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文學史上,李白與蘇軾的文學地位誰比較高?

月生石上


李白是唐朝的歷史上的一顆明珠。2013年李榮浩出了一首歌《李白》。

裡面有句歌詞“要是能重來 我要選李白,創作也能到那麼高端,被那麼多人崇拜”。

但也有人說,李白“有子瞻之才,無子瞻之學”。

子瞻就是蘇軾。那麼李白與蘇軾的文學地位誰比較高呢?

有書君將從創作數量、民間知名度、創作特色、後人影響這幾個角度來進行比較。

論創作數量,李白以詩文見長,今存990首。

包括七言古詩、五言古詩、樂府民歌、七言絕句等。

他的詩作“集無定卷,家家有之”,被譽為中華詩壇第一人。

而蘇軾現存於世的文學著作共有2700多首詩,300多首詞,以及大量散文作品。從創作數量上蘇軾要勝於李白。

論民間知名度,最佳的傳播載體就是語文課本了。最近教育改革,語文教材全國統一,古詩文比例大幅增加。

據統計,重慶小學推薦背誦詩篇,李白7篇,蘇軾4篇,所以在小學的時候,李白的詩張口就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而在初中和高中期間,推薦背誦的詩文蘇軾5篇,李白3篇。

但由於李白名字的簡單易記、在語文教材中頻頻出鏡、加之“貴妃研墨,力士脫靴”的人生經歷。李白的民間知名度要高於蘇軾。

論創作題材和特色,李白詩文可總結為“雄奇飄逸、真率自然”。

如《望廬山瀑布》中“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體現了李白的雄壯豪放,“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體現了李白的飄逸灑脫,“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體現了李白的真率自然。

縱觀李白的詩句都是以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表達自己個人意識的詩歌。

而蘇軾則將詞筆深入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諸如懷古記遊、寫景詠物、親情友誼、田園風光、參禪說理、仕途失意等,蘇軾文采細膩,融入許多個人的真實情感,題材廣闊,引入深思。因此從這個角度,蘇軾要勝於李白。

論後世影響,中唐韓愈一派、李賀都受到了李白的影響形成了獨特的浪漫主義的風格。蘇軾、陸游則借鑑了李白的豪放詩風。

李白是極為有天賦的一位詩人,被人稱為“詩仙”,只是這種仙氣後人是學不來的。

而蘇軾卻成功地影響了南宋詞人辛棄疾,史稱“蘇辛”,形成了與婉約詞平分秋色的豪放詞派,啟迪了明代的公安派詩人和清初的宋詩派詩人。

從這個方面,蘇軾要勝於李白。

綜上所述,由於蘇軾創作數量、創作題材和特色、後世影響均勝於李白,因此有書君認為在我國文學史上,蘇軾的文學地位高於李白。

有書君語 :有書送書季開始啦~每週會免費贈送1000本實體書給大家作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讀之書《無聲告白》。私信回覆:福利,即可免費包郵領取書藉,本次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不急於下結論,只作一些分析。而且非要把文化史上兩個超級大IP分個高下,也無必要。

一、品牌度與影響力

這個毫無疑問是李白佔優。你問哪怕大字不識一個人,他也知道李白是詩人,而很可能沒聽過蘇軾。李白將自己的名字融入中國人血液基因,而蘇軾影響更多是在文化層面,在文人士大夫當中。兩人受眾廣度不同。


二、才華與貢獻

兩人都是不世出天才,一個將古代詩歌推向極致,一個是詩文書畫百年甚至是五百年不遇的全才。一個昭示著大唐精神,一個代表著宋代文化。俱光耀千秋。都是中華文明史上的參天大木。

三、個人魅力

李白錦心繡口,隨便一吐就是半個盛唐。高興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失落了“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青年少”,孤獨了“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得意了“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不爽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自戀了“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他是一個太有趣的人,內心乾淨純粹的像個孩子。


蘇軾的魅力在於人格。無論什麼樣的處境,他都能安泰自如。他的人生就像他的那首《定風波》:竹杖芒鞋輕勝馬,一蓑煙雨任平生。這一點尤為文人士大夫所愛,並奉為偶像。

四、作品展示

李白奔騰脫逸,詩風莫測,如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蘇軾平淡超然,常欲出塵,如:

鷓鴣天

林斷山明竹隱牆, 

亂蟬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鳥時時見,

照水紅蕖細細香。 

村舍外,

古城旁, 

杖藜徐步轉斜陽。 

殷勤昨夜三更雨,

又得浮生一日涼。 


五、李也好,蘇也罷,都有太多精華供吸取,與其花時間作無謂的比較,還不如乘這工夫讀上一兩首來的實在。經驗、知識、閱歷、儲備都到了,到時候不比較,你自然也會有一番看法。你說呢?

