了“麵粉大王”的美稱。

所謂“樹大招風”,榮氏麵粉業也很快被杜月笙惦記上了。為了能鳩佔鵲巢,杜月笙這次實行了“快準狠”的策略。

當時,華豐麵粉的老闆盧少棠由於好賭,在杜月笙的賭場輸了不少錢。在無法償還賭債的情況下,杜月笙用威逼利誘的手段,以極低的價格收購了華豐麵粉。

杜月笙先是以極優越的條件,撬走了負責榮氏麵粉的總管王禹卿。由於王禹卿在麵粉行業管理上有著極高的能力,所以杜月笙收購的華豐麵粉,很快被盤活了。

當時,上海面粉交易所統管整個上海面粉實業,而實權人物正是榮宗敬和榮德生。為了能打進麵粉交易所,杜月笙也是極費心思。

正在此時,國民政府裁撤厘金改為統稅制。這項政策,加重了麵粉商的負擔,因此大家抱怨連連。特別是蘇皖浙一帶的麵粉商,不光要承擔來回的運輸費,還要繳納高額稅費,因此更為不滿。

遺憾的是,榮氏宗敬兄弟身在高位,卻並不與政府交涉。這讓麵粉商們認為他二人亦是“為富不仁”,有趁機擠垮同行的嫌疑。

杜月笙知道機會來了,他為了能減輕麵粉商的壓力,四處遊走。利用他建立起來的關係,找到身任財政部長的宋子文等高官顯要,成功說服他們,將稅收降低了50%。這件事讓他立刻得到了麵粉商們的擁戴,最終在麵粉商的脅迫下,榮氏兄弟不得不把上海面粉交易所的理事長一職拱手相讓。

(參考史料:《杜月笙傳》)


張生全精彩歷史


問:杜月笙是怎麼霸佔榮宗敬張蹇產業的?



答:杜月笙靠經營娛樂場所,鴉片煙,賭場起家的,最初是黃金榮手下的小馬仔,因為有頭腦,善鑽營,辦事得力,被黃金榮夫人林桂生髮現並提攜,稱黃金榮師父師孃,漸漸發展狀大起來,由於能力強,他的成績遠超黃金榮。



嶄露頭角以後在政界,軍界,工商業界都有了影響的能力,無奈他就是一個經營毒賭黃起家的人,得弄幾家有影響力的實業,掌握在手中才能很好的扭轉世人對他的形象,不是正道起家的東西上不了檯面,終是不好聽。



本來世界就是竟爭的,此消彼長,江山代有才人出,有新人登上舞臺,就有舊人落幕,也可以說大魚吃小魚 小魚吃蝦米,蝦米吃泥塵。杜月笙上來了,就通過各種手段,吃掉舊的勢力,重新洗牌,人類社會永遠都是這樣的,腦子,杜月笙有腦子,優勝劣汰,這符合世界發展潮流,有人也地方,就是江湖,就有各種爭鬥。



杜月笙把黑色產業隱於地下,各方的關係,他能擺平,先從事了金融業,又看上了當時最顯赫,最實際的行業,麵粉行業,榮氏兄弟的產業,他先自己成立了一家麵粉公司,然後杜月笙不斷用各種方法挖榮宗敬產業的牆角,人才到他這邊來,後來野心泛起,直接盯上了麵粉行業理事長這個職位,杜月笙超級能人,善於抓住各種瞬間變化的機會,杜月笙通過國民黨大佬孔祥熙,宋子文的關係,給麵粉行業減稅50%,榮宗敬辦不到,這樣直接把榮宗敬的理事長擠下來,他做了理事長。正面交鋒,他完勝,說明他人際關係,能力比榮宗敬強多了。



穩穩當當的控制麵粉行業以後,杜月笙又盯上了經營艱難的張謇的民族工業大生資本集團,做為民族資本,在當時國內亂局下,頗受洋人排擠,列強們為了在華利益,使用各種手段打壓當時自己的民族產業,這時的大生資本集團接近破產,由張謇的兒子張孝若苦苦掙扎的經營著,其中大達輪船公司算好的一個,杜月笙命人在大達輪船公司經營的碼頭上搗亂,使輪船無法正常裝卸貨物,輪船公司無法營業,還利用關係,處處打壓輪船公司正常經營,張孝若無法疏通關糸,也沒這個能力。



