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畢業兩個同樣優秀孩子,一個進了重點初中,一個進了普通初中,將來會有什麼差別?

勞文池


我在輔導班教過初中數學,都有來自重點初中的學生和普通初中的學生,從我的見識中來說說其中的差別。

一、優秀學生進重點初中

重點初中雲集了太多學霸,每個家長都想進重點,這也是小升初超級火熱的原因。很多家長為了孩子上重點初中,提前幾年就開始準備了。每天一放學就奔進輔導班補習,吃飯也在輔導班。

重點初中的學霸太多,優秀學生進入重點初中也就很普通了,差一點、不努力一點就徹底成為學渣了。在重點初中,想通過努力來提升名次,可能性很小。因為沒有學生不努力,沒有學生不用功,那麼多學霸在那裡,豈是努力就能超越的?

我在輔導班遇到這樣一個學生,小學成績非常好,小學畢業考試數學也是100分,說是他們班8個學生滿分。問她怎麼考的滿分,她說自己檢查了3遍了,真是好用功的學生。這點不算什麼,更厲害的是她參加華盃賽決賽拿了一等獎。知道華盃賽的應該清楚,能進決賽的非常了不起了。我輔導過小學盃賽,體會到華盃賽的不容易。

可是這樣一個極其優秀的學生,進入非常好的民辦初中後,成績、名次慢慢下滑,越來越力不從心。我輔導過她一些數學,知道她很優秀,也很努力,小學時候也特別開朗。可是初中以後,沒有誰會表揚她學習好,老師、家長都為她的名次焦慮,她也非常用功,週末、寒暑假都在輔導班努力學習。可是沒人會表揚她,因為拿不出好的名次和成績。偶有起色,那也離理想很遠,不管怎麼努力再也回不到當初的名次。

重點初中,名校初中就是這麼殘酷,小學學習再好很可能就是非常普通的一名。而且想提升名次也是非常困難,名次下滑的確是輕鬆的很,就像和一群高手跑步一樣,稍不留神就掉隊了,保持住已經實屬不易。

二、優秀生進入普通初中

普通初中從差生到學霸,從10分到100分都會有學生。優秀學生到了普通初中,壓力不會太大,一般情況成績、名次都不會有巨大的波動。努力學習就能感受到成績和名次的提升,發揮不好,也不會一落千丈,要知道還有很差很差的學生,考幾十分的。要是重點初中,及格分就可能倒數了。於是能夠感受自己隨便考考就能考取不錯的名次,對自己也非常有自信,可以輕鬆打敗很多同學。

我在輔導班輔導過普通初中的學生,感觸特別大,只要努力用心輔導,他們的成績提升非常快,都是班上數一數二的。他們也非常開心,喜歡努力學習,保持和鞏固自己的名次。名次提升了,自然會受到好評和稱讚。於是學習勁越來越足,形成良性循環。我知道她們基本功不紮實,可是心態好又努力,學習效果很好。

我教過這樣一個普通公辦初中生,初一上學期數學期中考試不及格,我輔導後,成績提升很快,期末能考117分。只錯了一個選擇題,她很難受,不然也能考滿分120。初二以後基本是班上第一,與全校的數學最好成績也是相差1、2分。從數學最薄弱的科目,提升為最強的。當然我也明白,她不是超級聰明,但是考試都能考好,也許是難度不夠吧,但足夠應付中考了。

三、總結分析

大家對重點初中,高中,大學都有很盲目的追捧心理,要知道不是每一個學生都適合在重點學校學習的,雖然重點學校出的人才多,可是進入重點學校的都是高分人才呀。普通學校出的人才少,可是進去的學生大多成績差呀。

考取重點高中的學生也有二本都不能考取的,我們班就有一個。在普通高中也有考取重點大學的,我們村就有一個。

我們村的學生上的都是鄉村學校,高中才去縣城,考取名校的不少,比例很高。還有一個考取清華大學的。說到將來,不得不提學習很差的,看到他們都成家立業,買車買房,合夥做老闆,股份平攤的,是賣各種電器的。像我一些普通大學的就很可憐,孤身一人,不知如何是好,工作辛苦,工資低,抬不起頭。所以說,不管任何處境,相信自己,什麼是好,還很難說。

總而言之,優秀生進重點初中還是進普通初中,將來的差別因人而異。不是好的學校就適合你的,就像買了一雙名貴的跑鞋,要是不合腳也是跑不快的。將來有什麼差別,從概率上講,進重點初中那麼考取重點高中,上名牌大學,有好的工作的可能性會大許多。