(詩詞分享頭條號:詩詞桃花源 每日更新 歡迎右上角 關注交流)


詩詞桃花源


在文學史上,還從來沒有把李白、蘇軾拿來做比較的,題主堪稱第一人了!

李、蘇二人非同個時期的人物,就文學地位而言,在當時都是最頂尖的,比如李白,能與他相提並論的只有杜甫,連白居易都上不了這個層面;而蘇軾呢,當時只有一種說法,廟堂之氣者蘇東坡,市井小調者柳三變,也就是從宋代詞壇而言,蘇東坡幾乎是達到一個高度,連柳永都不能企及。

那麼,分析二人的成就,要從題主的題目開始了:文學史。文學包含幾個方面內容:詩、詞、曲、賦、文章。

由於有唐詩宋詞之說,那麼,我們就詩詞一併分析。李白是浪漫主義詩人,詩歌個性十足、放浪不羈,在藝術上也到了一個很高的位置,比如我們熟悉的《將進酒》、《蜀道難》,這個題材,他寫完,後人幾乎就不用寫了,不僅超不過去,還會帶有他的影子,這是很厲害的,不是無人超越,是無人企及!雖然後人把杜甫和他平列,但連杜甫對李白都崇拜不已“白也詩無敵”。而且杜甫是現實主義詩人,屬於詩歌的不同“派系”。

蘇東坡,在宋朝詞壇也是一哥的位置,他的《念奴嬌·赤壁懷古》等也和李白一樣,寫得讓後人沒法再寫,而他的詞極盡豪邁之氣,在宋朝也是無人比擬的,就算當時市井最著名的詞人柳永,也只是鶯鶯燕燕之調,沒有那種“廟堂之氣”,這當然和他們各自的工作有關,蘇東坡是朝廷大員,柳三變是混跡青樓的浪子。但當時期的比如歐陽修、晏殊等宋朝著名詞人,地位不低於蘇軾,但在詞的藝術造詣上相差還是蠻遠的。

但就詩詞而已,李白是浪漫主義詩歌的開創者,也是顛覆製造者,從這個成就上,蘇軾並沒有完全形成自己的“主義”,而後人也不見得就超越不了他,比如像毛主席的《沁園春.雪》,成就不在“赤壁懷古”之下,氣勢上還勝出不少。那麼,可以斷定,在詩詞領域,李白成就要高。

但文學史所談到的最重要的不是詩詞,而是文章,文章估計是李白短板,沒有流傳出什麼經典名篇,而蘇軾的《晁錯論》、《賈誼論》乃至於如《石鐘山記》等都是千古名篇。蘇軾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注意了,是“唐宋八大家”!也就是在文章的成就上,蘇軾的地位是非常高的,而沒有李白什麼事!

就文學成就的比較而言,蘇軾在文章完勝,在詩詞略遜,那麼成就肯定是高出一籌,在文學史上的地位也一定是排在李白之前的。


漿糊遊蝦


沒幾個懂的,李杜是千年高峰。蘇軾是全才,但所有文學成就幾乎來自詩詞,書法和繪畫與文學本就無關。蘇軾幾乎都會但真正做到精通的只有詞,比他詩寫的好的唐朝一大把 ,連詞都不是寫的獨一檔,詞學理還有李清照和辛棄疾一批人,再說詩同時代寫詩的辛棄疾和陸游明顯強於東坡,更不用說唐代詩的黃金年代。記得讀書時代詩,講夢遊天姥吟留別,從五丁開山到伸手摘星辰那想象力絕了,自然沒有任何雕琢痕跡。這浪漫詩的領域絕對是獨一檔,後人包括蘇軾都有雕琢的痕跡。李白的詩是真正流進的中國人血液裡,文化的標準,盛唐開闊大氣都在其中,那是國人最自信的年代。如今李詩流傳至今才十之一二,但已經是中國詩領域的高峰了,詞在李白時代並不流行,那時人們把詞成為詩餘,但李白還有另外一個外號叫詞宗,如果憶秦娥是李白所寫,這首詞完全不輸給任何一篇宋詞。李白最佩服的文人是南北朝謝靈運,蘇軾最佩服的人就是李白。