後來,張孝若由於某些事情,被人槍殺,槍手當場自殺,無法破案,大達輪船運輸公司群龍無首,沒辦法只好被杜月笙吞併。

杜月笙在民族大義面前,守住了自己該有的氣節,付出巨大犧牲,沒有做漢奸,這是值得稱讚的,他在發展壯大過程中,從幫會組織發展起來,做了一些非常手段的事情,人無完人,為了生存,錯肯定還是有的,人在世間不可能什麼都不爭,優勝劣汰是人類永遠的發展路徑。


三國水滸歷史狂


“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杜月笙受到蔣介石賞識,被授予海陸空軍總司令顧問,少將參議,從而躋身政界、軍界,顯赫一時。如此光環,自然加重了杜月笙在上海灘的砝碼。法租界的頭面人物對他也是更刮目相看了,捧他做了租界最高權力機構公董局的首席。可以說,此時的杜月笙是上海灘名副其實的大亨,然而有一點卻一直讓他耿耿於懷。

那就是他的“白相人”身份。

在金融、實業家看來,杜月笙靠賭場、煙館立業,他的這個大亨終究是上不了檯面的,算不上真正的正道名流。

杜月笙對這樣的指摘之所以在意,不為其他,只為他對自己的定位,雖然一路從黑道踏來,但做上海灘的君子先生才是他真正的內心所想。

因此他要拾階而上。

杜月笙進軍金融、工商實業正是在這樣的背景、心境下拉開的大幕。

靠人品、人脈進軍金融業暫且不談,圍繞這個問題,咱們來談談他是怎麼一步步在上海灘工商實業界撐起大場面的?

染指榮氏家族的麵粉業以及張謇家族的航運業的確是其中的重頭戲,但用“霸佔”一說有些過,一來,實業巨無霸不是誰想霸就能霸的;二來,此時的杜月笙十分愛惜自己的羽毛,即便流氓的手段能用,他也必須最大限度地棄之不用,否則他在既講人品又講實力的工商界還是立不起來。

先來說說他與榮氏家族在麵粉業上的對陣。

這是一場段位很高的挑戰強者的大戲。

進軍工商實業,杜月笙不僅野心很大,野心下的視野也很寬廣。

麵粉業這一當時的民生黃金產業就是杜月笙盯上的第一個獵物。

為了最終能稱霸麵粉業,杜月笙顯得極其有耐心。

首先,他收購了一個規模不大的麵粉廠(華豐麵粉廠),這算是進門。

進了麵粉業的大門後,杜月笙即開始甚有章法地向榮氏家族發起挑戰。

挑戰初始,杜月笙將注意力放在了人上,人才是實業的根基,這一點杜月笙無師自通。

除了對心腹愛將楊管北委以重任外,杜月笙以共赴遠大前程的十足誠意先後挖來了麵粉行業的兩員大將,卞筱卿和王禹卿,而這王禹卿正是榮宗敬、榮德生兄弟麾下最重要的幹才。

挖對方的牆角,打自己的根基,此消彼長,一舉兩得。

這一步完成後,挑戰隨之升級,杜月笙跟榮氏兄弟玩起了格局。

當時上海灘的麵粉業格局呈三角態勢,最頂端是上海面粉交易所,支撐這最頂端的是兩個麵粉業公會:上海面粉業公會以及蘇浙皖麵粉業公會。

榮氏家族三角佔兩角,既是上海面粉交易所的常務理事,又是上海面粉業公會的實際主導。在榮氏兄弟眼裡,三角佔兩角足以無敵稱霸,但在杜月笙眼裡,三角缺的那一角就是致命缺口。

壟斷者壟斷久了,往往就有這樣的格局狹隘;而高明的挑戰者往往能看出固化格局下的漏洞。

為此,杜月笙用他的江湖人品和手段頻頻拉攏蘇浙皖麵粉公會的各商家。

然而,這還不能一舉擊碎原先固化的三角格局,杜月笙想取勝,還需要一把火。

任何大佬的成功史都有順風抓時勢的高明橋段,杜月笙也不例外。

1931年,國民政府出臺“裁釐加稅”政策。啥是裁釐加稅呢?簡單說就是運輸過路費不收了,稅費增加了。

此舉對面粉業又有什麼影響呢?當時蘇浙皖的麵粉商家,原材料都是當地收購,因此他們不存在運輸過路費的問題,而上海的麵粉商家,原材料都是異地收購,因此他們存在運輸過路費的問題。現在好了,過路費不收了,稅費增加了,這等於什麼?蘇浙皖麵粉商家要交的錢是直線上升,而上海面粉商家要交的錢卻是直線下降。