以上個人經驗和見解,是不是上了重點初中就進了保險箱了呢?歡迎交流評論。




徽鄉小居


重點非重點都不是事,人才在小時候最好不要用統一的尺子來衡量,如果這個尺子只是數理化之類的考試,就更無法全面判斷一個人的優劣。

我拿自己家庭來舉例子或許更為有說服力。例子裡的對象是我本人和我太太。

首先是我本人:

學習從來沒讓父母操過心,小學期間一直是年級前三,掉出年級前三就是新聞。中學很幸運,小升初考進全國最頂尖的中學數學班,學習成績中游。但又很幸運,校內中考很順利,直升高中了,還是呆在數學班。高考嘛很自然,本科沒有懸念。只是強項物理考砸,雖說超一本17分,但還是被調劑進了2本。大學主修經濟,輔修計算機。畢業後幾經跳槽,從最初的進出口貿易,到最後做了ERP顧問,主攻需求預測和生產計劃模塊。現在外派做一個為期6年的全球項目。周圍接觸的是全球團隊。從事的工作也是自己最喜歡的。算是一個職場老人了。不說富貴,至少不愁吃穿。

我太太:

在我看來是就是學渣一枚。初中畢業,就去了職校。職校畢業就業於大型破落國企,後幾經跳槽,最後和和朋友合夥開了公司,作為企業法定代表人至今15年了,公司眼看著從一個皮包公司慢慢長大,這中間經歷各種風波,一路走到今天。


從就學和職業經歷,我本人是順風順水,沒什麼大的起伏,一路順利。
反觀我太太,起點很低,職業經歷也是起伏了一段時間,最後憑藉自己的長處和努力有現在的成就。

說實話不算其它,僅按照收入計,經營公司比職場打拼要好一些。從這點來講,截至目前我覺得我太太的成就更高些。

為何會如此?經過長期的接觸(夫妻能不長嘛)和思考,我覺得其實人才從大的方向說有2類,每個人都知道的:IQ和EQ。這在我們倆身上體現得尤為明顯。

雖說我太太的IQ就是戰五渣(幸好她不是頭條的用戶)。但是架不住她有三個比較而言特別突出的EQ型優點:

1. 表達能力強,可以滔滔不絕地說,且有條理。

2. 神經比較粗,能扛得起各種挫折,比如最看好的部下吃裡爬外,最大的商業夥伴斷絕合作,08年的金融風暴,等等。

3. 超級堅持原則且自信,想好的事情,沒人能拉回頭。即便全公司的人都不看好的項目,都能堅持做下來並且成功。

大家說說,這些優點是所謂的考試能甄別得出的嗎?如果僅就IQ上的表現就給每個人打上一個成功和失敗的標籤,是否是一個合理的考核方式呢?


即便是IQ考核,現在的高考也是有很多可商榷的地方。

我們來看看美國的2種高考類型ACT和SAT,為何美國會有2種不同類型的高考呢?

首先這2種考核作為美國學生只需要選其中一個就可以了。大學在錄取的時候,ACT和SAT的權重是一樣的。

ACT重點考察學生對初高中的已有學業知識點的考核,考核的目標是看你對現有知識的掌握程度。

SAT重點考察的是邏輯 / 閱讀 / 寫作,考核的目標是看你有沒有學習能力去大學接受更高級的知識。側重點完全不同。

從大學角度來說,這2種學生都是十分出色,比之我們僅有ACT類型的高考個人覺得要更合理一些。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但願我的回答能引起更多的網友思考。也祝願更多的孩子不僅IQ出色,EQ更出色,都能躍龍門。


跟著閨女學英語的大叔


對於這個問題,我用我兒子的例子來回答一下。

我兒子小學在一區重點小學上學。那時候他的學習成績不及班上兩位同學學習好,小升初的時候,那兩位同學被這個學校的初中部免費錄取了,我兒子如果升這個學校的初中部要收費的。我兒子又考了市重點初中,被錄取,同樣不是免費。

我兒子在市重點初中開始只是一箇中等生,他努力追趕別人,學習一年後,考取了這個初中的重點班,他的成績開始時在班裡只是中等偏下,他繼續追趕別人。初三時,我兒子在班裡成績算不上最好,但能排到前15名了。初中升高中,我兒子考取了省重點高中的重點班。在這個50人的班裡,他開始的成績是40名左右,他繼續努力追趕別人。到高三的時候,他的成績已經達到了全校前50名。而小學班裡比他成績好的兩個人後來也考到了與他相同的重點高中,只是他們考進的是普通班。

