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作為世界霸主為什麼不幫助非洲等貧窮國家脫貧致富?

杜達特洛夫斯基


美國不援助非洲主要有三點原因,第一、媒體選擇性報道;第二,美國對非洲失去信心;第三,美國有更重要的戰略目標。



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達國家,經濟總量世界第一,根據聯合國等一些國際機構的要求,發達國家有支援發展中國家的義務,比如近幾年中國經濟高速發展,但是仍然接受來自於英國的經濟援助。

2000~2011年,中國向非洲提供了750億美元的援助,包括51個國家,涉及1600多個項目,而同期美國援非900億美元。


美國援助總額仍然是最多的,但是一些人覺得美國那麼有錢,怎麼就支援這麼一點?這種想法實在有一些無恥。

另外,萬惡的美帝怎麼可能援助別人呢?就算有也肯定是別有用心的!

經費使用:由於非洲國家制度落後,許多還實行君主制,貪汙腐敗橫行,外來援助經費多數被貪汙掉,真正能用在百姓身上的少之又少。

2005年,美國國際開發署撥付8000萬美元,用於支持聯合國發起的“遏制瘧疾計劃”,但是後來美國參議院調查發現,全部8000萬美元只有5%用來購買蚊帳,購買藥品的經費只有1%。

“遏制瘧疾計劃”在2009年就已經籌集到18億美元,而一份藥品只需要12美分,一頂蚊帳只有4美元,但是到2012年,仍然有60多萬人死於可預防、可治療的瘧疾。

所有的援助當中,絕大部分被揮霍掉,而且一旦疾病被徹底消滅,外來援助也就停止了,所以對於一些人來說,保持疾病規模似乎有利可圖。

時間長了,美國也失去信心了,歐美國家納稅人的錢可以花,但是不能浪費,也失去了援助非洲的熱情。

戰略目標:各國援助非洲不全都是無私的,很多國家是為了獲取非洲的資源,放長線釣大魚,但是對於實力強大的美國而言,中東的重要性遠遠超過非洲,是美國的戰略重心。

美俄在中東進行競爭,沒有能力爭奪中東的國家才會去爭奪非洲,比如日本,日本跟美國爭奪中東純屬找死,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目標轉向非洲。

任何國家能夠像美國一樣獲取全世界的資源,都不會把目標放在麻煩不斷,同時又扶不起來的非洲。


視野新觀


毫無疑問美國是經濟上援助非洲最多的國家,據聯合國統計美國政府每年無償援助非洲的金額都在100億美元左右,這還不包括民間私人慈善援助。

有個數據大家應該瞭解一下,美國的GDP不到中國的兩倍,對外援助卻是中國的16倍。美國人口3億左右,人均對外援助150美元,摺合人民幣1000元。中國人口13億,對外援助人均不超過15元人民幣,美國是中國的66倍。

當然,我們還是個發展中國家,剛剛脫貧步入小康,人均能拿出15元人民幣對外援助也是竭盡所能的了。但有一個事實大家必須要搞清楚,對非洲無償金援的大國是美國。
其實二戰後,美國幫助歐洲,亞洲恢復經濟後,對非洲的幫助也是很大的。

可能是切入點不同吧,美國把這些援助主要放到了非洲的農業和醫療上了。

大家想想,二戰後非洲極速增長的人口和生產力底下的農業,要是沒有美國在農業和糧食上的幫助,非洲不發生幾次大饑荒是不可能的。


尤其在醫療上,非洲要是沒有美國的幫助,一個埃博拉病毒就可以使非洲人口減半。

那美國為什麼很少在工業領域投資非洲,讓非洲人民脫貧致富呢?

工業投資是為獲利而做出的一種商業行為,當又勤勞又守紀律的亞洲人和又懶又不聽話的非洲人都需要這種投資時,你如果是美國人,你會選擇誰呢?答案應該不言自明。


大家想想,這幾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們也轉移出去了很多勞動密集型產業,那我們為什麼情願選擇東南亞,而不選擇親如兄弟的非洲呢?