說到底,就是對蘇浙皖的小商家不公平。

然而榮氏家族對此卻毫無作為,他們只關心上海大商家的死活。

杜月笙抓住這一點,幹了一件很轟動的事。他聯合蘇浙皖麵粉小商家給政府寫了一個呈文,擁護裁釐加稅,但同時用集體呼聲指出了其中的不公。

這是公開的。

背地裡,杜月笙又利用他和宋子文、孔祥熙的關係盡力疏通,有這一番有表有裡的運作,蘇浙皖小商家想要的公平竟讓杜月笙真的給爭取來了。

相比之下,此時的榮氏家族就有了為富不仁的味道。

由於杜月笙在蘇浙皖小商家那裡贏得了巨大的口碑,隨之杜月笙代表小商家利益這一說法開始遠播,一時間,麵粉業的小商家幾乎全都站在了杜月笙一邊。

就這樣,小商家所持的上海面粉交易所股票加起來完勝榮氏家族。

一投票,結果毫無懸念,榮氏家族下課,杜月笙上位。

再說杜月笙謀求張謇家族的大達航運。

這場商業大戲也很有看點。

商業競爭,落井下石總是司空見慣的,但杜月笙卻在有條件落井下石的情況下活生生地唱了一出臨危受命、眾望所歸。

與榮氏家族的麵粉業霸主不同,當時張謇家族的航運產業早已成了昨日黃花,原因就不細說了,可以用一句話來總結,狀元郎一死,張家的好運氣也就徹底用完了。

按說吞下這個瀕臨破產的昔日巨無霸,杜月笙想強取豪奪,手段多的是,但杜月笙沒有。

在這件事上,他依舊顯得很有耐心,他就賭有人一定會上門找到他來救這個火。

果然,大達航運最大的債權人陳光浦不久就找到了杜月笙,想請他出面主持大局,救大達。

此時的杜月笙雖然對大達早已垂涎,但他卻沒給任何人留下趁虛而入的口實。

第一步,暗地裡他大肆收購大達的股票。

第二步,當收購的股票足以保證自己大股東的地位後,杜月笙才最終表態,願意出這個面。

然而,大達航運的老骨頭們對此卻強烈反對,在他們看來,如此高大上的狀元郎產業怎麼能交到一個白相人外行手裡呢?

難能可貴的是杜月笙並沒有動怒,硬手腕他絕不用,只打人情世故的軟牌。

杜老闆是怎麼打的呢?

說服張謇的兒子張孝若,讓張公子到老骨頭跟前打苦情牌;跟著苦情牌一起打的還有另一張牌,收買老骨頭代表人物吳寄塵的侄子吳蘊齋,讓吳公子到老骨頭門前打威脅牌。

這一手法,典型的流氓真君子做派——情義真講,狠話只當擺設用。

講硬的,手裡握有股票;講軟的,手裡握有人情世故。正是靠這一套讓人無話可說的手段,大達航運從此落到了杜月笙手裡。


黑句本


杜月笙,一位黑白兩道通吃的傳奇人物,無論是在權勢還是在商業,杜月笙都當之無愧為當時的領軍人物。杜月笙鼎盛時期,他所擔任的董事的企業,單位,工廠多達56個,加上常任理事,懂事等等多達一百二十多個。



杜月笙吞併張謇大達輪船。

話說杜月笙能在上海風生水起,靠的是他的智囊團“三楊”,也就是他的軍師楊度,楊志雄,楊管北。吞併張謇的大達輪船,楊管北功不可沒。

楊管北率先替杜月笙開道打入了張謇和他三哥聯辦的的大達輪船企業,杜月笙很快便成為當時輪船公司的領軍人物。當杜月笙在上海灘混的風生水起的時候,張謇去世,這可給了杜月笙吞併大達輪船企業一個大好的機會。



當時僅僅靠張謇的獨子張孝若苦苦支撐,當時楊管北開始大肆收購大達輪船的股票,同時杜月笙派青幫開始大肆進攻碼頭,爭奪到碼頭制霸權,最終引起械鬥,警察調和。杜月笙與其談判,最終成為大達輪船董事。

杜月笙逐步蠶食榮家麵粉廠

榮宗敬最早是開錢莊,後來眼光獨到,投資麵粉廠,麵粉廠做的很大,引起了杜月笙的注意。但是榮家家大業大並不是那麼好扳倒得。杜月笙的智囊團便分析出來了吞併榮家的兩大點。