大學我兒子考進了清華,小學班裡成績比他好的兩個人,一個考進了天大,一個考進了吉大。我兒子大學班裡的同學都是各地狀元,只有他不是狀元,他在班裡的學習成績初始狀態也是班裡的下等,他依舊在很努力的追趕別人。大學畢業那年,他成績在班裡達到中等,得到了學校的保研資格。現在他在清華讀研一。

通過我兒子這個例子,我想說:不要怕別人比你強,只要你肯下決心追,結果不會差的。

我兒子在大學畢業的時候,他總結自習這一路的學習心得時說,感謝身邊比他強的人,是他們讓他有了動力、有了目標,沒有那些比他強的同學,也就沒有了現在他的成績。


泠泠217


我也說一個真實的故事,初中同學中有三個人成績差不多,都沒有考上重點高中,a同學家裡湊錢交贊助費上了重點高中,b同學家裡教師世家,讀了師範,c同學家裡窮,沒考上就出去打工了。

十多年後,a同學在華為做研發,在深圳買房,b同學在縣城郊區鎮上初中教書,c同學在工地幹活,現在在鎮上買房了,說再苦再累也要培育好下一代。

這三個人都是普通人,沒有太大的奇遇,走的是大多數人的路,也是最有代表性的。


國畫20


小學畢業兩個同樣優秀孩子,一個進了重點初中,一個進了普通初中,將來會有什麼差別?

講講我家鄰居的故事吧。鄰居有一對兒雙胞胎女兒,她們是同卵雙胞胎,站在一起,外人是分不出來的老大老二的。

兩個人學習成績都比較好,但陰差陽錯的是,這對雙胞胎姐妹,一個被錄取到了普通初中,一個被錄取到了重點初中。同樣在中考的時候,普通初中的妹妹,還是到了普通高中。而重點初中的姐姐,順利進入到了重點高中。最後高考的時候,姐姐考上了中國海洋大學,妹妹卻只考了進三本學校的分數。最後姐妹私下換了名字,妹妹替姐姐上了中國海洋大學,姐姐又復讀了一年考了西安交大。



重點學校的師資是優秀的。

為什麼那麼多人都想去重點學校。重點學校的硬件方面肯定好,更重要的是重點學校有更加優秀的師資資源。在重點學校可以碰到更加優秀的老師。

重點學校的學習氛圍好,同時重點學生的學生更優秀。

重點學校的學習氛圍無疑比普通學校要好得多。或許是來源於管理,或許是來源於傳統。



能進重點學校的學生是優秀的。重點學校在選拔學生的時候,多是優秀者才能進入,優秀的學生從另一個側面成就了重點學校。

和優秀的人在一起,自己才能更優秀。

當然我們也不排除人生當中的一些其他際遇。選擇了不同的道路,將會沿著不同的人生軌跡前進。



一個人成功與否,是偶然和必然的結果,也是不可模仿、複製的。是否選擇重點學校,我們更關注的是幾率,而不能以個例去斷言其好壞優劣。


曉曉筆記


我的親身體驗。

1980年,我們那會也有小升初考試。我考試一時意氣用事,最後去了我家對門的初中,全區最差的初中。

讀了三年初中,每次考試,我都比第二名的多60多分,唯一一次不是第一名,是我考語文忘了寫作文,總分還算體育。不是我讀書厲害,是同學太差了。畢業考英文,全班居然只有三個人及格。中考總分640,191分就可以上高中了,居然有一半人考不上高中。