原因很簡單,只要在非洲辦過企業的人都知道一個事實。那就是你只要一發工資,基本上你的非洲兄弟們第二天就不會來上班了,因為他們都去快活瀟灑了,至於你的機器能不能轉動那是你的事。

現在大家應該知道,美國為什麼很少在非洲搞工業投資的原因了吧!當然這不僅僅只有美國,全世界的工業強國都一樣。


李硌硯


美國既然是世界霸主,那麼它最關心的首要問題必然就是如何讓自己的霸主地位得到長期持久的鞏固。為了鞏固霸主地位,美國一方面會千方百計打壓那些發展迅猛、可能威脅到美國“老大”地位的國家或國家集團;另一方面要阻止或者干擾那些有發展潛質的國家發展壯大,免得它們將來會對美國構成威脅。非洲土地遼闊,人力資源比美國豐富得多,而且通過多年的發展,非洲的一些國家(例如埃及等)已經發展成為具有一定實力和影響力的地區大國。如果美國給非洲落後國家提供實際幫助使它們發展起來,那麼這些非洲落後國家將來就有可能建立起獨立完善的國民經濟體系,並逐步減少對美國產品和服務的依賴,那麼往後美國想從非洲賺錢就會變得困難得多了。弄不好一些非洲國家發展強大後會在國際上成為美國的競爭對手。聰明的美國人怎麼會去幫助非洲真正發展致富然後讓非洲國家成為自己的競爭對手呢?

另外,如果非洲國家通過發展致富使自己強大起來,就會使歐美髮達國家相當於亞非拉落後國家的優越感大大減少,則歐美髮達國家想間接控制亞非拉落後國家會變得比以往要困難,這種情況對於歐美髮達國家而言也許就是“滅頂之災”,畢竟這有可能造成“500年未有之大變局”,甚至導致歐美髮達國家主宰世界的歷史走向終結。





疾風猛士


一個國家、一個地區要想脫貧致富,應該依靠的是自己,而不是完全依賴、指望他國。

事實上,美國自二戰後除在國際貿易中給予非洲各國貿易最惠國待遇外,還一直在大力撥款援助非洲地區各國。但非洲各國是爛泥扶不上牆、扶不起的阿斗,是越援助越窮、是越幫助越亂。


(美國政府對非洲的援助 單位:百萬美元)

據美國國際發展署(USAID)的最新統計,僅2004年~至2013年10年間,美國政府對外援助總金額就高達4540億美元,年均對外援助額為454億美元,如果算上非政府組織(NGO)慈善捐款,美國每年對外援助的金額不少於500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3500億元左右)!

美國政府對外援助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部分:經濟援助及軍事援助。比如在2013年的400億美元對外援助中,經濟援助約為320億美元,佔4/5,軍事援助約為80億美元,佔1/5。

2013年美國對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的援助金額就達91億美元(摺合當年人民幣564億元)。

2015年,美國對非洲的援助金額更是高達100億美元,主要受援國如下:

1、埃及,16億美元,主要用於軍事建設;

2、肯尼亞,2015年是9.41億,2017年為10億美元,主要用於衛生、農業和緊急救助;

3、南蘇丹,2015年為8.49億美元,2017年為9.13億美元,主要用於購買糧食和維持和平;

4、埃塞俄比亞,2015年為8.09億美元,2017年為10.1億美元,主要用於食品和兒童救助以及緊急狀況;


5、利比里亞,2015年為7.71億美元,2017年為1.8億美元,主要用於民眾的健康和衛生。

6、尼日利亞,2015年為5.93億美元,2017年為8.4億美元,主要用於防範疾病特別是艾滋病的傳播,提高嬰兒生存率,加強基礎教育。

7、坦桑尼亞,2015年為5.92億美元,2017年為6.14億美元,主要用於初級保健醫療和農業發展。

8、烏干達,2015年為5.91億美元,2017年為7.29億美元,主要用於醫療衛生,防範艾滋病以及替代能源等。

9、剛果民主共和國,2015年為4.69億美元,2017年為4.83億美元,主要用於基礎教育,衛生保健和緊急支援。

10、南非,2015年為3.62億美元,2017年為5.08億美元,主要用於衛生保健,特別是對艾滋病和結核病的防治,以及基礎教育和商業等。

11、莫桑比克,2015年為3.39億美元,2017年為5.73億美元,主要用於疾病防治和農業發展。

12、索馬里,2015年為2.55億美元,2017年為4.61億美元,主要用於緊急人道援助。


當然,美國對非洲各國政府的援助,不是無條件的給錢了事,而一般要附加若干苛刻條件:比如美國政府派人監督援助資金的使用,不得挪作他用、不得中飽私囊;比如接受美國援助的政府,不得踐踏、剝奪國民的人權,不得欺壓殘害國民;比如不得支持恐怖組織、不得入侵他國等。