第一,花重金將榮家支柱人物王禹卿挖了過來,他可是榮家十多個麵粉廠的核心人物,資歷深厚,經驗豐富。第二,收買上海面粉協會的人心,杜月笙給政府寫信,要求降低百分之五十的稅收,由於財政部長和杜月笙是好友,很簡單就辦成了,最宗榮家不得已向杜月笙妥協,杜月笙順利吞併。

本文由樓笙發佈


樓笙侃史


杜月笙和其他混幫派的人物一樣,起步都是上不了檯面的事業,等到有一定規模,有一定資金,有一定的社會地位以後,便開始轉型發展一些上的了檯面的產業了,在說杜月笙霸佔榮宗敬和張謇創立的產業之前,我們先來說說杜月笙之前的產業。


杜月笙最早也是一個小混混,靠著自己的聰明伶俐,處事風格,以及上海灘大佬黃金榮的提攜,才一步步走上青幫大佬的地位。剛剛進入黃金榮的圈子,他就開始掌管法租界的一個賭場,那時候是1902年。



二十多年後,1925年,杜月笙已經有足夠的資本,成立了一個掛羊頭賣狗肉的公司,並一步步壟斷了法租界的鴉片貿易,這時候,他已經意識到,是時候轉變風格,來辦一些正常的產業了。最早的時候,他創辦了自己的銀行,開始做金融行業。


要有的地位都有了,錢也有了,是時候洗白自己的出身了。上世紀三十年代始,杜月笙開始把矛頭對準實業。當時張謇已經去世,而遭遇了危機之後,張謇留下的產業也是在他的兒子堅守下苦苦支撐。其中,最有希望的是大達輪船公司,這也是矮子裡面挑高個,在公司危機時,杜月笙派手下去大肆購買大達輪船公司的股票,並且指派人去鬧事,最後自己出面做和事佬,理所當然地做了大達輪船公司的董事長,於是,張謇留下的產業開始姓杜了,不過,靠著杜月笙的手段,大達輪船公司開始迅猛發展,成為行業裡的佼佼者。


接下來,杜月笙開始瞄準榮宗敬家族的麵粉產業,他先是設計收購一家規模較小的麵粉公司,再利用自己的人脈,成功打入麵粉協會。再後來,他利用和宋子文,孔祥熙的關係,官商勾結,成功為上海面粉業爭取到了減稅百分之五十的好處,於是成功當選上海面粉交易所的理事長,至此,杜月笙算是拿到了麵粉業的實權,榮宗敬的產業只能聽任他左右。

不僅如此,杜月笙還屢次三番設計奇謀,打入上海市商會,憑藉著軟硬兼施,黑白兩道,杜月笙的實業也是一時風生水起!

歡迎朋友們評論區交流!我是潁州小史官,喜歡文史野趣的朋友別忘記右上角關注哦!


無筆史官


杜月笙,民國時期的上海灘大亨,舊上海十里洋場的“地下皇帝”,被稱作三百年來教會第一人。像他這樣靠著黃賭毒發家的人都希望能夠洗白自己的身份而不是一直是留給世人惡人的形象。或者是富甲一方的慈善家,或者是權傾一地的好官,但絕對不能是一個“惡霸”,帶著這種思想,帶著將自己錢財合法化的要求,杜月笙開始了自己吞併之路,榮宗敬和張就是他第一個目標。


榮家是當時上海著名的麵粉大家,而麵粉又是關係上海民生的黃金企業,這自然是杜月笙重點關注的對象。杜月笙伺機而動,暗地裡準備吞併榮氏,1931年,國民政府出臺了一項“裁釐加稅”的規定,什麼意思呢?就是減少運輸費,增加稅收。當時榮家的麵粉都是上海本地生產,自然費用什麼都少了,而別的地方,比如蘇浙皖地區費用就增高了,這自然讓“無奸不商”的商人們同意。

杜月笙抓住了他們的想法,於是他就率領蘇浙皖地區的麵粉商人公開寫信給政府表達自己的想法,但同時暗地裡他又利用自己的關係,通過宋子文和孔祥熙這兩尊財神爺,讓他們想點辦法滿足蘇浙皖地區的商人,這自然讓杜月笙贏得了這些商人們的支持。杜月笙再通過這些人制衡榮家,正所謂“同行是冤家”,他們自然肯出力,最終杜月笙就這樣合併了榮氏麵粉廠。

