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滸傳》中,李逵的哥哥說寧願餓死也不上梁山,祝家莊的欒廷玉也寧死不上梁山,對此你怎麼看?為什麼?

潛伏佛龕


似乎人們的印象裡,梁山就應該是個好去處,是個趨利避害的避風港。不過書中的人物也是這麼以為的嗎?

李逵的哥哥說“他(李逵)和梁山泊賊人通同劫了法場,鬧了江州,見在梁山泊做了強盜。前日江州行移公文到來,著落原籍追捕正身,卻要捉我到官比捕。”欒廷玉就是想和梁山強寇廝殺,然後壓之官府才後快,宋江有心想收納他,可是他戰死了。

(《水滸傳》中的欒廷玉)

打家劫舍不分好歹

我們還是看看最開始梁山的樣子。梁山最初是在林沖和柴進那引出來的。柴進給林沖安排個去處,介紹梁山是這樣說的:梁山有王倫等人,“那三個好漢聚集著七八百小嘍囉,打家劫舍,多有做下迷天大罪的人,都投奔那裡躲災避難,他都收留在彼”。這完全不是普通老百姓能逗留的地方。乾的是打家劫舍的營生,收留的是罪大惡極的人(未必真的罪大,比如林沖,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分辨?)。

林沖非常吃力才留在那裡,暫時的結局就是“打家劫舍不在話下”。

(《新水滸傳》李逵接母,同李達對話發生在接母時)

魚塘霸主漁民遭殃

這在阮氏三兄弟口中是一番滋味,很有說服力。阮氏三兄弟是什麼人?普通的漁民,區別於其他的是武藝不錯,卻依然有好賭的劣習。

他們和吳用交談時說出心中想法。原來靠打魚為生的他們遇到了困擾,本來打些十幾斤的大魚不在話下,但是現在卻連五六斤的魚都不好捕了,緣由就是“風水寶地”被強人佔了。強人不是別人,正是梁山人。“梁山泊是我弟兄們的衣飯碗”“(梁山)絕了我們的衣飯”是阮氏的話,再加上有時候官司上的盤剝,生計受到影響,漁民會是什麼心態?

(《水滸傳》阮氏三兄弟)

打不過加入總行吧?

“替天行道”是真是假

晁蓋的梁山是“大秤分金銀”的梁山,錢從何處來,總不能從地裡長出來。宋江的梁山已經從“打家劫舍”變成了替天行道,從此舉著旗幟儼然成了正義的一方。但是他們不僅搶奪貪官的錢還把府庫中的糧食搶了,這多少也要算點百姓的頭上,梁山萬人,精打細算只搶惡人顯然不現實也不夠用,只能搶了再說。李應這個大財主也被宋江惦記上了,被坑蒙拐騙人才兩空,為了安慰這個財主,以後梁山的錢就歸李應管,自然是肥差。

李達、欒廷玉

李逵的哥哥李達飽受李逵這個閻王弟弟的牽連,李逵殺人,李達帶枷;李逵上梁山,李達將被批捕(那北宋官府肯定是先捉一個再說)。如果李達的弟弟是魯智深、武松這樣的人物,沒準對梁山印象能好些,偏偏卻是李逵做弟。兩相作用,李達恨死了草寇。

從身份來說,李達就是個長工,也就是普通的打工仔。沒那麼多非分之想。話裡話外知道李達是個逆來順受的人,李達的立場可想而知。

欒廷玉是祝家莊的教師,有勇有謀,立場堅定,吃誰的飯就為誰分憂。他飽受恩惠自然不可能輕易投降,身處的位置又不可能看得上那些強寇。欒廷玉其實倒是有可能歸順梁山,怎奈戰死在彼,還沒來得及宋江使用“嘴遁”,為此宋江感到非常可惜。


泊圖泊途


不但這兩個最終沒上梁山的人這樣說,就連後來上了梁山,位列八虎騎之一的“九紋龍”史進剛開始面對少華山頭領朱武的力邀上山的建議也堅定地說:


我是個清白好漢,如何肯把父母遺體來點汙了?你勸我落草,再也休提?

持這種態度的好漢不在少數,比如“青面獸”楊志、“霹靂火”秦明、比如河北“玉麒麟”盧俊義、即使是打虎英雄武松,發配到孟州後剛開始也不是甘心情願的給張都監做一名家丁嗎?