Lyh961


各人認為在詩方面,李白遠勝於蘇軾,但是就論整體文采來說,蘇軾又要強於李白數倍。

為何這麼說呢?蘇軾一生靠實力步入仕途,在時局政治方面,也留下了濃厚的一筆。

而且最主要的是蘇軾這個人是真的比李白灑脫的多,李白只是豪放,在很多方面來看,不如蘇軾這般有灑脫的人生態度。

蘇軾下野之後,一輩子也就閒雲野鶴,寄情於普通生活之中。蘇軾的詩詞,給人一種親和之感。

從東坡肉的發明就可以看出,蘇軾對人生的參透比李白要更深,因為東坡肉乃是蘇軾想吃肉,但吃不起牛肉才嘗試去做的。

所以有句玩笑話就是蘇軾是第一個把豬肉做的好吃的人,要知道當時觀念還是君子遠庖廚。

蘇軾可以為了一口吃食,去對抗堅持多年的儒家行為準則,足可見蘇軾不一般的人生態度。

而且蘇軾的《水調歌頭》,並譽為是史上最好的中秋詞,是一座無法超越的巔峰。

現在來看,也確實是如此。所以也就有個說法是蘇軾之後,再無人敢做中秋詞。

能在文壇取得這般成就,蘇軾絕對是千古第一人,比之李白的豪放,他的風格似乎更接近我們的生活。

李白的詩讀起來,字裡行間都有著一種磅礴的氣概,不過卻很難像蘇軾那般,字裡行間流露出對人生星星點點的詮釋。

蘇軾被譽為唐宋八大家之首,這就足以說明蘇軾在文壇的地位,而世人對他的認可。

且蘇軾文章也流傳眾廣,像蘇軾的《赤壁賦》,這些都是千古絕美的辭章。

李白則沒能留下這樣的文章,只留下些許絕美無比的詩歌,若比詩歌,自然李白強過蘇軾。

但就整體來看,蘇軾在文壇,地位和造詣是要高於李白的!


小司馬遷論史


李白和蘇軾分別是唐宋詩詞屆的代表人物,在我國的文學史上都有濃墨重彩的一筆。李白的詩,代表著唐朝的繁盛榮耀;而蘇軾的詞,反應著宋朝的百卉千葩,下面我們簡單的對他們進行下對比:

詩詞風格不同:李白的雄奇飄逸,大多是謳歌祖國山河與美麗的自然風光,風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義精神,達到了內容與藝術的統一。他被賀知章稱為“謫仙人”,其詩大多為描寫山水和抒發內心的情感為主;蘇軾的詞大多是對人生態度的一種理性的輻射思考,他的很多優秀的作品是在其經過烏臺詩案後寫下來的。蘇軾一生宦海浮沉,奔走四方,生活閱歷極為豐富。他善於從人生遭遇中總結經驗,也善於從客觀事物中見出規律。




影響範圍不同:李白的詩大多是通俗易懂,而且是直抒胸臆,如“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等等,所以說他在民間的知名度要比較高;而蘇軾的詞大多是深切,委婉含蓄,讓人感到人生如夢,但並未因此而否定人生,而是力求自我超脫,始終保持著頑強樂觀的信念和超然自適的人生態度,換句話說,就是他的詞是寫給那些經歷過風雨的人寫的,真所謂“大人者不失赤子之心”,所以說,蘇軾在詩詞界,或者說是行內的聲望比較高。



優秀作品:

李白《將進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蘇軾 《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總結:李白和蘇軾同在中國詩詞界的長河中留下了他們寶貴的印痕,有的人喜歡李白的豪邁,也有的人喜歡蘇軾對人生態度的樂觀,對於我們來說,能夠細細品味其中的真諦才是不二的選擇,至於他們在文學史上的地位高低,請恕在下德薄才疏,無以做稱。



歡迎大家討論!