搞定了榮氏,接下來就是張家,其實張家的生意相對來說好搞一點,因為當時張家的老祖宗張謇已經故去,張家子孫並沒有管好張家的企業,所以當時張家的產業在民國時期已經不像以前那麼龐大了,基本上只有一個大生船廠還在支撐著,杜月笙“稍微”收購了一點船廠的股票,再讓人鬧鬧事情,張家就不得不讓杜月笙來主持大業。

就這樣,杜月笙明一套,暗一套的把榮氏和張家的企業搞到了自己手上,讓他們成為了自己資產合法化的渠道。杜月笙如此所作所為可以說的確是不愧他“杜先生”的稱呼呀。


圍知歷史


其他答案貌似沒有重點說明杜月笙在攫取榮氏家族麵粉產業、張謇南通商業帝國航運過程中採取的計謀。本回答以此為中心旨在說明杜月笙的頭腦過人之處。


  1. 杜月笙只採取了3步就在極短的時間將榮氏家族的麵粉產業據為己有,自此麵粉交易所落入杜月笙之手。
  • 第一步:給榮氏家族找個敵人:第二步,給自己找更多盟友:第三步:找個能震攝的住榮氏的,巴掌比他大的,一巴掌拍死

首先說明一點:杜月笙是把對壘政黨的招數用在了商業市場上面,而榮氏兄弟對政治較為隔膜,所以企業被吞噬乃是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焉有不敗之理?

杜月笙藉助當時的銀行業鉅子、工商界領袖傅筱庵的幫助,從通商銀行獲得低利貸款,買下頻臨倒閉的華豐麵粉廠。這是杜月笙人生中第一個實業公司。接下來杜月笙就要以這家起死回生的華豐來撼動終結榮氏在麵粉行業的龍頭霸主的地位。杜、榮死磕開始拉開序幕

首先說第一步:首先杜月笙在榮氏家族掌控的麵粉交易所對面開了一所名叫“蘇浙皖三省同業公會”,一掛牌就開始和榮氏打架,硬說榮家的交易所代表的是買辦勢力,不能代表勞苦大眾。

榮氏一下子被整懵逼了,完全措手不及。

此時,榮氏有了一個敵人叫“蘇浙皖”。然後第二步就是給這個自己莫須有建立起來的“蘇浙皖”的怪胎多多找些隊友來站隊。

然後杜月笙跑到蘇北,把那些經營不下去的小麵粉廠拉到自己的麾下,建立起一個“抗榮統一陣營”。說白了就是深入民眾,發展民眾,帶著所有這些小麵粉廠叫板榮氏,和榮氏幹架。同時進行的還有杜月笙指揮這些小麵粉廠的小弟去南京遊說,聯合上書南京政府,表示堅決擁護國民中央政策。還給出了一份兒詳盡的麵粉業解決方案,而南京政府的那些官員只知道“國父遺教”“建國大綱”上說的,提倡內地實業。所以杜月笙請黨棍楊虎寫的這一紙呈文,被南京官員大筆一揮:“批准”!(不得不感慨:要不是這個黨棍楊虎寫的一手好文章,諳熟官場交際以及裡面的門道很難有這麼個好結果,所以向來戰爭,征戰檄文都不可或缺,什麼事兒都講究個師出有名)。

就在這紙南京政府通告文件下發之後,容氏家族的麵粉交易所炸開了鍋。按照政府文件規定,杜月笙這邊的小兄弟麵粉廠,每袋納稅5分。而榮氏旗下及盟友麵粉廠,每袋需要納稅1角!

以上已經讓容氏家族夥兒驚呆,沒想到更狠的絕殺在後面,就在容氏家族悲憤之極,立即召開全體股東大會,準備控訴國民南京政府,商榷應對政策之時,只見股東們卻開始把矛頭指向了榮氏兄弟,指責榮氏家族把持麵粉交易所,欺行霸市。以大欺小。然後股東們吵嚷著要重新理事改選,還沒等榮氏兄弟從震驚中清醒過來,選舉結果就出來了,榮家人被趕出交易所,而當選的理事長就是杜月笙。而此時此刻,杜月笙原先是否是麵粉交易所的股東已不重要了!因為,他確實排闥而入,以新當選的麵粉交易所理事長的身份向榮氏家人追討歷年所欠款項餘額50萬元。