這些人最終上了梁山,有的是自己作的,有的是被宋江脅迫,當然也有確實被官府逼的走投無路的,但是這樣的人很少。

就更不用說那些朝廷降將了,他們最終能夠歸順梁山泊,很大程度上有一點是宋江對他們許過“招安”的願的。

還有東溪村的保正晁蓋,幾乎就等於是被髮小兒吳用連蒙帶騙上的梁山。

也就是說,在旁人看來感覺這些好漢上梁山過“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的快樂生活是天經地義,而當事人卻是顧慮重重,不到萬不得已,絕不會去的。

這是因為他們心中清楚:做職業強盜的風險很大,成本太高。


風險就不用說了,明目張膽地佔山為王,落草為寇的行為肯定就是在和官府對著幹,那就要時刻準備官兵的捉拿。官兵不都是青菜蘿蔔任你砍殺,呼延灼、張清、凌振沒投降前一度給梁山泊這麼大的山頭都帶來了很大麻煩。清風山上的燕順等好漢在劫了囚車,救出宋江,並收服了秦明,黃信等後還不是趕快投奔更大的山頭梁山做靠山嗎?就是怕抵擋不住大批官兵的進攻。

而一旦被官府抓住,可就都是戶滅九族的重罪啊!

這還沒考慮江湖上黑吃黑的勾當,如果點子不夠硬,很可能分分鐘就被同行給滅了!二龍山的鄧龍、梁山第一代領導人王倫就是這樣死的。

這樣的風險夠大了吧!成本也同樣高。

這裡說的成本還不包括經濟成本,主要是說精神成本,畢竟像柴進、盧俊義、李應這種家財萬貫的大財主上山當強盜的還是少數。

史進只是一個村長的兒子,少通文墨,還會考慮自己落草會點汙父母遺體呢,而楊志是五侯楊令公之孫,楊家可是滿門忠烈啊!他會想的比史進少嗎?秦明態度更絕決,乾脆說:生是大宋人,死是大宋鬼。

這還是考慮到他們祖上列祖列宗,如果他們有後代呢,本身做為強盜,又該怎樣教育自己的子女呢!強盜這個職業很少能夠有祖祖輩輩傳下去的吧!

而自己一旦做了“強盜”,不論對列祖列宗還是子孫後代都是無法抹去的汙點,都會受到牽連,就和現在有些時候“政審”不合格的影響一樣。

這個成本是無法估量的!

這樣看的話,李逵的哥哥李達,祝家莊的教師欒廷玉寧死不上梁山就有情可原了,畢竟,“替天行道”的強盜也是強盜啊!


田獲三狐


在等級森嚴,人分三六九等,出身有貴賤,祖先決定子孫職業的古代,只要上三代長輩有惡行,基本上這個家庭的所有成員以及其子孫,世世代代沒有出頭之日了。

因為在古代是十分注重出身,最講孝道的,如果家裡出了一個強盜,是令所有親戚朋友顏面掃地的事,不僅父母受連累,子孫後代也就永無出頭之日了。

更不要說造反等屬於十惡不赦,誅九族的行為了。

因此,有人寧死不上梁山,是怕連累親戚及子孫。上梁山的人,大多父母雙亡,無妻無子。不論被官府逼迫還是被梁山欺騙了的,只是在生死關頭,選擇了生,為了求生,很多人明知被宋江吳用欺騙了,萬般無奈之下,也只能一心一意做強盜。


南極冰火


因為施耐庵腦子裡己形成108將這大概輪廓,既不想107將也不想110將,每個人都有自己歸宿,不可能扎堆齊上梁山,另,如何屏蔽悟空問答?嚴重懷疑提問者都大腦縮水,盡是漫無邊際又毫無意義的白痴問題!


藍天錘18


在下實話實說吧

其實你不必要糾結這些,

大過年的,

多提問幾個高價值的問題,

祝你豬年諸事順利,心想事成。


慢讀文化


《水滸傳》中欒廷玉之死是由宋江口中說出,然而並沒有交代死亡的前後經過,誰殺的?在哪裡殺的?都隱去不提了。

所以說欒廷玉未必是寧死不降,其武功之高應該在秦明之上,這等身份的人都很令人糾結,降了會被人妒忌,不降又少有敵手,很有可能裡外都是一死,就像類似的情況還有史文恭。


風清露陽


普通人能做良民又有幾個人願意去當土匪,就像現在一樣,你做一份普通工作一個月拿三千來塊死工資,如果有人讓你加入黑社會給你每個月一萬塊但是不知道什麼時候會被警察抓住槍斃你願意放棄工作加入黑社會嘛?尤其是李逵的哥哥還是個有妻室的人,更不可能去冒險了


蜉蝣菌Jun


第一這些人還是顧及一些底線的 知道那是個賊窩 第二 仁義孝子會認為有辱祖上臉面無光 第三進了賊窩就是反叛會有極大的政治風險的弄不好就株連九族 第四 掐半拉眼角也看不起賊人 寧死都不做賊人 李逵哥哥是表現最激烈的 東西給扔了還叫他快滾!


byswngu


可看下贅婿這個小說,讓你對梁山好漢有不同以往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