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文藝的火車站,竟深藏在長城腳下

在八達嶺長城腳下,有一座讓人驚豔的百年老站,被稱為“中國最文藝的火車站”,中國鐵路百年夢從這裡開啟。

中國最文藝的火車站,竟深藏在長城腳下

硃紅色的門窗和房頂,青灰色配白邊的外牆,車站依舊保持著百年前的模樣。她,就是青龍橋車站。

中國最文藝的火車站,竟深藏在長城腳下

100多年前,中國第一條由中國人自行勘測、設計、施工的幹線鐵路——京張鐵路建成通車。位於京張鐵路咽喉地帶的青龍橋車站,於1908年建成。


經過百年歲月洗禮,青龍橋車站現在成為了京張鐵路唯一保持原貌並仍在運營的老火車站。

中國最文藝的火車站,竟深藏在長城腳下

車站站房、人字形鐵路、詹天佑銅像等都已成為京張鐵路重要的工業遺產。今年110歲的青龍橋車站,堪稱“中國鐵路活的博物館”。


中國最文藝的火車站,竟深藏在長城腳下

尋找“人”字形鐵路的盡頭

1909年,“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主持修建了中國人第一條自主設計並投資建設的京張鐵路。

在修建京張鐵路時,經過青龍橋附近時,坡度特別大。火車怎樣才能爬上這樣的陡坡呢?詹天佑順著山勢,設計了“之”字形鐵路,也叫“人”字形鐵路。

中國最文藝的火車站,竟深藏在長城腳下

尋找“人”字形鐵路的盡頭,是到青龍橋車站這個百年老站探秘的亮點之一。

8月的一個酷暑天,我從北京西站出發, 倒了3趟公交車,輾轉60多公里,到達八達嶺森林公園公交站。下車後,沿一條幽靜的林蔭小道行走百米遠,經過一座兩孔涵洞,上標“1905年修築的京張鐵路涵洞”字樣。

中國最文藝的火車站,竟深藏在長城腳下


中國最文藝的火車站,竟深藏在長城腳下

穿過涵洞繼續前行約數百米遠,見一路標後左轉,一條鐵路映入眼簾。

中國最文藝的火車站,竟深藏在長城腳下

沿線路前行,右側就是青龍橋養路工區,左側線路旁可以見到“之”字形鐵路標誌。

中國最文藝的火車站,竟深藏在長城腳下


中國最文藝的火車站,竟深藏在長城腳下

前方對面就是青龍橋車站,遠遠望去,車站硃紅色的門窗,青灰色的外牆,讓人瞬間穿越了百年時光。

中國最文藝的火車站,竟深藏在長城腳下

走到青龍橋車站線路的最盡頭,就是詹天佑設計的“人”字形鐵路的頂端。

中國最文藝的火車站,竟深藏在長城腳下

當年修建京張鐵路時,南口到八達嶺間的關溝段坡度達到了33‰,火車爬不上去。怎麼辦?詹天佑用一個橫放的“人”字形軌道解決了這一難題,讓列車先順著“人”字的一捺到達頂端,然後列車尾部變成頭部折返,再沿著“人”字的一撇開回來。這樣通過延長列車運行的距離,提高了列車爬升的高度,使得列車順利爬上陡坡。

中國最文藝的火車站,竟深藏在長城腳下

從平面圖片可以清晰地看出,青龍橋車站橫穿八達嶺長城而過,長城在這裡斷開了一個大缺口。站臺的水泥柱上標註著萬里長城與青龍橋站線路的交會點經緯度。

中國最文藝的火車站,竟深藏在長城腳下

如今,在青龍橋車站,“人”字形線路依舊在使用,車站的站房結構依然和百年前一個模樣。民國時期的建築掩映於長城和青山之間,四周一片寧靜。一隻小松鼠從山坡邊的樹林間竄過,聽得見響動聲。

中國最文藝的火車站,竟深藏在長城腳下

這時,一趟白色的“和諧長城號”內燃動車組列車順著“人”字形鐵路的一捺開了進來,機車轟鳴聲打破了車站的寂靜。車站工作人員筆直地立崗接車。

中國最文藝的火車站,竟深藏在長城腳下

然而車上並沒有旅客下來。列車短暫停留幾分鐘後,調轉方向從“人”字形鐵路的一撇開出去了。

中國最文藝的火車站,竟深藏在長城腳下

原來,從2008年開始,北京第一條市郊鐵路S2線正式開通,取代了過去的慢車。青龍橋站也正式停辦了客運業務。如今每天有10多趟黃土店至延慶的S2線在這裡調換轉向,所有途經列車僅在這裡技術性停車,不上下旅客。