至此,杜月笙以黨棍政治的謀略和方針,輕而易舉的拿下了榮氏麵粉交易所,整個過程迅速而凌厲,一點兒也不給榮氏反應的機會,時間短而且效果明顯,榮氏家族已無還手之力,自此江山易主。


2.接下來說說,杜月笙介入張謇的南通商業帝國的事兒吧,首先說下張謇,張謇晚晴年間,考中狀元,被賜予進士及第,授翰林院編修,後因不滿慈禧,棄官回鄉創業,投身實業。創建了電廠、油廠、麵粉廠、機械廠、紗廠、輪船公司、男子師範學校、女子師範學校、小學、中學、吳淞商船學校、南通學院等。此刻,我覺得此人真牛逼,不是死讀書的奇才。他一個人憑一己之力,建立了一個現代的商業帝國,古往今來,實屬罕有!

而故事就發生在張謇去世之後,南通商業帝國後繼無人,更兼有各種天災和股東內鬥,所以諾大的商業帝國陷入困境,以陸費伯鴻(複姓陸費,名逵,號少滄,生於1886年9月17日,祖籍浙江桐鄉。我國著名教育家、出版家。其母是李鴻章的侄女)為首的上海大闊佬等人成立了大通公司用以和南通商業帝國旗下的航運公司大達爭奪水道,就此逼迫的百年大達動彈不得。因為大達的債權人是鎮江幫金融鉅子陳光甫開辦的,所以為了防止大達在自己開的銀行的負債成為一筆壞賬,所以陳光甫就請來了杜月笙這個狠角色,幫他盤活這筆不良資產,死馬醫活了自己不就有錢賺了嘛。

而至於為什麼請杜月笙則是因為航運水道,慣有土匪出沒。所以要想制服這些殺人放火的土匪,那就得請一個更牛逼的大佬狠人出來治理他們,一個小拇指就能把這些小毛賊按在地上摩擦。。。哈哈 開個玩笑 其最終的結果就是杜月笙利用自身青幫大亨的影響力及優勢威望,讓大達的水道船隻運貨安全無憂,而大通公司的船隻卻備受土匪百般“照顧”,最終在來來回回明爭暗鬥的情況下,大通不勝其威脅和力道,大通與杜月笙的大達合成聯營,一番討價還價之後,分配比列定為:大達55%,大通45%。

碼字不易,各位看官,看後點個贊在走唄 最後附上杜月笙生平大事年表,以供對杜月笙感興趣的志同道合的朋友,參考 拿走不謝


曉識談記


杜月笙作為上海三大亨之一,早年也只不過是個混混。他靠著黃金榮起家,由一個小廝坐上了賭場主。

但是勝在為人圓滑,家業也越做越大,甚至後來能與黃金榮齊駕並驅。然而生意內容多是黃、賭、毒,還是有點上不了檯面。

不甘心屈之人下的杜月笙,開始準備涉足金融行業。經歷了一番周折之後,終於成功地開設了一家銀行。

在此他還不滿足,有了足夠的資本之後,他又把目光轉向實業。

Δ榮宗敬與弟弟榮德生

對於榮宗敬我並不是怎麼熟悉,但是我非常想談一談晚清實業家張謇。從初中課本就開始學他,是晚清的一位狀元,曾經大力推行實業救國。

他有感於中國內憂外患,放棄高官厚祿,準備以實業來救國。他創辦大生紡紗廠,大力發展棉紡織產業。經過幾十年的拼搏,其營業產額曾經打破多次國內紀錄。



但是由於國內環境所致,在1921年大生紗廠發生了危機。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雨,將南通的水利工程摧毀。再加上400多萬兩的外債,讓大生紡紗廠一時間陷入危機。

在多次週轉資金不靈的情況下,大生紡紗廠已經瀕臨破產。然而在1926年後,張謇不幸逝世於南通。其實在張謇死後,大生紡紗廠幾乎就不算存在了。但是在那一年,杜月笙還在忙於自己的黑色產業,還沒有開始踏足實業。