差的學校,輕輕鬆鬆考第一,學習就沒有動力。

高中考上了一家區重點,就發現自己基礎差了。拼了老命追,還好,追了三年終於追上來了。

到了我兒子小升初,我非常怕他會走我的老路。小升初我拼了老命,讓他進了一家名牌初中。

好學校和差學校,對於好學生來說,最大的差別不是師資,是同學,最大的困難是沒有競爭。

我自己在那個差學校,隨便都是我第一,我懶懶散散沒動力,進步非常慢。高中去了好學校,我是一般的學生,我非常努力,進步非常大。

如果希望孩子優秀,就想辦法讓孩子加入到優秀的團隊裡面,讓他和其他優秀的孩子競爭吧。


春暖花開003


我兒子從小學到高中一路都是重點,因為小升初按片區劃分,我家孩子有幸考進了民辦重點初中,沒有選擇去片區初中,最大的差異體現在高中同學身上,與他進同一所高中的同學都是普通初中學校前三名的孩子,而我的孩子在初中階段根本沒怎麼用心學習,只在初三衝了一把,中考在1000人的年級排名400多,就是說他在重點初中年級排名400多的情況下與普通初中年級前三名的孩子考進了同一所省重點高中,這就是普通初中和重點初中的差距,普通高中跟重點高中差距就更大了,我們這普通高中雙休每天5點多放學,這些孩子回家後多數都是敷衍的寫完作業就抱著電子產品玩,而重點高中只休一天,平時都是晚上9:30放學,作業問題在學校基本全部解決,回家一般自覺的看看筆記或者輔導資料,再洗澡休息。

所以建議提問者儘量讓孩子選擇進重點學校,學習氣氛完全不同,孩子很容易受環境的影響。


我可是有貓的人


我是石家莊精英中學高二普通學生的一名家長。

我只談談我家的經歷,可能比較片面,而且目前為止只是高二還沒有什麼結果。

小學的時候是因為是從縣裡邊兒過來市裡上的學,也跟不上,也聽不懂。 所以最差的時候考過全校的倒數第一。 在小學畢業的時候,大概在班裡二三十名。

要上初中的時候我的片兒內是一個非常好的初中40中 但是隻有房子沒有本地戶口。如果被調節的話。可能會被調到基本上屬於全市比較差的一個初中8中。 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通過方法進入了一個本地最好私立的初中,43中。

過程不需要再說,只說中考的大概結果。 中考成績是560分 在43的普通班,班裡23名。全校的話大約是在800~900名。這個成績在學校1500人裡,算是中等偏下。但是按照那一年的中考的一分一檔線,大約是在全市5000名。

而可能會被調劑到8中的第1名,都沒有達到這個水平。

同樣的,另外一個小學同學,班裡第三。去了我房子所在的片內40中 最後中考只考到了500分。上了一個比較差一點的普通高中。

所以感覺進入一個比較好的初中對將來的所有事情都會有一個比較好的結果。


霎那之間芳華


說一下我的親身經歷吧,我的初中是一個非常差的一個學校,在全市都是倒數幾位的。在我們那屆之前很多年,這個初中都沒有一個學生被重點高中錄取。我當時在的那個班級,包括我在內,有幾個同學非常刻苦的學習,初中的課程也相對簡單,我們當時初升高考試的時候,都考上了全市最好的高中,而且高出分數線,十幾,二十幾分。所以我覺得,初中階段是不是在重點初中,不是最重要的,自己的努力,才是最重要的,因為初中階段的課程難度較小,學生個人的努力,佔主要因素。當然上了高中那就另當別論了,重點高中是一定要上的。


用戶9180240274638


來聊聊我的經歷吧!小學畢業時雖然不算太優秀,但是跟發小都屬於旗鼓相當的水平。然爾,水平差不多,但我們的家境卻相差懸殊。

我們家三個孩子,我爹我娘都是種地的,而發小家裡是做搞運輸生意的,算是我們村的富戶。於是呢,小學畢業後,我去了鎮裡中學。而他則去了縣裡重點中學,再然後除了逢年過節時,我們在一起玩,相處的機會漸漸少了。

前年我回老家過年,再次和發小相逢。吃飯喝酒的過當,聊起了當年往事,自然也提到了小升初這件事情,重點初中和鎮裡的普通高中,可能是父母眼中有區別,認為重點的好一些,然爾,自己的成長卻發現,更重要的是個人的努力。

我的發小,到了縣重點中學後,就開始談戀愛,成績呢,漸漸就不行了。高中沒考上,家裡花錢找人算是進去了。可是縱然家裡再有錢,高考的時候,也用不上勁啊。

於是,便子承父業搞起了運輸,不得不說,前幾年掙錢海了去了,我上大學那會兒,蘋果手機剛剛舉起,發小就已經用上了,而且都是最新款的。

然爾,搞運輸總會有小意義的,幾次事故後,折了很多老底,現在發小就在縣鎮跑跑活拉拉人,長途大貨車是不敢碰了。

說這麼多,是想說明什麼呢?

去哪所學校並不重要,是否考上大學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把握好當下,把自己經營好,把自己活好!給孩子再多錢,給孩子選再好的學校,都不如讓孩子自立自強!

因為行行出狀元,行行都有出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