中國最文藝的火車站,竟深藏在長城腳下

經過百年滄桑歲月,詹天佑設計的“人”字形鐵路依然在發揮作用。110歲的青龍橋車站,就這樣靜靜地佇立在長城腳下,任時光流逝,看風雲變幻,仍舊散發著少女般的容顏。

詹天佑銅像

“今天,我們乘火車去八達嶺,過青龍橋車站,可以看到一座銅像,那就是詹天佑的塑像。”小學語文課文《詹天佑》中這樣寫道。

中國最文藝的火車站,竟深藏在長城腳下

在青龍橋車站,站臺旁聳立的詹天佑銅像特別醒目。銅像基座上有“詹公天佑之象”六個大字。

為何用“象”字而非“像”字?站長楊存信解釋說,詹天佑銅像高2.4米,除了身高以外,完全按照先生的原貌鑄造,沒有任何藝術加工和美化。這座銅像代表著先生的原貌,以示見像如見人。

詹天佑銅像是由日本雕塑家雕刻的。抬頭仰望,可以依稀看到銅像的腋窩處有兩處彈孔,那是侵華日軍留下的。據說當年日軍在夜間進攻青龍橋站時,把銅像誤認作了哨兵,進行掃射。

從銅像後面的山坡拾級而上,就是詹天佑及夫人譚菊珍墓。1919年4月24日,詹天佑因病與世長辭。1982年5月20日,詹公佑和夫人的骨灰被移葬至此。

100多年前,清政府決定自建北京至張家口的京張鐵路,外國人嘲笑說,能造京張鐵路的中國人還沒出世呢。時任京張鐵路總工程師的詹天佑面對外國人的嘲諷,淡淡一笑,毅然接受任務,一頭扎進了崇山峻嶺之間。4年之後的1909年10月2日,京張鐵路建成通車,巨龍暢通,民心振奮,外人啞口。

京張鐵路無疑是那個時代最鼓舞中華民族的工程,是中國人強國的夢想。青龍橋車站一度輝煌,至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上下行列車多達64趟。

百年歲月已逝。詹天佑長眠於此,他的銅像默默注視著自己設計的鐵路,看著火車來來往往。

從1905年詹天佑主持修建第一條由中國人自己修建的鐵路,到如今,我國鐵路里程位居世界第二,高速鐵路里程位居世界第一,中國鐵路從京張鐵路出發,走過了一個百年的圓夢過程。如若詹天佑先生泉下有知,想必甚為欣慰。

這裡有風景還有故事

2013年,青龍橋車站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這個百年小站,很多不起眼的物件都可能有著上百年的歷史。


中國最文藝的火車站,竟深藏在長城腳下


中國最文藝的火車站,竟深藏在長城腳下

站房一側,有序擺放著幾塊刻有奇怪字符的石碑,“⊥=”“〥〩”“〣三”這些刻在碑上的符號彷彿天書。

中國最文藝的火車站,竟深藏在長城腳下

楊存信站長告訴我,這是蘇州碼子,是中國明清時代的“商業數字”。 “⊥=”“〥〩”是公里標,分別表示北京城距此62公里和59公里。“〣三”是坡度標,表示33:1的上坡道。當年京張鐵路修建時,阿拉伯數字在中國還沒有普及,所以用蘇州碼子表示公里標和坡度標。

青龍橋車站站名由時任京張鐵路會辦(即鐵路大臣)關冕鈞題寫。

中國最文藝的火車站,竟深藏在長城腳下

站臺上的綠色護欄是由1909年在京張鐵路上使用的馬萊型蒸汽機車的內熱管道焊接而成。3根分別鑄造於1898年比利時、1905年英國和1915年美國田納西的鋼軌靜靜地躺在車站後院。


中國最文藝的火車站,竟深藏在長城腳下


中國最文藝的火車站,竟深藏在長城腳下

停辦客運業務後,青龍橋車站候車室現在變成了京張鐵路文化展覽室,裡面存放著不少珍貴的老照片。

中國最文藝的火車站,竟深藏在長城腳下


中國最文藝的火車站,竟深藏在長城腳下


中國最文藝的火車站,竟深藏在長城腳下

站長楊存信被稱為青龍橋車站的“護寶人”。1951年,楊存信的父親楊寶華調到青龍橋車站工作。楊寶華退休後,楊存信來到這座大山深處的小站繼續守護。今年57歲的楊存信在青龍橋車站待了37年,當了27年站長。算起來,父子兩代人已經守護了車站67年。父子倆把最美好的青春年華都獻給了這座車站。

青龍橋車站這座見證了中國鐵路百年曆史的車站,如今已經成為一座新型的既能參觀展示又具有使用價值的活態博物館。她猶如中國鐵路工業的活化石,散發出獨特的魅力。

這裡有風景,還有故事。站在站臺上,能夠看到蜿蜒起伏的八達嶺長城。

中國最文藝的火車站,竟深藏在長城腳下

對面就是紅葉嶺景區,秋天可以看到滿山紅葉,冬天可觀雪,春天可看花,青龍橋車站沿線美不勝收。

山脊上蜿蜒的長城和山下轟鳴的火車,古老文明與現代文明在這裡碰撞。

中國最文藝的火車站,竟深藏在長城腳下

臨走時,楊存信告訴我,正在新建的京張高鐵八達嶺隧道將直穿過青龍橋車站,兩年後,在青龍橋車站地下深處,一條新的巨龍京張高鐵將飛馳而過。

中國最文藝的火車站,竟深藏在長城腳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