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北碚區中山路,無聲擦鞋匠的兩平米和簡約但不簡單的一輩子

有這樣一群同樣的人,在同一個地方,做著同樣的一件事情,一做就是許多個春秋。

北碚區中山路,某條不起眼小巷的拐角,聚集著一群以擦皮鞋為生的聾啞人,他們有的年長,也有的正直壯年,袁文大哥就是其中一位。

重慶市北碚區中山路,無聲擦鞋匠的兩平米和簡約但不簡單的一輩子

他們上班的地方,就是眼前這塊十幾平米的空地,那是他們約定俗成的工作地點。十幾平米的一塊空地,被五六個人一劃分,每人最多佔個兩三平米就頂天了。再擺上椅子以及擦皮鞋的工具,剩下的只是極小的一塊立錐之地。

重慶市北碚區中山路,無聲擦鞋匠的兩平米和簡約但不簡單的一輩子

這樣的工作環境是很多人避之不及的,可其中最年輕的袁文,愣是在這裡過著朝七晚六的生活,埋頭幹了十年之久。袁文大哥十年的修鞋生涯,雖然時間不是最長,但他一定是會得最多、手藝最好的那一個。

重慶市北碚區中山路,無聲擦鞋匠的兩平米和簡約但不簡單的一輩子

袁文管他的工作叫“修鞋”。其實他會的遠不止修鞋。袁文除了修鞋,還會補鞋、修傘、配鑰匙。這份手藝在周圍這一塊小有名氣。幾乎每天都有特地來找他補鞋修傘的人,甚至家中電路、水氣方面的問題他也精通。

重慶市北碚區中山路,無聲擦鞋匠的兩平米和簡約但不簡單的一輩子

小學五年級從重慶長壽縣萬歲小學輟學後,袁文就再也沒有正式上過學。後來到當地一個殘疾人玻璃廠上班。1995年,玻璃廠倒閉,他,失業了。不過,就像我們常說的那樣,老天給他關了一扇門,但也給他留了一扇窗。2007年,曾一起上學的殘疾人朋友叫他來北碚做修鞋的工作,其實就是給過路的人擦皮鞋。袁文從長壽來到了北碚,做起了這份工作。

重慶市北碚區中山路,無聲擦鞋匠的兩平米和簡約但不簡單的一輩子

這份擦鞋的工作讓他暫時穩定下來了,可是袁文覺得還不夠,他還想要學會更多。於是開始自學補鞋、修傘、修包、配鑰匙等等,如今這些手藝都成了他手到擒來的功夫。

重慶市北碚區中山路,無聲擦鞋匠的兩平米和簡約但不簡單的一輩子

即便做一件簡單的事情,也要做得更全面,也要比別人做得更好,也要做到自己滿意為止。現如今這個物慾橫流、燈紅酒綠的社會,還有幾個人能夠靜下心來去鑽研一門手藝呢?還有幾個人能夠盡其一生只做一件事情呢?

重慶市北碚區中山路,無聲擦鞋匠的兩平米和簡約但不簡單的一輩子

對於袁文來說,這輩子做好這一件事情,就已經足夠自豪,足夠幸福了,小小的一個踏板,就承載了他的一生,簡約,但不簡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