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劉備借來的城市,它的城牆中國第二,如今美食和文化舉世無雙

這座劉備借來的城市,它的城牆中國第二,如今美食和文化舉世無雙。

久經沙場的古城

這座劉備借來的城市,它的城牆中國第二,如今美食和文化舉世無雙

​今天,我們站在江漢平原腹地,湖北省中南部,凝視荊州古城這座三國古戰場。“禹劃九州,始有荊州”,作為古九州之一的荊州,迄今為止已經在神州大地屹立了3000年之久,見證過很多的崢嶸歲月。

魚米之鄉,靠水吃水

這座劉備借來的城市,它的城牆中國第二,如今美食和文化舉世無雙

​除了它深厚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提起荊州,人們也會想起“魚米之鄉”這樣一個評語。荊州水系發達,長江干流,以及支流松滋河,虎渡河流經荊州,而大大小小的湖泊更是不計其數,總面積3.5萬公頃的洪湖,也成為了湖北省第一大湖。

這座劉備借來的城市,它的城牆中國第二,如今美食和文化舉世無雙

這座劉備借來的城市,它的城牆中國第二,如今美食和文化舉世無雙

​正是因為有這樣得天獨厚的條件,很多人靠著水產養殖發家致富。敕王廟村隸屬荊州,生活在這裡的人們,多以養殖小龍蝦為主。捕蝦頗有一手的人們對於吃小龍蝦,更是吃出了境界。前不久的世界盃賽事期間,相信有不少的老友都會約在一起上大排檔,一邊吃爆香小龍蝦,一邊看球。

給蝦洗個澡

這座劉備借來的城市,它的城牆中國第二,如今美食和文化舉世無雙

​在敕王廟村的“老司機們”看來,小龍蝦的最佳吃法也是最簡單的,那就是清蒸。在下鍋之前,將小龍蝦用白醋刷洗乾淨。你沒看錯,就是用刷子刷小龍蝦,當是它成為一道美味之前的洗禮,沐浴完畢之後,就可以下鍋清蒸了。

這座劉備借來的城市,它的城牆中國第二,如今美食和文化舉世無雙

​小時候吃蝦,嘴饞又比較性急,很容易一不留神就被蝦的外殼刺傷。這時候大人們在一旁看不下去,往往會幫我們幾個小屁孩剝蝦,蝦吃完了,熊孩子的嘴巴周圍,乃至臉蛋兩坨肉嘟嘟的腮幫子,都沾滿了油膩,大人們的雙手也都是汁汁水水的,索性往我們鼻子上一掐,這下好了,媽媽在一旁要罵爸爸了,孩子們就在旁邊偷笑。如今,大家都是和誰一起吃蝦呢?

我有酒,你有小龍蝦嗎?

這座劉備借來的城市,它的城牆中國第二,如今美食和文化舉世無雙

​另一種比較受歡迎的吃法是,油燜小龍蝦。心靈手巧的敕王廟村主婦們,煮蝦各有一絕。家庭的溫度取決於廚房的溫度;廚房的溫度取決於媽媽的態度;媽媽的態度取決於爸爸的態度。一般都是男主人們將清洗乾淨的小龍蝦交給妻子們。

這座劉備借來的城市,它的城牆中國第二,如今美食和文化舉世無雙

​開火,熱鍋,將小龍蝦倒入鍋中翻炒。還是那句話:做菜,更多的是憑感覺。什麼時候加調味料,對於一道菜出品之後,它的賣相以及味道,口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加早了,上碟後的小龍蝦一隻只像生悶氣的小媳婦一樣,黑著臉不說話;下晚了,錯過了最佳烹飪火候,小龍蝦跟調味品不能很好地相互融合,裝盤後的味道總是美中不足。因此會做小龍蝦的人,都是一群普通簡單的人,但也是具有生活智慧的可愛的人兒。

這座劉備借來的城市,它的城牆中國第二,如今美食和文化舉世無雙

​吃完了香噴噴火辣辣的小龍蝦,不如我們出去溜達溜達。你帶上我,我帶上爪機,一起走一走荊州古城牆,感受一下當年是誰給劉備的勇氣借的荊州,而關公大意失荊州之時又是怎樣拍大腿骨的痛。