而當杜月笙真正在開始插手實業之時,已經是1930年之後。此時的張氏家族,早已經是搖搖欲墜。自從張謇死後,大生集團只靠著張謇的兒子張孝若苦苦支撐最後幾個行當。

而其中盈利比較好的也就數大達輪船公司,但是也只能稱得上是瘸子裡面的將軍。而杜月笙能夠發家,除了正當的商業競爭,還有一些見不得人的手段。

他先是指使楊管北在大達公司遇到經濟危機時,大肆購買其股票。在召開董事會董事長人選之時,杜月笙又是指使手下戴步祥前去輪船裝貨碼頭鬧事。

後來事態演變為機械鬥爭,引來了警察局局長蔡勁軍的鎮壓。結果又是在杜月笙的支持下,蔡勁軍封鎖了碼頭的正常工作。使整個輪貨的運營陷入癱瘓,眼看公司就要破產。

而這時杜月笙出面做好人,從中調解雙方關係。並且靠著自己的聲望與股票,成功當選大達輪船公司的董事長,而張謇的兒子張孝若只得擔任總經理。

然而就在杜月笙擔任董事長之後,張孝若不幸遇刺身亡,而兇手當場飲槍自殺。緊接著第二年,杜月笙就真正的吞併了大達集團,其中的關係不用多說。

但是也不代表這就是壞事兒,在杜月笙的保護下,沒人敢找大達輪船公司的事。當時輪渡行業的頭把交椅,其實是三北公司的虞洽卿坐著。

杜月笙多次下黑手,打壓三北公司等競爭對手,迫使這些公司最後不得不與大達集團合作。也是在杜月笙的主導下,這些集團重新劃分勢力範圍,杜月笙則是鞏固了其在航運中的地位。


史之策


杜月笙大家是知道的,尤其是關注我的人,縱橫真實寫了很多關於杜月笙的文章,但是張謇和榮宗敬大家可能不太熟悉。

縱橫今天就來講講杜月笙是怎麼霸佔榮宗敬和張謇產業的。

民族資本家榮宗敬

榮氏家族在中國從國民到當代一直都是比較有影響力的家族,也是前十年,榮氏家族的榮智健還位列首富之位,榮毅仁更是成為國家副主席。

作為榮氏家族的第一代,也就是所謂的富一代,榮宗敬算近代著名的民族資本家,早年經營過錢莊,1901年起與榮德生等人創辦麵粉廠,紡織廠,當時正處於民族工業快速發展的時期,被稱為黃金的十年,榮宗敬因此被稱為麵粉大王和棉紗大王。

清末實業家張謇

張謇在清末也算清流了,因為他的老師翁同酥就是清末最大的清流,張謇也沒有給翁同酥丟人,也是清末的恩科狀元。

但是張謇沒有走上曾國藩和李鴻章的道路,而是選擇跟張之洞一樣,選擇了實業救國,1896年張之洞奏派張謇在通州設立商務局,張謇也創辦了大生紗廠,1898年大生紗廠建成投產。

1904年張謇創辦了南通步即局,開闢了外江航線,又組成了大達輪船公司。後來更是辭官,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救國之路。

青幫大亨杜月笙

杜月笙雖然後來也躋身上海富豪之列,但是,行的都是上不了檯面的事情,青幫作為當時上海灘的黑澀會組織,杜月笙乾的無非是黃賭毒,尤其是在煙土方面,更是謀取暴利。

杜月笙作為三百年幫派第一人,做的事情並不是單純的黑社會老大,而是努力的洗白自己,使自己成為達則兼濟天下一樣的人物,包括後來,杜月笙給國民黨又是捐飛機,又是募捐款項,東奔西走。

除此之外,杜月笙更是希望將自己從事的行業變得高大上,於是就有了題目中的問題。

杜月笙進軍金融業

青幫裡面有一個叫陳群的人物,勸告杜月笙想要真正的出人頭地,必須在金融業和工商業打開門路,只有這樣,才能擺脫自己的流氓形象。

杜月笙由於本身的影響力,於是率先涉足金融業,通過自己的幫派影響力,杜月笙開辦了中匯銀行,一些政商大佬為了討好杜月笙,紛紛前來存款,中匯銀行創辦成功,再加上當時杜月笙和國民黨的關係,杜月笙又成為中國通商銀行董事長和上海市銀行工會理事,浦東、國信兩家銀行的董事長,就這樣杜月笙不費吹灰之力就成為了上海金融街的翹楚。

杜月笙對榮宗敬和張謇產業的蠶食

在金融業立足之後,杜月笙將目光投向了工商業,首選的目標就是麵粉行業,當時榮宗敬已經是麵粉大王,別人想要插足和其困難,杜月笙就收購比較有行業影響力且負賭債難以償還的盧少棠的上海華豐麵粉廠,從而算是踏入麵粉業。