逍遙散人AR


比較李白和蘇軾,首先想到了蔣捷的一首詞: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少年時,鮮衣怒馬裘馬輕狂,無疑更應愛太白;但中年後,歷盡世事滄桑,東坡的曠達智慧一定在那裡等著你的。

世人都知道李白是詩仙,很少有人知道太白也是詞宗。清代詞學家陳廷焯就說,唯太白《菩薩蠻》《憶秦娥》兩調實為千古詞壇綱領,千古論詞當以太白為宗。南宋黃昇也說,太白為百代詞曲之祖,可見這是公論了。因此在詩詞造詣上,太白略勝一籌。“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西風殘照,漢家陵闕”太白的那種天才飄逸脫俗,真不是世人能學得來的,只有大唐盛世那樣的環境土壤,才能出李白這樣的謫仙人,難怪賀知章讀到《蜀道難》後感嘆,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金星下凡?

而蘇軾則是中國知識分子心中文人的最完美化身,文,唐宋八大家之一,文壇領袖;詞,“蘇辛”為宋詞豪放派代表;書,“蘇黃米蔡”宋四家之首,《寒食帖》更是中國三大行書之一;畫,《枯木怪石圖》前不久以4.1億的天價拍賣成交。然而,東坡居士給予我們更多影響的,還不僅僅是這些才華,是他面對人生波瀾起伏,樂觀從容應對的那種精神,各種壞的或更壞的境遇,不是忍受,而真是發自心底的去熱愛,尋找其中的快樂。所以,論文化地位特別是對文化人的影響,東坡更勝一籌。

總結,太白和東坡真要分出個高低確實太難了,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嘛。做個比喻,就好比兩大國寶級名畫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和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誰更好?天才的王希孟18歲即作千里江山圖,滿紙的青春荷爾蒙和盛世氣魄;而黃公望80歲才作富春山居圖,寫盡了人生的感懷和國破家亡遺民屈辱。


石渠閣


之前有個問題是問為什麼杜甫地位比辛棄疾高,我朋友@吳季玄有個非常簡練的總結:

古人將辛棄疾跟誰比?蘇軾、周邦彥、姜夔、吳文英

將杜甫跟誰對比?李白、陶淵明、屈原

那麼誰是文學史上的C位還不清楚麼?

--------這個問題換到李白跟蘇軾身上也幾乎類似。


蘇軾全才自不必多說,詩書文詞畫就沒有他不會的;而李白似乎就只能在詩上超蘇軾一手,因此,很多人就認為蘇軾的文學史地位要高過李白了,但事實上呢?李白上追屈陶、身平老杜,而跟蘇軾在諸領域並稱的選手都在吹李白.......


蘇軾的成就是孤立的,他在文學史的重量更在於人,什麼意思呢?就是所謂“全才”、“天資”帶給後人的驚豔,但如果單論每一項文體,蘇軾連宋代都跳不出來。

袁枚:有才而無情,多趣而少韻:由於天分高,學力淺也。有起而無結,多剛而少柔:驗其知遇早晚景窮也。賙濟:人賞東坡粗豪,吾賞東坡韶秀。韶秀是東坡佳處,粗豪則病也。東坡每事俱不十分用力,古文、書、畫皆爾,詞亦爾。

當然,就東坡這個級別,就算諸事不用力,就算學力淺,但依然是天賦碾壓凡人。但如果要上附李杜屈陶,就不是靠著量變就能引起質變了。


我們談蘇軾的詩詞文,其實談的就是他本人,為什麼錢穆說蘇軾安逸時寫的詩,沒有他在奔走潦倒的時候寫的好呢?因為這些文體對於蘇軾而言,不過是他情感表達的一個【載體】,所謂的有豪情,有逸趣的也是蘇軾。

因此蘇軾對於文學史上的貢獻沒有大家想的那麼大(當然也是很大的...),除去為詞體拓寬境界,其餘文體的貢獻都僅在同輩中可執牛耳,大約沒誰會認為他字寫得比王羲之好,畫比吳道子好,詩比李杜好吧?


那我們回過頭來看李白呢?於詩而言,就沒有能超他一頭的,甚至能追本溯源的能跟屈原相提並論。屈原什麼地位?世人並舉風、騷為文學總源頭,而騷體就因屈原而設。李白的古風就能達到這個高度--------這是以唐詩為節點,復古的最高水平,也是中國詩歌史中最高的高度。



總而言之呢,蘇軾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就是“安第斯山脈”(最長),而李白則是珠穆朗瑪峰(最高)。


最後提的一點是,我並不建議總提出諸如這種神仙打架的對比,尤其是在現在這種舊學斷層的時代,古詩詞讀懂都尚且不容易,更可況揮麈玄談?