荊州城下荊州牆,歷經千年風雨不倒

這座劉備借來的城市,它的城牆中國第二,如今美食和文化舉世無雙

​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荊州古城牆,至今仍然發揮著它的獨特作用,服務於當地居民,以及千千萬萬的遊客朋友們。在中國七大古城牆之中,荊州排名老二。有的人看荊州古城,只是走馬觀花,到此一遊;有的人登臨古城牆,去國懷鄉,感時傷今,也免不了來一番“夕陽無限好”的落寞以及惆悵。

把古城裝在相機裡面

這座劉備借來的城市,它的城牆中國第二,如今美食和文化舉世無雙

​但是也有人在荊州古城生活了大半輩子,每天只做一件事,拍古城,一拍就是十來年。在他們的眼中,即使是日復一日的簡單重複,可是荊州古城也像一個有個性的少女一樣,在日月星辰的烘托之下,每一天,每一個早晨,每一分鐘,都不盡相同。大自然對於荊州古城這個曾經飽經戰火狼煙的子女,始終充滿著慈愛。像是母親看到在外遊歷的孩子經歷了人間的風霜之後,仍然會親暱地幫ta拂去額前的憂傷,喚一聲,回來啦。

這座劉備借來的城市,它的城牆中國第二,如今美食和文化舉世無雙

​這種古城情懷,如果不是已經紮根至少三五年,甚至更久,是難以有這樣深切的體會的。更重要的是,有的人每天都從城牆邊經過,那種感覺就像是打馬經過一座博物館,從很少駐足留心她的古韻一樣,已經變成了上下班打卡的日常,不再讓人覺得新奇,有趣。

這座劉備借來的城市,它的城牆中國第二,如今美食和文化舉世無雙

​而有的人通過自己的視界,自己的角度,展現了不同時辰下的古城風貌。落日餘暉的古城是寧靜深沉的,鮮花遍開的古城是充滿活力的,即使只是城牆的一磚一瓦,也在無聲地訴說著自己的遊歷,而那些遊歷當中,就有曾經的你我他那不經意的一瞥。

你在城牆上看風景,城牆下的人把你寫進他的畫裡

這座劉備借來的城市,它的城牆中國第二,如今美食和文化舉世無雙

​有的人通過相機,圖片的方式記錄古城的點點滴滴,也有這樣一些人,將古城製作成了工藝品,那就是貝雕。很多人都聽聞過木雕,玉雕,而對於貝雕則比較罕見。其實,生活在沿海地區的人們,應該都見過貝雕,或者相對了解一點。

不一樣的貝雕--把古城刻進蚌殼

這座劉備借來的城市,它的城牆中國第二,如今美食和文化舉世無雙

這座劉備借來的城市,它的城牆中國第二,如今美食和文化舉世無雙

​很多時候,貝雕手藝人會站在湖邊,對著古城牆寫生。這是貝雕創作的前奏。接下來是用河蚌,經過打磨,分割,粘貼,上色之後,一個用蚌殼製作而成的古城牆貝雕彷彿被賦予了生命,通過別樣的形式展現在大家面前。生活不止有簡單重複的單調,更有日新月異的古城牆美景,時時陪伴著大家,不用向別處追尋,她就在我們心中。

荊州美食,也是有自己的態度的

這座劉備借來的城市,它的城牆中國第二,如今美食和文化舉世無雙

​逛城牆,聽城牆,想必這會兒大家也都餓了吧。跟著小編和老李一塊,走起唄,鑽小巷子,跑美食街,吃遍荊州城,你敢不敢?