1936年在上海面粉交易所有人大量囤積麵粉,致使麵粉價格高漲,當時買賣雙方圍繞麵粉價格,做多和做空,最後大家只能找杜月笙出面調停,杜月笙因為這件事當上了上海面粉交易所的理事長,在麵粉行業可以和榮宗敬有抗衡之勢。

後來杜月笙更是通過國民黨上層的關係,通過行政手段拉攏麵粉行業的商家,最後在上海面粉交易所的影響力完全超過榮氏家族,成為新的麵粉大王。

對於大達輪船公司的張謇,其實杜月笙早就有所垂涎,1931年杜月笙就成功大陸上海的航運界,當時大達輪船公司壟斷上海到揚州的航線達24年之久,當時,公司已經有衰敗的跡象,大達輪船公司也處於內外交困之際,杜月笙藉機進行收購,成為該公司最大的鼓動,並且最後當上了董事長,徹底掌握了大大航運。

這就是杜月笙霸佔榮宗敬和張謇產業的過程,其實也說不上是霸佔,生意場上和戰場一樣,你實力不濟,即使沒有杜月笙,還是會有張月笙、李月笙來打垮你。


史論縱橫


近年來,網上對杜月笙的杜月笙的吹捧有些過火,杜月笙面對日寇侵略,的確頗有民族氣節,更積極抗日,說一聲愛國幫派領袖並不為過。但是杜月笙終究只是幫派頭領,雖然大節不虧,但是從事黃、賭、毒和巧取豪奪,就是幫派的老本行,杜月笙一點兒也不比其他幫派首領做得少。



1929年,杜月笙已經成為上海幫派的第一人,也就是上海地下世界的老大。但是頗有眼光和追求的杜月笙,不甘心做一個不入檯面的黑社會老大,為了更多利益,也為了更高的社會地位,他開始嚮往“上流社會”。

怎麼才能躋身“上流社會”呢,“漂白”身份自然必不可少。除了將黑色產業隱入地下,從事實業和金融,自然是更好的敲門磚和搖錢樹。


麵粉行業在上海一直是極為重要的產業之一,榮氏家族也是以麵粉起家,被稱為中國的“麵粉大王”,身家極為豐厚,這使杜月笙十分眼紅。羽翼已豐的杜月笙將目光投向了麵粉交易所理事長的位置。這個位置掌握在榮宗敬和他的弟弟榮德生手中。

但是此時的榮氏家族在上海擁有幾十家工廠,實力雄厚。杜月笙一邊對榮氏企業挖牆角,也就是挖人,一邊打入了麵粉行業協會。1931年,國民政府裁撤厘金改為統稅,但是稅改不但沒有減輕民族資本的壓力,反而加重了負擔。

杜月笙看到了機會,他親自動用在國民黨內的龐大關係,甚至說動了宋子文、孔祥熙等人,最終使得麵粉行業能夠減稅50%,也因此,杜月笙獲得了麵粉企業的共同支持。同時,在杜月笙的暗中操縱下,榮宗敬也被以維護同行利益無作為為由,被迫將上海面粉交易所理事長的位置讓給了杜月笙。

如果說控制面的行業,杜月笙的手段尚且合規的話,面對已經徹底沒落的張謇家族產業,則完全不擇手段。控制麵粉行業後,杜月笙再次將目光轉向了張謇留下來的大生資本集團。

作為中國最早也是最大的紡紗實業集團,這個由清末狀元張謇創立的集團曾經興盛一時,成為中國最大的紗廠。但是,列強是無法容忍中國民族資本發展的。

在列強的共同打壓下,再加上天災人禍以及張謇的故去,張氏家族的大生資本集團此時已經破產,只剩下張謇的獨子張孝若苦苦支撐的幾個企業。在這些企業中,瘸子裡拔將軍,大達輪船公司則是相對最好的一個。




看上了大達輪船公司,杜月笙自然沒有什麼商業才華公平競爭,他使用了自己的看家本領——巧取豪奪。杜月笙一邊派流氓頭子擾亂大達碼頭,使輪船無法正常裝卸貨物,輪船公司營業癱瘓,一邊利用在政府的關係,打壓輪船的正常經營。

甚至在1935年,張孝若被人暗殺,導致大達輪船公司群龍無首。而後張家的大達輪船公司也徹底被杜月笙吞併。雖然張孝若被刺殺,至今仍是一個謎團,但是刺殺張孝若兇手的家人始終受到杜月笙的照料,杜月笙嫌疑之大,不言自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