美國對非洲慷慨援助已達數十年,但收效甚微,非洲各國貧窮依舊。美國國內對政府的非洲戰略一直存在疑慮,對援助有效性的爭論不斷加劇。關於援助、經濟增長和投資之間關係的爭論不斷:有人認為對非洲的援助排擠了非洲受援國國內儲蓄與投資,加大了通貨膨脹的風險,推遲了改革進程;有人則認為,援助資金主要流入了受援國那些掌權者手中,腐化了當地的民主制度,加大了受援國的貧富分化,引發了社會的動盪不安;甚至有人認為,對非洲的援助完全是一種浪費、無用功,援助應該附加嚴格的政治條件,比如保留對受援國在使用援助過程中的追蹤權、建立有效的制度和計劃來阻止腐敗以及保障人權等。


無數實例說明,過度的援助可能會對宏觀經濟起到反向的作用。比如過度援助會產生荷蘭病問題以及對國內儲蓄的排擠效應問題;當援助是以優惠貸款的形式提供時,如果對援助過分依賴,那麼援助和外部債務之間會形成惡性循環;而且,向非洲提供援助經常附加的各種條件實質上導致了非洲國家政策空間的缺失,弱化了它們的償債能力。

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UNCTAD)的研究顯示,在一些亟須援助的國家,援助存在不穩定性,過度的援助會使受援國消費動盪、通貨膨脹,從而也影響、甚至降低了受援國的國民收入。


此外,據相關研究,過多的援助會造成受援國的社會動盪,比如貝寧、萊索托和烏干達等受援國因接受大量援助國內動盪反而愈發嚴重;援助還會降低非洲國家自身的國家能力,造成這些國家對外援的依賴、國民的懶惰及不思進取。

隨著爭議的繼續,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美國對非洲的援助開始下降,美國數十年對非洲的援助不論在促進經濟增長還是在推進民主等其他目標上幾乎一無所獲,這導致了美國對非洲援助的大量削減。

非洲的貧窮源於低素質的人口和糟糕的基礎設施;非洲的貧窮源於缺乏良好的制度;非洲的貧窮落後,源於非洲各國政府的無能、胡亂管理;非洲的貧窮,更是源於黑人比老鼠還要高的繁殖速度,比豬還要懶、蠢的國民性。不加思辨、無條件的對非援助,除了浪費民脂民膏外,還可能給世界帶來極大的人道災難隱患。

對非援助,需慎之又慎!


村野散人


中國每年幾百億美元的援助非洲,並且還經常免除國債,非洲還是窮。關鍵是非洲人懶,不思進取,並且犯罪率高,也很少會感恩,你就算對他再好他也當你是獵物,時刻想算計你。///就比如中國的一些建築公司為什麼不招非洲本地人而選擇花高價錢招國內的建築工人去非洲呢?而且還要花錢請安保人員來保護那些工人呢?就是因為非洲人太懶了,做一點小活都要好幾個人做,並且慢吞吞的。一箇中國工人頂他們五六個人的工作量,而且手工活也比他們好。///曾經看過一些報道,說中國企業在非洲辦廠,非洲一些國家的由於政局不穩定,你給了這一屆政府的保護費和稅收,過了不久這屆政府被推翻了下一屆政府不承認你之前所交的錢,又要你重新再交。///所以說非洲貧窮是有原因的,可憐人自有可恨之處。


馮生1553


題主從哪裡看到美國沒有幫助非洲貧困國家了?相反的,自二戰以來,美國應該是世界上最早援助非洲的國家了。至於能不能脫貧,關鍵在非洲兄弟自己吧。

美國對外援助政策源於二戰後針對歐洲國家的《馬歇爾計劃》以及針對發展中國家的《援助落後地區經濟開發計劃》,這兩個計劃是美國對外援助的主要依據。對非洲援助我覺得有幾個階段:

  • 二戰結束後至上世紀90年代。這一時期的美國對非援助實質是與蘇聯互相爭奪地盤,主要是現金援助。同時,也削弱歐洲傳統殖民宗主國家對非洲的控制。從上世紀60年代起,美國對非援助逐年提升,到了70年代由於越南戰爭的緣故,援助金額減至2.574億美元。但是,雖然美國政府間的援助少了,機構間的援助確實增多了。美國進出口銀行對非洲貸款從1970年的2680萬美元到1973年的2.81億美元。1985年美國製定了《援助非洲經濟政策改革劃》,1987年,里根政府向國會要求對撒哈拉以南非洲提供約10億美元的經濟援助,其中43%用於經濟穩定和改革等等。這期間,美國為了贏得非洲兄弟支持援助力度還是很大的。