用魚做糕點--荊州魚糕

這座劉備借來的城市,它的城牆中國第二,如今美食和文化舉世無雙

這座劉備借來的城市,它的城牆中國第二,如今美食和文化舉世無雙

​桂花糕,綠豆糕等等糕點大家已經見怪不怪,習以為常了,那麼荊州魚糕呢?這也是荊州八大名餚之一的美食,採用白色魚肉,或紅色魚肉炸魚丸子,裡面還有雞肉,豬肚等等配料。

一千零一層肉--千張扣肉

這座劉備借來的城市,它的城牆中國第二,如今美食和文化舉世無雙

這座劉備借來的城市,它的城牆中國第二,如今美食和文化舉世無雙

​在以前,小編固執地認為千層餅還有千張豆皮是世上最浮誇而又最接地氣的美味,直到遇見了千張扣肉~它的原材料也很簡單易得,以五花肉為主,烹煮煎炸,加上紅糖提色入味。而它的特別之處就在於最後要用碗扣住蒸熟它。它還有一個很頑皮的名字,叫梳子肉,肉片又細又薄,像紙張一樣,也像梳子上的齒子一樣羅列有致。不僅好看,味道也真的很醇美噢~

油炸藕丸--吃到藕算我輸

這座劉備借來的城市,它的城牆中國第二,如今美食和文化舉世無雙

​我們都知道,魚香肉絲,魚香茄子裡面是沒有魚的,但是它讓人念念不忘百爪撓心之處就在於,不見魚而品得出魚的美味?這是怎麼做到的?難道是在烹飪前煎過魚但是又沒有刷洗乾淨嗎?好了,這是一個天真的玩笑。而在荊州,油炸藕丸也是一道吃藕不見藕的特色小吃。

沾一沾乾隆爺的光

這座劉備借來的城市,它的城牆中國第二,如今美食和文化舉世無雙

​這道菜跟乾隆爺還有一點瓜葛。彼時乾隆皇帝下江南,到了洪湖之後,當地官員決定用美食拴住皇上的胃,要求廚師們在做藕的時候,不見其物而有藕味。一位廚師腦洞打開,將藕搗碎做成丸子,加以油炸,一道美食就這樣被“逼”了出來。而此後,在皇帝的私人廚房,御膳房裡,也開始有了油炸藕丸這一道菜。

來自宮廷的美食--荊州八寶飯

這座劉備借來的城市,它的城牆中國第二,如今美食和文化舉世無雙

​什麼,一路都是小吃,有沒有主食類的?是小編疏忽了。那我們轉戰下一場:荊州八寶飯。有從民間躋身成為宮膳的佳餚,當然也有從皇宮大院中翻牆而出的美食。比如這道荊州八寶飯,就是清代一位燒飯給皇帝吃的廚師,退休之後,將這道菜傳到了民間,惠澤更多的煙火百姓。

這座劉備借來的城市,它的城牆中國第二,如今美食和文化舉世無雙

這座劉備借來的城市,它的城牆中國第二,如今美食和文化舉世無雙

​荊州八寶飯,做法簡單,用料卻相當豐富多樣,集齊了紅棗,蓮子,苡米仁,桂圓肉,蜜汁冬瓜條,蜜汁櫻桃,糖制桂花以及糯米之後,把它們一鍋蒸熟,隨後撒上白糖,淋上豬油散燴,就可以出品啦。喜吃甜食又追求養生的姑娘們,可以點一下這道菜,嘗一嘗,雖然看起來油,但是一點都不膩,最重要的是還管飽。

吃完這碗早堂面,我去上班了

這座劉備借來的城市,它的城牆中國第二,如今美食和文化舉世無雙

這座劉備借來的城市,它的城牆中國第二,如今美食和文化舉世無雙

​不知道有沒有人跟小編一樣,看到麵條走不動的呢?不妨試一試這款早堂面。作為一道傳統早點,由來已久的它已經一百多歲了。最初這種早點是出現在沙市的商埠上,從事碼頭勞力工作的人們就像現在卸大車的人一樣,乾的是體力活所以消耗很多的能量。時勢造英雄,需求也成就美食,早堂面應運而生。而之所以叫早堂面,不叫晚堂面或者其他,也是因為那個時候工人們都是凌晨時分就來到麵館吃麵,所以這種面也就成了早堂面。

這座劉備借來的城市,它的城牆中國第二,如今美食和文化舉世無雙

​綜觀巍巍河山,有許多值得我們一去再去的地方。而美景往往藏於人文生活,不管是在路上,在旅途中,還是就在平時忙碌的工作生活當中,只要用心觀察,美景無處不在。大家還想去哪裡旅遊呢?留言區等著大家的互動噢,下期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