無聊到巔峰


中國的文化人或知識分子自東坡之後,喜歡蘇軾的更多,但要論具體李白,蘇軾二人的文學地位的話,最好還是要對其二人在文學的各種形式上加以量化的分析比較,古代中國的文學形式有詩詞歌賦文共五種。下面逐一分析:

第一詩,詩是文學的最高形式,中國被稱為詩的國度,中國己有五千年的詩歌史,在這五千年的詩歌歷史中唐詩無疑是最值得我們這個民族驕傲和自豪的了,在如此輝煌燦爛的唐詩中,盛唐氣象的唐詩則是唐詩中的皇冠。而李白則是這個皇冠上的明珠。李白在詩歌上的成就可以打100分,杜甫可以打99分,王維可以打98分,白居易可以打97分。下面再來看蘇軾在詩歌上的成就,在中國詩歌史上向來有詩分唐宋之說,但宋詩的高度不及唐詩,地位及影響力也不及唐詩,在宋詩中公認的三大家為陸游,黃庭堅和蘇軾,三人中以陸游公認為第一,蘇黃應在伯仲之間。陸游詩應不及杜甫,可以打95分,蘇黃二人均可打94分吧。

第二詞,詞在中國文學史上僅次於詩,在知識階層和市民中都流傳極廣,而宋詞更是與唐詩並駕齊驅,在中國影響深遠。李白憑他的那兩首可謂開山之作的詞作巜菩薩蠻》和巜憶秦娥》成為這一文學形式的鼻祖。在詞這種文學形式上的貢獻打90分應沒問題,再來看蘇軾的詞,蘇軾的詞在宋詞中享有極高的地位,在中國上過9年義務教育者都知道詞分婉約與豪放兩派,而蘇軾是豪放派中蘇辛兩個代表之一。蘇詞在中國有極廣泛的受眾。其實蘇詞中婉約詞遠較豪放詞為多,蘇軾對詞的最大貢獻是擴大了詞的內容,蘇軾之前詞屬豔科,到了蘇軾則無事不可入詞。沒有蘇軾對宋詞開創性的改進就不會產生辛棄疾這樣偉大的詞人。因此在詞上蘇軾可以打98分,柳永在詞上可以打99分,辛棄疾可以打100分,李清照在詞上可以打98分。

第三賦,自漢以後賦就成為了中國一種重要的文學形式,在賦上成就最大的要數曹植,其代表作巜洛神賦》更是傳唱千古的名篇,以此為參照,李白傳世的賦有三篇,分別是巜大鵬賦》、巜悲清秋賦》、巜劍閣賦》,其中尤以巜大鵬賦》最為精彩。曹植的賦可打100分,李白的賦可以打95分,蘇軾也有三篇賦流傳後世,分別是巜前赤壁賦》、巜後赤壁賦》、巜黠鼠賦》,其中尤以巜前赤壁賦》最為噲炙人口,為中國讀書人所喜愛。蘇軾在賦上的成就可以打99分。

第四散文,在李白之前散文尚不屬於文學形式,李白也許寫過散文,也許沒寫過,現在沒有流傳下來李白的散文,但以李白的才學和文學功力,如果寫散文的話應該不會輸於韓愈,我們都知道韓愈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韓愈的散文打100分的話,李白最少也不會少於95分吧。蘇軾的散文與歐陽修不分上下,僅次於韓愈應該可以打98分吧。

綜合以上四種文學形式,李白得分是380,蘇軾得分為389分,這樣量化比較雖然不科學,但大致還是可以接受的,李白主要吃虧在沒有散文傳世。


校書昌


李白和蘇軾都是我極愛的詩人,在我心中,他兩不分伯仲。

當我抬頭望見那一輪明月的時候,我會想起“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也會想起“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余光中老先生對李白的評價最為貼切:

酒入豪腸/七分化作月光/剩下的三分

嘯成了劍氣/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

蘇軾留給我們除了浩瀚的文學財富,還有蘇堤。近代國學大師王國維推崇蘇軾:“三代以下詩人,無過屈子、淵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無文學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無高尚偉大之人格,而有高尚偉大之文章者,殆未有之也。”

李白教會我豪邁與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失落的時候要“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蘇軾教會我們豁達,要學會調整自己的心態,“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與“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我不知道如果用專業的眼光評價的話,他倆文學地位孰高孰低,我希望這個是個多選題,而不是單選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