馬歇爾計劃


  • 蘇聯解體到小布什執政時期。克林頓當選總統後,對非洲的援助由政治優先轉變成了經濟優先。因為美國最大的對手蘇聯已經解體,美國無需非洲兄弟站隊了,但是因為非洲經濟落後,導致了國家經常內亂引發動亂,美國為了穩定非洲局勢,對其進行了大規模援助。1996年2月5日,克林頓向國會提交《美國對非洲貿易和發展援助政策報告》,要求削減對非洲援助,加強與非洲的經貿關係。新世紀以來,恐怖主義籠罩全球,非洲也不例外,美國對非援助主要支持其反恐;2006年,美國國際發展署發表《非洲戰略性框》明確指出援助非洲三原則:人道主義需求、對外政策利益和非洲國家的承諾及其改革進程。

  • 奧巴馬執政至今。奧巴馬作為美國第一位非裔總統,對於老家非洲當然是格外關注。2014年8月4日至6日,美國邀請了50個非洲國家的元首或首腦,召開了歷史上首次“美國-非洲峰會”。會上宣佈達成了價值超過330億美元的新經貿合作計劃,包括美非企業間達成的140多億美元的訂單;美國增加70億美元的對非出口信貸額度;與世界銀行、瑞典政府共同承諾為“電力非洲”項目提供120億美元資金。這都創造了美國對非援助的新紀錄。另外,除了政府及機構援助,民間組織對非援助也不可忽視。

奧巴馬在美—非峰會上


綜上,美國並不是沒有對非洲進行過援助。但是,要使非洲國家脫貧致富。美國的援助方式不太對,畢竟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而且光靠美國貌似是辦不到的,非洲國家自身也有很大的問題:政府腐敗,幫派林立,百姓能從援助中得到的其實很少。所以,脫貧致富不是那麼簡單的。

民間組織援非


拾之秋


可能我們國人的思維是“達則兼濟天下”,可美國人也要問“我為什麼要幫助非洲呢?”美國成為世界霸主也不是那麼容易的,況且美國的終極目標不是全球奔向小康,而是維繫霸權地位,全球有且只有一個超級大國——美國。



美國崛起的道路上離不開對非洲的掠奪

19世紀美國南部的種植園裡,充斥著大量從非洲掠奪來的奴隸,美國原始資本積累期間,黑人的貢獻是不可抹殺的。當時,作為歐洲移民的後代,繼承了歐洲列強強取豪奪的屬性,要不是林肯的遠見,黑人解放的日子還要往後推。



縱觀美國發展史,美國利益優先,絕無仁義可言

美國由於東西兩邊是大西洋和太平洋,一開始奉行孤立主義政策,不參與歐洲的事物,由於一戰後,嚐到了甜頭。二戰前期,在歐洲大國之間遊刃有餘,大發戰爭財,一邊援助英國抗戰,一邊賣給日本鋼材。日本偷襲珍珠港後,蔣介石和丘吉爾不約而同地叫好,終於將美國拉下水。要不然,美國遠離戰爭中心,可以繼續賣軍火,發戰爭財。由此可見,美國的對外政策絕對是唯利是圖。



冷戰時期,美國在歐洲實行馬歇爾計劃,成立了北約,看似是為了援助歐洲,保護歐洲,進行戰後重建。實則一方面可以將武器裝備賣給北約成員國,一方面也控制了歐洲。這些都是為了美國利益。

如果美國參與非洲事務,那一定是嗅到了利益。

美國最近推出了新非洲戰略,一方面是提防中俄在非洲的投資影響到美國利益,一方面是維持在索馬里,吉布提和利比亞的軍事部署。



美國政府的非洲政策不是為了幫助非洲國家發展,而是服務於美國的全球霸權戰略。而我國的非洲援建或貸款都是實實在在摸得著的。

從這幾點看,幫助非洲不是美國的義務,美國也沒有那麼多的慈悲之心。一切都是為了國家利益。


小言微意


筆者看了評論…是幾個吹美V盡孝為美國洗地…給出數據是否真實不得而知…但目的一個…吹美

筆者沒有查閱相關資料…在具體數字上沒有發言權…但是筆者完全可以回答題主之問…

美國對外援助尊詢以下原則…

…A非地緣政治節點國家不例入援助對象B援助附帶政治及經濟政策條件…C有石油國家…D反美國家周邊國家。F援助反美國反對派(僅ClA年用於搞亂世界各國經費預算860億美元。

從美國美國援助原則看…非洲落後地區不在其援助之例…美國不會援助對其利無關緊要地區。


zhangguomin169894370


因為美國總統是美國納稅人選出來的,總統首先要服務好的是美國納稅人。而不是總統拿著納稅人的錢滿世界裝逼去,可以幫助你,但不是拿錢去施捨,救人只救可救之人。


風吹古城698


美國有錢,只想著如何自己強大,想著如何讓國內人民更幸福,不像某些國家,用納稅人的血汗錢裝逼滿世界裝逼炫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